Workflow
金融资产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中央汇金实控多家AMC,或进一步提高国有资本风险防控能力
快讯· 2025-06-06 13:02
中央汇金控股AMC - 财政部将中国东方、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三家AMC股份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 [1] - 划转后中央汇金持股比例分别为中国信达58%、中国东方71.55%、中国长城73.53% [1] - 中央汇金将成为三家全国性AMC直接控股股东 [1] 国有资本管理优化 - 中央汇金作为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将集中进行市场化管理 [1] - 此次调整旨在提升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 [1] - 国有金融资本风险防控能力预计将进一步提高 [1]
金融圈重磅!中央汇金,大动作!
券商中国· 2025-06-06 11:32
中央汇金公司股权变更 - 证监会核准中央汇金公司成为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等8家金融机构的实际控制人 相关公司需完善治理结构并办理工商变更 [1] - 中央汇金公司成立于2003年 代表国家行使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的出资人职责 2007年股权注入中投公司 重要股东职责由国务院行使 [2] - 2024年2月财政部将中国信达、中国长城、中国东方三大AMC股权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公司 划转后持股比例分别为58%、71 55%、73 53% [2][3] 中央汇金公司金融版图扩张 - 旗下券商增至8家 包括银河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等 除中信建投外其余7家实控人均为中央汇金公司 [3] - 公募基金股权增至6家 新增东兴基金和信达澳亚基金 此前已控股中金基金、银河基金等 [3] - 通过控股三大AMC实现业务集中市场化管理 提升国有金融资本配置效率和风险防控能力 [3] 证券行业并购整合趋势 - 监管政策推动下券商并购重组步伐加快 2023年以来多个并购组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4] - 未来并购方向包括头部券商强强联合与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 同一实控人旗下券商或非金控类央企剥离业务存在更高并购概率 [5] - 中信证券认为"汇金系"券商股权调整可能引发行业新一轮并购 需关注同一实控人下的行政化与市场化并购机会 [3] 中央汇金公司的市场维稳作用 - 2024年4月中央汇金公司增持ETF并宣布将继续增持 明确其作为资本市场"国家队"和类"平准基金"的定位 [5] - 2008年以来多次参与市场维稳工作 证监会表态支持其发挥平准基金作用以巩固市场稳定 [5] - 市场分析认为中央汇金增持传递"底线思维"信号 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和底部企稳 [6]
不良资产转让市场火爆 AMC净利不增反降
证券时报· 2025-05-21 17:55
不良贷款转让市场 - 2025年一季度国内不良贷款转让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 其中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激增 [1] - 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业务逐渐成熟 为市场提供了政策依据和规范保障 提升了市场活跃度 [3] - 中国信达登上"批量个人业务前十大活跃受让方"榜单 全国性AMC在个贷不良市场竞争力开始显现 [3][4] AMC行业业绩表现 - 山东金资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5% 净利润同比下滑21% 不良资产板块营业收入下降34.76% [1] - 中国信达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7.8%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亏损5.87亿元 [1] - 行业竞争加剧 回收难度加大 导致AMC议价难度升高 处置成本增加 影响盈利空间 [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已基本触底 处置周期延长趋势开始扭转 平均处置回收率下滑趋势放缓 [3] - AMC行业聚焦主责主业 综合金融业务规模收缩导致收益下滑 [2][3] - 财政部将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推动行业向专业化、市场化发展 [3]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前景 - 个贷不良转让市场发展为AMC行业提供新的业务增长点和盈利空间 [4] - 更早利用技术提升风险评估和催收处置能力的机构竞争力将增强 [4] - 竞争力较弱的AMC可能面临市场份额被挤压的局面 [4]
从中信集团上市公司矩阵看国际化布局中的协同效应与未来增长极
搜狐财经· 2025-05-21 07:36
中信集团概况 - 成立于1979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批成立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 [1] - 采用"金融+实业"双轮驱动模式,业务覆盖金融、资源能源、高端制造、工程承包等领域 [1] - 连续多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控股多家上市公司,在国内外市场具有显著影响力 [1] A股上市公司 中信银行 - 中国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注册资本556.45亿元 [3] - 提供公司银行、国际业务、零售银行等综合金融服务,2007年上市 [3] - 中央汇金持股2.67亿股,占流通股0.48% [3] 中信证券 - 国内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投行业务份额连续五年第一 [5] - 业务涵盖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2025年债券评级"A-1" [5] - 中央汇金持股2.05亿股,占流通股1.38% [5] 中信特钢 - 全球领先的特殊钢材料制造商,产品应用于军工、汽车、能源等领域 [7] - 拥有六大产品板块,在高温合金、超高强度钢领域全球领先 [7] - 中央汇金持股1037万股,占流通股0.21% [8] 中信重工 - 前身为国家"一五"重点工程洛阳矿山机器厂 [10] - 拥有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组,市场覆盖全球68个国家 [10] - 2012年上市,注册资本45.80亿元 [11] 中信海直 - 中国最大通用航空运营商,业务覆盖南海、东海等海域 [13] - 主营业务包括海上石油、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等 [13] - 2000年上市,注册资本7.76亿元 [13] 中信国安 - 综合信息服务领域重要企业,子公司鸿联九五具有较强影响力 [15] - 聚焦信息技术与新材料,1997年上市,注册资本39.20亿元 [15] 中信金属 - 国内领先金属贸易商,经营铁矿石、铜、镍等产品 [17] - 拥有巴西矿冶公司、秘鲁邦巴斯铜矿等优质资产 [17] - 2023年上市,注册资本49.00亿元 [17] 中信出版 - 国内领先出版集团,经济管理类书籍市场份额领先 [18] - 运营200家中信书店,计划开发IP衍生品和AI荐书平台 [18] - 2019年上市,注册资本1.90亿元 [18] 港股上市公司 中信资源 - 从事石油、煤炭、锰矿等资源开发与贸易 [20] - 持有印尼、澳洲煤矿权益,1997年香港上市 [20] 中信股份 - 中信集团主要资产整合平台,持有中信银行、中信证券等股权 [22] - 业务覆盖金融、资源能源、制造业,1986年香港上市 [22] 中信国际电讯 - 亚太最大国际电讯枢纽之一,提供数据中心等服务 [24] - 2007年香港上市,业务包括国际话音、短信电信枢纽等 [24] 中信金融资产 - 中国四大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前身为中国华融 [24] - 核心业务包括不良资产经营、金融服务,2015年香港上市 [24] 整体评价 - 中信系上市公司在"战略管控+市场化运营"模式下保持竞争力 [26] - 当前多数标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具备低估值+高股息+战略稀缺性特征 [26] - 随着国企价值重估政策推进,有望迎来新的结构性机会 [26]
发挥功能优势 深耕破产重整领域
金融时报· 2025-05-15 04:45
政策导向与监管框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明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可运用过桥融资、共益债投资、夹层投资、阶段性持股等多层次工具开展问题企业纾困业务 [1] - 政策支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发挥功能性优势,化解实体经济风险并促进健康发展 [1] 公司战略与业务模式 - 中国信达聚焦破产重整领域,打造全周期、全链条问题企业纾困模式,综合运用"金融+产业"协同策略 [1][2] - 公司通过资产并购、信用修复、债务重组、专业服务四类手段激活企业价值 [2] - 首创"重整配套投资+反向收购破产债权+直接纾困"模式应用于西宁特钢案例 [3] 行业覆盖与项目成果 - 重点布局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农业等国计民生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超180亿元 [2] - 参与北大方正、西宁特钢、山东洪业、新华联、正邦科技等企业重整,帮助恢复经营能力 [2] - 方圆有色案例中通过"债权收购+股权重组+产能优化"组合拳,使企业2023年实现净利润5.5亿元并保障2000余人就业 [3] - 西宁特钢2024年上半年钢产量同比增长58.54%,营业收入达27亿元,成功实现"四保"目标 [3] 业务工具与专业能力 - 提供过渡性融资方案修复企业信用,盘活破产债权避免区域连锁危机 [2] - 配套开展债务清理、资产尽调、方案设计等中间业务保障重整流程 [2] - 联合产业投资者注入资源优化生产管理,如北京建龙集团向西宁特钢注资13亿元 [3]
“三步走”助力企业破局重生
金融时报· 2025-05-15 03:17
年产1300万桶石油的刚果(布)佳柔油田顺利复工复产,1100余人的就业岗位得以保留,这是我国首例直 接涉及共建"一带一路"项目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成功的案例,由中国中信金融资产(以下简称"中信金融资 产")实施的南方石化破产重整的典型案例。 中信金融资产有关负责人表示,从传统资产包到主动定制化方案,从清算僵局到合并重整突破,从共益 债输血到产业链盘活,这起横跨亚非大陆、涉及近200亿元债权和上百名债权人的复杂案例,因中信金 融资产创新设计的"三步走"路线,探索出一条困境资产价值再造的新路径,更以实践印证了"破产重整 不是企业终点,而是产业新生起点"。 定制化策略从"存量分配"到"增量创造" "救治生病企业,并非简单切除。"中信金融资产广东分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他们主动与法院、破产管 理人、各债权人及债务人进行深入沟通,反复论证分析,推动形成各方认可的重整方案。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南方石化集团与9家关联公司法人人格高度混同。2023年10月,管理人向广州中院 申请将南方石化集团等10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广州中院审查后认为,合并重整合法且有利于债权人利 益,于2024年3月裁定合并重整。这意味着分散在10家公司的资 ...
强化产融协同赋能绿色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5-15 03:08
公司战略与政策落实 - 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积极落实国家政策 发挥功能优势服务实体经济并支持绿色产业发展 [1] -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精神 落实金融监管总局促进高质量发展要求 [1] - 公司自觉服务国家战略大局 依法合规探索业务模式创新 助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1] 企业合作与业务实施 - 公司联合银河证券强化系统协同 助力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突破发展瓶颈并促进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1] - 泰达环保为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单位 是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领域领军企业 运营多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1] - 泰达环保受多种因素影响面临经营压力 资产负债率上升且财务费用增加 融资难题亟待解决 [1] 具体支持措施 - 通过市场化债转股向泰达环保增资4亿元 定向置换高成本债务 有效压降资产负债率并提升流动性 [2] - 成为泰达环保第三大股东并派驻董事 构筑"产业+金融"资本结构 推动公司治理向市场化决策转型 [2] - 银河证券创新设计结构化融资方案 助力发行天津市国资系统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与泰达控股开展股权合作、收购并购及资金募集等广泛业务对接 [2] - 公司将通过提供资金支持助力设立并购基金 收购低效垃圾焚烧项目并实施产能升级改造 [2] - 公司秉承"守正创新和合共赢"价值观 深化产融协同模式并构建全周期服务体系 [3]
中国信达这家分公司再收罚单,涉及变相为企业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5-14 11:17
行政处罚事件 - 时任中国信达山西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刘瑞因对以收购非金融机构存量不良资产名义变相为企业融资负有责任被警告 [1][2] - 中国信达陕西省分公司2025年1月7日因收购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不审慎、认定依据不足及变相为企业融资被罚款62万元 [4] - 时任中国信达陕西省分公司业务四处处长冯晓丹因对变相融资行为负有责任被警告 [4]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核心业务为不良资产经营 主要包括收购金融及非金融机构债权等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 [4][8] - 金融服务业务为另一大收入来源 包括银行、证券、期货、公募基金、信托和租赁业务 [8]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收入730.39亿元同比下滑4.11% 净利润35.08亿元同比下滑49.84% [6] - 2021至2023年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分别为130亿元、72.31亿元、69.93亿元 [7]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分部营收持续下滑 2020-2024年分别为801亿元、770.9亿元、570.89亿元、444.02亿元、403.73亿元 [8] - 2024年不良经营业务分部出现税前亏损5.87亿元 同比下滑112.89% [8] - 不良资产经营业务营收占比从2020年70.5%下降至2024年55.3% [8] 资产规模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1.64万亿元同比增长2.8% [8] - 不良资产业务总资产9152.23亿元 占总资产比重55.8%较年初下降1.5个百分点 [8] 股权变更 - 财政部拟将持有的全部内资股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实际控制人将由财政部变更为汇金公司 [9]
中信金融资产32.5亿投资金川镍钴,助力国家战略资源发展
经济观察网· 2025-05-13 10:27
中信金融资产投资金川镍钴项目 - 中信金融资产出资32.5亿元参与金川镍钴战略引资,支持其产业和技术升级、优化股权结构[3] - 金川镍钴公司由金川集团2023年末资产重组成立,拥有完整镍钴产业链,承担保障国家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的重任[3] - 镍金属广泛应用于不锈钢、航天军工、动力电池等领域,我国镍矿资源稀缺且集中于甘肃金昌市[3] 项目战略意义 - 项目旨在增强国家镍钴资源供应链安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龙头企业做强做优[2] - 金川集团为全球领先镍钴生产基地,其生产线被列为全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3] - 中信金融资产通过专业化金融服务,助力企业提升资本实力和治理结构优化[3][4] 金融服务与协同机制 - 公司以领投方及基石投资人身份参与项目,引入治理经验并推动资源配置优化[4] - 内部总分联动:资产经营一部负责股权管理及行业研究,甘肃分公司搭建属地沟通桥梁[4] - 联合中信银行、中信证券提供"投资+投行"全周期服务,发挥中信集团综合金融优势[5] 地方经济与产业影响 - 项目聚焦甘肃优势产业,通过产业聚集和转型升级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4] - 金川镍钴的产业链升级将推动镍钴资源集约化利用和绿色低碳开发[5] - 项目获得地方政府高度认可,强化了国家战略性金属龙头企业的支撑作用[4][5]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同意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让财政部持有的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受让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55%。
快讯· 2025-05-13 09:04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变更股权,同意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受让财政部持有的你公司48,829,977,540股股份。受让后,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合计持有你公司 48,829,977,540股股份,持股比例为71.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