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

搜索文档
消费贷财政贴息政策今日起实施,多家机构出台具体执行措施
南方都市报· 2025-09-01 09:59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线上线下购物、购车、装修、旅游及养老等真实消费场景[2][3] - 贴息标准为年化1个百分点 需通过指定经办机构发放贷款且资金流向需可识别 现金提取、转账至个人账户及信用卡消费不享受贴息[3] - 政策定点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5家消费金融公司(含蚂蚁消金)共23家机构[2][3] 执行机制与要求 - 银行执行需签署补充协议(如招行《个人消费贷款贴息补充协议》)部分要求线下提交消费用途证明材料进行人工审核[4]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可自动贴息 未能识别的需人工审核(如招行要求提供消费发票等证明材料)[4][5] - 蚂蚁消金通过花呗分期场景实施贴息 全国超4000万商家支持花呗分期 分期免息商品维持原政策 付息商品享受1%立减[5] 行业影响与效果 - 花呗分期付款确保贴息资金精准进入消费场景 此前商家贴息已实现3期至24期免息 国补政策进一步降低用户利息成本[5][6] - 政策通过减轻分期购物利息负担提振消费 预计大范围减少用户利息支出[6]
海尔消费金融带您了解: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搜狐财经· 2025-09-01 07:06
海尔消费金融带您了解:警惕"职业背债"陷阱 近期,"职业背债"骗局引发社会关注,不法分子以"快速致富""无需偿债"为诱饵,诱骗消费者参与骗贷,导致参与者陷入债务缠身、信用受损甚至触犯法律 的困境。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警惕"职业背债"陷阱的风险提示》,揭露其套路与危害。作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海尔消费金融有责任和 义务通过宣传教育手段,助力消费者远离"职业背债"陷阱。 二是个人信用受损。一旦背债人无力偿还贷款,个人征信将留下不良记录,影响未来获取正规金融服务,甚至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出行、就业等正常生活将 受到限制。 三是法律风险极高。协助伪造资料骗取金融机构资金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非法集资、骗取贷款、洗钱等刑事犯罪,沦为不法分子的共犯,面临被追究法 律责任的风险。 多维发力,强化防骗防护能力 针对此类现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给出提示,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7 -14 yer Carts 1-1 t P N 7 t A 12 1 P are and per 72 all and the state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of the states ...
投资前瞻:重视高低切
Wind万得· 2025-08-31 22:50
市场要闻 - 中央财政首次在个人消费贷款领域实施贴息政策 对消费贷款中真正用于消费的部分予以精准支持 预计政策将加速各机构向各类消费场景拓展 [3] - 住建部与央行印发《房地产从业机构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 要求房地产从业机构依法履行反洗钱义务 自9月1日起施行 [3] - 商务部将于9月出台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能力 [4] - 美国承诺将欧盟汽车及零部件关税从27.5%降至15% 并对软木、飞机及零部件等产品实施零关税或近零关税 [4] - 郑商所调整烧碱期货2601合约开仓交易限制 单日最大开仓数量为10000手 [4] - 苹果计划于9月9日举行秋季发布会 预计推出iPhone 17系列 包括更纤薄旗舰机型 [4] 新能源车板块 - 上汽与华为鸿蒙智行合作的首款车型尚界H5开启预售 预售价16.98万元起 搭载华为ADS 4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6] - 广州市调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 自8月30日起暂停实施 已取得发票的消费者可在系统升级后提交申请 [6] 服务贸易与消费 - 2025年服贸会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举办 70余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设展 近2000家企业线下参展 包括近500家世界500强企业 [7] - 财政部公告吉林省自9月1日起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 [4] 人工智能与工业互联网 - 国家发改委表示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机制 对铁路、核电等领域设定民间投资最低参股比例要求 [8]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聚焦AI+工业主题 围绕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策划专题活动 [8] 个股动态 - 禾赛科技计划最早9月在港上市 募集约3亿美元资金 [10] - 华为将于9月4日发布新款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s非凡大师 [10] - 理想汽车纯电SUV i8冲刺交付新高 i6将于9月开启上市和交付 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全量推送 [10] - 蔚来目标在四季度实现单季度盈利 [11] - 三一重工计划9月或10月在港发行上市 募资10亿至15亿美元 [12] - 中芯国际筹划发行A股购买子公司中芯北方少数股权 股票自9月1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2] 限售股解禁 - 本周(9月1日-5日)28家公司限售股解禁 合计解禁20.13亿股 解禁总市值188.66亿元 [14] - 解禁高峰期为9月3日 6家公司解禁市值合计76.34亿元 占本周解禁规模40.46% [15] - 解禁市值前三为福田汽车39.57亿元、富特科技28.87亿元、益诺思24.37亿元 [15] - 解禁股数前三为福田汽车14.29亿股、莱茵生物1.65亿股、富特科技0.79亿股 [15] - 解禁股份类型以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为主(10家) 其次为股权激励一般股份(6家)和股权激励限售股份(4家) [16] 新股发行 - 本周1只新股发行 为创业板艾芬达 发行约2167.0万股 预计募资7.19亿元 [18] - 艾芬达申购日为9月1日 中签结果及缴款日为9月3日 [19] 机构观点 - 国金证券建议关注制造业顺周期领域 包括工业金属、钢铁、基础化工及工程机械等资本品 同时看好保险、券商及食品饮料、电力设备等内需修复板块 [21] - 东吴证券认为9月市场震荡向上速率可能放缓 主线或从TMT+制造向周围扩散 [22] - 信达证券指出产能过剩下行拐点到来可能带来牛市 有色、光伏等板块值得重视 [23] 经济数据与事件 - 重要数据包括中国8月SPGI制造业PMI(预期49.5)、美国8月ISM制造业PMI(预期48.6)、欧元区8月调和CPI年率初值(前值2.0%)及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口变动(预期7.8万) [25][26][28][34] - 美国劳动节休市安排:纽交所9月1日休市 布伦特原油期货提前结束交易 [30]
消费贷“国补”今起上线
北京商报· 2025-08-31 15:48
政策覆盖范围 - 贴息对象为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 要求有真实消费行为 [1] - 单笔5万元以下日常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1] - 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包括家用汽车 养老生育 教育培训 文化旅游 家居家装 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等七大类 [1] 贴息金额限制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计算贴息金额 [1] - 单个贷款人在同一贷款机构最高享受贴息3000元 [1] 机构准入要求 - 仅限工农中建交等18家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贴息 [1] - 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也被纳入贴息范围 [1] 申请流程规定 - 申请消费贷款后需签署补充协议 授权银行查询消费交易信息 [1]
贴息“红包”来了!如何领?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文读懂↓
央视网· 2025-08-31 08:24
央视网消息:根据财政部等4部门的政策安排,从9月1日起,我国将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进行贴息。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目前,大 部分银行都已经做好准备,确保新政策落地后,消费者能够及时拿到贴息"红包"。 银行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也在和一些电器卖场、装修卖场合作,向消费者介绍消费贷贴息"红包"。这也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兴趣。 据了解,目前,参与消费贷贴息的6家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等5家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都已经 完成了系统开发,正在进行最后测试,大部分机构将在9月1日正式上线消费贷贴息功能。 消费贷贴息精准支持消费领域 消费贷贴息是中央层面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发放的政策"红包",实施时间是2025年9月1日到2026年8月31日。这个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消费贷贴息,简单地说就是个人从银行获得的消费贷款,由财政资金帮我们偿还部分利息。这次贴息比例是1个百分点,大约是当前商业银行 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水平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广州,这家银行的网点已经摆上了消费贴息政策的介绍,工作人员也会向感兴趣的客户介绍最新的政策。 贴息对象是居民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核心是要有真实的 ...
中邮消费金融:上半年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65.97%
证券时报网· 2025-08-29 11:35
财务表现 - 中邮消费金融上半年营业收入39.72亿元,同比增长6.95% [1] - 上半年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长165.97% [1] 业务运营 - 贷款综合定价较上年末下降21个基点 [1] - 发放普惠贷款1038亿元 [1]
苏银消金开启业绩狂飙:九成助贷占比下,十月新规成关键考题
南方都市报· 2025-08-29 09:35
核心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末总资产达630.37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2.74% [2][5]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44亿元 净利润3.8亿元 [2][7]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3.16亿元 同比增长69.12% 净利润1.76亿元 同比增长59.9% [7] 资产规模增长轨迹 - 总资产从2022年末247.26亿元持续增长至2025年3月末614.47亿元 [6] - 2025年一季度单季资产增长100.88亿元 贷款余额564.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81% [5] - 资产规模在31家持牌消金公司中位列第十 突破600亿元的公司仅6家 [6] 盈利能力演进 - 营业收入从2022年17.67亿元增长至2024年38.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显著 [8] - 净利润从2022年1.6亿元提升至2024年5.28亿元 2023年同比增长143.13% [8] - 净息差扩大源于业务结构优化和融资成本保持低位 [7] 资产质量指标 - 不良贷款率从2022年1.64%持续下降至2025年3月末1.41% [6][8] - 拨备覆盖率从2022年154.42%提升至2025年3月末182.75% [6][8] - 2025年一季度关注类贷款及逾期贷款占比均有所下降 [8] 业务结构特征 - 互联网平台渠道贷款余额514.73亿元 占全部贷款余额比例高达91.13% [9] - 已接入蚂蚁、美团、京东等十余家主流平台 采用分润和增信双模式 [10][11] - 分润模式服务费率约为利息收入的20%-30% 联合贷业务出资比例统一为70% [11] 资本运作情况 - 江苏银行董事会已通过对苏银消金增资议案 当前注册资本42亿元 [2] - 公司历经2021年和2023年两次增资 分别新增注册资本20亿元和16亿元 [9] - 2025年3月末资本充足率12.05% 一级资本充足率10.94% [6] 行业监管环境 - 2025年10月将实施助贷新规 要求金融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12] - 新规要求对互联网助贷业务加强管理 目前公司暂未披露合作机构名单 [13] - 高度依赖助贷业务的经营模式面临合规框架下的调整压力 [13]
24%大限前的消金半年考:四龙头净赚近40亿,这家同比增超200%
36氪· 2025-08-29 02:54
政策环境 - 消费金融行业在2025年迎来政策支持,包括金融债券发行条件放宽和开放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为行业注入新动能[1] - 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对部分机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支持,实施期限一年[2] - 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四家头部机构与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一同纳入财政贴息经办机构,体现监管部门对持牌机构的认可[2]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四家头部消金公司营收呈现分化:蚂蚁消金100.41亿元(同比+67.77%)、招联消金78.99亿元(同比-14.77%)、兴业消金45.6亿元(同比-12.1%)、中银消金36.81亿元(同比+2.79%)[3][4] - 净利润表现差异显著:蚂蚁消金14.6亿元(同比+57.84%)、招联消金15.04亿元(同比-13.34%)、兴业消金8.68亿元(同比+213.43%)、中银消金1.5亿元(同比+149.18%)[3][4] - 招联消金2024年全年营收173.18亿元(同比-11.65%),净利润30.16亿元(同比-16.22%),为成立以来首次出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步下滑[5] - 兴业消金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2024年同期低基数(2.77亿元,同比-78.09%),2025年上半年8.68亿元净利润仍低于2021年中期10.24亿元水平[6] - 中银消金实现扭亏为盈,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3.05亿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1.5亿元[4][6] 资产质量与风险 - 中银消金2021-2024年信用减值损失持续攀升:31.92亿元、48.76亿元、59.29亿元和62.93亿元,占收入比重分别为59.72%、72.15%、75.47%和83.38%[9] - 2024年上半年信用减值损失31.46亿元几乎与当期营收35.81亿元持平,导致公司亏损[9] - 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2021-2024年分别为2.95%、2.8%、3.47%和3.56%,呈波动上升趋势[10] - 截至2025年6月末,中银消金不良贷款率回落至3.41%,但仍处于高位[11] 监管政策影响 - 《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正式施行,确立24%年利率上限和白名单准入制度[12][13] - 监管要求确保借款人单笔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不超过年利率24%,2024年调研显示部分网贷平台实际借贷成本达36%以上[14] - 新规将倒逼盈利模式重构,消金公司可能转向"有限担保/分润"方式或通过技术降本增效[16] - 合规成本攀升,要求消金公司清晰披露费用标准、禁止捆绑销售和变相收费,部分公司投入数百万元建设智能中台[18] 行业竞争格局 - 监管新规加速行业"马太效应",头部公司凭借体量、资金、成本、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尾部公司生存空间被压缩[19][20] - 头部消金公司获得低成本资金优势,2024年消金公司金融债票面利率中位数2.25%,2025年进一步下探至1.65%-2.2%[22] - 宁银消金2025年1月发行10亿元金融债利率低至1.65%,创行业新低[22] - 截至2024年末,行业总资产规模13848.59亿元,四龙头总资产合计6387.66亿元,占比46%;行业净利润152.42亿元,四龙头占比近46%[23] - 2025年上半年四龙头总营收261.82亿元,同比增加21亿元;总利润39.82亿元,同比净增13.61亿元[23]
尚诚消费金融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6亿元
财经网· 2025-08-29 01:44
公司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1.26亿元 [1] - 总资产规模达249.14亿元 [1] - 净资产规模为26.23亿元 [1] 业务运营数据 - 贷款余额达244.22亿元 [1] - 贷款余额占总资产比例达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