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装备

搜索文档
三丰智能:公司整体经营健康 发展稳步向好
金融界· 2025-08-18 01:54
公司股价表现 - 投资者关注股价持续低迷问题 [1] - 公司回应二级市场股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1]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坚持稳步经营和长远发展理念 [1] - 致力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整体经营水平 [1] - 持续提升公司价值及市场认可度 [1] 公司经营状况 - 目前整体经营健康 [1] - 发展态势稳步向好 [1]
瑞晟智能: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15 12:47
公司动态 - 瑞晟智能于8月15日晚间发布公告,宣布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并办理工商变更登记的议案》等多项议案 [2]
均普智能逐浪具身智能蓝海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3 16:45
公司战略与创新驱动 - 公司以创新驱动发展,深度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在智能制造领域脱颖而出 [2] - 开展AI技术"全维度渗透革命",对内提升研发效率,对外推动"智能工厂+"生态建设 [3] - 前瞻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构建"工业软件—垂直AI模型—工业AI模型应用—具身智能"全栈式工业人工智能体系 [5] 业务表现与核心赛道 - 2024年汽车工业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收达21.02亿元,同比增长32.61% [3] - 新能源汽车赛道为主战场,视觉AI垂直模型应用于汽车高温传感器生产线,激光焊接良率提升至95%以上 [3] - 医疗健康赛道成为第二增长曲线,打通国产胰岛素注射笔全组装流程,智能检测系统实现零误差 [3] 具身智能机器人布局 - 具身智能机器人通过多模态传感器融合和实时环境感知,为柔性制造提供革命性解决方案 [6] - 贾维斯系列人形机器人快速迭代,2.0版本实现运动协调性和控制精度突破,3.0版本正在研发 [6] - 母公司汽车工业技术与人形机器人存在深度同源性,激光雷达感知系统等模块可无缝迁移 [6] 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 - 视觉AI应用平台PiaVision实现复杂视觉检测任务,应用于十余条产线 [3] - 数字孪生技术虚拟调试节省25%现场调试时间,应用于国际豪华车企电驱产品预装配线 [3] - 搭建机器人及具身智能产业生态平台,与禾川、节卡机器人等达成核心零部件及场景合作 [8] - 与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顶尖院校合作,推动脑机接口、嗅觉传感器等核心技术研发 [8]
亚洲首台体外模型智能化系统落地张江;联诚精密与高校合作研发农业采摘机器人丨智能制造日报
创业邦· 2025-08-12 03:33
生物医药与智能制造技术突破 - 亚洲首台体外模型智能化系统(CellXpress.ai)落地张江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现高保真3D类器官高通量工业化生产,显著降低新药研发成本 [2] - 昆明理工大学科研团队攻克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稳定性难题,新型晶界稳定技术为高效太阳能电池产业化提供关键支撑 [2] 智能家居与清洁技术升级 - 追觅科技将于8月底发布首款双机械臂洗地机,搭载AI双臂协同系统提升边角清洁效率,推动家庭智能清洁进入"多结构主动协同"时代 [2] - 追觅延续机械臂技术优势,此次创新是继单机械臂洗地机热销后的品类突破 [2] 农业智能化装备发展 - 联诚精密与高校合作研发多款高效农业机器人,涵盖智能采摘植保系列,采用AI视觉识别与物联网技术 [2] - 公司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柔性化生产,持续推动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升级 [2]
赛摩智能股价下跌1.86% 公司披露与神华集团业务合作细节
金融界· 2025-08-08 18:32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8日收盘,赛摩智能股价报10.5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0元,跌幅1.86% [1] - 当日成交量为126061手,成交金额达1.34亿元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业务为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煤炭、化工等行业 [1] - 为客户提供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生产装备及系统解决方案 [1] 客户合作 - 与中国神华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存在业务合作 [1] - 多年来为神华集团提供煤炭入厂相关的计量、采样、制样设备及煤场管理数字化产品 [1] - 参与神华集团下属部分电厂的升级改造项目 [1] 资金流向 - 8月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841.35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3427.84万元 [1]
东杰智能:关于提前归还募集资金的公告
证券日报· 2025-08-08 16:13
公司公告 - 东杰智能于2025年1月17日召开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和第八届监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 [2] - 公司保证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正常进行的前提下,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 [2] - 2025年8月7日,公司提前归还500万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至募集资金专项账户 [2] - 剩余1.95亿元临时补充流动资金的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将在到期前足额归还 [2] - 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智能制造装备亮眼表现因何来
人民日报· 2025-08-08 02:32
行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1]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今年有望超过5万亿元 [1] - 到2025年底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 工业机器人领域 -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出口额同比增长61.5% [1][2] - 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突破900亿元 保有量占全球市场43%以上 [2] - 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近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占比超50% [1] - 形成完整全产业链体系 在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进步明显 [1] - 拥有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 占全球比重约2/3 [2] 传感器领域 - 上半年智能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1600亿元 整体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 [1][2] - 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传感器市场最大份额 达35%以上 [2] -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56亿元 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人形机器人领域 [2] - 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成为市场增长主要动力 [2] 其他智能制造装备 - 智能搬运机器人销量同比增长11.2%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 带动电流传感器、转角传感器等需求增长 [2]
智能制造装备亮眼表现因何来(延伸阅读)
人民日报· 2025-08-07 22:18
装备制造业整体表现 -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4个百分点 [1] - 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今年有望超过5万亿元 [1] 工业机器人领域 -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1] - 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近3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占比超50% [1] - 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出口额同比增长61.5%,拥有全球约2/3的机器人相关有效专利(超19万项) [2] - 预计今年市场规模突破900亿元,保有量占全球43%以上 [2] - 行业全产业链体系完善,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进步 [1] 传感器领域 - 上半年传感器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比超35% [2] - 工业传感器中温度、压力、流量传感器为增长主力 [2] - 机器人视觉传感器市场规模达47.56亿元,人形机器人成为新增长动力 [2] - 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带动电流、转角等传感器需求 [2] 政策与市场前景 - 根据"十四五"规划,今年底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将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3] - 计划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3]
新益昌:8月7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7 11:54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 公司于2025年8月7日召开第三届第三次董事会会议 审议向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 [2] 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构成中智能制造装备占比97.17% 配件及维修费占比2.68% 其他业务占比0.15% [2] 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代码SH 688383 8月7日收盘价67.56元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新安街道海旺社区兴业路瑞湾大厦15楼 [2]
利和兴: 2025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使用的可行性分析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11:10
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67.5百万元 全部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1] - 其中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117.5百万元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拟使用50百万元 [1][7] - 若实际募集资金不足 公司将通过自筹资金解决缺口 [1] 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项目概况 - 项目总投资132.506百万元 建设周期24个月 [2] - 实施主体为利和兴江门 已取得土地使用权(粤(2021)江门市不动产权第1019624号) [2] - 项目内部收益率15.08%(税后) 投资回收期7.85年(含建设期) [7] 半导体行业市场前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额预计达1255亿美元 同比增长7% [2] - 中国大陆2023年半导体设备支出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全球居首 [2] - 至2026年中国大陆将继续保持设备支出领先地位 [3] 国产替代战略机遇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为本土供应商带来重大机遇 [3] -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发展 加强重点装备研发 [5] - 在海外技术封锁背景下 半导体产业自主可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5] 公司技术实力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发明专利44项 实用新型专利143项 软件著作权275项 [6][7] - 被评定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7] - 在精密加工、自动控制等领域具备丰富技术积累 [6] 客户资源优势 - 客户包括华为、新凯来、荣耀、中兴通讯、比亚迪、深科技等知名企业 [5] - 在移动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多领域提供智能制造设备 [5] - 凭借稳定产品质量和快速响应能力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6] 业务拓展战略 - 原以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为基础 现拓展至新能源汽车、数字能源、半导体等领域 [4] - 通过本项目将产品在半导体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 完善产品矩阵 [4] - 突破下游终端产品需求波动和大客户被管制等单一领域依赖限制 [4] 项目合规性 - 已于2025年8月4日取得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项目代码:2508-440704-04-05-408698) [7] - 相关环评批复手续正在办理中 [7]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公司战略规划 [8] 财务影响 - 募集资金到位后将增加总资产规模 提升资金使用灵活性 [9] - 建设期内可能导致每股收益暂时下降 长期将提升盈利能力和综合实力 [9]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将优化财务结构 提高抗风险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