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零售

搜索文档
Tilly’s(TLYS) - 2026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6-04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财年第一季度总净销售额为1.076亿美元,同比下降7.1% [7] - 第一季度可比净销售额下降7%,较2024财年第四季度的11.2%降幅有所改善,5月可比净销售额降幅收窄至2.2% [4] - 实体门店净销售额下降7.4%,电商净销售额下降5.8%;实体门店净销售额占比从去年的80.1%降至79.8%,电商净销售额占比从19.9%升至20.2% [7][8] - 毛利率为19.8%,去年同期为21%;产品利润率同比提高40个基点,采购、分销和占用成本杠杆率下降160个基点 [9] - 总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SG&A)为4400万美元,同比减少110万美元;SG&A杠杆率下降190个基点 [10] - 税前亏损2230万美元,占净销售额的20.7%,去年同期亏损1960万美元,占比16.9% [10] - 所得税收益为13.9万美元,占税前亏损的0.6%,去年同期为1.3万美元,占比0.1% [10] - 净亏损2220万美元,合每股0.74美元,去年同期亏损1960万美元,合每股0.65美元 [11] - 预计2025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在1.5亿 - 1.58亿美元之间,可比净销售额降幅在5% - 0%之间 [12] - 预计第二季度SG&A在4800 - 4900万美元之间,有效所得税税率接近零 [12] - 预计第二季度盈利在净亏损270万美元至净收入200万美元之间,每股净亏损0.09美元至净收入0.07美元 [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实体门店业务: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下降7.4%,占总净销售额的79.8% [7] - 电商业务: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下降5.8%,占总净销售额的20.2%;TikTok店铺自3月推出后发展良好,4月中旬开始超过亚马逊的日订单量并持续增长 [5][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致力于在青年文化、时尚和音乐的交汇处巩固自身地位,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营销努力,增强客户对品牌的亲和力,以改善业务成果 [7] - 积极与供应商合作,减轻关税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认为产品组合符合趋势,业务有企稳迹象,有望逐步改善 [4][14] - 尽管关税情况存在不确定性,但目前已知对产品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 [5] - 对第二季度业务持谨慎乐观态度,5月可比净销售额降幅收窄,且返校季是过去几年表现最强劲的时期 [20] 其他重要信息 - 第一季度末共有238家门店,较去年同期净减少8家;预计第二季度末门店数量减至232家,第三季度关闭2家,财年末可能最多再关闭15家 [9][12][13] - 公司资产负债表无债务,第一季度末总流动性为9260万美元,预计第二季度末在1.06亿 - 1.11亿美元之间 [11][1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一季度各月销售情况及可比净销售额下降7%的交易与客单价细分 - 2月销售额下降5.7%,3月下降13.8%,4月增长1.5%;第一季度客流量和客单价均呈低个位数下降,5月客流量仍为低个位数下降但略有改善,客单价上升1%,总交易量下降5% - 6% [17] 问题2: 第二季度指引相关,包括6、7月日历变化及商品品类情况 - 去年二季度各月销售额均为个位数下降,预计今年二季度同比无太大困难;二季度大部分销售集中在季末,返校季通常是业务最强劲时期,5月销售额下降2%,有望实现持平甚至正增长;商品销售情况改善,客流量增加 [19][20][21] 问题3: 关税对年末及二季度利润率的影响 - 目前预计今年剩余时间关税对利润率无重大影响,产品利润率有望与去年持平或略好 [23][24] 问题4: 关于举办活动的计划及5月销售和客流量变化原因 - 销售和客流量改善主要归因于商品和营销;青少年品类商品销售情况良好,且是全品类销售提升 [30] 问题5: 青少年品类商品销售是全品类还是季节性产品 - 是全品类销售提升 [32] 问题6: 是否与激进投资者进行讨论及对方是否要求董事会席位 - 未与新投资者进行讨论,也无人要求董事会席位 [37] 问题7: 采购、分销和占用成本(BDO)未来展望 - 相关费用将低于去年,因门店持续关闭;能否实现杠杆效应取决于能否实现可比销售额持平及正增长 [39][40]
新消费快讯|爱马仕首次进军耳机市场;味全果汁官宣孟子义为代言人
新消费智库· 2025-06-04 12:42
新消费品牌动态 - 味全果汁官宣孟子义为代言人,主打每日100%果蔬汁的"精神维生素"概念 [1][3] - The North Face任命李昀锐为先锋探索代言人,强调潮流与经典革新的品牌定位 [1][3] - 吾岛推出便携式饮用型希腊酸奶,采用德国GEA离心分离和美国APV无菌处理工艺 [3][5] - 兰州牛肉面品牌陈香贵在德国柏林开设首家海外门店,并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 [1][5] - 麦当劳宣布关闭旗下独立饮品子品牌CosMc's全部5家门店 [5] 企业资本运作 - 旅行顾问平台Tern Travel完成1300万美元A轮融资,由Viewpoint Ventures和Haystack VC领投 [7][8] - 雀巢收购印度宠物食品公司Drools Pet Food少数股权,后者估值超10亿美元 [8][10] - 牧原股份正式递交H股上市申请,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 [8] - 快时尚电商SHEIN计划向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草案 [8] - 英国食品集团Cranswick以3200万英镑收购香肠制造商Blakemans [12] 品牌扩张与创新 - 服装品牌UR在香港海港城开设首家门店,进军国际时尚市场 [13] - 爱马仕推出首款头戴式耳机产品,设计灵感源自经典Kelly Bag [13] - 日本丘比公司在美国田纳西州新建8万平米工厂,年产能达6万吨蛋黄酱及沙拉酱 [13] - 爱彼迎与环法自行车赛达成三年全球合作,开发沉浸式观赛体验 [13] - 抖音与松鼠Ai智能老师达成战略合作,布局教育科技领域 [14] 行业趋势与战略 - 新消费领域持续关注品牌出海、产品创新和资本运作 [1][5][8] - 食品饮料行业重点发展功能性产品(如希腊酸奶)和海外市场拓展 [3][5][13] - 时尚与科技跨界融合趋势明显,体现在UR国际化与爱马仕耳机产品 [13] - 旅游行业结合AI技术升级服务体验,如Tern Travel的智能行程规划 [8]
「丑车」卖爆了,“审丑经济学”硬控年轻人,越土越好卖?
36氪· 2025-06-03 10:55
行业趋势 - 年轻消费者审美取向出现"反精致主义"趋势,品牌通过"丑设计"实现差异化竞争并引发社交传播[1][19][20] - "丑东西"现象本质是Z世代对传统审美规训的反叛,通过夸张、荒诞设计构建新身份认同[20][23] - 汽车行业出现"审丑经济学",功能性设计与出圈需求推动非主流造型流行[2][9][15] 车企案例 - 比亚迪被部分消费者认为"土",但其王朝/海洋系列年销百万辆,K-Car车型针对日本市场设计(车长≤3.4米/宽≤1.48米),目标占据40%日本微型车市场[2][6][8] - 理想MEGA采用高铁造型设计引发争议,萤火虫因大灯设计被评"好难看"但获得话题热度[9][15] - 领克一季度销量7.3万辆(同比+19%),蛙眼造型被戏称"癞疙宝"但形成记忆点[15] - 比亚迪海豹04月销1.4万辆,方正造型搭配夸张前脸形成反差吸引力[18] 商业逻辑 - 丑设计通过制造审美冲突创造"wow moment",巴黎世家等奢侈品牌借争议单品获取商业价值[21][22] - 用户吐槽与品牌营销形成共谋,二次传播放大流量效应[23] - 汽车行业将"土味设计"作为差异化竞争手段,但需解决文化移植问题应对出海挑战[24] 战略方向 - 中国车企需将本土化设计升华为价值观输出,例如用"去过度化设计"呼应全球可持续趋势[24][25] - 构建新美学逻辑需结合草根创造力与全球青年文化共鸣,实现从制造出海到审美输出的跨越[25] - 行业面临核心矛盾:短期流量获取与长期美学体系建设的平衡[24][25]
*ST摩登: 关于股东通过司法程序获得的股份解除限售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2 08:48
非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公司于2015年6月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议案,发行价格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90%,即15.25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5,68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6,620万元 [1] - 2015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转增6股并派发现金股利1.10元,转增后总股本增至320,000,000股 [2] - 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调整为发行价格9.47元/股,发行数量不超过91,467,790股,实际发行89,921,837股,募集资金总额851,559,796.39元 [2] 股本变动情况 - 2017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转增6股并派发现金股利0.15元,转增后总股本由445,324,903股增至712,519,844股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712,519,844股,其中有限售条件流通股103,062,289股,无限售条件流通股609,457,555股 [6][8] 股份解除限售情况 - 本次解除限售股份数量为67,132,248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42%,上市流通日期为2025年6月4日 [1][5][6] - 解除限售后,有限售条件股份由103,062,289股减至35,930,041股,无限售条件股份由609,457,555股增至676,589,803股 [8] - 本次申请解除限售的股东为恒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司法程序获得李恩平、江德湖、何琳合计67,132,248股 [2][6] 股东承诺情况 - 恒泰证券承诺自2022年5月25日至2025年5月24日自愿锁定通过司法划转获得的股份 [3] - 恒泰证券作出避免同业竞争、减少和规范关联交易的承诺,承诺在作为第一大股东期间持续有效 [4][5]
全链条根植ESG,SHEIN科学净零排放目标获批
36氪· 2025-05-30 08:12
碳中和目标与实施路径 - 公司宣布2050年实现科学净零排放目标,并获得SBTi批准,设立2030年减排42%(范围1+2)和25%(范围3)的近期目标,2050年减排90%的长期目标[1][7][10] - 2030年实现直接运营设施100%可再生电力供应,采取光伏发电等三大减排行动[7][10] - 广州供应链园区光伏系统预计年省标准煤8121吨,减排二氧化碳22000吨[5][17] 供应链绿色化实践 - 供应商工厂屋顶光伏安装量2024年底同比增长180%,公司提供现金激励和定制化解决方案[5] - 通过能效提升项目帮助供应商实现节水率12.6%、节电率16.2%,部分改造一个月收回成本[14] - 投资超百亿建设LEED铂金级智慧供应链,集成水蓄冷空调和光伏系统[17] 包装与材料创新 - 2024年通过再生材料包装实现减塑6700吨、减碳2.1万吨,持续优化包装尺寸/厚度[3] - 开发100%再生聚乙烯成衣包装袋,建立专业团队持续改进减塑方案[3][5] - 与东华大学研发聚酯循环利用技术,可反复回收且不影响材料性能,计划2025年量产[8] 生产工艺革新 - 数码冷转印牛仔工艺较传统方法节水70.5%,同时支持小单快反生产模式[9][12] - 数码热转印技术实现零水耗印刷,2018-2024年应用比例超65%[12] - 推动供应商数码印花成本从15元/米降至7.5元/米,提升柔性生产能力[15] 产业协同效应 - 与传化化学成立联合实验室,推动纺织印染技术向行业扩散[8] - 按需生产模式使供应商首单量降至100米/款,促进数字化改造[15] - 绿色改造带来能效提升,反哺供应商在人才招聘和收入方面的良性循环[13][14]
净利润降近三成 名创优品押注“大店战略”与IP驱动
中国经营报· 2025-05-29 04: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总营收44.3亿元,同比增长19% [1][2] - 股东应占净利润4.2亿元,同比下降28.5% [1] - 毛利率提升至44.2%,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 [2] - 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降4.8%,经调整净利率从16.6%下滑至13.3% [4] 区域与门店扩张 - 中国内地营收24.94亿元,同比增长9.1%;海外营收15.92亿元,同比增长30.3%,海外收入占比提升3个百分点 [2] - 全球门店总数7488家,净增858家,其中国内4275家(净增241家),海外3213家(净增617家) [3] - 海外直营门店608家,同比增加281家,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加46.7%至10.21亿元 [4] 战略调整 - 推进"大店战略",新开门店平均面积近300平方米,平均店效提升27%,关闭200平方米以下低产店铺 [3][4] - MINISO LAND开业8家,旗舰店43家,150家旗舰店在规划中 [3] - 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交易额63亿元),但一季度未体现其净利润贡献 [5] IP战略与竞争 - IP战略推动毛利率提升,合作IP超150个,一季度授权费用增加39.6% [6] - 依赖外部IP(如迪士尼、三丽鸥),2024年授权费支出4.21亿元,同比增长29.5% [6] - 潮玩品牌TOP TOY营收同比增长59%至3.4亿元,门店数280家(净增120家),但占集团收入比例较低 [7] - 行业竞争加剧,泡泡玛特2024年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06.9%),52TOYS拥有100多个IP [7] 行业分析 - 潮玩行业IP同质化加剧,需提升自有IP孵化能力与品牌溢价 [8] - TOP TOY竞争优势在于集团供应链与门店网络,但面临文化差异与本土化挑战 [8]
从按需供应链到全球时尚领军:SHEIN如何改写产业格局?
搜狐财经· 2025-05-28 01:12
平台用户增长与文化交流 - 今年1月海外TikTok用户涌入小红书,48小时内美国本土创作者新增70万,实现中外年轻用户首次大规模社交媒体交流 [1] - 中美用户存在显著生活方式信息差,例如中国用户普遍不了解SHEIN,而该品牌在美国年轻时尚圈占据重要地位 [1] SHEIN市场地位与增长 - 根据ECDB数据,SHEIN已超越沃尔玛、耐克成为全球时尚电商领军者 [2] - GlobalData数据显示SHEIN是2024年增长最快时尚零售商,市场份额超过Zara、H&M等国际巨头 [2] - 公司成功路径需从时尚零售和电商平台两个领域分析,核心在于持续创新 [2] 时尚产业变革 - 时尚产业历史悠久,新玩家易立足但难规模化,成功企业往往改变行业规则 [4] - Zara为代表的快时尚品牌通过优化供应链将产品上市周期缩短至半个月,实现多轮上新 [4] - SHEIN创造的"按需时尚"模式在短时间内取代快时尚成为新创新标杆 [4] 供应链创新 - SHEIN通过数字化改造供应链,建立"观测需求-小批量生产-反馈追加"的按需时尚模式 [5] - 采用百件小批量生产测试市场反应,大幅降低库存积压和浪费,获得价格优势 [5] - 柔性供应链使各方决策链条最短化,实现多方最低成本运作 [5] 平台化战略与供应商赋能 - 两年前引入第三方卖家启动平台化,将按需时尚模式扩展至产业深水区 [6] - 供应商案例:杨望平通过与SHEIN合作实现月订单从数千到50万单的突破,完成工厂数字化改造 [7] - 2023年建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将柔性供应链理论体系化以便行业推广 [7] 技术创新投入 - 过去两年开展上千场培训覆盖数万商次,累计技术创新投入超1.7亿元 [10] - 与传化化学等企业成立联合实验室,打造纺织印染新国际标准 [11] - 联合东华大学研发再生涤纶解决方案,推动材料回收循环利用和绿色化转型 [11]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柔性供应链创新持续渗透行业,巩固中国时尚产业全球话语权 [12] - 按需时尚模式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升级,成为产业参与者把握全球化机遇的关键 [13]
*ST摩登: 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7 09:09
董事会会议审议情况 - 摩登大道时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25年5月27日召开 会议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举行 应出席董事5名 实际出席5名 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1] - 会议由董事长王立平主持 公司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列席会议 [1] 关联交易议案表决结果 - 《关于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为子公司提供担保暨关联交易的议案》以3票同意 0票反对 0票弃权 2票回避的结果审议通过 [1] - 王立平及其关联方为子公司向融资机构申请综合授信提供担保 公司无需支付担保费用或提供反担保 属于单方面获益事项 [2] - 该交易有助于解决子公司流动资金需求 表决程序合法合规 未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 [2] 关联方回避表决说明 - 实际控制人王立平因涉及关联交易回避表决 董事韩素淼因过去12个月曾在王立平控制的企业任职亦回避表决 [2] - 议案已获独立董事过半数同意 并经董事会全体董事过半数审议通过 [2] 信息披露安排 - 关联交易公告详情刊登于《证券时报》及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 [2]
名创优品(9896.HK):Q1营收+19% 关注精细运营措施显效
格隆汇· 2025-05-27 01: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Q1营收同比增长18.9%至44.3亿元,高于此前15-18%的指引范围,主要受益于国内渠道升级及货盘优化带动同店表现修复 [1] - 经调整净利润同比下降4.8%至5.9亿元,主要受直营门店快速拓展带来的短期投入增加及财务费用上升影响 [1] - 分业务看:Miniso中国营收同比增长9.1%(线下+7.3%,线上+32.7%),海外营收同比增长30.3%,TopToy营收同比增长58.9%至3.4亿元 [1] 业务运营策略 - 国内策略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小改大、老换新"提升门店竞争力,2025年新店店效较2024年同期提升27% [2] - 海外市场加强本地化运营,美国成立商品研发专项组,本地采购比例已近40%以应对关税风险 [2] - TopToy自研产品占比超过40%,显示产品创新能力 [1] 财务指标分析 - Q1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至44.2%,主要受益于IP战略及海外收入占比提升,但环比下降2.8个百分点受季节性影响 [2] - 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4.4个百分点至23.1%,管理费用率上升0.3个百分点至5.5%,主要因直营店投入增加 [2] - 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至1.1%,受可转债及收购贷款影响 [2] 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通过集群开店加快费用摊薄、优化库存周转,海外同店表现已现环比改善 [2] - 调整2025-2027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至29.9/37.3/45.7亿元,主要考虑关税及直营投入等不确定性 [3] - 给予2025年18倍PE估值,目标价47.00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3]
利空突袭!突然,暴跌!
券商中国· 2025-05-26 11:08
名创优品财报表现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收44.27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国内营收28.4亿元(+13.3%),海外营收15.9亿元(+30%)[4] - 净利润4.165亿元同比下滑28.8%,经调整净利润5.87亿元同比下滑4.8%[2][4] - 毛利率提升至44.2%(去年同期43.4%),但营销费用率同比增加4.4个百分点至23.1%[5] 股价与市场反应 - 5月26日股价单日暴跌18.22%至34.55港元/股[2][3][4] - 中金公司下调2025/2026年non-IFRS净利润预测14%/8%至27亿/35亿元[2][6] 门店与运营数据 - 全球门店总数达7488家(国内4275家+海外3213家),同比净增858家[5] - 国内同店销售降幅收窄至个位数,海外同店营收持平[5] - 海外直营店租金折旧费用同比大增71%,IP授权费用同比提升40%[5] TOP TOY业务发展 - 潮玩品牌TOP TOY一季度营收3.4亿元(+59%),自研产品占比首超40%[2][8] - 门店总数280家(直营40+合伙人240家),搪胶毛绒系列占海外销售额35%[8][9] - 启动全球化战略,计划五年内海外销售占比超50%,覆盖40+国家150+国家销售[8] 战略布局与展望 - 美国直采占比已达40%,计划优化采购来源提升毛利[6] - 组建"中国潮玩出海联盟",目标五年覆盖100国开设1000+门店[9] - 考虑分拆TOP TOY港股上市,预计募资3亿美元[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