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电

搜索文档
电价下滑、弃光率攀升,电建新能源90亿IPO背后的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9-17 03:37
智通财经见习记者 | 张雨薇 中国电建(601669.SH)旗下新能源业务正式启动上市进程。 日前,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电建新能源)在上交所主板IPO申请获得受理,并首次公开 招股书。 其此次IPO拟募资金额90亿元,主要用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等,并计划带动484.81亿元的 风光电项目总投资,预计新增装机规模846万千瓦。 在目前A股排队等待IPO审核的电力企业中,电建新能源的募资金额排名第二。排名第一是华润新能 源,其正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征程中,拟募资金额245亿元。 根据招股书,电建新能源的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建,直接和间接合计持股79.975%;实控人为中国电力建 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电建集团),其通过中国电建及水规总院合计控制电建能源80%的股份。 2011年9月,中国电建集团在原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和国家电网公 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4个省(区、市)勘测设计、施工、装备修造企业基础上重组而 成。 中国电建是中电建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为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等。 电建新能源则是中电建集团旗下唯一从事国内新能源投资与 ...
电建新能由电建集团控股80%,董事长李岳军、总经理吕冬冬年薪均为116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9-17 01:56
IPO申报进展 - 沪主板IPO申请获上交所受理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会计师事务所为信永中和[2] 主营业务与行业地位 - 主营业务为中国境内风力及太阳能发电项目的开发、投资、运营和管理 主要产品是电力[2] - 业务覆盖国内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发电站遍布风光资源丰沛及消纳优势区域 是国内一流的新能源发电运营商之一[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8亿元、23.29亿元、25.89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5.1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6亿元、22.45亿元、25.85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5.01亿元[3] - 2022年至2024年资产总额分别为675.81亿元、1020.77亿元、1249.2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1324.35亿元[3] 装机容量增长 - 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从2022年末904.50万千瓦增长至2025年3月末2124.61万千瓦 报告期内实现大幅增长[3][4] 股权结构与控制关系 - 控股股东为中国电建 直接持股24.12亿股 通过8家设计院间接控制35.86亿股 合计控制79.975%股份[6] - 实际控制人为电建集团 通过中国电建及水规总院合计控制80%股份[6] 管理层信息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其中独立董事3名 李岳军任董事长 吕冬冬任总经理[6] - 董事长李岳军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正高级工程师 具有丰富行业管理经验[7] - 总经理吕冬冬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专业 高级经济师 长期从事新能源开发管理工作[8] - 2024年度李岳军与吕冬冬税前薪酬均为116.2万元 未在关联企业领薪[9]
广安爱众(600979.SH):拟收购奇台恒众90%股权
格隆汇APP· 2025-09-16 11:35
业务拓展 - 公司以0元价格收购奇台恒拓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90%股权[1] - 收购后奇台恒拓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1] - 通过收购拓展风力发电业务并扩大绿能产业规模[1] 资本运作 - 公司与瑞能电力共同按持股比例对奇台恒拓现金增资4.45亿元[1] - 承接原500万元注册资本实缴义务 增资后奇台恒拓注册资本增至4.50亿元[1] - 奇台恒拓对奇台恒众现金增资4.45亿元 增资后注册资本变更为4.50亿元[1] 项目投资 - 奇台恒众继续投资建设运营400MW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1] - 项目规模达400兆瓦 属于大型风电投资[1] - 通过项目投资促进综合能源业务转型并提升高质量发展水平[1]
广安爱众:拟0元收购奇台恒拓90%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1:03
股权收购与投资 - 公司以0元价格收购奇台恒拓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90%股权 [1] - 收购完成后奇台恒拓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1] 项目投资与增资 - 奇台恒拓全资子公司奇台恒众继续投资建设运营400MW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 [1] - 公司与瑞能电力按持股比例共同对奇台恒拓现金增资4.45亿元 [1] - 双方按持股比例承接原500万元注册资本实缴义务 [1] - 增资后奇台恒拓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变更为4.5亿元 [1] - 奇台恒拓同时对奇台恒众现金增资4.45亿元 [1] - 增资后奇台恒众注册资本变更为4.5亿元 [1]
广安爱众:拟0元收购奇台恒众90%股权
新浪财经· 2025-09-16 10:52
股权收购与增资安排 - 公司以0元价格收购奇台县恒拓新能源发电有限公司90%股权 [1] - 公司与瑞能电力共同按持股比例以现金增资方式对奇台恒拓增资4.45亿元 [1] - 增资后奇台恒拓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变更为4.5亿元 [1] 项目投资与运营规划 - 奇台恒众将投资、建设、运营400MW煤电灵活性改造配套风电项目 [1] - 公司需按持股比例承接原500万元注册资本的实缴义务 [1]
注资10亿,成立新公司!
中国能源报· 2025-09-16 10:04
9月11日,中海油(东方)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法定代表人金海波。 End 欢迎分享给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国能源报(c n e n e rg y) 编辑丨闫志强 股东及出资信息 显示, 该公司由 中海油 全资子公司中海油(海南)新能源有限公司持 股55%,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持股45%。 来源: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9月11日, 中海油(东方)能源有限公司 成立, 注 册资本10亿元,法定代表人金海波。 该公司经营范围为, 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 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一般项目: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 力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 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
电建新能主板IPO获受理:新能源国家队冲刺90亿募资,加速构建清洁能源帝国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40
2025年9月11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新能")主板IPO申请获得受理,中金 公司担任保荐人。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从事国内新能源投资与运营的旗舰平台,电建新能若顺利过 会,将为全球资本布局中国"双碳"战略提供核心标的。 行业地位:装机规模全国前列,市占率持续攀升 截至2025年3月末,电建新能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达2124.61万千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3%,位列 行业前列。其中,风电装机989.09万千瓦,市占率1.85%;光伏装机1135.52万千瓦,市占率1.20%。公 司资产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三北"地区布局大型风光基地,在长三角、珠三角等负 荷中心推进分布式能源项目,形成"基地化+分布式"的立体化网络。 财务画像:营收利润双增长,补贴依赖待解 财务数据显示,电建新能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82亿元、87.28亿元、98.10亿元,复合增长率 8.2%;归母净利润从17.68亿元增至25.89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54.72亿元,净利润11.27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应收可再生能源补贴款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3月达 ...
港股异动 | 山高控股(00412)放量跌近30% 4月至今股价仍翻倍 公司电算一体化战略持续推进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8:22
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单日下跌24.22%至12.61港元 成交额达3.12亿港元 但4月以来累计涨幅仍超120% [1] 财务业绩 - 上半年收入25.03亿元 同比下滑11.64% 其中新兴产业贡献收入占比达96% [1] - 净利润4.76亿元 同比增长506% 归母净利润4960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3.63亿元实现大幅扭亏 [1] - 收入下降主因战略性压缩传统投资业务 主动收缩低毛利及高风险业务 [1] 重点项目进展 - 乌兰察布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数据中心一期已投入商业运营 二期工程稳步推进 [1] - 新能源发电部分完成审批及公示 力争年底前开工 [1] - 项目每度绿电成本较常规火电下浮约1-2分钱 [1] - 若未来100%供电于规划中的三期1GW数据中心 中泰证券预测每年增量经济效益将达13亿元 [1]
黑龙江“136号文”: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存量0.374元/kWh,增量12年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9-16 08:17
文章核心观点 - 黑龙江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推动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 区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 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9][10]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全面由市场形成 - 集中式风电、集中式光伏、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所有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11] - 新能源项目可报量报价参与市场交易 也可以接受市场形成的价格 支持分布式光伏项目直接或通过聚合方式参与市场交易 [11] - 根据电力市场建设情况 逐步放开生物质等各类电源进入市场参与交易 [11] -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 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11] - 不断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 实现各类电源公平参与市场 缩短交易周期 提高交易频次 实现周、多日、逐日开市 [12] - 允许供需双方结合新能源出力特点 合理确定中长期合同的量价、曲线、结算参考点等内容 并根据实际灵活调整 [12] - 省内绿电交易开展双边协商、挂牌交易 申报和成交价格分别明确电能量价格和相应绿色电力证书价格 不单独组织集中竞价和滚动撮合交易 [12] - 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 提前管理市场风险 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12] - 新能源项目全部上网电量参与日前可靠性机组组合和实时市场 加快实现自愿参与日前市场 [12] - 适当优化现货市场限价 现货市场申报价格上限考虑工商业用户尖峰电价水平及电力市场供需等因素确定 下限考虑新能源在电力市场外可获得的其他收益确定 [12] - 科学确定电力辅助服务市场需求 合理设置有偿辅助服务品种 在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基础上 根据市场备用需求紧张程度 适时建立备用辅助服务市场 [13] - 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费用 原则上由省内工商业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按比例共同分担 参与省内电能量市场交易的新能源上网电量不再分摊 [13] 建立健全支持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机制 - 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后 在市场外同步建立差价结算机制 对纳入机制的电量 市场交易均价低于或高于纳入机制的新能源电价水平部分 由电网企业按规定开展差价结算 结算费用纳入系统运行费用 [13] - 初期 机制电量不再开展其他形式的差价结算 [13] - 存量项目是指2025年6月1日以前全部核准(备案)容量并网且在2025年黑龙江电网优先购电优先发电计划中享受优先上网电量的新能源项目 [14] - 存量项目电量规模妥善衔接现行具有保障性质的相关电量政策 规模上限不高于现行保障性收购电量 新能源项目在规模范围内每年自主确定执行机制的电量比例 但不得高于上一年 [14] - 存量项目机制电价与现行保障性价格政策保持一致 黑龙江省燃煤基准价为0.374元/千瓦时 [14] - 存量项目执行期限按剩余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对应时间与投产满20年对应时间较早者确定 [14] - 增量项目是指2025年6月1日(含)起投产的新能源项目 不含外送配套电源 [15] - 增量项目第一年纳入机制电量与现有新能源非市场化比例衔接 第二年及以后根据国家下达的年度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情况及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15] - 单个项目申请纳入机制的电量应适当低于其全部上网电量 为引导行业竞争 竞价时设置申报充足率下限 [15] - 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每年10月组织已投产和未来12个月内投产且未纳入过机制执行范围的项目自愿参与竞价形成 [15] - 分为风电、太阳能发电两类组织竞价 如单一类别竞价主体较集中或整体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竞争时 不再分类组织 统一合并竞价 [15] - 竞价时按报价从低到高确定入选项目 机制电价按入选项目最高报价确定 但不得高于竞价上限 [15] - 竞价上限考虑合理成本收益、绿色价值、电力市场供需形势、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 不得高于煤电基准价 竞价下限初期可按照先进电站造价水平折算度电成本确定 [15] - 增量项目执行期限考虑回收初始投资暂定为12年 [15] - 未竞价成功的项目可在以后年度继续参加机制电价竞价 [15] - 机制电量由电网企业每月按机制电价开展差价结算 将市场交易均价与机制电价的差额纳入系统运行费用 [16] - 用于机制电量差价电费结算的市场交易均价分为风电、太阳能发电两类 市场交易均价按照月度发电侧实时市场同类项目加权平均价格确定 [16] - 机制电量按比例分解至月度 机制电量比例=(机制电量÷该项目预计年上网电量)×100% 每月机制电量=机制电量比例×每月实际上网电量 [16] - 已结算的机制电量累计达到当年机制电量规模时 超过部分及后续月不再执行机制电价 若年底仍未达到年度机制电量规模 则缺额部分电量不再执行机制电价 不进行跨年滚动 [16] - 发电侧机制电费=实际上网电量×机制电量比例×(机制电价-市场交易均价) [16] - 机制电量暂不参与中长期交易 相关电量计入中长期用户侧签约比例 [17] - 现阶段仅开展日前预出清 预出清结果不用于结算 [17] - 机制电量不参与绿电交易、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绿电交易电量的绿证收益按照当月绿电合同电量、扣除机制电量的剩余上网电量、电力用户用电量三者取小的原则确定 [17] - 机制电量对应绿证统一划转至专用绿证账户 由省内分摊系统运行费用的用户共有 [17] - 已纳入机制的新能源项目 执行期限内可自愿申请退出 新能源项目执行到期 或者在期限内自愿退出的 均不再纳入机制执行范围 [17] 保障措施 - 省发展改革委负责建立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工作机制 统筹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17] - 电力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市场监管 保障新能源公平参与交易 促进市场平稳运行 [17] - 省电力公司负责搭建竞价平台 做好竞价、结算等细则制定和差价协议签订等工作 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执行结果单独归集 [17] - 电力交易机构要完善电力市场信息披露机制 定期披露新能源市场运行总体情况 [17] - 完善电力市场相关规则 做好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与新能源发展规划目标、能源电力规划的衔接 [18] - 优化代理购电电量采购机制 新能源全面入市后 执行保量保价的优先发电电量可继续按现行价格机制由电网企业收购 不足部分电量由电网企业通过市场化采购 [18] - 做好与新能源消纳的衔接 新能源参与市场后因报价等因素未上网电量 不纳入新能源利用率统计与考核 [18] - 坚决纠正不当干预电力市场行为 不得向新能源不合理分摊费用 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 鼓励配建储能转为独立储能 [18] - 享有财政补贴的新能源项目 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内的补贴标准按照原有规定执行 [18] - 密切跟踪监测新能源市场价格波动、新能源发电成本和收益变化、终端用户电价水平等 认真评估改革对行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影响 及时总结改革成效 优化政策措施 [18] - 按照国家改革部署适时对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进行评估优化 条件成熟时择机退出 [18]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19] - 电网企业和电力交易机构要组织开展市场培训 帮助新能源企业熟悉政策要求、交易规则和结算流程 提升市场参与能力 [19] - 强化沟通与协调 及时了解经营主体的意见和诉求 积极回应并解决问题 [19] 实施时间 - 本方案自2025年12月31日起实施 现行政策相关规定与本方案不符的 以本方案为准 [19]
拟募资90亿元!中国电建旗下电建新能沪市主板IPO申请获受理
犀牛财经· 2025-09-16 07:54
IPO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25年9月11日提交上交所主板IPO申请材料并被正式受理 计划发行8.33亿至25.00亿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10%至25% 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2] - 本次IPO拟募集资金90亿元 将用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建设及偿还20亿元有息借款[3][7] 公司背景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中国电建(601669 SH)重要子企业 作为中国电建旗下唯一风电和太阳能发电业务平台 业务覆盖国内28个省区[3] - 2023年6月完成战略投资者引入 增资后注册资本由60亿元增至75亿元 中国电建表示分拆上市有助于优化资本结构和增强行业影响力[4]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业收入87.28亿元 同比增长4.14% 净利润25.03亿元 同比增长26.34%[5] - 2024年营业收入98.10亿元 同比增长12.39% 净利润28.22亿元 同比增长12.74%[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6.61亿元 净利润5.55亿元[5] 装机容量与发展规模 - 总装机容量从2022年底904.50万千瓦增长至2025年3月底2124.61万千瓦 两年实现翻倍 其中风电989.09万千瓦 太阳能发电1135.52万千瓦[6] - 公司规划建设项目总规模846万千瓦 总投资484.81亿元 包括新能源大基地项目328万千瓦(197.21亿元)和绿色生态文明项目120万千瓦(61.04亿元)[7] 财务结构与风险特征 - 2024年财务费用12.8亿元 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达45.48% 显示债务负担较重[6] - 最新一期资产负债率达72.37% 显著高于行业均值56.82%[6] 技术实力与市场定位 - 已取得专利授权178项 具备可持续技术创新能力[8] - 业务模式成熟 经营业绩稳定 具有"大盘蓝筹"特色 符合主板优质企业定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