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

搜索文档
爱美客(300896):25H1增长阶段性承压
华泰证券· 2025-08-19 07:54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0.77元(前值237.9元)[4][6] - 基于26年33倍PE估值(可比公司iFind一致预期PE 30倍),反映公司向全球产业链转型的综合优势[4][6] 财务表现与调整 - 25H1营收12.99亿元(同比-21.59%),归母净利7.89亿元(同比-29.57%)[1][6] - 下调25-27年收入预测至27.19亿/32.57亿/37.50亿元(原值36.43亿/43.65亿/50.57亿,降幅25.4%-25.8%)[4][13] - 下调25-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17.21亿/20.23亿/23.28亿元(原值23.98亿/28.77亿/33.45亿,降幅28.2%-30.4%)[4][13] - 25H1毛利率93.44%(同比-1.48pct),销售费用率11.10%(同比+2.58pct),研发费用率12.05%(同比+4.46pct)[3][13] 产品与业务动态 - 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亿元(同比-23.79%),凝胶类注射产品收入4.93亿元(同比-23.99%)[2][13] - 新品"嗗科拉"颏部填充剂5月上市,肉毒毒素/米诺地尔搽剂已提交发补审评[1][2] - 韩国Regen公司并表贡献收入1981万元/净利润737万元(25年4月30日至6月30日),AestheFill与濡白天使形成协同[2][13] - 管线储备包括去氧胆酸注射液、重组人透明质酸酶注射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等临床阶段产品[1][2] 行业与竞争格局 - 医美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增长承压,消费需求分化[1][3] - 中长期看好医美渗透率提升,公司具备营销网络、品牌、产品注册经验等综合优势[1][4] - 公司正从"本土市场领导者"向"全球产业链参与者"转型[1][4] 估值与财务指标 - 当前股价183.87元(截至8月18日),市值556.38亿元[6] - 26年预测PE 27.5倍,PB 5.86倍,ROE 22.66%[8][13] - 可比公司26年平均PE 30.2倍(华熙生物55.3倍,锦波生物33.1倍)[10][13]
铂爵旅拍的敌人,不是结婚率
创业邦· 2025-08-19 03:17
行业与公司分析总结 核心观点 - 铂爵旅拍陷入经营危机的主因在于商业模式本身难以规模化,而非单纯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5][7][8] - 旅拍行业存在资产重、低频零复购、高度非标准化三大特征,导致规模扩张反而增加经营风险[8][10][11] - 服务业实现规模效应的关键在于标准化程度,过程和结果至少需有一项可标准化[13][14][17] 商业模式分析 旅拍行业特性 - 资产投入重:单个厦门鼓浪屿基地投资达8000万元,全球112个基地形成沉重资产负担[8] - 人力成本占比高:摄像和数码团队曾占总员工数的2/3,刚性人力成本难以压缩[8] - 低频消费属性:婚纱照平均客单价约1万元,但复购率接近零,获客成本居高不下[10] 标准化困境 - 审美标准无法量化:客户对拍摄效果评价高度主观,存在修图需求差异大等非标问题[11] - 服务流程复杂:涉及化妆、服装、道具、拍摄、后期全链条,难以形成统一SOP[8][10] - 地域分散性:全球基地布局导致运营管理难度指数级上升[8] 同业对比 成功案例 - 海马体通过聚焦证件照市场实现标准化,建立"大环节固定+细节个性化"的运营体系[13] - 爱尔眼科依靠设备驱动(飞秒激光手术)实现过程标准化,形成规模效应[19] - Flytographer采用平台化模式轻资产运营,2022年收入突破千万美元[23] 失败案例 - 马泷齿科人力成本占比达40%,牙医年薪200万制约规模扩张[14] - 法拉帝游艇因定制化需求导致利润率仅3%,最终被中资收购[14][15] - 德视佳依赖医生手工操作(ICL手术),扩张受制于人才培养速度[19] 行业规律 - 服务业规模效应公式:标准化程度×(设备替代率/人力依赖度)[13][14][19] - 资产结构决定风险敞口:重资产模式在黑天鹅事件中脆弱性更高[8][10] - 平台化转型可行性:撮合模式可降低刚性成本,提升经营弹性[23] 数据引用 - 铂爵旅拍厦门总部曾包下20层办公楼[7] - 全球布局112个拍摄基地[8] - 法拉帝游艇平均售价3000万/艘[14] - Flytographer 2022年收入达八位数(美元)[23]
爱美客(300896):中报业绩有所承压,医美产品矩阵丰富奠定长期增长潜力
国信证券· 2025-08-19 01:3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爱美客(300896.SZ)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1][15][16]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29.9/26.8/23.9倍 [15][16] 核心观点 - 中报业绩承压:2025上半年营收12.99亿元(同比-21.59%),归母净利润7.89亿元(同比-29.57%),二季度营收6.36亿元(同比-25.11%),净利润3.46亿元(同比-41.75%)[1][7] - 业绩下滑主因:消费力下行及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品管线处于新老交替期 [1][7] - 分红政策:每10股派现12元,合计3.62亿元,占净利润45.82% [1][7] 产品与研发 - 产品收入结构:溶液类注射产品收入7.44亿元(同比-23.79%),凝胶类4.93亿元(同比-23.99%)[2][9] - 外延并购: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补充AestheFill与PowerFil两款再生类产品 [2][9] - 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12.05%(同比+4.46pct),肉毒产品处于注册申报阶段 [2][9] 财务表现 - 毛利率:2025上半年93.44%(同比-1.48pct),受产品结构及竞争影响 [2][9] - 费用率:销售费用率11.1%(同比+2.58pct),管理费用率5.34%(同比+1.25pct)[2][9] - 现金流: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55亿元(同比-43.06%)[2][9]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8.55/20.73/23.25亿元(原预测21.22/24.3/28.03亿元)[15] - 2025-2027年营收增速:2.13%/9.24%/10.74%,净利润增速-5.24%/11.75%/12.15% [4][17] - 关键指标:2025年ROE 20.76%,EBIT Margin 68.4%,股息率1.3% [4][17] 行业与战略 - 行业趋势:医美渗透率长期提升空间大,短期竞争加剧,平台化外延成发展方向 [15] - 公司战略:通过自研+外延并购丰富管线,拓展国际化业务 [15]
300896 拟每10股派12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15:13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 同比下降21 59% 净利润7 91亿元 同比下降29 44% [2] - 公司拟每10股派现12元(含税) [2] 行业趋势 - 中国医美行业2025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 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的战略转型关键期 [3] - 行业竞争加剧 消费需求分化 高端市场与大众市场分化显现 聚乳酸 聚己内酯为核心成分的微球新材料注射类产品成为行业焦点 [3] - 行业长期发展底层逻辑稳固 核心驱动力为社会对医美接受度提升及消费者需求向更自然 长效 安全的产品品质转变 [3] 研发投入与产品管线 - 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1 57亿元 同比增长24 47% 占营收比重12 05% [4] - 新产品"医用含聚乙烯醇凝胶微球的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商品名 嗗科拉)5月份在国内上市销售 [4] - 在研管线包括重组透明质酸酶 司美格鲁肽注射液 去氧胆酸注射液等 已获临床试验批件 米诺地尔搽剂 利多卡因丁卡因乳膏等进入审评阶段 [4] - 公司共有12款Ⅲ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7项Ⅱ类医疗器械产品获批上市 累计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82件 其中发明专利53项 [4] 全球资源整合 - 公司控股子公司爱美客国际以1 9亿美元现金收购韩国REGEN公司85%股权 REGEN是韩国第一家 全球第三家取得聚乳酸类皮肤填充剂产品注册证的公司 [6] - REGEN已获批产品AestheFill与PowerFill分别获得35个和23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批准 [6] - AestheFill与公司已上市产品濡白天使形成协同 补充再生品类产品矩阵 与嗨体 嗗科拉 宝尼达等产品共同提供多元解决方案 [6] 股东回报 - 公司拟派发现金股利3 62亿元(含税) 现金分红金额占半年度净利润的45 82% [4][5]
朗姿股份股价上涨1.26% 公司布局医美与服装双主业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17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8日15时最新股价17.64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26% [1] - 当日开盘价17.41元,最高价17.69元,最低价17.28元,成交额达1.35亿元 [1] 主营业务 - 主营业务涵盖高端女装、医疗美容及婴童用品三大领域 [1] - 旗下拥有多个自主服装品牌,医美领域通过并购整合形成连锁机构布局 [1] 板块归属 - 公司所属板块包括纺织服装、北京板块及毛发医疗等概念 [1] 资金流向 - 8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274.82万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8570.63万元 [1]
天元医疗(00557.HK)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取得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8 11:38
业绩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840万港元 同比减少44% [1] - 医疗业务收益预期减少至约50万港元 较前一期间约670万港元下降不少于620万港元 [1] 业务运营 - 上海愉悦薇莱医疗美容医院暂停业务营运及装修 该公司为集团拥有部分权益的整形外科专科医院 [1] - 该医院暂停运营直接导致医疗业务收益大幅下降 [1]
天元医疗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取得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8 11:37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840万港元 同比减少44% [1] - 医疗业务收益预期减少不少于620万港元至约50万港元 前一期间为670万港元 [1] - 预期中期期间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前一期间净亏损约900万港元 [1] 业务运营 - 上海愉悦薇莱医疗美容医院暂停业务营运及装修 导致医疗业务收益大幅下降 [1] - 总收益减少主要归因于联营医院暂停运营 被营运成本相应减少部分抵销 [1]
天元医疗(00557)发盈警 预期上半年取得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11:3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约840万港元 同比减少44% [1] - 预期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较前一期间约900万港元亏损略有收窄 [1] 业务运营 - 收益减少主要因上海愉悦薇莱医疗美容医院暂停业务营运及装修 [1] - 医疗业务收益预期减少不少于620万港元至约50万港元 前一期间为670万港元 [1] - 净亏损主要由于总收益减少 但被营运成本相应减少所抵销 [1]
天元医疗(00557.HK)预期中期总收益减少约44%
格隆汇· 2025-08-18 11:2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约840万港元 较前一期间的约1490万港元减少约44% [1] - 预期中期期间净亏损约840万港元 较前一期间的约900万港元亏损略有收窄 [1] 业务运营 - 总收益减少主要归因于上海愉悦薇莱医疗美容医院于2025年上半年暂停业务营运及装修 [1] - 医疗业务收益预期减少不少于约620万港元至约50万港元 前一期间为约670万港元 [1] 亏损原因分析 - 估计净亏损主要由于总收益较前一期间减少所致 [1] - 亏损由营运成本相应减少所抵销 [1]
医疗美容板块8月18日涨1.03%,锦波生物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781.13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8 08:45
医疗美容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8日医疗美容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上涨1 03% 锦波生物领涨 涨幅达3 60%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 85% 深证成指上涨1 73% [1] - 锦波生物收盘价为308 46元 成交量为1 60万手 成交额为4 82亿元 [1] - 爱美客上涨1 09% 收盘价183 87元 成交量4 34万手 成交额7 961亿元 [1] - 华熙生物上涨1 01% 收盘价53 84元 成交量4 93万手 成交额2 65亿元 [1] - *ST美谷上涨0 31% 收盘价3 21元 成交量10 72万手 成交额3415 99万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医疗美容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781 13万元 游资资金净流入3078 81万元 散户资金净流出2297 68万元 [1] - 爱美客主力净流入1599 74万元 占比2 01% 游资净流入1819 80万元 占比2 29% 散户净流出3419 54万元 占比4 29% [2] - *ST美谷主力净流入24 92万元 占比0 73% 游资净流入87 87万元 占比2 57% 散户净流出112 79万元 占比3 30% [2] - 华熙生物主力净流出2405 79万元 占比9 08% 游资净流入1171 14万元 占比4 42% 散户净流入1234 65万元 占比4 66%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