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

搜索文档
华曙高科: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关于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调整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核心观点 - 华曙高科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 因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 授予价格从10.25元/股调整为10.20元/股 [1][8][9] 激励计划基本情况 - 激励计划为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激励对象包括核心技术人員及董事会认定需激励人员 [4][5] - 授予日为2025年1月3日 授予价格原为10.25元/股 授予49名激励对象共4,973,983股限制性股票 [7][9] 价格调整依据 - 根据激励计划草案规定 若在公告日至归属登记期间发生派息等事项 需对授予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8][9] - 调整方法为P=P0-V 其中P0为调整前价格 V为每股派息额 P为调整后价格 [8][9]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49元(含税) 相当于每股派息0.049元 [9] 公司治理程序 - 本次价格调整已获得必要的批准和授权 包括董事会、监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5][6][7] - 因现金分红导致的授予价格调整 公司股东大会已授权董事会进行决策 [8] 实施细节 - 公司总股本414,168,800股 扣除回购专用账户921,322股 可参与利润分配股数413,247,478股 [9] - 合计派发现金红利20,249,126.42元(含税) 不送红股 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9] - 利润分配方案已于2025年5月8日实施完毕 [9]
华曙高科: 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7 16:41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于2023年4月17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4143.2253万股,发行价格为26.6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11.04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0.812亿元(不含增值税)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233亿元[1] - 募集资金已全部到位,并由天健会计师事务所验证,公司已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存储,并签订三方监管协议[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情况 -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总投资额为6.640亿元,募集资金投资金额为6.640亿元[2] - 公司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10.233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金额为3.594亿元[3] 前次超募资金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24年3月11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30元/股,回购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万元,回购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3] - 截至2024年7月15日,股份回购方案实施完毕,实际回购股份921,322股,占总股本0.22%[4] - 公司于2023年4月27日及2023年5月26日审议通过使用部分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事项已实施完毕[4] 本次超募资金使用计划 - 公司拟使用超募资金1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7.83%,用于满足公司流动资金需求,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成本[6][7] - 最近12个月内累计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不超过超募资金总额的30%,符合监管规定[7] 相关承诺及说明 - 本次使用超募资金补充流动资金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需求,不存在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情形[7] - 公司承诺补充流动资金后12个月内不进行高风险投资及为控股子公司以外的对象提供财务资助[7] 审议程序及专项意见 - 该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并为股东提供网络投票表决方式[6][7] - 监事会认为该事项符合监管规定,不存在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同意提交股东大会审议[8] - 保荐人认为该事项履行了必要程序,符合监管要求,且不会影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正常进行[8][9]
铂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5: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35.93万元 同比增长22.08% [1] 业务发展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及新市场和应用领域的持续开拓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 深度参与星际荣耀JD-2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与批产 制造涡轮泵类、管路类等零件 [2] - 助力天回航天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QL-1)顺利完成50秒试车 [2] 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16.14% [2]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79%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拥有研发人员637人 占员工总数18.78% [2] - 研发人员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人员377人 占比59.18% [2] 行业地位 - 国内金属3D打印龙头企业 业务覆盖金属3D打印全产业链 [1] - 在国内外金属增材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1] - 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 [1] - 空中客车公司金属增材制造服务合格供应商 [1] 技术平台与资质 - 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3]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 [3] - 获批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3] - 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资质认定 [3]
铂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双增 航空航天领域持续发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5:0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2] - 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35.93万元 同比增长22.08% [2] 业务发展 - 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及新市场应用领域持续开拓 [2]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2] - 深度参与星际荣耀JD-2液氧甲烷发动机研制与批产 制造涡轮泵类、管路类等零件 [3] - 助力天回航天85吨级火箭发动机"巧龙一号"顺利完成50秒试车 [3] 研发投入 - 研发投入总额1.25亿元 同比增长16.14% 占营业收入比例18.79% [3] - 研发人员637人 占员工总数18.78% 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377人 占比59.18% [3] - 研发投入增加源于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力度加大 研发人员数量及薪酬直接投入增加 [3] 行业地位 - 金属3D打印定制化产品在国内航空航天增材制造金属零部件市场占有率较高 [2] - 与多家航空航天客户及科研院校形成紧密合作关系 [2] - 空中客车公司金属增材制造服务合格供应商 [2] - 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金属增材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 [4] 技术实力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专项"等多项国家重大专项 [4] - 获批陕西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 [4] - 工信部2023年工业互联网+大数据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4]
铂力特(688333.SH)上半年净利润7631.43万元,同比增长9.98%
格隆汇APP· 2025-08-27 14: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1] - 持续开拓新的市场和应用领域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铂力特:上半年净利润7631.43万元,同比增长9.98%
证券时报网· 2025-08-27 11: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 同比增长17.22% [1] - 归母净利润7631.43万元 同比增长9.98% [1] - 基本每股收益0.28元 [1] 业务发展 - 公司生产经营规模扩大 [1] - 持续开拓新市场和应用领域 [1] - 3D打印定制化产品和3D打印原材料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 [1]
智能安防领域赛特威尔重启IPO,PEEK材料龙头君华股份开启辅导
搜狐财经· 2025-08-27 11:33
辅导备案登记受理情况 - 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间沪深两市共有3家公司提交发行上市辅导备案登记并获得受理 [2] 新受理辅导备案公司详情 广东昭明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8月19日向广东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申万宏源证券 [3] - 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专注于精密金属五金全制程业务,旗下拥有昭明电子、曼科五金、广文塑胶、领亿精密、赣能电子等多家子公司 [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胡海林持股56.12%,闵波直接持股8.49%,深圳市昭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直接持股7.62% [3] 赛特威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8月19日向宁波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4] - 专注于智能安防领域,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安防产品及智能家居产品于一体,致力于通过物联科技技术搭建智能安防生态圈 [4] - 2016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凯石益正 [4] - 控股股东赛特威尔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8.50%,实际控制人王杰军直接持股7.50%,宁波千壳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直接持股2.00% [4] - 曾于2017年向上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2019年终止审查 [5] 江苏君华特种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8月20日向江苏证监局提交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国泰海通证券 [6] - 专注于PEEK(聚醚醚酮)、PI(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特种工程塑料零件及板棒管型材的研发及生产 [6] - 自2022年A轮融资至2024年B轮融资累计完成3次融资,投资方包括银鞍资本、国谦基金、常州君合致远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 [6] - 控股股东上海君华启承咨询管理有限公司持股49.47%,实际控制人李军直接持股19.79%,苏丽华直接持股13.19% [6] 辅导工作进展状态 - 8月18日至8月24日期间无公司完成境内发行上市辅导工作 [7] - 同期无公司通过境内发行上市辅导验收 [8] 辅导备案终止情况 - 8月14日至8月24日期间沪深两市共有11家公司终止辅导备案 [9] - 终止备案公司涵盖医疗设备、节能材料、半导体、数控装备、医药研发、新能源材料、工业喷印、3D打印、数控机床、文旅设施及体育材料等多个领域 [10][11][12][13][14][15][16][17][18][19][20]
应届本科生一线城市就业月薪7885元 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有何变化
第一财经· 2025-08-27 09:47
毕业生就业城市分布变化 - 2024届应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比例降至15% 新一线城市就业比例降至25% 近两届基本持平 [1] - 二线城市就业比例从2020届19%升至2024届21% 三线及以下城市从37%升至39% [1] - 产业梯度转移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为二三线城市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城市化推进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完善 [1] - 大城市生活成本高促使毕业生选择低线城市就业 尤其倾向返乡就业减轻生活压力 [1] - 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增加 但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新增需求未同步增长 就业竞争加剧推动毕业生向低线城市流动 [1] 城市人才吸引力特征 - 一线城市凭借经济体量 产业生态 就业选择和薪酬回报保持强劲人才吸引力 [2] - 北京上海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达82%和75% 为全国最高吸引力城市 [2] - 2024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月收入7885元 显著高于全国本科平均6199元 [2] - 新一线城市2024届月收入6543元 较2020届5609元增长17% 增速高于一线城市 [2] - 中西部地区中心城市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 吸引当地毕业生留存和外部人才流入 [2] 重点城市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 - 合肥2024年新招引高校毕业生超35万人 2024年一季度新招引近6万人 [3] - 合肥通过集聚提升原有产业 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光伏 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吸引年轻人 [3] - 西安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量112.43万辆增长14.3% 充电桩产量62.83万个增长26.3% 太阳能电池8180.11万千瓦增长61.4% [3] - 西安3D打印设备产量545台增长41.9% 集成电路圆片885.40万片增长36.7% [3] - 武汉2024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超1.65万家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414.42亿元占GDP比重30.4% [3]
深圳经济特区45年“关键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8:37
城市发展 - 深圳45年城市封面不断迭代 浓缩城市气质 [1] - 深圳口岸数量从改革开放前2个增至16个一类口岸 实现海陆空全覆盖 [3] - 深圳常住人口从1980年33万人增至2024年近1800万人 45年间增长50多倍 [6] 企业创新 - 深圳锂电材料"四剑客"科达利 贝特瑞 新宙邦 星源材质分别占据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领域龙头位置 [7][8] - 深圳3D打印设备产品产量上半年增长35.8% 已形成全产业链 [9] - 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42% 每平方公里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 [20] 金融体系 - 中国平安1988年成立于深圳蛇口 成为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 [10] - 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普惠贷款规模突破2000亿元 [14] - 8家银行落地100亿元银团并购授信 湾区跨境并购联盟在前海成立 [17] 经济成就 - 深圳GDP从1980年2.7亿元增至2024年3.68万亿元 增长超过1万倍 [18] - 深市公司"十四五"期间研发总投入预计超3万亿元 [20] - 深市公司2024年境外业务收入较"十三五"末增长超76% [20] 基础设施 - 深圳地铁用20年时间实现从0到单日千万级客流突破 线网密度全国第一 [6] - 深圳从30多米罗湖桥发展到5.5公里深圳湾跨海大桥 通关方式从手写报关单升级为跨境数据瞬时通关 [3]
发力UV打印机,创想三维IPO前景如何?
雷峰网· 2025-08-27 08:13
核心观点 - 创想三维作为消费级3D打印机头部企业,若成功上市将填补二级市场空白,成为该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具备稀缺性投资价值 [1][3][4] - 公司面临市占率下滑和增收不增利压力,正通过布局UV打印机、3D扫描仪等新业务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3][4][12] -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五家企业市占率超70%,但除创想三维外尚无企业进入IPO进程 [8][9] 市场地位与竞争格局 - 2020-2024年累计出货量440万台,全球市占率27.9%位居第一;2024年单年出货量70万台,市占率16.9%排名第二 [8][9] - 竞争对手拓竹2024年出货量120万台,市占率29%位居行业第一 [9] - 消费级3D扫描仪领域2024年出货量市占率37.7%,GMV市占率37.6%,均排名全球第一 [15][16]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13.46亿元增长至2024年22.8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30.4% [14] - 利润从2022年1.04亿元增长至2023年1.29亿元,但2024年下滑至8866万元,出现增收不增利现象 [14] - 2025年第一季度3D扫描仪营收8635.2万元,同比增长446%,营收占比从2.9%提升至12.2% [18][19] 产品战略与定价 - 3D打印机销量从2023年87.07万台降至2024年72.06万台,因转向高端产品线导致销量下降但平均售价提升 [13][21] - 3D扫描仪平均售价从2023年1731.7元上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3042.7元,价格战有所缓解 [20][21] - 已推出Ferret、Otter及Raptor三大3D扫描仪系列,并计划推出工业级Sermoon系列新产品 [22] 行业投资价值 - 二级市场缺乏纯消费级3D打印机上市公司,相关概念股海正生材和金橙子一周涨幅达50%-60% [6][7] - 安克创新因UV打印机众筹期间市值上涨超百亿元,显示市场对3D打印设备的高度关注 [7] - 工业级3D打印机企业营收规模超10亿元的标的稀少,且高度依赖下游应用场景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