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制造业

搜索文档
辽宁鸿蒙岩创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4-29 05:58
公司成立信息 - 辽宁鸿蒙岩创新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近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君昆,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 - 公司由九鼎通信设备(兴城)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持股比例100% [2] 经营范围 - 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与销售、合成纤维制造与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与销售 [2] - 其他业务包括机械零件加工与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制造与销售、安防设备制造与销售、集装箱制造与销售 [2] - 涉及新材料技术研发与推广、新兴能源技术研发、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 [2]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纤维素纤维原料及纤维制造 [2] - 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 注册地址为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黄海大街5-1号楼 [2] - 营业期限从2025年4月28日至无固定期限 [2]
万凯新材2025年一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增长245% 参投北京灵心巧手公司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05:16
公司业绩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9.19亿元,同比下降7.74%,主要受价格因素影响,产销量保持稳定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96.45万元,同比增长5.9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同比增长245.19%,受益于库存下降 [1] 投资布局 - 长期股权投资7533万元,同比增长近200%,主要增加对灵心巧手的投资 [1] - 公司作为领投人之一参与灵心巧手PRE-A轮融资,投后股权占比8.2%,拥有一名董事席位 [1] - 投资基于看好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前瞻性布局,计划与灵心巧手共同研发聚酯新材料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 [2] 公司主业 - 国内领先的聚酯材料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已建成年产300万吨瓶级切片的产能 [2] - 产能规模居全球前列,是我国聚酯瓶片头部企业之一,产能规模和效益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2] 行业趋势 - 全球聚酯瓶片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产能增长开始放缓 [2] - 中国聚酯瓶片全球占比不断攀升,迭代空间巨大 [2] - 新材料和新工艺涌现,聚酯瓶片市场将迎来更多创新和变革 [3] - 聚酯瓶片在民生行业需求量稳定增长,在新兴应用领域如酒类、日化、电子产品等占有率稳步提升 [3] - 开始应用在建材家具、光伏背材薄膜、医疗医药、风电叶片、轨道交通、光学功能性薄膜、汽车电气元件材料、家电等领域 [3]
星源材质:2024年报净利润3.64亿 同比下降36.8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4:33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39.84%至0.2711元,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0.4506元,2022年0.6000元)[1] - 每股净资产微增0.27%至7.3元,每股公积金维持4.79元不变,每股未分配利润增长2.08%至1.47元[1]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52%至35.41亿元,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36.81%至3.64亿元[1] - 净资产收益率从6.63%骤降至3.71%,降幅达44.04%[1] 股东持股变动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下降至13.01%,累计减持5673.75万股[1]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510.35万股,社保基金17052组合减持135.91万股[2] - 新进股东包括李家权(1200万股)、华泰尊享稳进63号(1135.8万股)、南方中证1000ETF(1106.89万股)等[2] - 易方达创业板ETF(3365.29万股)、南方中证500ETF(2420.27万股)等四家机构完全退出前十大股东[2] 分红方案 - 拟实施10派0.5元(含税)的分红方案[3]
新乡化纤:2025一季报净利润0.28亿 同比下降54.84%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11:27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5年一季报为0.0167元,较2024年同期的0.0437元下降61.78% [1] - 每股净资产2025年一季报为3.84元,较2024年同期的3.76元增长2.13% [1] - 每股公积金2025年一季报为1.83元,较2024年同期的1.69元增长8.28%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0.88元,较2024年同期的0.91元下降3.3% [1] - 营业收入2025年一季报为18.81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9.67亿元下降4.37% [1] - 净利润2025年一季报为0.28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0.62亿元下降54.84%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5年一季报为0.42%,较2024年同期的1.14%下降63.1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73381.72万股,占流通股比43.18%,较上期增加1490.04万股 [1] - 新乡白鹭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44250.71万股,占总股本26.03%,持股数量未变 [2] - 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19487.89万股,占总股本11.46%,持股数量未变 [2] - 周兰云持有3086.89万股,占总股本1.82%,较上期增加1902.89万股 [2] - 张森箭持有1474.05万股,占总股本0.87%,较上期增加58.95万股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有1168.98万股,占总股本0.69%,较上期减少96.07万股 [2] - 刘斌、刘庆、肖萍为新进股东,分别持有786.22万股、438.96万股、417.01万股 [2] -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林加祖、龙华退出前十大股东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2]
苏州龙杰:2025一季报净利润0.13亿 同比下降0%
同花顺财报· 2025-04-28 09:26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2025年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 0600元 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 2023年一季度为-0 0600元 [1] - 每股净资产为5 92元 同比增长2 42% 2024年一季度为5 78元 2023年一季度为7 55元 [1] - 每股公积金为2 63元 同比下降1 87% 2024年一季度为2 68元 2023年一季度为3 78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1 98元 同比增长5 88% 2024年一季度为1 87元 2023年一季度为2 30元 [1] - 营业收入为3 1亿元 同比增长2 65% 2024年一季度为3 02亿元 2023年一季度为1 96亿元 [1] - 净利润为0 13亿元 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 2023年一季度为-0 12亿元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1 03% 与2024年一季度持平 2023年一季度为-0 99%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13850 5万股 占流通股比例64 01% 较上期减少154 01万股 [1] - 张家港市龙杰投资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 持有11211 20万股 占总股本51 82% 持股数量未变 [2] - 席文杰和席靓并列第二大股东 各持有688 69万股 占总股本3 18% 持股数量未变 [2] - 杨小芹持有401 52万股 占总股本1 86% 持股数量未变 [2] - 何小林持有288 29万股 占总股本1 33% 持股数量未变 [2] - 员工持股计划持有229 20万股 占总股本1 06% 持股数量未变 [2] - 潘正良 高盛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BARCLAYS BANK PLC 杨国良为新进股东 分别持有91 00万股 87 33万股 82 58万股 82 00万股 [2] - 辛文标 苏怀山 袁建华 缪建新退出前十大股东 上期分别持有176 88万股 121 43万股 99 65万股 98 96万股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本次公司不分配不转赠 [2]
泰和新材(002254)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09:2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类别为业绩说明会,于2025年4月28日下午15:00 - 17:00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以网络远程方式召开 [2] - 参与人员包括投资者网上提问,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总裁迟海平、董事会秘书董旭海、财务负责人顾裕梅、独立董事程永峰、保荐代表人徐焕杰 [2] 芳纶涂覆隔膜进展 - 已有多家客户通过验证,中试线承接部分生产性任务,产业化装置正在调试 [2] - 芳纶涂覆隔膜能为动力、储能、3C等多领域电池客户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相比传统隔膜有更高安全性、更好离子传导性能和更优异力学性能 [3] 公司竞争力提升策略 - 结合各业务板块行业竞争态势,做好研发创新和差异化定位,精细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深化数字化升级提升效率,深挖客户需求改良产品品质 [2] 产品应用与替代情况 - 作为国内首家间位芳纶、对位芳纶和芳纶纸生产企业,芳纶系列产品品类齐全、品牌优势明显,已在安全防护、信息技术、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广泛应用 [4] 其他业务进展 - 公司绿色印染技术已实现产业化,佛山数码打印工厂业务推进顺利,蓬莱印染工厂需寻找符合自身特点的应用领域重点突破 [5] 产品拓展可能性 - 公司产品可制成防刺服用于增强人员人身安全,但制成医生防护外套能否大范围推广有待验证 [4]
桐昆股份(601233):24年净利改善,在建项目有序推进
华泰证券· 2025-04-27 09:0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目标价12.45元 [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4年净利改善,在建项目有序推进,虽全年归母净利低于预期,但考虑内需修复有望带动产业链景气回暖,维持“增持”评级 [1] - 涤纶长丝产品销量增加,但产品价差收窄致综合毛利率下滑,不过参股公司产品毛利改善使投资收益增加 [2] - 国内需求修复叠加纺服出口改善,聚酯产业链景气有望回暖 [3] - 在建项目有序推进,将巩固公司行业龙头竞争优势 [4] - 考虑聚酯产业链复苏缓慢,调整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5年15xPE,目标价12.45元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013亿元,同比+23%,归母净利润12.0亿元(扣非净利9.3亿元),同比+51%(扣非后同比+105%);24Q4营业总收入253亿元,同/环比+21%/-9%,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环比+283%/+433%;拟每股派息0.1元(含税),股利支付率为19.8% [1] - 调整25 - 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9.9/23.8/28.3亿元(25 - 26年前值21.2/28.4亿元,下调幅度为6%/16%),对应EPS为0.83/0.99/1.18元 [5] 业务情况 - 24年参股公司(20%股权)浙石化产品毛利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加3.9亿元至7.1亿元 [2] - 24年POY/FDY/DTY销量968/214/112万吨,同比变动+23%/+46%/+13%,销售均价分别为6632/7408/8282元/吨,同比变动-2%/-3%/持平,实现营收642.2/158.6/92.7亿元,同比增加21%/42%/12% [2] - 主要原材料PX/PTA/MEG采购均价分别7006/4966/4049元/吨,同比-6%/-6%/+12%;产品价差缩窄致综合毛利率同比-0.5pct至4.6%,期间费用率同比-0.2pct至4.7% [2] 市场价格 - 截至4月25日POY/FDY/DTY市场均价自25年初以来分别变化-11%/-8%/-14%至6275/6475/7600元/吨,较24全年均价分别变化-16%/-15%/-18%;PTA - PX价差/涤纶长丝POY原料价差分别为248/1032元/吨,自年初分别+29/-226元/吨 [3] 在建项目 - 目前拥有聚酯聚合产能1300万吨/年,涤纶长丝产能1350万吨/年,涤纶长丝国内市场份额18% [4] - 24年福建恒海项目聚纺主装置完成结构封顶,安徽佑顺项目土建收尾,分别预计于25Q2和25Q3完工;恒翔二期项目正式启动,宇欣二期项目开工,广西石化聚醚项目正式启动,预计于25Q4建成投产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结合可比公司估值水平(25年Wind一致预期17xPE),考虑公司聚酯业务占比较高,给予公司25年15xPE,目标价12.45元(前值13.20元,对应25年15xPE) [5]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82,640|101,307|100,664|106,765|111,470| |+/-%|33.30|22.59|(0.63)|6.06|4.4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人民币百万)|797.04|1,202|1,990|2,380|2,833| |+/-%|512.12|50.80|65.58|19.60|19.02| |EPS(人民币,最新摊薄)|0.33|0.50|0.83|0.99|1.18| |ROE(%)|2.30|3.29|5.21|5.90|6.60| |PE(倍)|31.89|21.15|12.77|10.68|8.97| |PB(倍)|0.72|0.70|0.66|0.63|0.59| |EV EBITDA(倍)|12.35|8.91|7.82|7.48|6.03| [7] 可比公司估值 |公司名称|股票代码|4月25日股价(元/股)|4月25日市值(亿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7E EPS(元)|2025E P/E(x)|2026E P/E(x)|2027E P/E(x)| |----|----|----|----|----|----|----|----|----|----| |恒逸石化|000703 CH|5.90|216|0.24|0.36|-|25|17|-| |新凤鸣|603225 CH|10.89|166|1.09|1.38|-|10|8|-| |恒力石化|601233 CH|15.48|1090|1.18|1.39|1.59|13|11|10| |荣盛石化|002493 CH|8.21|831|0.38|0.59|-|21|14|-| |平均| | | | | | |17|12|10| [13]
汇隆新材:2025一季报净利润0.12亿 同比增长33.33%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08:24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同比增长57.14%,较2024年一季报0.07元和2023年一季报0.09元显著提升 [1] - 每股净资产6.53元,同比微增0.15%,较2023年一季报5.71元增长14.36% [1] - 营业收入1.94亿元,同比增长23.57%,较2024年一季报1.57亿元和2023年一季报1.58亿元实现增长 [1] - 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增长33.33%,较2024年一季报0.09亿元和2023年一季报0.09亿元提升 [1] - 净资产收益率1.62%,同比上升47.27%,较2024年一季报1.10%和2023年一季报1.51%改善 [1] - 每股公积金2.97元,同比下降0.67%,每股未分配利润2.36元,同比下降1.26%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股4084.78万股,占流通股49.39%,较上期减少77.15万股 [1] - 浙江华英汇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1313.82万股(占总股本15.89%),持股未变动 [2] - 沈顺华持股985.37万股(11.92%),德清汇隆持股648.80万股(7.85%),均未变动 [2] - 冯涛减持12万股至171.45万股(2.07%),刘志雄增持0.1万股至102.11万股(1.23%) [2] - 顾高良新进持股74.75万股(0.90%),李峰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股140万股,1.70%)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未提出分红或转增方案 [3]
尤夫股份:2024年报净利润-0.27亿 同比增长70.97%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07:52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从2023年的-0.0900元改善至2024年的-0.0300元,同比增长66.67%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0.97元降至2024年的0元,同比下降100% [1] - 每股公积金保持稳定,2024年和2023年均为1.92元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从2023年的-2.04元下降至2024年的-2.07元,同比减少1.47% [1] - 营业收入从2023年的25.81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22.86亿元,同比减少11.43% [1] - 净利润从2023年的-0.93亿元改善至2024年的-0.27亿元,同比增长70.97% [1] - 净资产收益率从2023年的-9.30%改善至2024年的-2.86%,同比增长69.25%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66224.87万股,占流通股比例67.26%,持股比例较上期无变化 [1] - 上海胜帮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青城胜帮凯米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为第一大股东,持有24635.82万股,占总股本25.02% [2] - 湖州尤夫控股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有12171.77万股,占总股本12.36% [2] - 上海垚阔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为第三大股东,持有7503.03万股,占总股本7.62% [2] - 其余股东持股比例均低于5%,且持股数量较上期无变化 [2]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公司2024年不分配不转增 [2]
宝丽迪:2025一季报净利润0.27亿 同比增长3.85%
同花顺财报· 2025-04-27 07:39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保持稳定 2025年一季报和2024年一季报均为0.15元 较2023年一季报0.09元增长66.67%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一季报10.45元降至0元 同比下降100% 主要因会计调整或特殊事项 [1] - 每股公积金同比增长1.21%至7.54元 每股未分配利润同比增长5.68%至1.86元 显示留存收益持续积累 [1]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1%至3.08亿元 但净利润逆势增长3.85%至0.27亿元 反映成本控制能力提升 [1] - 净资产收益率微增0.7个百分点至1.43% 盈利能力保持平稳 [1] 股东结构变化 - 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比例达50.23% 较上期增加831.16万股 显示股权集中度提升 [1] - 新进股东徐闻达持股719.06万股(占比5.3%) 潘银持股66.81万股 张旭东持股54万股 陈劲松增持112.43万股至231.43万股 [2] - 王奎(原持股0.33%)、杨军辉(0.32%)、王岩(0.31%)退出前十大股东 [2] - 苏州聚星宝电子科技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 持股3271.78万股(24.12%) 云南信托等主要股东持股未变动 [2] 利润分配政策 - 本报告期未实施分红送配方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