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VTOL
icon
搜索文档
Is Archer Aviation Stock a Buy Below $9?
The Motley Fool· 2025-05-11 14:30
行业前景 - 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出租车(eVTOL)是一项具有颠覆性潜力的技术 即将进入商业化阶段 多家上市公司正竞相开发该技术以推向大众市场 [1] - eVTOL产品有望通过关键城市走廊减少交通拥堵和旅行时间 例如从曼哈顿市中心到纽瓦克机场的路线可将旅行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10分钟以内 [2] - 全球多个城市对该技术表现出兴趣 阿布扎比将成为首个试点服务的城市 [3] 公司进展 - Archer Aviation已建立约60亿美元订单储备 每架Midnight飞行器售价约500万美元 [3] - 公司计划2025年底前实现飞行器运营 目前正在乔治亚州工厂生产10架Midnight飞行器 主要用于FAA测试和认证 [4] - 已与Anduril达成国防领域新合作 但短期内对业务影响有限 [12] 财务现状 - 公司目前零收入 若2025年售出全部10架飞行器 仅能产生5000万美元收入 与50亿美元市值相比规模极小 [7] - 年自由现金流消耗达4.51亿美元 当前现金及流动性头寸约10亿美元 [7] - 近年来股份数量增加125% 股东权益被显著稀释 [8] 运营挑战 - 尚未获得FAA全面监管批准 预计2024年底前取得 但城市低空运营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4][10] - 制造业处于早期阶段 需要持续投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8] - 即使实现年销1000架飞行器(50亿美元收入) 由于制造业薄利 净利润可能不足10亿美元 [11] 市场定位 - 当前股价低于9美元 市值达50亿美元 市场预期可能过度超前于实际业务进展 [12] - 虽然技术具有颠覆性潜力 但产品可靠性未经证实 城市空域容量也存在物理限制 [9][11]
Joby's Q1: Key Milestones Achieved as Path to Market Crystalizes
MarketBeat· 2025-05-08 14:19
公司运营进展 - 公司成功实现由单次有人驾驶eVTOL过渡到定期执行有人驾驶全过渡飞行 这一关键操作里程碑 目前200 mph巡航飞行与垂直起降的转换已成为常规操作 [3][4] - 三名公司飞行员已完成多次此类飞行 首席测试飞行员报告飞行操控性优异且飞行员工作负荷低 [4] - 累计完成超过40,000英里飞行测试 数百次远程操控过渡以及大量模拟和冗余测试 [4] 认证与监管进展 - FAA型号认证进度连续两季度创纪录 截至5月5日 FAA侧完成43% 公司侧完成62% 较上季度提升12个百分点 [5] - 认证阶段1-3已完成 阶段4(测试与分析)进展顺利 对实现商业发射目标至关重要 [5] - 即将启动FAA飞行员参与的TIA飞行测试 这是飞机认证的最后步骤 [4][5] 制造能力提升 - 第五架试生产飞机在加州Marina工厂通电 即将加入飞行测试计划成为第六架运营车辆 [7] - 通过与丰田合作开发新子装配工艺 第四架飞机最终集成时间减少30% [7] - Marina大型设施将于2025年6月完工 空间扩大超一倍 包含全动模拟器培训和飞机维护功能 [8] - 俄亥俄州制造基地正在进行改造和工具安装 即将开始初始零件生产 [8] 财务状况与战略 - 2025年第一季度净亏损收窄至8240万美元(每股0.11美元) 2024年同期为9460万美元 主要因认股权证和盈利股份重估收益增加至7100万美元 [9] - 运营亏损扩大至1.633亿美元 主因人员成本、研发及认证用原型零件采购增加 [10] - 现金及短期投资余额达8.125亿美元 丰田5亿美元投资中首批2.5亿美元将于Q2到账 [11] - 2025全年现金使用指引维持5-5.4亿美元 [11] 商业化战略 - 采用三管齐下市场进入策略:国防领域直接销售 国际合作运营服务(如日本ANA) 美国本土直接消费者服务(联合达美航空和维珍航空) [12] - 计划2025年中向迪拜交付飞机进行高温测试 目标2025年底或2026年初启动迪拜商业航班 [15] 管理层与里程碑 - 任命Rodrigo Brumana为新任CFO 其拥有亚马逊等科技巨头及半导体制造管理经验 [13][14] - 关键近期里程碑包括FAA TIA飞行测试启动 迪拜高温测试 俄亥俄工厂进展及丰田第二笔投资落实 [15]
瞭望新15年:eVTOL电池进入“场景定义”时代
高工锂电· 2025-05-04 03:4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经历了15年发展,从跟随到领跑,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之一 [1] - 2025年将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和能源体系变革的挑战 [1] eVTOL商业化进展 - 中国民航局向亿航智能等公司颁发全球首批eVTOL运营合格证,标志低空经济商业化开启 [3] - 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拥有完整无人驾驶载人eVTOL商业运营资质的公司 [3] - 亿航智能2023年已获得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4] eVTOL应用场景与市场需求 - 初期商业化聚焦低空文旅观光场景,预计30%的4A级以上景区引入eVTOL将产生5000-10000架需求 [6] - 亿航EH216-S双座机型设计航程30公里,初期运营限于单乘客单机运行 [6] - 行业正向城市空中交通(UAM)和区域空中交通(RAM)拓展,若渗透出租车市场1%将超1万架需求 [7] 动力电池技术挑战 - eVTOL运营成本中电池占比超60%,远高于新能源汽车 [8] - 文旅场景需快速充电和高循环寿命电池,UAM场景需能量密度400-500Wh/kg以上 [10][11] - 纯电动与增程式混动技术路线之争,增程式适合长航程但国内适航路径尚不明确 [12] 行业动态与供应链 - 亿航智能2023年交付216架,累计国内订单1240架,客户以地方政府和文旅企业为主 [14] - 大圆柱电池因标准化程度高和产线灵活被视为eVTOL电池有力选择 [15] - 供应链呈现多元化格局,如小鹏汇天选择孚能科技和亿纬锂能分别供应高低压电池系统 [16] 未来发展趋势 - eVTOL动力电池开发进入"场景决定成败"阶段,需针对具体应用优化性能 [17] - 行业整合加速,如万丰奥威拟收购德国Volocopter以抢占城市场景先机 [15] - 高频观光、长距应急和成本敏感通勤等场景将推动差异化电池技术落地 [18]
低空经济行业专题系列二:eVTOL动力系统的市场空间、技术趋势和产业链机遇【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4-17 02:33
低空经济产业整体概况 - 低空经济定义为以1000米以内空域为依托,辐射制造、飞行、保障等产业的综合性形态,载人垂直起降飞行器飞行高度通常在300米以下[11] - 2023年国内市场规模达5059亿元,同比增速33.8%,预计2025年达8592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23] - 政策推动形成"上游自主突破、中游协同攻关、下游标准引领"的全链条发展格局,30余省市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4][17][18] eVTOL市场空间与技术路线 - 中期存量市场测算:旅游观光场景需求2.4万架,通勤场景8.5万架,整机销售市场规模超2500亿元[45][46][47] - 技术路线呈现百花齐放:多旋翼构型占比30%,复合翼17%,倾转旋翼36%成为主流[34][35] - 全球eVTOL概念产品超1000个,亿航EH216-S成为全球首款获标准适航证的无人驾驶载人飞行器[19][35] 动力系统产业链价值分布 - 动力系统占eVTOL成本结构40%,中期存量市场空间达1000亿元[48][52] - 永磁同步电机因功率密度优势成为首选,轴向磁通电机扭矩密度达传统径向电机4倍[117][118][123] -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如英搏尔、汇川技术凭借技术协同优势切入eVTOL电机市场[6][104] 航空动力系统技术对比 - 传统航空动力系统以燃油发动机为主,适用于大载重长航时场景,但存在高能耗高噪音问题[3][54] - 电推进系统分为纯电/混动/氢能路线,分布式电推进(DEP)技术能量利用效率超70%,较燃油发动机提升30个百分点[55][57] - 政策明确以电动化为主攻方向,要求2024-2030年实现250kW级航空电机规模化量产[54] 商业化应用场景进展 - 亿航智能累计完成超56000架次安全试飞,获全球首个载人eVTOL适航三证[1][20] - 物流配送场景率先跑通:美团、顺丰实现无人机城市常态化运营,中通采购峰飞航空30架货运eVTOL[20][52] - 低空旅游试点落地广州、深圳等地,单架次补贴最高达300元/人[18][45] 产业链竞争格局 - 整机制造形成三类主体:航空巨头(波音、空客)、车企(吉利、小鹏)、专业厂商(亿航、峰飞)[19] - 民航发动机市场被GE、普惠、罗罗垄断,CFM国际占比59%;军用领域仅中美英法等国具备自主研发能力[95][100] - 国内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由央企主导,CJ-1000A发动机正在推进国产大飞机替代[101]
专家访谈汇总:400亿大单,中国药企成全球资本新宠?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4-02 01:03
半导体行业复苏 - 军工电子板块出现底部反转趋势 预计十四五规划最后一年延迟订单将释放 伴随新装备采购带来备货周期 [3] - 英伟达在GTC大会宣布未来技术路线图 包括AI计算需求激增 硅光子技术与机器人领域发展 [3] 稀土行业转型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加速(2025年起)将为稀土磁材市场打开新增长曲线 [4] -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达1823.6万辆 继续推动稀土磁材需求增长 [4] - 每兆瓦永磁直驱电机需0.8-1吨稀土磁材 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和机组大型化将持续拉动需求 [4] - 中国政府发布《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等政策 加强资源优化配置与市场秩序 [4] - 政策提高行业透明度 减少非法产能 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 创造健康供需环境 [4] 恒瑞医药业绩 - 创新药板块收入增长强劲 销售费用率下降至29.79%(同比下降3.41pct)提升盈利能力 [5] - 卡瑞利珠单抗等老产品通过新增适应症持续扩张市场 [5] - GLP-1类创新药授权美国Kailera 预计最高收益60.35亿美元(含首付款1.1亿美元) [5] - DLL3ADC创新药授权美国IDEAYA 预计最高收益10.45亿美元(含首付款7500万美元) [5] 新消费趋势 - 2024年消费者悦己需求增长9% 彰显个性需求增长1% 推动情绪导向消费市场 [6] - 谷子经济市场规模1689亿元(同比增长40.6%) 寺庙经济相关产品成交额大幅增长 [6] - 智能家居和数字文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消费加速向线上迁移(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 [6] - 年轻人群通过消费满足情绪需求 反映代际特征和生活工作压力 [6] - 政府推动"人工智能+消费"融合 促进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新兴领域发展 [6] - 家庭规模小型化推动单身家庭和年轻群体在个人护理、首饰手表等领域的消费需求 [6] eVTOL发展 - 亿航智能等公司已获得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及生产许可证 标志进入量产阶段 [6] - 政府政策支持和法规完善将加速适航审定 为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6]
时的科技完成B+轮战略融资:巩固上海及长三角低空经济布局
IPO早知道· 2025-03-27 06:23
融资动态 - 时的科技完成B+轮战略融资 由上海大零号湾创投和紫峰资本联合投资[3] - 本轮融资是上海市2024年提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后首个地方政府国资直投的eVTOL整机项目[3] - 上海国资将助力公司加速成为低空经济链主企业 深化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商业化落地[3] 产品与技术 - 公司专注研发高商业价值的倾转旋翼载人eVTOL 产品E20 eVTOL具备高安全可靠性、高运营效率、低制造成本和低运营成本等特点[3] - E20 eVTOL采用复用动力单元设计 具有高巡航速度和高载重比优势 成为城市空中交通领域的标杆[4] - 产品未来将广泛应用于低空旅游、城际出行等多个场景[3] 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 - 公司秉持"以终为始"理念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磨产品[3] - 立足中国市场 同时将高端制造产品和标准输出到中东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地区[3] - 已制定明确的上市规划 在国际市场上与中东及马来西亚等国家深度合作[4] 行业与政策支持 - 项目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支持的低空经济标志性企业 契合国家"十四五"规划中绿色交通与高端制造布局[4] - 低空经济被定位为万亿级赛道 将提升新质生产力 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4] - 上海市通过资本注入与资源整合支持企业深化技术研发与商业化落地[4] 团队与合作伙伴 - 公司拥有航空背景深厚的顶尖团队 具备强大工程化能力和丰富研发经验[4] - 获得"大零号湾"科创金融联盟全链条支持 包括从融资到产业链协同[4] - 紫峰资本认可公司倾转旋翼技术领先性 在众多eVTOL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4]
机械|机器人等多下游驱动,镁合金压铸蓄势待飞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3-13 00:22
文章核心观点 - 基于中国原镁产量丰富、下游行业轻量化需求持续渗透、镁合金价格处于经济性区间三方面因素,中国镁合金需求预计持续增长,成型设备端及零部件端将受益,半固态镁合金成型有望助领先公司打开第二成长曲线,看好国内头部模压成型企业投资机会和镁合金压铸零部件企业量价齐升 [1][16][17] 驱动因素 - 原镁供给充足:中国镁资源丰富矿种齐全且分布广泛,2024年菱镁矿产量占全球59%,原镁产量102.6万吨,占全球比重91.6% [2] - 轻量化需求:汽车及机器人等领域轻量化趋势确定性强,新能源车渗透率提高加速提升轻量化需求,镁合金是优异的汽车轻量化材料,2025/2030年我国单车镁合金用量将达25kg/45kg;人形机器人轻量化意义重大,镁合金将成重要轻量化材料 [3][4] - 价格因素:镁铝合金价格比例持续下降,目前约为0.85,镁合金成本优势显著,有望加速渗透 [6] 需求端 - 需求量:镁合金需求步入快速增长期,2023年中国镁合金需求量同比增长19%,下游汽车制造行业占比达70% [7] - 汽车行业:镁合金在汽车零部件应用超100种,我国单车镁用量与海外差距大,未来需求预计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5/2030中国乘用车行业镁合金需求量总量及原镁需求量总量分别为33.8/77.8万吨及30.7/70.8万吨,2022 - 2030 CAGR均达28.1% [8] - 机器人行业:镁合金工业机器人优势明显,有望推广至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全球工业端和商用服务端人形机器人需求量2025/2030/2035年有望分别达2.5/73.8/594.0万台,将拉动镁合金需求 [10] - eVTOL行业:政策催化行业快速扩容,镁合金是低空经济领域飞行器理想选择,2018 - 2026年我国eVTOL产值将由45万美元增至46亿美元,CAGR达178.95% [12] 设备端 - 压铸是镁合金最重要传统成型方式,占比70%以上,半固态注射成型解决传统压铸产成品气孔多、安全性及SF6排放问题,成完美解决方案 [13] - 半固态注射成型设备生产镁合金优势显著,具备安全、环保、节能等众多优势 [14] - 领先布局的传统模压成型设备企业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汽车领域半固态镁合金成型设备未来有机会向超大型一体化成型方向发展,中长期市场规模有望达40亿元,机器人及eVTOL等行业产量爆发将拉动设备采购需求 [14]
Archer Aviation's Billion-Dollar eVTOL Bet
Seeking Alpha· 2025-03-12 13:00
行业观点 - 此前因可见性有限和投机性高未投资无营收公司,但电动垂直起降(eVTOL)领域近期发展值得关注 [1] 分析师信息 - Yiannis Zourmpanos是AI驱动的股票研究平台Yiazou IQ创始人,曾在德勤和毕马威从事内外部审计和咨询工作,拥有英国商学院学士和硕士学位,是特许公认会计师和ACCA全球资深会员 [2] - 投资风格为在高潜力公司爆发前发现机会,关注不对称机会,利用市场低效和逆向洞察实现长期复利最大化并防止资本受损 [2] 分析师持仓披露 - 分析师通过股票、期权或其他衍生品对ACHR股票持有多头头寸 [3]
Vertical Aerospace .(EVTL)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1 12: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净现金运营支出约1亿美元 2025年预计增至1 1亿至1 25亿美元 [42] - 损益表中出现6 88亿英镑非现金融资成本 源于可转换债券重组 [42] - 2025年运营目标包括实现机翼飞行和全飞行员过渡飞行 [43]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当前原型机峰值功率达1 4兆瓦 扭矩达16 000牛顿米(12 000磅英尺) [18] - 电池组已完成数百万小时测试 相当于数百年累计测试时间 [11] - 正在建造第三架全尺寸原型机 与第二架完全相同 以加速测试进度 [11][8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订单地域分布均衡 美洲 欧洲 亚洲各占三分之一 [108] - 已规划1 200多条航线 首批航线预计连接机场与中央商务区 [80] - 英国CAA与欧洲EASA协同认证 覆盖36个欧洲地区 [5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采用OEM商业模式 聚焦飞机设计 组装 销售和服务 避免运营商风险 [20][21] - 电池即服务(BaaS)模式将提供高利润率 类似剃须刀刀片商业模式 [20] - VX4机型设计兼顾4个商务舱座位和6个经济舱座位转换能力 行业独有 [15][16]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行业处于转折点 倾转旋翼设计成为主流 同时获得大量资金投入 [8] - 认证成本是关键指标 公司预计将比同行节省约10亿美元 [52] - 军用电动/混合动力飞机是重大机遇 已与英国国防部深入讨论 [71][72] 其他重要信息 - 安全标准达10^-9(十亿分之一) 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0-100倍 [14][49] - 新加入世界顶级试飞员 增强测试团队实力 [12] - 2024年11月完成2 2亿英镑再融资和资金活动 确保2025年资金充足 [23][24]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认证路径相关问题 - 公司采用英国CAA的SCVTOL标准 认证计划明确透明 目标2028年完成 [47][48] - 与EASA合作认证后 可快速进入全球其他市场 [50] 资金需求相关问题 - 2025年资金已到位 但未披露总认证成本细节 [51][52] - 支出将逐步增加 下半年退出率更高 [57][58] 技术测试相关问题 - 全尺寸有人驾驶测试可避免缩比模型的不确定性 [28][29] - 机翼飞行测试将使用跑道起降 作为过渡飞行的关键步骤 [91][92] 商业运营相关问题 - 订单簿将于2024年重新开放 可能吸引客户成为投资者 [101][102] - 认证后将向高净值个人销售 无需额外认证 [81][104] - 垂直云 飞行员培训等增值服务将逐步推出 [95][96] 监管相关问题 - 实际测试表明下洗流和侧洗流问题可控 [61][62] - FAA认证将在CAA/EASA认证后快速跟进 额外测试仅需约7% [110][111]
低空经济专题策略报告:改革推进,上下游迈向高质量发展-2025-03-11
华西证券· 2025-03-11 11:42
核心观点 - 低空经济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到2035年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万亿元 [4][19] - 空域改革推进,为低空发展提供保障,央地政策部署加快,试点城市有望扩大 [5][6] - 低空应用场景丰富,商业化进程加快,预计今年基建先行,投资额年均千亿以上 [7][8] - 推荐受益标的,涵盖硬基建、通用飞机等多个领域 [10] 01低空市场前景广阔,央地加快部署落地 - 低空经济是以航空器为载体、低空活动为牵引的多产业融合新经济形态,产业链辐射带动作用强 [16] - 低空经济有助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政策全方位推进支持,203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万亿元 [18][19] - 国家空域管理试点有序推进,首批试点城市优势明显,预计第二批试点城市将公布,提升低空空域利用率 [23] - 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丰富,包括消费、作业、运输、应急安全类,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24][26] - 各省市积极出台低空经济发展蓝图,围绕基建规划、运营和生产奖补等方面 [27] 02 EVTOL和无人机未来或是低空经济的“主角” - 无人机和eVTOL成本低、灵活性高,未来或成低空经济主要载体,现阶段以无人机为主,未来以eVTOL为主 [29][30] - 低空飞行器应用于公共服务、旅游和物流领域,“十五五”企业将建立适配商业模式 [33] - 直升机可垂直起降、军民两用,但噪音大、成本高,国产直升机有发展空间 [34][36] - 固定翼飞机用于客货运输,速度快、机动性高,但起降场地要求高、价格昂贵 [37][39] - 无人机灵活性高、成本低,民用无人机成主力机型,大疆占全球消费级市场7 - 8成 [40][42] - eVTOL噪声小、出行高效,成本优势将显现,与直升机和无人机相比有独特优势 [43][44] 03 产业链企业争先布局,各显身手 - eVTOL单机价值链条长,推进系统价值量占比最高,单机价值量为250万美元 [47] - eVTOL整机公司中,中国与欧美积极布局,亿航智能率先取得三证,多数企业处于适航取证阶段 [50] - eVTOL推进系统及能源系统制造企业不断迭代升级产品 [51] - eVTOL电池多采用锂电,成本低,多家企业参与制造 [53][54] - eVTOL机身结构与内饰多使用复合材料,众多企业提供相关产品 [55][56] - eVTOL航电与飞控系统是核心部件,多家企业参与研发制造 [57][58] - 2024年至今多家eVTOL企业获得融资,金额从数千万元到数亿美元不等 [59][60] 04“低空+”场景应用广,物流配送有望率先商业化 - 低空+物流配送短期内商业落地性强,2025年市场规模超1200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4500亿元 [62][66] - 低空+旅游娱乐中期市场潜力大,2030年低空文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eVTOL成破局关键 [67][70] - 低空+载人交通长期空间大,2035年载人eVTOL市场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元,飞行汽车进入商业落地倒计时 [71][73] 05低空硬基建投资规模近千亿元/年,软基建220亿元/年 - 我国通航能力尚处早期,通用机场数量稳步增长,但与美国相比成长空间巨大 [75][76] - 低空飞行硬基建每年投资额近1000亿元,2024 - 2027年起降场硬基建年均投资910 - 1020亿元 [80] - 通用机场投资测算,到2030年累计投资约5613亿元,年均规设费用约42亿元 [81][82] - 起降点/场投资测算,每年投资额110 - 220亿元,各省市已规划大量起降点 [85] - 梳理基建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华设集团、深城交等,各公司积极开展低空业务 [89] - 低空空管系统每年产值最高超220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约6.9亿元,2027年增长至228亿元 [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