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ptical Modules
icon
搜索文档
技术持续升级AI助力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跃升
中国证券报· 2025-04-29 21:43
人工智能产业链业绩增长 - 人工智能产业链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应用场景不断落地赋能千行百业 [1] - 视源股份2024年总收入同比提升11.05%,围绕视觉、听觉、触觉及数据四大方向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布局 [1] - 歌尔股份2024年营业收入1009.54亿元同比增长2.41%,归母净利润26.65亿元同比增长144.93% [2] 行业应用案例 - 视源股份在教育领域落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包括自动生成课件、智能分析学情等功能 [1] - 消费电子行业AI应用成为拉动智能硬件增长的重要动能 [2] - 金域医学在医疗领域落地细胞病理AI、免疫荧光AI等应用,诊疗效率提升70% [4] 算力基础设施需求 - 中际旭创2024年总营业收入238.62亿元同比增长122.64%,归母净利润51.71亿元同比增长137.93% [3] - 新易盛2024年总营业收入86.47亿元同比增长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同比增长312.26% [3] - 华工科技光电器件系列产品收入同比增加23.75% [3] 技术发展趋势 - 400G、800G高速光模块产品进入量产交付期,企业加速硅光、1.6T光模块研发 [3] - 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从小规模到大规模、单模态到多模态、对话式大模型到智能体的发展过程 [4] - 远东股份2025年将聚焦智能缆网、智能电池/储能、智慧机场三大主业,拥抱AI与数智化浪潮 [5] 企业战略布局 - 亚信安全通过资产重组控股亚信科技,在大模型交付、5G专网等新兴业务领域取得突破 [4] - 华工科技积极布局下一代超高速光模块研发,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研创园项目建设 [3] - 行业人士预测智能终端、无人机、智能车、人形机器人等将成为具有自主能力的实体 [5]
中际旭创年赚51.7亿拟分红5.5亿 受益AI建设一季度净利增56.8%
长江商报· 2025-04-21 23:46
文章核心观点 中际旭创受益于AI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开支增长,经营业绩高速增长,未来将加大研发投入并进行产业链投资布局 [1][3][6] 营收净利双增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74亿元,同比增长37.81%;净利润15.83亿元,同比增长56.83%;扣非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58.39%,均创下单季历史新高 [1][2][3]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净利分别为238.62亿元、51.71亿元,同比增长122.64%、137.93% [1][3] - 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分别为31.65亿元、21.64亿元,同比增长66.84%、232.74%;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3.81%、36.70%,同比上升0.82个、3.94个百分点;净利率分别为22.51%、25.33%,同比上升1.91个、4.11个百分点 [3] - 2024年公司以总股本110470.05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5.52亿元,不送红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1][4]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 近年来光模块市场因AI集群应用和云服务厂商网络升级保持高速增长,2024 - 2029年全球市场规模或将以22%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增长 [5][6] - 2024年四季度微软、Meta、谷歌、亚马逊4家公司合计资本支出同比提升69%至706亿美元 [6] - 公司在2023年度光模块厂商排名中全球第一,将持续专注核心市场,加大800G、1.6T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等核心产品或技术的投入与研究 [6] - 2022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分别为7.92亿元、8.09亿元、13.33亿元,持续增长 [6] - 公司将借助上市平台,抓住战略机遇,进行产业链纵向与横向投资布局 [6]
中际旭创(30030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0406
2025-04-06 16:10
会议基本信息 - 会议编号为 2025 - 003,于 2025 年 4 月 6 日 15:00 - 16:00 以电话会议形式举行,接待人员为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王军先生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中信证券、上海盘京投资等多家金融机构 [2] 关税影响相关 - 公司正在研究关税政策及豁免政策,评估产品价值中可豁免比例,符合要求会提交豁免申请 [3] - 加征关税后,海外客户未调整需求、订单及贸易条款 [3] - 公司具备全面在泰国厂生产光模块及出货交付的能力 [3] 投资者问答环节 芯片相关 - 芯片原产地有美国和其他国家,因公司可在泰国生产,进口芯片可直发泰国厂 [4] - EML 光芯片一季度偏紧张,预计二季度到下半年,随硅光模块出货比例提升及光芯片厂商产能增长,将得到缓解甚至不再短缺 [4] 产品出货节奏 - 1.6T 产品二季度出货量比一季度增多,更大量部署预计在下半年,今年整体需求相比去年下半年预期减少,需求有推迟 [4] 出口相关 - 公司出口目的地有美国和非美国地区,2024 年非美国地区出口比例大幅增长,当前形势下发往非美国地区出货量比例有望进一步增长以降低关税负担 [6] - 公司与客户对从泰国出口较高税率分担问题处于等待和研究状态,未调整贸易条款,待结果明朗做策略 [6] 产品需求情况 - 今年全球 CSP 厂商用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搭配 800G 或 400G 光模块构建 AI 数据中心,800G 和 400G 需求量不错,维持需求指引 [7] 技术进展 - CPO 从发布到大规模应用预计有较长过程,从 1.6T 到 3.2T 可插拔仍是主流成熟技术方案,公司重视并投入研发 CPO 技术 [7] 行业预期 - 客户未在 OFC 会议给出 2026 年明确需求指引,预计 2026 年 1.6T 产品将大规模部署,未来几年 AI 领域对算力需求增加,将带来 400G、800G 和 1.6T 光模块大量需求,行业景气度有望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