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

搜索文档
连续2年荣登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创鑫尽显行业领跑实力
搜狐财经· 2025-07-01 07:21
全球独角兽榜单概况 - 2025年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达到1523家 较去年增加70家 美国以758家领先 中国以343家位居第二 [6] - 全球十大独角兽中 字节跳动 蚂蚁集团 Shein来自中国 中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 [6] - 深圳共有37家独角兽企业上榜 位居全球城市第六位 成为国内独角兽企业增长最快城市之一 [6] 宝安区上榜企业情况 - 宝安区4家企业登榜 数量位列全市第三 [6] - 正浩创新以145亿元估值位列第574名 来自新能源行业 [6] - 海柔创新以90亿元估值位列第1028名 属于物流行业 [6] - 创鑫激光以80亿元估值位列第1104名 来自工业设备行业 [6] - 云豹智能以73亿元估值位列第1183名 属于半导体行业 [6] 创鑫激光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4年 是一家集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光学器件研发 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激光器厂商 [7] - 实现光纤激光器 光学器件两类核心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进行垂直整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7] - 设有广东省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等多个研发平台 [7] - 正在建设宝安智造激光谷项目 总投资20亿元 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 [7] 创鑫激光行业地位 - 连续2年上榜全球独角兽榜单 在工业设备行业排名中估值位居前列 [9] - 中国最大 世界第二大的光纤激光公司 深耕21年激光核心技术 [9] - 国内首批实现光纤激光器及核心光学器件两类核心技术垂直整合的企业 [9] - 获"自主创新百强企业" "广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荣誉 [7] 技术创新与发展战略 - 坚持打造"数字光刀"技术底座 在"光刀自由变换" "光刀自由编辑" "光刀自由控制"上持续投入研发 [9] - 推动激光由"通用粗放加工"向"差异精细加工"方式转型 [9] - 通过产品与技术创新迭代助推行业发展 赋能全球超5000家客户 [9] - 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激光产业新地标 推动激光技术全球化发展 [7]
活力中国调研行 三年升总经理,这位博后在广东走向事业巅峰
南方都市报· 2025-06-27 13:01
公司概况 - 公司创立于2014年,是全球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装备头部企业,数智化工厂领域的先进企业 [5] - 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锂电、储能、固态电池、钙钛矿等)、ICT、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行业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 [5] - 在全球拥有二十余家子公司或办事处,分布在英国、波兰、法国、瑞士、德国、匈牙利、加拿大、美国、泰国、印度、越南、日本等国 [5] 核心竞争力 -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处于战略领先地位,在材料、装备、电池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5] - 在出海过程中能够与客户共同制定工艺、设计产品和定义设备,起到主导作用 [5] - 拥有智能仓储系统,实现产品的智能存取、搬运、周转,体现科技与效率 [2] 人才建设 - 公司拥有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智能化锂电池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 [10] - 科研技术团队超1600人,占总员工数30%,包括院士、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 [10] - 为进站博士后提供千万级科研经费,涵盖场地、设备、合作费用、人员工资和补贴等 [9][10] - 通过高投入科研经费、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等措施绑定人才,并解决落户补贴、子女入学等后顾之忧 [10] 研发与技术 - 长期与高校联合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课题、经费和资源,高校提供师资联合培养学生 [10] - 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公司专项技术和产品技术,毕业后更快融入公司并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10] - 公司具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对错误有一定容忍度,鼓励技术创新和人才链建设 [8] 企业文化 - 坚持技术立业、苦练内功的经营理念 [8] - 提供利于员工开拓创新的平台和环境,地处珠三角,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 [8] - 激光行业应用广泛,技术沉淀和平台支撑需求重要 [8]
强信心·走进百企丨从“做不了”到“卖全球” 华工科技的创新之路
新华社· 2025-06-25 08:53
技术创新与产品突破 - 公司研发国内首台全天候智能激光除草机器人 可实现不同光照和天气条件下快速识别并清除杂草 无需化学药剂 对绿色农业有重要意义 [1] - 2006年启动"猎鹰计划" 突破高性能光纤激光器、紫外激光器、超快激光器等核心技术 推动中国激光产业进入黄金十年 [3] - 2024年发布Laser Intelligence AI智能平台 通过"交互助手-行业专家-自主决策"三级跃迁 系统性整合AI与激光智能制造 [7] - 即将发布"筑砺"智能基座系列产品 以自适应标注算法和工业知识图谱构建工业智能应用生态 实现从机械自动到认知自动的跨越 [8] 智能制造与产业应用 - 实施50余个智能工厂项目 在船舶海工、能源装备、工程机械等行业落地 与中联重科联合打造工程机械行业首条"黑灯下料产线" [3][5] - 智能备料中心采用AI视觉分拣与多机器人协同编队技术 4分钟完成钢板切割-分拣-配送全流程 支持50多种原材料和近万种零件混线生产 [5] - 智能工厂通过物联网赋予原材料数字化身份 AI驱动设备自主决策生产流程 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柔性化生产 数据算法算力构成"智慧大脑" [5] 全球化与市场拓展 - 产品足迹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买全球"转向"卖全球" 在发达国家市场可见中国品牌标识 [3] - 华工高理2003年打破温度传感器外企垄断 2007年首次出海 2013年成为马自达全系列温感供应商 2018-2023年为德国博西高端家电配套"高理标准"传感器 [10] - 华工正源预研硅光技术并成为全球第一梯队交付企业 光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超50亿美元 硅光芯片份额将有6倍增长 [12] 企业战略与发展历程 - 产品战略调整为"全球首发、行业领先、专精特新" 目标从"替代"转向"引领" 强调国产替代体现价值而非价格优势 [3] - 1999年成立 2000年上市成为"中国激光第一股" 同年完成跨国并购 4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牵头制定激光行业首个国际标准 创造70多项"中国第一" [12] - 2021年完成校企分离改革 连续15年利润增长(2009-2024) 培育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12]
机械行业周报(20250616-20250622):关注AI相关机械设备及耗材-20250622
华创证券· 2025-06-22 11: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催生机械设备及耗材需求,关注PCB专用设备、钻针、锡膏印刷设备等相关企业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的演进、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5%,深证成指涨幅-1.2%,沪深300涨幅-0.5%,机械(中信)板块涨幅-1.6% [11] - 机械各子板块中,锅炉设备涨幅最大为8.3%,工业机器人及工控系统涨幅最小为-4.6% [11] - 全行业中本周银行涨幅最大为3.1%,医药涨幅最小为-4.2% [15]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山东墨龙(61.4%)、捷强装备(50.9%)、通源石油(42.1%)、科恒股份(30.3%)、赢合科技(25.9%) [17]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哈工智能(-84.9%)、金鹰股份(-30.8%)、合锻智能(-21.5%)、哈焊华通(-15.7%)、凯迪股份(-15.6%) [19]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博众精工是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21]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低空经济等 [21][22]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3]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思看科技是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保持在75.5%以上 [24]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公司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 [25][26]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6]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宏观数据图表 [29][31][32] 中观数据 - 报告展示了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及同比变化、中国小松开机小时数、我国挖掘机当月开工小时数、我国叉车销量、我国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及利润同比、我国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及同比变化、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我国金属成形机床产量及同比变化、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我国铁路货运量累计值及当月值等中观数据图表 [35][40][42]
资本引擎驱动科创裂变:武汉基金解码城市产业升级密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8 00:05
武汉基金的战略定位与核心作用 - 武汉基金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聚焦科创、赋能产业"为原则,通过国有资本早期投资生态链推动城市产业升级,成为城市发展的"加速器"和"重塑者"[1] - 构建三级助推体系(种子基金探路、专业机构护航、产业资本接力)破解初创企业"死亡之谷",首只科创种子基金规模达2亿元,存续期超10年[3] - 通过"资本+政策+生态"综合赋能,精准投资产业核心环节与"卡脖子"技术,成功引回涵拓科技等具备全球领先技术的企业[2][9] 投资布局与基金运作 - 2023年以来新设母、子基金近30支,累计设立111支基金,直投项目32个,累计出资204.41亿元,带动社会资本834.75亿元,财政资金放大超4倍[5][11] -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规模达14.5亿元(含4.5亿元湖北省首单科创债),票面利率低至1.8%,预计实现4-5倍资金放大效应[6] - 专项基金合作覆盖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等领域,例如联合中国信科、华工科技等产业方设立天使基金,与中金资本、君联资本等设立早期基金[4][5] 重点产业项目与成果 -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投资黑芝麻智能(国产自动驾驶芯片第一股)和芯擎科技(10.51亿元支持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量产)[10] - 集成电路领域:设立武创芯辰基金(16.32亿元)推动中高端图像传感器国产化,投资武汉新芯4.3亿元支持IPO[10] - 培育本地标杆企业:包括IVF头部互创联合、PPEC技术领先的森木磊石、硅光封测装备企业驿天诺等[4] 创新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 - 央地协同案例:联合中国兵装设立15亿元国兵向新发展基金,联合建信股权设立15亿元绿新领航基金引入国家绿色发展基金[7] - 跨区域联动:武创江岸科创基金整合北京清华、北大等科研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在汉转化[9][10] - 外资引入:通过10亿元QFLP基金推动领星等企业落地武汉全球运营中心[7]
锐科激光(300747) - 300747锐科激光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09:24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为 2025 年湖北辖区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活动,于 2025 年 6 月 12 日 14:00 - 16:40 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采用网络远程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为董事、总经理陈星星,财务负责人、董事会秘书邓先琨 [2] 项目与业绩相关 - 锐威的反无系统投产时间以公司信息披露报告为准 [2] - 2025 年第一季度因年初安全库存储备不足,春节后未能及时跟上市场需要,部分订单交付延期,导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下降,目前产能和在手订单较为饱满,后三季度业绩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2] - 二季度业绩情况以公司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为准 [2][7] 业务与产品相关 - 主营业务为为激光制造装备集成商提供各类光纤激光器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和定制化产品,以“全脉宽、全波段、全功率、全应用”为战略导向,深化产品研发布局 [2][3][6] - 正积极向医疗、半导体、新能源、3C 产品、激光探测、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推广,具体收入情况关注公司定期报告 [3][5] 其他相关 - 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市值管理工作,将根据《公司市值管理办法》开展市值管理工作,根据发展实际需要适时开展资本运作项目,重大事项以公司公告为准 [4][7]
机械行业周报(20250526-20250601):5月制造业PMI回升,工程机械资金面加速好转-20250602
华创证券· 2025-06-02 06: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机械行业“推荐”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制造业PMI回升至49.5%,环比上升0.5pct,制造业企业生产活动加快,市场需求和用工景气度改善 [6] - 工程机械国内市场进入淡季,5月市场指数同比增19.28%、环比降8.76%,资金面加速好转,预计下游需求带动板块向上 [6] - 机器人关注主链边际变化、产品到客户到场景、从1到10的三大板块三个方向 [6] - 货币及财政政策加码,内需提振,“两新”政策扩围,装备行业有望开启复苏周期 [6] 各部分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回顾 - 本周上证综指涨幅0.0%,深证成指涨幅 -0.9%,沪深300涨幅 -1.1%,机械(中信)板块涨幅 -0.5% [10] - 机械各子板块中,核电设备涨幅最大为17.2%,服务机器人涨幅最小为 -5.8% [11] - 本周涨幅最大的是国防军工为2.5%,涨幅最小的是汽车为 -4.3%,机械行业涨幅为 -0.54% [13] 个股行情回顾 - 本周涨幅前五名依次为合锻智能(49.3%)、云内动力(43.0%)、*ST海核(31.8%)、开勒股份(30.6%)、福龙马(30.5%) [15] - 本周涨幅后五名依次为利君股份( -21.9%)、华研精机( -17.4%)、大叶股份( -12.5%)、利和兴( -11.3%)、华东重机( -11.1%) [16] 行业与公司投资观点 博众精工(688097)深度研究报告 - 国内3C自动化设备领先企业,多赛道布局,2018 - 2024年营收CAGR为11.94%,归母净利润CAGR为3.54% [18] - 消费电子业务纵向延伸,受益创新周期;新能源布局锂电设备、充换电站等业务;半导体积极布局封装领域;其他业务布局核心零部件和低空经济 [18][19]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为57.51、70.04、83.9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6.36、7.67亿元,给予2025年30倍PE,目标价34.8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0] 思看科技(688583)深度研究报告 - 全球三维视觉数字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 - 2024年收入CAGR为37.9%,归母净利润CAGR为41.7%,2020 - 2025年Q1毛利率超75.5% [22] - 三维视觉数字化产品渗透率提升,立足工业级拓展商业级消费级下游,2024年工业级占比96% [23] - 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2022年以来研发费用率在18%上下 [24] - 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1、5.34、6.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73、2.09亿元,给予2025年70倍PE,目标价148.35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24] 重点数据跟踪 宏观数据 - 展示制造业PMI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全部工业品PPI当月同比、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同比等数据图表 [26][29][31] 中观数据 - 展示我国挖掘机月度销量、月销量同比变化、叉车销量、工业机器人月产量、OPEC原油产量、美国活跃钻机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动力电池装机量、金属切削机床产量、金属成形机床产量、日本出口中国大陆机床金额、我国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等数据图表 [37][46][47]
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加速 联创光电转型升级大力布局
证券日报· 2025-05-27 11:42
公司业务与业绩 - 联创光电推动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依托创新技术和稳定产品布局高温超导感应加热设备 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设备 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等"3+N"产品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1.54%) 净利润1.16亿元(同比增长10.57%) [2] - 智能控制器业务持续迭代升级 优化产品设计改善毛利率 向高端产品进军提升附加值 [2] - 背光源业务3月份扭亏为盈 聚焦平板 车载和工控背光源产品 推进成本管控及数字化转型提升毛利率 [3] 技术布局与产业化 - 构建"智能控制产业为基础 激光和高温超导为重点"的产业布局 激光与超导产业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 [2] - 激光业务提升产品性能与稳定性 巩固特殊领域技术优势 推进反制无人机整机产品国内外市场布局 [3] - 超导产业瞄准可控核聚变领域 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 - 具备提供核聚变项目高温超导磁体系统和低温制冷系统的能力 [5] 可控核聚变行业动态 - 全球每年预计新增2-3个核聚变装置建设 商业化进程加快 [4] - 上游原材料需稀有金属 抗辐射材料 超导材料等 中游设备有多家国内企业参与 [5] - "星火一号"选择高温超导技术 该技术是产生15T以上强场磁体的首选方案 [5] - "星火一号"2026-2027年开展聚变主体建造 2028-2029年完成调试进入演示发电阶段 [5] - 行业预计未来10-15年可控核聚变有望实现商业化发电 [6]
机械设备行业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25Q1边际改善 关注内需复苏及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5-26 10:33
行业业绩表现 - 2024年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4902亿元,同比+5 18% 归母净利润1377亿元,同比-9 90% [1] - 25Q1机械行业收入5630亿元,同比+9 05% 净利润391亿元,同比+17 43% 显示业绩边际改善 [1]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2024年行业毛利率21 82%,同比-1 09pct 净利率5 53%,同比-0 93pct [2] - 25Q1毛利率21 96%,同比-0 39pct但环比+1 09pct 净利率6 95%,同比+0 50pct且环比+4 93pct [2] - 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2024年14 56%(同比-0 49pct) 25Q1进一步降至14 21%(同比-1 10pct) [2] 细分行业增长动能 - 2024年收入增幅TOP5:半导体设备(+35%)、注塑机(+22%)、船舶海工(+20%)、光伏设备(+13%)、机床(+5%) [2] - 2024年净利润增幅TOP5:船舶海工(+146%)、注塑机(+23%)、半导体设备(+21%)、工程机械(+14%)、煤机矿机(+13%) [2] - 25Q1收入增速TOP5:半导体设备(+33%)、轨交装备(+30%)、注塑机(+20%)、激光(+14%)、船舶海工(+11%) [2] - 25Q1净利润增速TOP5:船舶海工(+203%)、轨交装备(+75%)、煤机矿机(+37%)、工程机械(+34%)、半导体设备(+33%) [2] 投资方向建议 - 基建地产链:工程机械及城轨信号系统受政策发力带动 [2] - 顺周期通用设备:工控、机床、工业气体、检测服务等受益内需复苏 [2] - 新质生产力领域: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技术产业机会 [2] 重点公司组合 - 推荐标的包括三一重工、恒立液压、杰瑞股份、怡合达、杰克股份 [3]
光峰科技将携“机器人之脸”参展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
新浪证券· 2025-05-20 02:13
展会概况 - 2025全球人工智能终端展暨第六届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览会(GAIE)将于5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主题为"智联万物・端启未来" [1] - 展会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单位指导,吸引全球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AI终端产业前沿成果 [1] - 300+全球企业将带来超千件AI终端产品,光峰科技仿生投影技术人形机器人是展会亮点之一 [7] 光峰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展示搭载仿生投影技术的人形机器人,突破传统"无脸"或固定面部形象,实现栩栩如生的"数字面孔" [2] - 仿生投影技术能精准模拟人类微表情,如眉头轻蹙、嘴角上扬等,为人机交互带来新视角 [2] - 该机器人曾亮相2025上海车展成为现象级焦点,此次再度展示人机交互新可能 [4] 技术实力与产业布局 - 公司拥有长达十多年的技术积累,2007年独创ALPD半导体激光光源技术,构建近3000项全球专利矩阵 [5] - 技术覆盖从底层研发到量产的全链条,广泛应用于影院、专业显示、车载光学、家用等领域 [5] - 近年持续加码超小型光机、AR光学等前沿领域研发,向上游突破激光产业核心器件 [5][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仿生投影技术为机器人产业提供新思路,技术储备为产业下一轮升级埋下伏笔 [5] - 公司在激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持续创新使其在机器人产业未来升级中占据有利地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