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航运

搜索文档
内河“穿巴”直达 标箱降三成运费
苏州日报· 2025-06-05 00:18
苏州港内河"穿巴"物流服务 - 苏州港开通内河"穿巴"服务连接苏州园区港与太仓港区,为外贸企业提供降本增效的黄金水道运输方案 [1] - 服务整合码头、航线、空箱资源,以"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流程更优"为核心优势,延伸至企业"家门口" [1] - "穿巴"每日稳定发班,空箱可提前调运至工厂,重箱仅需送至内河码头,中转效率显著提升 [1] 企业成本节约成效 - 苏州三星通过"穿巴"实现"陆改水",单个标箱物流成本降低30%,并享受免舱位费、码头靠泊费及装卸费率优惠 [1] - 苏州恒会物流采用"穿巴+苏申快航"联运模式,相比纯集卡运输,到外高桥港每大柜省600元,到洋山港省950元 [1] - 远距离运输降本效应更突出,批量货物出运时效缩短且流程简化 [1] 稳外贸专班支持措施 - 利用空箱中心资源提供免费调空服务,保障企业用箱需求 [2] - 为40余家企业累计提供2500标箱重箱免堆服务 [2] - 系列举措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苏州外贸经济稳定增长 [2]
广西长洲船闸单月过货量突破2444万吨 刷新历史纪录
中国新闻网· 2025-06-04 05:44
长洲船闸运营表现 - 5月长洲船闸单月过货量达2444万吨,同比增长9.24%,创历史新高 [1] - 长洲船闸是西江航运干线最大梯级枢纽,承担广西内河90%货运量,为通往粤港澳大湾区关键节点 [1] - 年初受水位偏低、船闸检修等因素影响过货量下跌,5月汛期后水位回升至7000立方米/秒,通航条件改善 [1] 运营效率提升措施 - 广西港航发展中心取消船舶数量限制,西江集团利用24小时通航优势加速船舶周转 [1] - 成立"虚假报闸"专项整治专班,联合社会监督员强化监管,优化过闸秩序 [2] - 应用大数据和智能化技术,船闸群调度系统通过预验收,缩短待闸时间并提升通航效率 [2] 行业基础设施与技术发展 - 西江广西段多梯级船闸群科技示范工程整合前沿技术,实现精准调度和智能过闸流程 [2] - 西江流域水位波动直接影响货运量,5月通航条件恢复后运输潜能快速释放 [1]
河南发布规划打造万亿级临港产业集群 三核引领中原出海
河南日报· 2025-06-01 23:42
河南省临港产业发展规划核心内容 - 河南省提出构建"三核引领、五带协同、多点支撑"的临港产业发展格局,目标到2030年产业规模超万亿元,形成9个以上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条万亿级产业链[2] - 规划设定双阶段目标:2030年培育10家以上"航运豫军"企业,建成9个以上示范引领临港经济区;2035年产业规模提升至2万亿元,千亿级产业集群增至15个[2] - 周口、信阳、郑州被列为三大临港产业发展核心,其中周口港占全省货物吞吐量87%以上,并成为淮河流域唯一"国字号"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4] 重点区域发展规划 - 周口港将立足钢铁、粮油精深加工等产业,培育现代物流、先进装备、新材料产业集群,重点承接长三角地区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4] - 信阳港截至4月21日货物吞吐量达127.08万吨(同比增长152.49%),将强化与豫东豫南地区食品、建材产业链协同,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对接[4] - 郑州港将打造"四路协同"交汇点,加强陆水联运优势,推动航空港区四港联动发展,并与周口港构建立体化集疏运体系[5] 基础设施与产业体系 - 实施中部便捷水运出海通道工程,打造"2+8"分层次港口,构建"一纵三横九支"骨架航道网络,在9个地市规划布局无水港[5] - 重点培育沙颍河等五大临港产业发展经济带,构建"1+6+N"产业体系:1个临港物流先导产业,6大类制造业,N个服务业新业态[6] - 6大类制造业包括先进装备、钢铁、新材料、食品、轻工纺织、新能源汽车,计划打造10条重点临港产业链[6] 发展模式与空间布局 - 提出"一体两翼三圈"布局模式:以港口为中心的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航道两翼产业集聚,三圈层产业区递进发展[6] - 推动港口枢纽与物流功能区、制造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多区域融合,形成圈层式发展格局[6] - 通过"公转铁""公转水"实现降本增效,如益海嘉里大豆水运比公路节省30%费用[2]
内河航运激活区域经济新动能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04:27
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1] - 河南省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修编(2025—2035年)》,明确要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 [1] - 河南将2025年定位为"水运发展全面建设年",并召开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提出"举全省之力"发展内河航运 [3] 河南内河航运现状与目标 - 20世纪60年代河南通航里程达6100多公里,水运运量占全社会总运量的48%,但后来因高铁/高速公路发展而沉寂 [3] - 周口港2025年晋升为全国37个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标志着河南水运复兴取得阶段性成果 [4] - 河南发展内河航运旨在补齐"空铁水公"综合交通体系短板,并为豫货出海提供新通道 [5] 内河航运的经济效益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铁路的1/3、公路的1/5,浙江测算物流费用占比下降1个百分点可节省全省社会物流成本超900亿元 [7] - 湖州港2024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排名全国内河港口第八位,非长江干线内河港第一位 [9] - 浙赣运河工程若贯通常山江与信江,将打通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的水运通道,对跨省物流意义重大 [9]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河南通过内河航运融入长三角,连云港至周口中心港的巴西大豆运输链已实现"离港即入厂"的物流效率 [5] - 浙江湖州企业通过内河港口直接向美国、泰国、欧洲等地出口家居、家电等商品 [8] - 经济大省内河航运建设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助力国内国际双循环 [9]
关税政策影响美国内河航运 驳船运输量大减
快讯· 2025-05-21 18:18
关税政策对美国内河航运的影响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内河航运受到冲击 [1] - 阿肯色河航运系统是美国内河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运输农产品、木材、石油和煤炭等资源 [1] - 今年前4个月阿肯色河沿线总货运量约为380万吨,同比减少15% [1] - 4月单月货运量同比降幅达21% [1] 内河航运行业现状 - 阿肯色河货运量下滑反映关税政策对资源运输行业的直接影响 [1] - 内河航运支撑流域经济发展,但当前运输量显著下降 [1]
政策频出,江浙发力内河航运
国际金融报· 2025-05-19 11:59
"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同处江南水乡的浙江和江苏,正以内河航运为抓手,全力推动 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航运浙江"迎来施工图 日前,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对"航运浙江"建设作出全面部 署。《实施意见》明确,浙江将充分发挥内河航运特色优势,目标到2030年,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 年,全面建成全国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先行省,内河航运发展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随着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内河航运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地位作用愈发凸显。长三角水系发达,区域内省市亦 在发展内河航运领域持续发力。 根据《实施意见》,浙江的重点任务包括构建高水平航道网络、推动港产融合发展、提升航运服务水平等。 在构建高水平航道网络上,浙江将优化干线航道布局,推进实施内河水运体系联通工程,谋划推进浙赣运河、太湖沟通、 环杭州湾水运通道等工程;推进干线航道"三升二",实施京杭运河畅通工程、浙北海河联运通道工程以及京杭运河、杭甬运 河、钱塘江等二级航道提升项目;实施"通港达园入企"工程,实现千吨级船舶通港达园入企。其中,浙赣运河 ...
东部沿海大省,为何盯上内河航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15:57
浙江内河航运发展规划 - 浙江发布《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航运浙江"建设路线图,重点谋划推进浙赣运河项目[1] - 浙江内河航道总长近9800公里,其中国家高等级航道1600公里,排名全国第四[1] - 内河水运在浙江综合交通体系中扮演不可替代角色,全省内陆城市全部实现通江达海[1] 浙赣运河战略意义 - 浙赣运河连接钱塘江与赣江,全长约800公里,是长三角与中部地区水运联网关键工程,被称为"世纪工程"[3] - 项目将破解钱塘江"断头航道"困局,使宁波舟山港腹地拓展至江西赣州稀土、南昌汽车零部件等产业[4] - 衢州已启动常山江航电枢纽建设作为前置工程,建成后浙江中西部与长江经济带距离将大幅缩短[7] 内河航运经济优势 - 内河水运成本仅为公路1/5、铁路1/3,单位货物碳排放为公路1/10[2] - 1条三级航道运力相当于4条高速公路,可减少重型货车流量30%[2] - 水运促进产业联动,衢州建材化工产品可运往中部,江西锂矿可运往衢州新能源电池工厂[5] 航道网络升级 - 湖州完成京杭运河三级航道整治,新增三级航道18.8公里、四级航道36.3公里[9] - 温州-丽水瓯江集装箱航线开通,单船运力替代30多辆集装箱卡车[9] - 嘉兴打造长三角海河联运枢纽港,开通覆盖四省29条航线[9] 智慧与绿色航运 - 浙江发布全国首个内河智慧航道建设导则,应用AI视频分析技术自动识别航道隐患[9] - 全国首艘内河氢能集装箱船"东方氢港"号年减碳700吨,湖州绿色廊道试点全面推进[12] - 计划三年建成"一网一脑五场景两平台"智慧航道体系,入选全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10] 湖州港发展案例 - 湖州港2023年货物吞吐量1.48亿吨,居全国内河港口第八、非长江港口第一[13] - 2024年一季度完成吞吐量3158.51万吨、集装箱25.85万标箱,均列浙江内河第一[13] - 建成1050万吨级"空中运输走廊",替代每日1500车次重卡运输,实现零排放[15] 港产城融合发展 - 湖州临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25%,物流服务辐射长三角多地区[16] - 铁公水枢纽港实现三种运输体系无缝对接,为浙江唯一具备该条件的内河码头[15] - 计划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率降至13%,水路货运周转量增长10%[15] 文旅融合新方向 - 重启杭湖游船航线,推出"泛舟浙里"计划,以3条国家级+10条精品航线串联山水人文[17]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防汛工作……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了这些重要事项
第一财经· 2025-05-12 10:46
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提升内河水运"软服务",激活内河发展 新动能。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今天(5月12日)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进一 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完善内河港区布局规划;扎实做好今年防汛工作。 会议原则同意《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并指出,上海轨道交通经过30 余年发展,运营里程数达到896公里,日均客流超千万人次,在全球处于领先水平。要紧盯运营管理中 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问题,以更加坚决有力的措施,排查整改风险隐患,提高本质安全水平。要强化运营 管理,持续增强安全运行能力和整体服务水平,依托科技赋能提升数字化运维水平,并聚焦市民乘客反 映的意见建议,不断完善便民服务。要强化协同联动,健全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内外部保障体系,完善预 报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形成维护轨道交通安全的强大合力。 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内河港区布局规划(2025—2035年)》并指出,随着上海"连接苏浙、对接海 港"的内河航道网络不断拓展,要优化"公用港区+专用码头"布局规划,推动内河水运更高质量发展。要 完善内河港区"硬设施",加快重 ...
经济大省挑大梁|潮涌楚天千帆竞——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新华社· 2025-05-08 13:05
经济发展 - 湖北省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8%,经济总量迈上6万亿元台阶 [1] - 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3万家,以不足全省2%的企业法人数量贡献全省60%科技创新成果,催生1.34万亿产业增加值 [3] 产业体系 - 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三线并进",实施"链长+链主+链创"三链机制 [3] - 形成"51020"现代产业集群,包括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10个五千亿级优势产业、20个千亿级特色产业 [3] - 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规模,千亿级产业达19个 [3] 交通与开放 - 高铁4小时可达全国80%的重要城市,实现"市市通高铁" [4] - 长江黄金水道万吨巨轮可直达武汉,中欧班列连续两年开行突破千列 [4] - 建设陆海空"三条丝绸之路"战略枢纽,推动离岸在岸一体化与高标准制度型开放 [4] 生态建设 - 长江干流、丹江口库区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成为常态 [6]
河南: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有序推进南阳等港口建设
快讯· 2025-04-30 02:27
河南省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 - 规划目标到2030年航道通航里程达到2200公里以上 其中三级及以上航道达到750公里以上 [1] - 以周口港为引领 带动信阳港 漯河港 平顶山港提质增效 [1] - 高标准建成投运郑州港 有序推进南阳 商丘 驻马店等港口建设 [1] - 港口吞吐量目标达到2亿吨 含集装箱100万标箱以上 [1] - 初步形成安全畅通 绿色经济 智能高效 包容韧性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