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材料

搜索文档
上海新阳(300236) - 300236上海新阳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6
2025-05-16 12:51
产能规划 - 合肥一期扩产计划依据未来市场需求和公司现有产能制定 [1] 研发费用 - 今年研发费用较去年有所增加 [1] 子公司亏损情况 - 芯刻微去年亏损 6600 万元,合肥一期去年亏损 1000 多万元,今年仍会亏损但金额明显减少 [1] 产品销售情况 - 芯片铜互连电镀液及添加剂销量今年延续前两年超 50%的增长趋势 [1] - 应用于 DRAM 的蚀刻液产品经过多年研发进入市场,今年销量预计明显增加 [2] - 光刻胶(包括 ArF 浸没式与干式)仍在艰难爬坡,浸没式 ArF 光刻胶开发难度大、质量管控要求高、客户认证周期长 [2] 营收情况 - 今年一季度半导体业务营收同比增长 65%,从去年一季度 2.06 亿增加到今年一季度 3.39 亿,今年营收会延续增长趋势 [2] 战略规划 - 今年执行与推进既定战略规划,坚持技术为主导,面向产业需求与全球同行业前沿技术,围绕五大核心技术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做好先进制程工艺材料研发创新 [2]
阳谷华泰:5月15日接受机构调研,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15 16:12
公司收购波米科技的战略意义 - 公司通过收购波米科技进入半导体领域,将凭借资金实力和化工监控点区位优势协助波米向上游产业链延伸[2] - 波米科技在功率半导体器件制造、半导体先进封装和液晶取向剂领域的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已打破日美垄断,实现关键材料自主可控[2] - 波米科技围绕关键单体、树脂、助剂、配方四大板块布局并自主申请多项专利技术,建立了完善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2] 收购交易细节 - 公司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其中股份对价约10.1亿元,现金对价约4.3亿元[3] - 现金部分将通过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增发募集[3] 波米科技的技术与市场优势 - 波米科技的光敏性聚酰亚胺材料性能超越国际水平,是国内唯一实现量产的企业[2] - 波米科技已与国内功率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先进封装及液晶显示面板行业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具备先发优势和客户壁垒[7][9] - 波米科技通过创新性单体设计合成了具有更低介电常数、更低吸湿性和更高透明度的单体,满足高端应用需求[4] 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 公司主营橡胶助剂业务,防焦剂CTP全球市占率超60%稳居榜首[2] - 2025年一季度公司主营收入8.62亿元同比上升3.4%,归母净利润6258.1万元同比下降22.95%[10] - 促进剂DPG品种生产经营正常,达到了公司收购目标[6] 公司股东与回购计划 - 截至2025年5月9日公司股东人数为29,879户[6] - 公司将在购期限内积极实施5千万-1亿元的回购计划[8]
立昂微:6英寸和8英寸硅片产品订单饱满,海宁立昂东芯预计今年下半年完成产线调试
快讯· 2025-05-15 14:03
公司业绩与产能 - 公司6、8英寸硅片产品订单饱满,Q1价格已企稳回升 [1] - 衢州、嘉兴12英寸硅片工厂产能爬坡中,稼动率超50%,尚未达到盈亏平衡 [1] - 海宁立昂东芯产线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调试 [1] 未来盈利驱动因素 - 12英寸硅片工厂扭亏为盈是主要盈利增长点 [1] - 中小尺寸硅片盈利规模效应将贡献增长 [1] - 射频芯片业务扭亏为盈是另一关键驱动因素 [1]
阳谷华泰(300121) - 300121阳谷华泰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15
2025-05-15 12:58
公司收购与业务协同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海南聚芯等股东持有的波米科技 100%股权,股份对价约 10.1 亿元,现金对价约 4.3 亿元,现金部分拟向不超过 35 名特定投资者增发 [3] - 交易完成后,公司凭借资金和区位优势,协助波米公司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2][4] - 收购可增强波米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和客户合作信心,助力行业打造自主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4] 业务优势与目标 - 阳谷华泰防焦剂 CTP 全球市占率超 60%,波米的光敏性聚酰亚胺材料打破日美垄断、性能超越国际水平且国内唯一量产,公司有信心做好相关赛道品种 [3] - 波米公司在高性能聚酰亚胺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围绕四大板块布局并申请多项专利,建立完善体系,实现半导体关键材料自主可控 [2] - 波米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性,与国内知名客户建立合作,具备先发优势和客户壁垒 [5] 公司经营情况 - 截止到 2025 年 5 月 9 日,公司股东人数 29,879 户 [5] - 去年收购的 6000 吨促进剂 DPG 今年生产经营正常,达到收购目标 [5] 公司股价与回购 - 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坚持聚焦主业,推进并购事项,做好市值维护和管理工作,提醒投资者注意股价受多重因素影响 [6][7] - 因推进重大事项可能影响证券价格,暂未实施回购,该事项已通过股东大会,公司将择机积极实施 [7] - 股东大会后,公司将在回购期限内积极实施 5 千万 - 1 亿的回购计划 [6] 客户相关 - 波米科技主要客户为国内头部封装企业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企业 [7]
安集科技:多款硅溶胶应用在公司多款抛光液产品中并实现量产
全景网· 2025-05-15 08:53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作为高端半导体材料企业,致力于高技术壁垒、高增长率和高功能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坚持"立足中国,服务全球"的战略定位 [2] - 主营业务为关键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产品包括化学机械抛光液、功能性湿电子化学品和电镀液及添加剂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和先进封装领域 [2] 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进展 - 2024年通过自研氧化铈磨料实现突破,自产氧化铈磨料在多款产品中通过客户端验证并实现量产供应,部分产品在重要客户实现销售 [1] - 自研氧化铈磨料实现新技术路径突破,显著提高客户良率 [1] - 参股投资公司开发的多款硅溶胶应用于抛光液产品并实现量产,销售持续上量 [1]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加快建立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供应能力,优化产品性能并提升竞争力 [1] - 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保障产品长期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艾森股份: 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4 13:09
监事会会议召开情况 - 公司第三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25年5月14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全体3名监事均出席 董事会秘书和财务负责人列席会议 [1] - 会议豁免了通知期限要求 召集程序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决议合法有效 [1] 会议审议事项 - 审议通过《关于豁免监事会会议通知期限的议案》 因时间紧迫且监事已充分知悉会议内容 同意豁免通知期限 [1] - 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的议案》 因交易各方对方案条款未达成一致 决定终止收购棓诺(苏州)新材料有限公司70%股权 [2] 交易终止细节 - 原计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向11名交易对方收购标的公司股权 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或关联交易 不导致实际控制人变更 [2] - 终止原因包括交易对价支付方式等商业条款未能协商一致 公司承诺自披露终止日起1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2] - 本次终止已履行适当程序 不会对现有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未损害中小股东利益 [2]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深市并购重组绘就产业升级新图景
证券日报网· 2025-05-14 11:05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提升 - 深市新增披露767单并购重组项目,涉及金额合计达2940亿元,其中重大资产重组89单(创业板39单,主板50单),涉及金额1149亿元 [1] - 政策引领下,深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1] - 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并购六条")推动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 [1] 并购重组特点分析 协同增效 - 国企加强集团内资产整合,如国家电投集团产融控股拟收购国电投核能100%股权,实现核电资产整合 [2] - 市场化交易推动产业链完善,如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100%股权,构建EDA全流程解决方案 [2] 转型升级 - 企业通过跨界收购新质生产力标的加速技术革新,如阳谷华泰拟收购波米科技100%股权,切入半导体材料赛道 [3] - 晶瑞电子拟收购晶瑞(湖北)微电子76.10%股权,提升高纯化学品产量,增强电子化学品竞争力 [3] 强链补链 - 企业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收购优质资产,如中核苏阀拟收购西安中核核仪器98.88%股权,实现资产证券化 [3] 并购重组效率提升 - "并购六条"支持分期支付交易对价、配套融资,提高灵活性和资金使用效率 [6] - 建立重组简易审核程序,简化流程、缩短时限,如富乐德通过发行可转债整合半导体资源 [6] - 领益智造拟通过可转债和现金收购江苏科达斯特恩66.46%股权,切入汽车饰件行业 [6] 政策支持持续加码 - 证监会正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完善"并购六条"配套措施 [7] - 未来将加大对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力度,提升审核效率和融资灵活性 [7]
艾森股份: 关于股东大会开设网络投票提示服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3 10:32
股东大会通知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 [1] - 股东大会通知已于2025年4月26日披露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1] 股东大会服务优化 - 公司将使用上证信息提供的智能短信服务提醒股东参会投票 [2] - 服务内容包括推送股东大会参会邀请和议案情况等信息 [2] - 投资者可通过智能短信直接投票或使用原有交易系统及互联网投票平台 [2] - 公司提供《上市公司股东会网络投票一键通服务用户使用手册》下载链接 [2] - 投资者可通过邮件或热线反馈对服务的意见或建议 [2]
天岳先进:研发费用增长致业绩承压,Q1毛利率同比提升-20250513
山西证券· 2025-05-13 0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4][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 研发/管理费用增长致业绩增长承压,但毛利率同比提升,期间费用率受大尺寸产品研发投入等因素影响而增加,压制业绩增长 [4] - 持续推进产能提升,向 AI 眼镜领域积极拓展,2024 年主营业务碳化硅半导体材料收入增长,碳化硅衬底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上海工厂已达产能规划并将推进二阶段规划 [5] - 产品矩阵布局超前,导电型衬底全球排名第二,是全球少数能批量出货 8 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参与者之一,推出业内首款 12 英寸碳化硅衬底,在碳化硅衬底专利领域位列全球前五 [6] - 考虑 25 年大尺寸产品研发费用增加,小幅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3.28/28.96/34.87 亿元,归母净利润 2.64/3.23/3.94 亿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 年 5 月 12 日收盘价 58.92 元,年内最高/最低 79.77/44.30 元,流通 A 股/总股本 3.00/4.30 亿,流通 A 股市值 177.00 亿,总市值 253.19 亿 [3] 基础数据 - 2025 年 3 月 31 日基本每股收益 0.02 元,摊薄每股收益 0.02 元,每股净资产 12.40 元,净资产收益率 0.16% [3]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1|1,768|2,328|2,896|3,487| |YoY(%)|199.9|41.4|31.7|24.4|20.4| |净利润(百万元)| - 46|179|264|323|394| |YoY(%)|73.9|491.6|47.7|22.2|21.9| |毛利率(%)|15.8|25.9|27.8|28.9|30.0| |EPS(摊薄/元)| - 0.11|0.42|0.62|0.75|0.92| |ROE(%)| - 0.9|3.4|4.7|5.5|6.3| |P/E(倍)| - 553.8|141.4|95.8|78.4|64.3| |P/B(倍)|4.8|4.8|4.5|4.3|4.0| |净利率(%)| - 3.7|10.1|11.4|11.2|11.3|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呈现公司财务状况及预测,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在不同年份的数值及变化 [11] - 主要财务比率展示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11] - 每股指标和估值比率给出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P/E、P/B 等数据 [11]
天岳先进(688234):研发费用增长致业绩承压,Q1毛利率同比提升
山西证券· 2025-05-13 05:5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 - A”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3.28/28.96/34.87亿元,归母净利润2.64/3.23/3.94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2/0.75/0.92元,以5月12日收盘价58.92元计算,25 - 27年PE分别为95.8X/78.4X/64.3X [4] - 天岳是全球少数能够批量出货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公司之一,目前已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考虑到25年大尺寸产品研发费用增加,小幅调整了盈利预测 [8] 相关目录总结 市场数据 - 2025年5月12日收盘价58.92元,年内最高/最低79.77/44.30元,流通A股/总股本3.00/4.30亿,流通A股市值177.00亿,总市值253.19亿 [3] 基础数据 - 2025年3月31日基本每股收益0.02元,摊薄每股收益0.02元,每股净资产12.40元,净资产收益率0.16% [3] 业绩情况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亿元,同比下降4.25%,归母净利润0.09亿元,同比下降81.52%,扣非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下降91.75% [5] - 25Q1整体毛利率为23.95%,同比提升2.03pcts;整体期间费用率23.87%,同比提升8.82pcts,费用端高增压制业绩增长 [5] 产品与产能 - 2024年主营业务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实现收入14.74亿元,同比增长35.72%,收入占比83.35% [6] - 2024年碳化硅衬底产量41.02万片,同比增长56.56%;销量36.12万片,同比增长59.61% [6] - 上海工厂已达到年产30万片导电型衬底的产能规划,将继续推进二阶段产能提升规划 [6] 新兴应用 - 公司与多个消费电子行业全球领导者共同合作,探索碳化硅材料在AI眼镜的应用 [6] 产品矩阵与排名 - 衬底向大尺寸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够批量出货8英寸碳化硅衬底的市场参与者之一,推出业内首款12英寸碳化硅衬底 [7] - 2024年全球导电型碳化硅衬底材料市场占有率,公司是全球排名第二的碳化硅衬底制造商,市场份额22.80% [7] - 2024年度,公司在碳化硅衬底专利领域,位列全球前五 [7] 财务数据与估值 |会计年度|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51|1,768|2,328|2,896|3,487| |YoY(%)|199.9|41.4|31.7|24.4|20.4| |净利润(百万元)| - 46|179|264|323|394| |YoY(%)|73.9|491.6|47.7|22.2|21.9| |毛利率(%)|15.8|25.9|27.8|28.9|30.0| |EPS(摊薄/元)| - 0.11|0.42|0.62|0.75|0.92| |ROE(%)| - 0.9|3.4|4.7|5.5|6.3| |P/E(倍)| - 553.8|141.4|95.8|78.4|64.3| |P/B(倍)|4.8|4.8|4.5|4.3|4.0| |净利率(%)| - 3.7|10.1|11.4|11.2|11.3|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