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联网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数字经济“新基座”:从算力奔跑到产业赋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30 10:14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 成都构建"算力、融合设施、数据要素"三位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座,成为催生新质生产力和赋能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1] - 数字基础设施重塑城市经济版图,通过"双千兆"网络、AI大模型和公共数据激活实现增长驱动 [1] 算力基础设施 - 成都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作为国家"东数西算"核心节点,算力总规模达8754PFlops,其中国家超算成都中心运算速度达10亿亿次/秒 [4] - 人工智能算力规模6889PFlops,支撑"蓉城·熊猫"动物特征识别基础模型等应用 [4] - 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1079亿元,同比增长39%,实现核心产业规模与企业数量"双千突破" [4] - 成都高新区发放1亿元算力券与1亿元模型券,降低企业创新成本 [4] 融合基础设施 - 成都建成283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成为"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 [5] - 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标识注册量109.2亿条,车联网试验场拥有266个实车测试场景和上万个虚拟测试场景 [5] - 智慧蓉城市域物联感知中心接入2380万个终端,汇聚120亿条物联数据 [5] 数据要素市场 - 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开放3.19亿条数据,累计访问量619万人次 [9] - "蓉数公园"聚集261家数据商和服务机构,上架1050款数据产品,赋能二级数据商业务增长超14亿元 [9] - 《成都市数据条例》施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规则清晰化 [9] 产业协同效应 - 数字基础设施协同形成高效网络,支撑制造业降本增效和新兴产业场景验证 [6] - 算力节点、工业互联网和数据要素市场共同释放对千行百业的乘数效应 [11]
四维智联闯上市:丰田汽车提前退出间接持股,控股股东依赖症难解
搜狐财经· 2025-06-28 07:22
公司概况与历史沿革 - 四维智联于2024年递交港交所上市招股书,主要股东包括四维图新、滴滴和腾讯[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15年,四维图新以2.96亿元收购图为先51%股权,并整合上海趣驾、和骊安等子公司[3] - 2018年业务重组后,四维图新对图吧BVI持股比例从51%降至45.173%,引入蔚来资本等投资者[6] - 2021年四维图新增资1亿元,持股南京智联比例升至36.8%[7] - 2024年B轮融资中滴滴系合计持股20.6%,四维图新直接持股降至27.01%[8][9] 股权结构与资本运作 - 2024年丰田汽车及丰田通商将图吧科技44.94%股权转让给四维图新香港,交易金额合计462.9万美元[9] - 截至2025年5月,四维智联香港股权结构为四维图新香港91.59%和百度8.41%[10] - B轮融资后股东包括腾讯(4.14%)、联发软件(15.83%)、Advantech Capital(3.96%)等机构[9] 财务表现 - 2023年营收4.77亿元同比降11.4%,净亏损2.65亿元[12][13] - 2024年营收4.79亿元,净亏损扩大至3.79亿元,研发开支占比达43.8%[12][13] - 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数据显示营收2.22亿元,净亏损3830万元[10][11] - 毛利率稳定在29%-30%区间,但金融成本占比从35.3%升至50.9%[13][15] 业务结构 - 智能座舱软件解决方案收入占比从30.3%提升至50.8%,2024年同比增48.1%[14] - 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收入从3.74亿元降至2.35亿元,两年累计降幅37%[13][14] - 客户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超92%,最大客户贡献47.8%收入[16][17] 战略发展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达2.1亿元,占营收43.8%[13][16] - 通过多轮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滴滴成为重要股东并带来智慧交通资源[8][9] - 业务重心向高毛利的智能座舱软件转移,该业务毛利率超40%[14][16]
万马科技:为Robotaxi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1400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快讯· 2025-06-23 15:35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充分利用在车联网业务连接管理和通信网络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能力,为Robotaxi企业提供包含车端、网络、边缘和云端在内的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 [1] - 公司推出"揽海"全球车联ONE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1] 技术优势 - 公司是全球率先能同时支持SGP 2/22/32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 [1] - 公司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1400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1]
万马科技(300698) - 300698万马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23
2025-06-23 14:26
公司基本信息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2017 年 8 月 31 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 5.61 亿元,年增长率 7.72% [3] - 截止 2024 年末,通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为 47.54%、车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占比为 45.52%,业务重心逐渐向车联网板块转移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 1.50 亿元,同比增长 78.2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7.89% [3] - 利用车联网业务连接管理和通信网络专业技术优势,为 Robotaxi 企业提供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推出“揽海”全球车联 ONE SIM 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 [3] - 是全球率先能同时支持 SGP.02/22/32 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在车联网领域拥有超过 1,400 万辆车辆的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 [3] 行业政策动态 - 我国从政策层面积极推动 Robotaxi 行业快速商业化、规模化发展 [4] - 2024 年 12 月 31 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发布并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施行 [4] - 2024 年 12 月 31 日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数据采集车正式发车 [4] - 2025 年 1 月 2 日天津市首辆自动驾驶旅游观光巴士正式投入运营 [4] - 2025 年 3 月 1 日起,《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促进条例》实施,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试点和商业化运营 [4] - 2025 年 4 月 28 日,工信部发布《2025 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研制 [4][5] 公司业务详情 产品与服务 - 向客户提供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以及端、管、云、边产品与服务,提供国内及全球运营所需高质量网络服务,通过 5G 双卡、链路聚合和专网等领域创新合作 [6] - 收费包括产品 License(一次性收费)和运维服务(持续收费),Robotaxi 产品和服务价值较传统车联网服务大幅提升 [6] 出海业务 - 推动全球业务生态战略,加快开拓海外市场,在全球部署六大数据中心,在多地设立子公司 [7] - 已为吉利提供车辆出海联网服务,另有海外定点客户东风柳汽、东风汽车、上汽、领克、银河等 [7] 技术保障 - 拥有业界领先的端到端一车双卡联网技术能力,提供车规级 SIM 卡,车端 SDK、具备双卡统一管理能力的连接和业务管理平台,及使用场景分析和切换策略模式设计等服务 [9] - 车端提供双 SIM 卡,跨运营商链路绑定车端 SDK,支持双运营商网络和链路绑定提高网络覆盖能力;网络端通过双运营商网络覆盖满足应用对网络高可用性要求 [9] 市场地位 - 业务集中在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领域,是自动驾驶全链路一部分 [8][9] - Robotaxi 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多维竞争力,是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连接管理服务商 [8][9] - 截至 2024 年底,车联网业务连接总数已超过 1,400 万,其中国内连接数逾 1,300 万,海外连接数逾 100 万 [9] 客户拓展 - 成立 RoboX 综合解决方案团队,聚焦无人场景,积极调研和开拓市场 [9] - 提供全球一站式车联网解决方案和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满足合作公司连接和计算领域需求,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服务 [9][10]
万马科技(300698) - 300698万马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3
2025-06-13 15:28
公司基本信息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17年8月31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基础产业通信板块和新兴产业车联网板块,2024年末通信板块营业收入占比47.54%、车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占比45.52% [2] 公司业务方案与合作 - 推出“揽海”全球车联ONE SIM和“遨云”端到端全链路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两大解决方案 [2] - Robotaxi综合解决方案整合创新方案与全球服务能力,服务汽车制造商及运营商 [2] - 与吉利、上汽、理想、东风等国内知名汽车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与车企共建生态链,海外业务增速明显 [2] 问答环节要点 业务价值与发展态势 - Robotaxi运营对网络服务依赖高,其价值较传统车联网服务有较大提升 [2][3] - Robotaxi已从概念验证进入商业化运营阶段,Robovan商业模式初步跑通,行业处于快速发展前期,连接车辆数量不多但增速可观 [3] 合作应用场景与采购方 - 与无人驾驶公司合作集中于网联领域,提供连接解决方案提升Robotaxi安全性、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3] - 目前主要采购方为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预计未来运营公司会参与 [3] 网络连接优势 -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第三方连接管理服务商,具有大规模车联网服务能力,ONE SIM技术赋能乘用车和Robotaxi行业 [3] 潜在合作与市场 - 成立Robo X综合解决方案团队,聚焦无人场景,合作伙伴看重公司超1400万辆车辆智能连接管理服务能力等 [4] 海外业务拓展 - 在香港、阿联酋、沙特、巴西、英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投入ONE SIM技术,是全球唯一支持SGP.02/22/32技术的第三方车联网服务企业 [4] - 与全球主要运营商密切合作,推动多场景在全球重点区域落地,通过合规运营助客户长期运营 [4]
博泰车联网港股IPO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搜狐财经· 2025-06-13 12:42
公司上市计划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211.42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30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6056.09万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1] - 公司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关于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 [1][2] 公司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本土生产新能源汽车智能座舱域控制器解决方案的第二大供货商,2024年市场份额为11.9% [3] - 公司是智能座舱及智能网联解决方案供货商 [3] 公司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12.18亿元、14.96亿元、25.57亿元,实现连续增长 [3]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均为亏损,其中2024年亏损5.41亿元 [3] - 2022年至2024年研发成本分别为2.77亿元、2.35亿元、2.07亿元 [3] 募集资金用途 - 用于扩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以及增强技术 [3] - 投资兴建新的生产设施或升级现有生产设施 [3] - 扩大销售和服务网络以提高品牌知名度 [3] - 用于战略性收购以整合行业资源 [3] - 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3]
博泰车联网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获中国证监会备案
快讯· 2025-06-13 11:03
博泰车联网港股IPO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 -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司发布备案通知书,批准博泰车联网境外发行上市及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 [1] - 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2,114,200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1] - 30名股东拟将所持合计60,560,947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流通 [1]
万马科技20250612
2025-06-12 15:0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车联网行业、Robotaxi 行业 - 公司:万马科技、有方科技、优卡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万马科技业务情况 - 万马科技成立于 1997 年,2017 年在深交所上市,有通信类产品和车联网产品服务及支架两大业务板块,通信类业务占收入约 55%,车联网及支架业务占 45% [3] - 2021 年收购有方科技切入车联网领域,车联网收入从 2021 年的 5000 万元增长到 2024 年的 2.6 亿元,利润从不到 2000 万元增长到 6000 万元 [2][3] - 已建立完整的数据闭环工具链,在常州设立智驾算力中心 [3] 车联网市场现状及前景 - 国内车联网行业渗透率约 80%,海外市场渗透率不足 30%,随着智能驾驶对数据需求增加,国内外市场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2][4] - Robotaxi 对实时数据监控和技术要求高,单车价值显著提升 [2][4][5] 优卡科技解决方案 - 提供蓝海全球车联和云自动驾驶数据闭环两大解决方案,支持 1400 万辆车辆,客户包括吉利、上汽等 [2][6] - 针对 Robotaxi 行业推出车端、网络和云端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双 SIM 卡流量服务、边缘计算架构等,提升联网质量和降低控车时延 [4][12] - 通过蓝海 one SIM 方案支持 Robotaxi 企业全球业务布局,在海外设十多个分支机构,与全球几十家运营商合作 [4][15] Robotaxi 行业发展趋势 - 被视为车联网行业发展的“皇冠上的明珠”,高盛预测中国 Robotaxi 市场年化增长率将达 96%,低速无人驾驶产业联盟预测低速无人驾驶增速接近 40% [2][7] - 已在多个城市常态化运营,特斯拉即将推出相关业务 [2][7][19] Robotaxi 对网络质量要求 - 运行安全需高清地图、车路协同和远程脱困功能 [10] - 用户交互涉及叫车、人车交互等,需高效网络支持 [10] - 合规性要求留存运营数据 [10] - 自动驾驶数据采集依赖海量数据和云端 AI 算力训练 [10] - 运维需运维人员本地介入和远程开锁、安全接管车辆 [10] 公司支持 Robotaxi 企业的方式 - 蓝海方案提升联网质量,采用一车双卡联网和边缘计算架构,降低控车时延,实现毫秒级切换 [13][14] - 数据闭环工具链帮助训练算法,支持自动化标注等技术应用,与英伟达合作提升模型训练推理性能 30 - 40% [16] - 优咖科技为 Robotaxi 企业提供基于大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的多模态数据管道构建方案 [17]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Robotaxi 运营可能遇到碰撞行人、难识别交警手势等小概率事件,可通过云座舱远程脱困 [9] - Robotaxi 整体运营系统包括端侧、网络和云端,各部分有不同功能 [11] - RoboTaxi 和 RoboVan 处于爆发前夜,低速物流车 RoboVan 在末端物流领域潜力大,运营企业车辆规模增速达 100% [19][20] - 优咖科技与中国头部无人驾驶公司在蓝海连接解决方案上合作,为运营方提供网络等服务 [20] - 优咖科技 5G 专网有领先优势,能平衡用户体验、安全性与成本,Robotaxi 数据采集与回传需求和可靠性要求显著提升 [21] - 公司成立针对 Robotaxi 综合解决方案焦点小组,与各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因车联网经验和蓝海奥云解决方案受青睐 [22] - 过去两年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在多地设分支机构,投入 one SIM 技术,与各地运营商密切沟通 [23]
万马科技20250609
2025-06-09 15:3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万马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务发展历程与现状**:公司 1997 年成立,起初专注通信设备领域,2011 年进入医疗信息化领域,2021 年通过收购进入车联网领域,目前车联网是核心业务和主要增长点,2020 - 2024 年车联网收入占比从几乎没有提升至 45%,通信产品收入占比从 20%提升至 31%,医疗信息化产品收入占比保持在 6% - 7%[2][3] - **车联网产品布局**:一是 one SIM 一站式解决方案,为主机厂提供自主 SIM 卡技术及服务;二是奥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实现数据闭环;三是智算中心,在常州有全球首个采用英伟达 H20 服务器平台的数据中心,提供智算软硬件服务[2][5] - **业绩表现**:2025 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7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234%;2024 年全年收入增长 7.7%,利润下降 35% - 36%;车联网对整体毛利贡献从 2020 年的 21%增至 2024 年的 37%[2][6] - **行业趋势影响**:无人驾驶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如 Robotaxi 和无人配送车辆,为车联网产品提供广阔市场前景,特斯拉等新兴公司交付量增加为行业和公司业绩奠定基础[2][7][8] - **海外市场拓展**:与阿联酋科技巨头围绕车联网落地及高可靠低时延网络建设合作,开展 Deepseek 模型适配工作,优化常州算力中心,拓展国际市场[4][9] - **盈利预测**:预计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72 元、1.05 元和 1.25 元,投资机构给予买入评级[4][1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无
*ST高鸿下属公司拟7500万元投资车联网芯片公司 一董事投反对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8 15:55
投资交易 - 高鸿股份下属公司鸿昌创投和高鸿数科拟合计投资7500万元于鸿行智芯 交易完成后持股比例合计为37 83% [1] - 投资分为两部分 6500万元用于增资认购新增注册资本 其中鸿昌创投出资3900万元认购1413 04万元注册资本 高鸿数科出资2600万元认购942 03万元注册资本 [2] - 高鸿数科另以67万元受让广州芯楹持有的3 77%股权 并代其完成933万元增资款实缴 [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 鸿行智芯总资产2468 67万元 净资产2469 25万元 2025年3月营业收入0元 净利润-3 45万元 [3] 战略布局 - 车联网产业是公司重点布局领域 此次投资旨在保证车联网系列项目发展及后续竞争力 符合公司整体发展战略 [2] - 鸿行智芯成立于2024年12月31日 初始投资1300万元 持股23 47% [2] - 交易完成后鸿行智芯仍为公司并表企业 持股比例从23 47%提升至37 83% [2][3] 募投项目争议 - 公司董事李强反对该议案 认为车联网芯片业务属于募投项目重要内容 但未明确说明鸿行智芯业务与募投项目关系 [1][4] - 公司2021年非公开发行募资12 41亿元 其中8 69亿元用于车联网项目 截至2025年1月累计投入比例仅20 04% [4] - 募投项目延期至2026年12月31日 因募集资金被冻结 补充流动资金未按时归还及债务逾期等原因 [4] - 实施主体高鸿数据募集资金账户余额仅2 87元且被冻结 无法支付项目费用 部分人员已离职 项目面临重大不确定性 [5] 股权结构问题 - 员工持股平台南京鸿芯持股比例高但实缴比例低 不符合同比例同期限实缴原则 [5] - 南京鸿芯初始持股63 77% 交易后降至32 92% 此次不参与增资 [5] - 李强曾对2024年7月延期归还募集资金的议案投反对票 因违反单次补充流动资金不超过12个月的监管要求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