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

搜索文档
添彩全局 荆楚有为
经济日报· 2025-05-10 22:15
产学研协同创新 - 湖北拥有132所高校、16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和525家新型研发机构,科教资源全国前列 [1] - 武汉作为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将持续推进基础科学研究和"卡脖子"技术攻关 [1] - 完善"企业出题—院所领题—联合答题—生产实践验题"的创新路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1] - 构建"研发—转化—应用—再研发"产业生态闭环,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1] 制度型开放与外贸发展 - 2024年湖北自贸试验区新增127项制度创新成果,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7000亿元 [2] -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2%,强化国际物流枢纽功能 [2] - 对内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建立产业协同机制,对外构建武汉航空枢纽实现全球物流吞吐 [2] - 推动优势企业海外布局,形成"采自全球,销向世界"的开放格局 [2] 区域协同与产业转型 - 武汉城市圈深化校企协同,宜荆荆恩城市圈发展绿色化工业 [2] - 襄十随神城市群推动汽车工业转型,释放内需增长潜力 [2] - 创新消费激励机制,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打造湖北特色文化口碑 [2]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转化 [2]
中美关税战重新洗牌世界格局,中国四大产业逆袭:从七亿衬衫到芯片崛起的壮丽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4-30 00:19
全球产业格局重塑 - 中国制造业从低端产业链向高端转型,以"7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的旧格局被打破 [1] - 2025年美国关税战成为催化剂,加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崛起 [1] 造船业 - 中国承揽全球70%造船订单,江南造船厂技术突破颠覆"海军技术落后"偏见 [3] - 中国船队占全球货运市场超40%份额,与美国年久失修船只形成鲜明对比 [3] 汽车工业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量达3100万辆,出口640万辆,全球第一 [3] -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等公司以竞争力战略和技术扩展欧洲市场版图 [3] 航空航天 - C919大飞机突破美欧垄断,国防与太空技术飞速发展 [5] - 天宫空间站成为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合作高地 [5] 芯片行业 - 上海微电子实现28纳米光刻机量产,突破西方技术封锁 [5] - 中国在半导体技术领域展现创新潜力,类似"两弹一星"的历史突破 [5] 关税战影响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遏制中国发展,反而削弱自身经济优势 [7] - 中国通过全球合作高架桥应对挑战,展现新兴大国韧性 [7]
布局“第三空间”,澎湃新闻何以突破用户增长天花板?
新浪财经· 2025-04-27 01:21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媒体行业需突破传统终端限制,开辟新场景以触达增量用户[1]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被定位为"新一代智能终端",2024年新车智能座舱渗透率达73%[2] - 移动互联网月总独立设备数增速放缓,用户单日使用时间及次数同比增长率波动下降,流量红利消退[6] - 智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车端用户实现逆势增长,2024年新闻类频率点击量达23.2亿人次[7] 智能座舱发展现状 - 智能座舱交互体验成为车企竞争焦点,功能从工具升级为"生活伴侣",覆盖音乐、新闻、视频、智能家居控制等多元化服务[2] - 上海车展总面积超36万平方米,智能座舱成为展示重点,多家车企推出场景化服务[2] - 车机生态具备天然感知优势,可实时获取用车时间段、GPS位置、车速等数据,实现精准场景化内容推荐[5] 公司战略与布局 - 智通财经是国内最早布局车机生态的媒体之一,2020年4月启动车机应用项目,与华为、腾讯智行、阿里斑马智行等生态服务商及比亚迪、长城汽车等主流车企合作[2][5] - 智通财经车机版应用覆盖50余个品牌车型,设备达500万辆,预计2025年合作量级超千万[5] - 公司成立上海派生万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全媒体内容生态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生产、审核和分发全链路服务[13] 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 - AI技术催化内容生产到生态的系统性变革,需具备场景识别、自然语言理解、语音交互等能力[11] - 媒体需从内容生产者转型为"智能内容服务商",车企需打造开放智能座舱平台,技术提供商需打通平台与服务的技术桥梁[10] - 车机生态实现媒体与车企双赢,内容权威性和丰富性成为合作关键[6] 未来发展方向 - 媒体行业需拓展移动互联网及新兴传播场景,研究垂类用户需求,开发新业务营收可能性[9] - 智通财经将依托专业内容思维、技术能力和品牌力,重新定义媒体边界,成为生态搭建者[14] - 车机场景作为"新场景"战略重点,展现公司对车机生态的坚定布局决心[13]
长春英利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10 19:09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对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一笔大额存单到期赎回,介绍了相关决策程序和总体使用情况 [1][2][3] 分组1:本次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到期赎回情况 - 2024年10月10日公司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在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买1笔企业大额存单产品 [1] - 2025年4月10日该笔大额存单到期赎回,收回本金5000万元,获理财收益45万元,本金及收益归还至募集资金账户 [1] 分组2:履行的内部决策程序 - 2024年1月12日公司召开相关会议通过议案,同意在授权期限内用不超2.6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自2024年1月12日至2025年1月11日 [1] - 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召开相关会议通过议案,同意在授权期限内用不超1.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期限自2024年10月30日至2025年10月30日,原授权终止 [2] 分组3: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总体情况 - 公司使用暂时闲置募集资金购买的产品无逾期未收回情况 [3] - 截至2025年4月10日,已使用募集资金现金管理额度15822.82万元(全为协定存款),未使用额度2177.18万元 [3]
德国放宽“债务刹车”限制
人民日报· 2025-03-25 22:01
众多机构的预测表明,德国经济今年起将逐步恢复增长。德国慕尼黑经济研究所3月25日公布的数 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德国3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85.3点升至86.7点,连续第三个月环比上升,显 示企业信心有所回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德国2025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0.3%。欧盟委员会的 分析认为,在实际工资增长的推动下,德国国内需求有望迎来回升,并将在2025年和2026年再次成为经 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德国国内生产总值2025年有望增长0.7%,2026年增长1.3%。 德国通胀率维持下降趋势,是各方看好德国经济有望反弹的重要信心来源。2024年10月,德国通胀 率从2022年10月的峰值11.6%下降至2.4%。欧盟委员会预测,2025年随着能源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德国 整体通胀率还将下降至2.1%,2026年大致为1.9%。德国央行也认为,德国通胀率将在2026年恢复至 2%。基于这一良好预期,德国央行预测2025年经济将实现正增长0.2%,而2026年和2027年增长率将分 别达到0.8%和0.9%。 鉴于美国近期对从欧盟进口的钢铝产品征收关税等举措,德国央行行长纳格尔表示,美国的关税政 策让德国 ...
杭州和深圳,为“一张免费的床”较上了劲
吴晓波频道· 2025-03-12 16:59
理想城市核心因素 - 交通便利(50%)生活成本适中(47%)经济发展活力(46%)就业机会充足(40%)生活环境优越(36%)人才政策优厚(34%)[1] 杭州与深圳的创新竞争 - 杭州通过DeepSeek等科技公司吸引深圳创新人才 梁文锋、宇树科技等企业从深圳迁至杭州[1] - 杭州推出"下车即面试 面完免费住"模式 通过"春雨计划"提供7天免费住宿 比深圳的"青年人才驿站"更具话题性[8][10][11] - 深圳将应届生免费住宿时间从7天延长至15天 试图挽回人才吸引力[10] 全国城市人才政策对比 - 北京经开区推出"求职7日免费住宿—实习3月免费短租—就业3年优惠长租"的全周期住房支持[13] - 郑州青年人才驿站提供5920张床位 2024年服务求职者3347人次[15] - 厦门为求职大学生提供最长一年免费住宿[16] 城市产业定位差异 - 北京: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物医药[22] - 上海:高端制造、金融服务业[22] - 深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AI创业[22] - 杭州:人工智能和硬科技 数字经济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21]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 2023年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占GDP11.65%)[21] 城市发展阶段类比 - 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成熟期"上市公司" 提供高精尖产业集群与资本密集优势 如北京中关村AI人才百万年薪[23] - 新一线城市:成长期"Pre-IPO企业" 差异化竞争 如合肥对引进博士给予数万元奖励[24][25] - 三四线城市:早期"天使轮企业" 侧重工具性支持 如南昌对中专学历人才发放2000元/月补助[25] 人才流动趋势 - 00后择业核心考量:交通便利(50%)生活成本(47%)经济活力(46%)[27] - 一线城市高端行业人才留存率超90% 三线城市本地人才留存意愿提升至79.2%(2025年数据)[27] - 企业竞争力是留人关键 政府补贴仅起辅助作用[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