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种植与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油脂油料早报-20250820
永安期货· 2025-08-20 02:2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各目录内容总结 隔夜市场信息 - 美国民间出口商向墨西哥出口228,606吨大豆,2025/2026市场年度付运[1] - 澳大利亚6月油菜籽出口量环比锐降,因作物库存告急,2025/26年度产量预计低于上一年度,或影响未来出口量[1] - 截至8月17日,2025/26年度欧盟棕榈油、油菜籽、大豆、豆粕进口量均低于上年同期[1] - 巴西2025/26大豆种植面积预计增加2%,产量预计为1.73亿吨,不同机构预测的种植面积增幅和产量有差异[1] 现货价格 - 展示了2025年8月13 - 19日豆粕江苏、菜粕广东、豆油江苏、棕榈油广州、菜油江苏的现货价格[2] 油脂油料盘面价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主产国降水情况 未提及具体内容 进口大豆盘面压榨利润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进口利润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蛋白粕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油料早报-20250819
永安期货· 2025-08-19 01: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未提及 隔夜市场信息 - 截至2025年8月17日当周美国大豆优良率为68%,高于市场预期的67%,前一周和上年同期均为68%;开花率为95%,上一周为91%,上年同期为94%,五年均值为95%;结荚率为82%,上一周为71%,上年同期为80%,五年均值为82% [1] - 截至2025年8月14日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473,605吨,符合200,000 - 730,000吨的市场预估,前一周修正后为544,246吨;当周对中国大陆的大豆出口检验量为0吨;本作物年度迄今,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累计为48,867,578吨,上一年度同期为43,794,726吨 [1] - 2025年8月1 - 15日,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环比增加0.88%,鲜果串单产下降1.78%,出油率增加0.51%;8月1 - 10日,产量环比减少6.25%,鲜果串单产下降8.67%,出油率增加0.46% [1] - 截至8月10日当周,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较前周增加864.4%至25.46万吨,之前一周为2.64万吨;自2025年8月1日至8月10日,出口量为25.46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的38.36万吨减少33.6%;截至8月10日,加拿大油菜籽商业库存为94.02万吨 [1] 现货价格 - 2025年8月12 - 18日期间,豆粕江苏价格在2920 - 3000元之间波动,菜粕广东价格在2530 - 2650元之间波动,豆油江苏价格在8630 - 8770元之间波动,棕榈油广州价格在9320 - 9500元之间波动,菜油江苏价格在9830 - 10200元之间波动 [2] 蛋白粕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基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油脂油料盘面价差 未提及具体内容
非洲农产品迎来中国零关税
经济日报· 2025-08-16 21:48
中国扩大对非洲零关税政策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 [1] - 此前已对33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实行100%零关税 [1] - 政策覆盖肯尼亚茶叶、牛油果等农产品 [1][2] 肯尼亚农产品出口表现 - 牛油果:2025年Q1中国进口6892.5吨(价值9000万元),占肯尼亚总产量40% [1] - 茶叶:2025年Q1中国进口量同比飙升175.2%,肯尼亚计划2030年对华出口规模扩大4倍 [2] - 牛油果首次出口中国被当地视为"重大胜利",创造就业机会 [1] 埃塞俄比亚咖啡产业 - 2024年对华咖啡出口额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 [2] - 高原风味形成差异化优势,采收期与巴西错开 [3] - 中国企业投资咖啡产业园和加工厂,签订长期购销协议 [2] 卢旺达辣椒产业升级 - 2024年启动中卢辣椒示范项目,首季出口200吨干辣椒 [4] - 鸟眼辣椒制成辣椒酱在中非经贸博览会成"断货王" [4] - 产业链全面打通,引入有机种植和信息化管理 [5] 西非可可产业转型 - 多哥借零关税扩大中国市场份额 [5] - 科特迪瓦因美国加关税转向中国市场 [6] 中非贸易整体数据 - 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2.1万亿元(首次破2万亿) [6] - 2025年前5个月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12.4%) [6] - 农产品:2024年进出口首破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进口158.3亿元 [6] 非洲农业长期发展需求 - 需加速产业链升级、冷链物流建设和标准体系完善 [6]
聊城东昌府葫芦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成功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8-16 06:40
产业背景与发展历程 - 东昌府区葫芦种植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 [3] - 产业实现从分散到集中、低层次到高层次、弱势到强势的三个转变 [3] - 形成种看吃晒赛刻买卖全产业链条发展模式 [3] 战略定位与产业升级 - 聚焦葫芦产业并持续深化土特产文章 [3] - 通过产业链延伸、品牌价值提升和数字化转型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3] - 打造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案例 [3] 实地调研与产业布局 - 调研活动持续两天覆盖堂邑镇葫芦产业基地、道口铺街道非遗博物馆、侯营镇产业基地及古城西关街等重点区域 [3] - 旨在挖掘可复制的东昌府经验并为全国乡村产业提供参考 [3] - 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交流形成务实成果 [3]
乡村产业如何“特而强”(话说新农村)
人民日报· 2025-08-14 22:01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省通江县通过"政府+金融+保险+企业+农户"五方联动模式发展青峪猪产业,开发316种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1] - 云南省昭通市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实现土豆全产业链价值重构[1] - 陕西省延安市构建现代化苹果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1] - 全国已建设22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1709个农业产业强镇,832个脱贫县培育2-3个特色主导产业[1] - 乡村产业整体仍存在主体不强、加工增值不多、带动能力偏弱的问题,脱贫地区产业散小弱问题突出[1] "特而强"乡村产业特征 - 产业发展模式从"单一生产"转向"融合发展"[2] - 增长动力从"资源支撑"升级为"科技引领"[2] - 产业形态从"小而散"向"规模化、国际化"跃升[2] - 需要因地制宜推进科技化、融合化、开放化"三化"发展[2] 产业链升级路径 - 前端科技赋能打造标准化生产链,中端发展精深加工链和高附加值业态,后端拓展服务价值链[3] - 山东金乡县通过全产业链发展大蒜产业,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和价格指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使价值提升20多倍[3] - 金乡县成为世界大蒜五大中心,2022年全产业链产值达688亿元[3] 差异化发展策略 - 通过种业创新、非遗传承、专利技术打造特色产业[4] - 通过质量标准控制、"三品一标"建设、品牌打造提升产业质量[4] - 促进产业融合、集聚和国际化发展[4] - 对帮扶产业采取巩固、升级、盘活、调整的分类施策方式[4]
清远西牛麻竹笋:百亿产业的进阶之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09:25
行业概况 - 清远西牛麻竹笋全产业链已成型,涵盖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品牌营销等环节 [1] - 2023年上半年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32.45亿元,同比增长29.8% [1] - 2022年产值41亿元,2023年突破百亿达109.65亿元,成为清远首批百亿农业产业 [1] 种植环节 - 2021-2024年种植面积从62万亩增至99.25万亩,增长60.1%,竹林面积居全省前列 [2] - 建成59个竹苗基地,年供应种苗300万株 [2] - 亩产从1000多斤跃升至3000多斤,增幅200% [2] - 成立麻竹笋研究中心,联合广东省农科院、华南理工大学等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 [2] 加工环节 - 2022-2024年加工企业从8家增至34家,精深加工产值从8亿元增至25.76亿元,增长222% [3] - 即食笋产值从4.6亿元增至10.79亿元,增长134.6% [3]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年鲜笋加工能力25万吨,预计年产值突破20亿元 [3] 产品创新 - 开发即食笋、调味笋、预制菜等食品 [4] - 推出膳食纤维代餐粉、竹叶茶等功能性产品 [4] - 发展"以竹代塑""以竹代饲"等循环经济业态 [4] - 某企业创新"麻竹笋+"模式,2023年销量超1400万包,年产值3000万元 [4] 市场拓展 - 2024年首次出口东南亚市场,首批发货40吨,计划每季度发货500吨 [5] - 日本市场超五成竹笋来自清远,笋干产品占比95%以上 [5] - 国内线上线下融合营销,产品外销占比92% [5] 品牌建设 - "西牛麻竹笋"入选"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 [6] - 打造33个市场知名品牌,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与企业品牌互促格局 [6] - 发布"媒体+"行动方案,推动品牌塑造与产业升级 [6]
“万企兴万村”焕发乡土新活力
广西日报· 2025-08-14 01:37
产业扎根与联农带农 - 河池市通过"万企兴万村"行动扶持200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7.51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 [3] - 凤山县惠民桑蚕养殖家庭农场带动26户农户就业,其中10户是脱贫户,2022年收入47.25万元,发放工资18.3万元 [3] - 广西天峨金桂元公司年收购山茶籽400余吨,产精品山茶油600余吨,年收入超2000万元,带动1086户农户参与,提供近800个就业岗位 [4] - 河池市拥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7家,农民合作社6124家,家庭农场2643家,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04% [4] 科技赋能农业 - 广西凤山县瑞祥茧丝有限公司引进先进缫丝设备和工艺,年产成品白厂丝160吨,年产值可达1.3亿元 [5]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建成年加工2000吨茶籽的标准化生产线,油茶产品通过"双有机""圳品"认证 [5] - 巴马香猪养殖企业联合高校研发杂交技术,香猪出栏量提高16.37%,经济效益提升79.20% [6] - 壮峨食品运用121℃高温杀菌锁鲜技术,将农产品变成即食精品 [6] 品牌建设与市场拓展 - 广西凤山春天有机农业公司参与凤山油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品牌价值评估达3.2亿元,带动全县21类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7] - 广西壮峨食品公司的"桂峨"牌速冻板栗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产品出口德国、日本等多个国家 [8] - 巴马原种香猪农牧实业有限公司注册"小巴"商标,开发香猪腊肉、预制菜等20余种精深加工产品,年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 [8] - 天峨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培训2000多名村民当主播,一年带动500多户每户增收0.7万元 [7]
(走进中国乡村)重庆“水中人参”游向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08-13 19:15
行业概况 - 莼菜是一种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有"水中人参"之称,在中国有悠久的种植和食用历史 [1] - 莼菜对水质、土壤等生态环境要求非常高,目前在中国浙江杭州、重庆石柱、湖北利川及日本北海道等地有规模化种植 [3] - 在日本莼菜被称作"长寿菜",是制作料理的高级食材,因本地产量有限,多从中国浙江杭州、重庆石柱等地进口 [3] 生产规模 -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莼菜生产区,种植面积1.4万亩,产量1.4万吨 [3] - 莼菜采摘季持续4个月左右,订单量大且持续不断 [3] - 莼农采摘按量计薪,每公斤鲜莼菜可得7-8元人民币,熟练莼农单日收入可达七八百元 [5] 产品开发 - 已开发上市休闲食品、饮料及美容护肤等系列产品35种 [3] - 2025年8月12日,"莼小丝"胶原莼露在500多家超市上架 [4] - 保鲜技术成熟,莼菜可保存一年乃至更久 [3] 市场拓展 - 产品畅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地 [3] - 2024年12月签下1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合同,其中包含8000万美元莼菜产品 [4] - 2025年1月实现即食莼菜首次自营出口 [4] - 初季莼菜采用空运方式,次日清晨即可送至海外食客餐桌 [3] 企业动态 - 重庆市水火土食品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颖2018年起在石柱建企设厂,积极推动莼菜产业发展 [5] -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莼菜产业行业协会2024年注册成立,由返乡接班的何渝担任会长 [7] - 企业通过直播带货等新型营销方式推广莼菜产品 [5]
四川拂山嘉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6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3 08:17
公司基本信息 - 四川拂山嘉木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朱芸燕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6万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范围 - 许可经营项目包括茶叶制品生产和食品销售 [1] - 一般经营项目涵盖茶叶种植、食用农产品初加工、批发、零售及农副产品销售 [1] - 业务范围包括初级农产品收购和农作物栽培服务 [1] - 涉及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生产和互联网销售(除需要许可的商品) [1] - 包含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技术服务、开发、咨询、交流、转让及推广 [1]
石头缝里种出“聚宝盆”
人民日报· 2025-08-11 02:01
产业发展模式 - 从基础种植延伸至高附加值产品加工及农旅融合产业 形成完整产业链[2] - 种植规模从零星扩展至5000亩连片基地 产品远销韩国及东南亚地区[3] 产品结构 - 初期以鲜果和叶片销售为主 后期开发冻果干 酵素 啤酒等深加工产品[2] - 开发"仙人掌宴"特色餐饮 鲜果采摘及科普教育等体验项目[2] 社会经济效益 - 吸引外出务工青壮年返乡就业 带动当地劳动力回流[3] - 石漠化荒山转变为绿色产业基地 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