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助力“千年药乡”解锁中药材产业“致富密码”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22 15:17
公司概况 - 甘肃九州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是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于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 - 公司拥有3.2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和1.2万平方米GMP标准加工车间 [1] - 主打产品包括当归、黄芪、党参等道地药材,在西北地区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 [2] - 已取得5项国家专利,正从传统加工型企业向科技型医药企业转型 [1] 经营模式 -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周边8个乡镇中药产业发展 [2] - 每年向当地合作社和农户采购大量药材 [2] - 与甘肃多家科研院校合作研究、共建研发中心 [1] 行业背景 - 岷县被誉为"千年药乡",中药材是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 [1] - 岷县当归交易量占全国总量的80%左右,绿色标准化种植率达85%以上 [2] - 岷县建有全国唯一以当归为主的原产地交易市场 [2] 金融支持 - 邮储银行为公司提供三年内可循环使用、随借随还的灵活融资方案 [1] - 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完成贷款合同面签 [2] - 邮储银行根据企业资金需求调整金融服务方案,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发展战略 - 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探索金融与乡村产业振兴深度融合 [3] - 针对龙头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方案,打通产业链上下游 [3] - 致力于破解药材种植户与销售商的融资困境 [3]
让世界共享中药瑰宝——探访第9届南博会中药材产业馆
新华社· 2025-06-22 09:48
中药材产业馆概况 - 第9届南博会首次设立中药材产业馆,主题为"滇南本草、世界共享",汇聚国内外160余家企业参展 [2] - 展馆展出1500余款中药产品,涵盖原料、颗粒、饮片及药食同源等类别 [2] - 云南省计划到2027年实现中药材种植规模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150万吨以上,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0亿元 [4] 昭通天麻产业 - 昭通天麻年产量占全国25%,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基地分布在海拔1400-2800米高寒山区,年种植面积8万-10万亩 [2] - 昭通天麻产业已建立初加工厂,产品包括天麻粉、冻干片等,销往广东、上海等地药厂和药店,带动周边五六个村子农民增收 [3] 文山三七产业 - 文山三七展区展出146种商品,覆盖粉剂、原浆、胶囊等7大品类,产品延伸至牙膏、泡脚液等日化用品 [3] - 鲜三七原浆通过包装和口味优化成为线上明星产品,2022年线上销售额达1.8亿元 [3] 云南白药国际化进展 - 云南白药产品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销量良好,海外消费者认可度高 [4] - 公司正积极拓展南亚、东南亚及北美市场,推动中药国际化 [4] 产业升级与创新 - 中药材产业从传统种植向现代加工转型,例如天麻初加工厂和三七精加工产品 [3] - "新中式养生"概念受年轻消费者青睐,免煮即溶等创新产品推动市场增长 [3]
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云南昆明举办 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共赢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6-20 21:27
展会概况 - 第九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于6月19日在昆明开幕 主题为"团结协作 共谋发展" [1] - 73个国家 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会 2500多家企业参展 覆盖南亚 东南亚所有国家 [1] - 参展企业包含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等知名企业 行业龙头企业120余家 较上一届增长36% [1] 展馆与展品亮点 - 南亚馆设近800个展位 展示斯里兰卡红茶和香料 巴基斯坦木质家具 阿富汗手工地毯等特色产品 [1] - 斯里兰卡作为主题国打造360平方米沉浸式展区 包含锡兰红茶品鉴 世界遗产3D体验 宝石加工观摩等 [1] - 设置11个专业馆 包括制造业馆 绿色能源馆 咖啡产业馆 旅居云南馆等 展示先进制造 清洁能源 现代农业 旅居康养等领域 [1][2] 特色展馆与产业动态 - 首次设立旅居云南馆 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为主题 打造宜居 宜游 宜养新模式 [2] - 咖啡产业馆为唯一单品类专业展馆 主题为"中国咖啡在云南" 保山市高晟咖啡庄园产品出口新加坡 澳大利亚等国 2024年外贸出口额超2000万元 [2] - 制造业馆展出LDK高性能玻璃纤维 中药材产业馆展示智能无创电针仪 精品生活馆推出多语种AI透明屏 [2] 配套活动 - 展会期间将举办第六届中国—南亚合作论坛等近40场专业经贸活动 [2] - 同步举行"投资中国·投资云南"系列活动 "云南省国际友城合作周"和"丝路云裳·南博时装周"等人文交流活动 [2]
全国多地医药专家齐聚昆明 为传统医药发展“开新方”
中国新闻网· 2025-06-20 02:17
传统医药合作发展交流对接活动 - 活动在云南省昆明市启动,旨在促进传统医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1] - 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医药领域专家学者、相关商协会及企业代表参与 [1] - 活动在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药材产业馆举行 [2] 行业发展趋势 -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提出推动传统医药标准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 [2]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强调提高中医药质量水平,加快产业发展,加强科技创新 [2] - 专家学者围绕中药材种植、采集、加工、储存和销售等全产业链环节进行分享交流 [2] 合作与签约 - 昆明理工大学与越南人参与草药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4] -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与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 [4] - 四川石化西南食品有限公司签约云南川贝母产业项目投资服务 [4] 国际倡议 - 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南亚东南亚国家代表发起传统药材商品国际流通标准互认倡议 [4] - 倡议涵盖基础信息、质量安全、全程溯源、通关便利四个方面 [4] - 旨在促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4]
广西将适老化产品列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广西日报· 2025-06-19 02:41
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 - 广西将适老化产品列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 按销售价格的30%补贴 每类产品最高补贴1000元 [1] - 截至当前 全区消费者领取适老化产品6054份 销售额864万元 发放补贴225万元 [1] - 广西全力推进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改革 实现部分商品免进口药品通关单 可从任一口岸进口 [1] 中药材贸易数据 - 2025年1—4月 广西药食同源商品进口货值4306.3万美元 同比增长约4.3倍 [1] - 同期中药材出口数量5386.5吨 同比增长19.4% 出口金额1.26亿元 [2] - 中药材进口数量1.24万吨 同比增长555.6% 进口金额4032.3万元 [2] 中医药产业支持政策 - 连续3年每年给予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100万资金 支持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 [2] - 引导"互联网+药品流通"发展 打造"有医生的24小时药店" [2] - 联动药品零售企业推出保健养生类满减优惠活动 培育健康消费新质生产力 [2]
新华时评丨“南博之约”以开放之钥启动区域繁荣引擎
新华网· 2025-06-18 05:52
中国-南亚经贸合作 - 2024年中国和南亚国家贸易额接近2000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6.3% [1] - 羊绒制品、青金石、茶叶香料等南亚商品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中国消费市场为南亚国家带来巨大机遇 [1] - 中巴经济走廊"升级版"建设有序推进,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孟加拉国帕亚拉电站、尼泊尔三金考拉水电站等投资项目陆续落地 [2] - 中国与南亚国家加快拓展新能源、光伏、电动汽车、数字技术、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合作 [2] 贸易与投资便利化 - 中国—马尔代夫自贸协定于2024年初正式生效,中国与孟加拉国启动投资协定升级谈判 [2] - 中国给予多个南亚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输华产品零关税待遇 [2] - 云南积极建设中老铁路"硬联通",推进区域互联互通,并全面推行澜湄签证 [3] 南博会平台效应 - 第9届南博会设置制造业馆、绿色能源馆、咖啡产业馆、中药材产业馆等11个专业馆,展示先进制造、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合作潜力 [3] - 南博会重点突出绿色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和新质生产力成果 [3] - 云南作为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市场双循环连接枢纽,地理优势正转化为发展动能 [3] 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 中国通过进博会、链博会、消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国家级展会矩阵搭建合作平台 [4] - 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等国际性活动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4]
“千年药乡”药材有了“数字身份证”
科技日报· 2025-06-11 08:18
中药材智慧化种植 - 甘肃佰世堂有机中医药公司通过"陇药云平台"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实现18项生长指标数字化管理[1] - 采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技术优化温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2] - "龙头企业+合作社+加工车间+基地+农户"五位一体模式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2] GAP基地建设进展 - 2024年渭源县6.8万亩基地通过甘肃省GAP认证,占全省总量29.4%[2] - 2025年规划建成GAP基地13.3万亩[2] - 推行"六统一可追溯"模式,覆盖种植、加工、贮存全环节[2] 产业链智能化升级 - 甘肃药业集团陇神公司建立1.1万亩GAP基地,配备智能化初加工中心[3] - 开发党参多糖提取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3] - 建成2条精制饮片生产线和4条药食同源产品生产线[4] 产业集群发展 - 省级经济开发区聚集76家精深加工企业,总投资3.4亿元[4] - 12个初加工车间年处理鲜药材8000吨,30个仓库存储能力达8万吨[4] - 近3年引进21家大型制药企业[4] 品牌价值与经济效益 - "渭源白条党参"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达19.76亿元[4] - 24家企业统一使用地理标志,开发165款衍生产品[4] - 2024年全产业链产值56亿元,带动9239户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4]
解码植物干细胞的无限“复刻”:让珍稀药材实现“吨级”生产,技术革命破解千年药源困境|追寻新质生产力
华夏时报· 2025-06-10 09:15
植物干细胞技术突破 - 通过生物工程手段从百年野山参等珍稀植物分离干细胞系,实现遗传资源长久保存和定向分化[2] - 技术突破点在于逆向思维,打破传统种植限制,在受控环境中高效表达珍稀植物"生命密码"[5] - 人参不定根皂苷含量达30235mg/kg,是15年人参的14倍,Rh2、Rg3含量分别是15年人参的14倍和15万倍[5][9] 技术产业化进展 - 2019年攻克野山参干细胞分离与保存、定向诱导分化等核心技术[8] - 2023年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5万平米的植物干细胞产业园封顶[11] - 一期产业化项目年产值近20亿元,三期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将突破百亿[12] 技术应用拓展 - 已拓展应用于红豆杉、天山雪莲、灵芝等珍稀药用植物研究[6][11] - 应用到营养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重要领域[11] - 计划建立全球"珍稀植物干细胞银行",部署红豆杉、雪莲等干细胞储存项目[14] 标准制定与行业影响 - 2025年发布我国首个人参不定根组培技术规程(NY/T4522-2025)[13] - 标准填补技术空白,提供系统规范的技术指南[13] - 推动人参不定根组培技术规模化、产业化发展[13] 技术优势与价值 - 完全避免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确保有效成分稳定可控[10] - SSR分析显示实验室培育不定根与野山参相似系数达100%[9] - 线虫实验显示延长寿命22%,小鼠实验显示最高抑瘤率43%[9]
山东平邑农商银行促“中国金银花之乡”品牌更闪亮
证券日报· 2025-06-03 00:50
■本报记者田耿文 打通产业链融资"最后一公里" "我们公司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农商银行信贷支持。公司的产品也得到了全国各大药企和凉茶生产 企业的高度认可。"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总经办经理刘浩表示,该公司现有金银花种植基地1万余亩, 是年产值近10亿元的金银花产业龙头,带动300余家上下游企业发展。 信贷资金激活企业转型升级 "这笔贷款让旺季收购和'锁鲜技术'升级两不误。"近日,山东蒙山协合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德田向记 者表示。 作为拥有260吨冷库、年吸纳200余人就业的购销大户,近期,山东蒙山协合茶业有限公司凭借平邑农商 银行600万元信贷支持,及时满足了企业资金需求。 作为全国最大金银花集散地,平邑县金银花产量占全国60%、交易量占全国80%。该县构建了覆盖30万 人就业的全产业链,辐射周边数十个地市参与种植生产,全国数十家知名药企和凉茶生产企业在此设立 生产基地。 近年来,平邑农商银行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为辖内金银花种植经营户、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 业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截至今年4月末,该行已向1328户经营主体投放6.71亿元信贷资金,为中 平药业、晟银药业等龙头企业量身定制供应链金融方案 ...
产业发展所需是技能提升所重
经济日报· 2025-05-28 18:41
产业转型升级与技能提升 - 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力市场变化推动各地推出政策扩大培训覆盖范围,强化技能提升与产业发展适配性,促进技能提升与特色优势产业融合[1] - 技能提升需重视赋能产业发展方向,为地方经济注入新动能[1] - 技能培训需立足地方特色优势产业资源禀赋,摒弃"大水漫灌"模式,采取"精准滴灌"方式[1] 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技能培训 - 云南省提出一产一策方式,同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绿色能源、劳动密集型六大特色优势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专项行动[1] - 技能提升需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解决技能与岗位错配问题[1] - 技能提升本质是推动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需协调短期与长期、当前需要与长远发展关系[2] 技能提升与区域发展 - 西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建立家门口务工车间,需要劳动者技能提升跟进赋能[2] - 技能提升是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和区域竞争力塑造的关键,可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2] - 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职业技能培训,西部地区以"特"字为指引探索技能赋能产业新路径[2] 新兴产业技能培训 - 需注重新兴产业培训如无人机驾驶员技能培训、直播带货培训,以人才竞争力助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效率和开拓市场[3] -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需因地制宜提升劳动者技能,强化企业主体作用,完善激励机制,深化产教融合[3] - 建立需求导向调整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技能提升互促共进,共同赋能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