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装备制造

搜索文档
项目建设“加速跑” 成都新津区二季度44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超12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3:15
2025年一季度,新津已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1%,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21.2亿元,经济建设实 现"开门红"。今年,新津共策划储备政府及国有企业投资项目256个,总投资5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1 亿元。同时,成功申报省市重点项目27个(含续建项目),总投资2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0亿元。不 仅如此,新津还同步推进宝湾物流、中铁二期、华远、中材科技(002080)、云津云港等重大社会投资 项目开工建设。 此外,新津已确定2025年为"园区提质增效年",在做大做强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 的同时,将通过培育壮大新型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构建具有显示度和竞争力的"3+2+N"先 进制造产业体系。截至目前,新津入驻工业企业758家、规上工业企业245家、世界500强企业18家,聚 焦了一大批优质新质工业企业。 据介绍,高新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一、二期)总投资约10亿元,项目预计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盾构机 11台、钢结构5万吨以及隧道施工专用设备50台套的强大生产能力,年产值突破18亿元。二期项目涵盖 联合厂房、打砂涂装车间、危废处理设施及研发大楼等16个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 ...
信邦智能:2024年报净利润0.05亿 同比下降88.1%
同花顺财报· 2025-04-23 11:17
财务数据变化 - 公司2024年某项指标为0 0400,较2023年的0 3800大幅下降89 47%,较2022年的0 6700也显著下滑 [1] - 另一项指标2024年为11,较2023年的11 14微降1 26%,但较2022年的10 94有所增长 [1] - 某项资产2024年与2023年持平均为6 52,较2022年的6 49略有增加 [1] - 负债指标2024年为3 59,较2023年的3 67下降2 18%,但高于2022年的3 51 [1] - 现金流指标2024年大幅增长33 73%至6 66,高于2023年的4 98和2022年的5 5 [1] - 利润率指标2024年仅为0 41%,较2023年的3 49%暴跌88 25%,较2022年的7 54%更是大幅下滑 [1] 行业交易数据 - 行业总交易规模达513 27,同比增长14 14%,但某细分指标下降46 58 [2] - 某机构交易规模为193 61,占比5 34%,同比下降43 33% [2] - 另一机构交易规模60 65,占比1 67%,同比下降17 72% [2] - MORGAN STANLEY交易规模43 86,占比1 21% [2] - 某机构交易规模43 28,占比1 19% [2] - 另一机构交易规模32 53,占比0 9% [2] - 某机构交易规模30 99,同比下降28 85%,占比0 85% [2] - 某机构交易规模30 62,同比下降14 58%,占比0 84% [2] - 某机构交易规模28 44,占比0 78% [2] - Barclays交易规模24 76,占比0 68% [2] - UBS交易规模24 53,占比0 68% [2] 其他信息 - 10月1日有相关行业活动 [3]
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22 20:39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主要从事高端智能装备制造 包括新能源电池智能装备制造和有机硅及高分子聚合物智能装备制造 是国内新能源电池连续化自动混浆设备领军企业 也是国内首家提供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体化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5] - 主要新能源电池设备产品包括锂(钠)电池正负极极片智能制造一站式全自动生产线 GMK3.0系列浆料多级带托式双螺杆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红金龙"宽幅高速双面挤压折返式涂布机 极片高速精密辊压分切一体机等[6] - 有机硅设备产品包括太阳能光伏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加成型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 气相法/沉淀法高温胶连续法自动生产线等 公司是国内有机硅化合物装备龙头企业[5][8] - 通过子公司开展材料业务:金德锂生产电池级碳酸锂 工业级碳酸锂 铷盐 铯盐等[8] 天宝利生产高温硫化硅橡胶 液体注射成型硅橡胶 电子工业胶等[8] 安德力生产环保涂料树脂和环保油墨树脂[8] 技术研发与未来规划 - 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干法涂的连续成膜及覆合成极片设备已完全具备接单能力 高速连续量产线预计本年度内完成[8] - 推进硅烷硅碳负极材料装备及产线 硬碳材料合成装备及产线的规模化应用[9] - 通过锂云母低温硫酸法生产线及高纯铷铯提取产线强化上游资源保障[9] - 依托废旧电池回收智能拆解装备完善电池回收产业链[9] - 开发有机硅发泡材料产线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发泡等技术打造硅橡胶海绵成型制造系统[9] 财务与股东情况 - 公司以133,845,891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元 送红股0股 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4] - 2023年 2022年每股收益因2024年6月完成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而重新计算[10] - 公司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11] - 会计师事务所由华兴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3] 公司治理 -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审议年度报告的董事会会议[2] - 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3] -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目前未实现盈利[4]
拓斯达阵痛:上市以来首亏,如何穿越周期?|上市莞企年报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2 14:23
文章核心观点 拓斯达2024年年报显示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但核心业务展现生命力,公司正从自动化系统集成企业向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装备制造商转型,其转型路径是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跃迁的缩影,未来通过三大战略关键词有望实现更好发展 [1] 2024年年报业绩情况 - 公司实现营收28.72亿元,同比下滑36.92%,归母净利润-2.45亿元,出现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1] - 自动化应用系统业务因战略收缩同比下降33.74%,自产多关节机器人收入逆势增长76.04%,累计出货量超8000台 [3]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营收骤降54%,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跌破15%警戒线,该业务下游客户项目验收及结算不及预期,对净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1][4] - 产品类业务规模比重同比增加15.62个百分点,毛利额贡献占比同比增加47.71个百分点;除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其余业务综合毛利率达34.25%,同比增加3.30个百分点 [4] - 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12.50%,毛利率同比增加3.93个百分点,其中自产多关节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76.04%,机械手收入同比增长26.20% [5] - 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系统收入同比增长18.67% [5] - 数控机床业务全年收入同比下降11.71%,下半年收入较上半年环比增长145.97% [5] 战略转型情况 - 公司持续推进“聚焦产品,收缩项目”的战略转型,大幅收缩项目类业务,导致收入和利润下降 [3] - 2025年三大战略关键词为做减法、做加法、做乘法,做减法是剥离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业务,降低项目类业务比重;做加法是放大机械手和注塑辅机优势,聚焦三大产品强化“赚钱效应”;做乘法是加大具身智能生态布局 [6] 技术与产品情况 - 研发费用减少主要来自智能能源板块的算法团队裁撤,核心的机器人研发投入实际增长12% [4] - 新一代X5运动控制平台搭载国产openEuler实时操作系统,成为国内首个获“openEuler领先商业实践”的制造业案例,基于该平台的SCARA机器人换型效率提升40% [7] - 已成功研发双臂智能机器人,后续将结合客户场景开发轮式移动仿人形智能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产品 [8] 2025年一季度情况 - 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系统收入同比下降超90%,收入占比大幅降低;除该业务外,其余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23%,综合毛利率为37.43% [5] - 产品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87%,其中工业机器人收入同比增长23.81%;注塑机、配套设备及自动供料收入同比5.97% [8] - 数控机床订单量超120台,订单金额同比增长超70%,来自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需求明显增多 [8]
联得装备:深耕智能装备,联得中国智造!“小而美”投资价值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4-22 12:0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96亿元,同比增长15.63% [1]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37.06% [1] - 拟每10股派2.0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601.02万元,分红总金额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销售毛利率超过37%,创十年来新高,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3.63% [7] 业务布局 - 在新型半导体显示、汽车智能座舱、半导体封测、绿色新能源等领域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1] - 新型半导体显示领域覆盖TFT-LCD、OLED、Micro-OLED及Mini/Micro LED全流程设备,包括绑定、贴合、AOI检测、贴膜/覆膜、偏贴设备 [1] - 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装备如汽车电子显示组装设备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 - 半导体封测领域已成功研发IC封装设备,布局显示驱动芯片键合设备、COF倒装设备等先进封装设备 [2] - 新能源装备包括锂电池组装设备,并布局下一代钙钛光伏核心设备领域 [2] 研发实力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达到8.65%,2023年及2022年均在10%以上 [3] - 拥有研发人员409人,占公司总体员工数量的26.66% [4] - 已获得授权专利272项,其中发明专利69项,实用新型专利187项,外观设计专利16项,软件著作权150项 [4] - "超大尺寸TV绑定整线"设备覆盖18.5—120英寸,是国内唯一具有量产实绩的100英寸以上面板模组绑定整线设备供应商 [4] 客户资源 - 客户包括大陆汽车电子、博世、伟世通、哈曼、京东方、维信诺、深天马、德赛西威、华星光电、苹果、富士康、业成、华为、蓝思科技、惠科等 [5] - 海外市场积累如大陆汽车电子、博世、伟世通、哈曼、法雷奥等世界500强客户资源,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6] 行业地位与估值 - 在光学光电子板块中,公司市值55.80亿元,滚动市盈率22.81倍,去年研发投入占比8.65% [7][8] - 市值低于百亿元的光学光电子股票中,有15只个股去年研发投入占比超5%,公司具有较高性价比 [7]
联得装备2024年财报:净利润增长37%,但现金流大幅下降
金融界· 2025-04-22 09:3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3.96亿元 同比增长15.63% [1] - 归属净利润2.43亿元 同比增长37.06% [1] - 扣非净利润2.29亿元 同比增长40.92%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128.89万元 同比下降41.84% [1][6] 业务构成 - 主要从事新型半导体显示智能装备、汽车智能座舱系统装备、半导体封测设备及新能源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4] - 成功进入汽车电子等新应用领域 [4] - 在新能源设备领域布局锂电池包蓝膜、注液机、切叠一体机、电芯装配及Pack段整线自动化设备 [8] 技术创新 - 研发投入总额1.21亿元 占营业收入8.65% [5] - 掌握高真空曲面贴合技术、材料力学仿真技术、机器视觉底层/多轴控制开发等核心技术 [5] - G8.6代用贴膜设备实现首次向中前段设备生产市场渗透 [5] - 积极布局钙钛矿相关工艺设备研发 [8]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1.84% [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19亿元 同比减少2.21亿元 [7]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290.45万元 [7] 市场拓展 - 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 实现国产替代 [5] - 产品获得半导体显示、汽车智能座舱显示、MiniLED显示等新型显示领域客户青睐 [5] - 新能源设备领域迅速实现产品突破并形成销售订单 [8]
智立方:2024年报净利润0.59亿 同比下降19.18%
同花顺财报· 2025-04-20 07:51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基本每股收益2024年为0.68元,较2023年的1.16元下降41.38% [1] - 每股净资产从2023年的18.56元降至2024年的0元,降幅达100% [1] - 每股公积金2024年为9.27元,较2023年的13.41元下降30.87%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2024年为3.32元,较2023年的4.26元下降22.07% [1] - 营业收入2024年为5.55亿元,较2023年的4.27亿元增长29.98% [1] - 净利润2024年为0.59亿元,较2023年的0.73亿元下降19.18% [1]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5.06%,较2023年的6.07%下降16.64% [1] 前10名无限售条件股东持股情况 - 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59.23万股,占流通股比10.03%,较上期减少4.43万股 [1] - 交通银行-金鹰红利价值灵活配置混合型基金新进持股41.59万股,占总股本1.61% [2] - 农业银行-华夏平稳增长混合型基金新进持股40.77万股,占总股本1.58% [2] - 兴业银行-中邮科技创新精选混合型基金新进持股40万股,占总股本1.55% [2] - 工商银行-金鹰科技创新股票型基金新进持股35.99万股,占总股本1.39% [2] - 徐振林新进持股18.86万股,占总股本0.73% [2] - BARCLAYS BANK PLC新进持股17.61万股,占总股本0.68% [2] - 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新进持股16.74万股,占总股本0.65% [2] - 工商银行-金鹰核心资源混合型基金新进持股16.39万股,占总股本0.63% [2] - 华夏银行-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混合型基金新进持股15.92万股,占总股本0.62% [2] - 韩建平持股15.36万股,占总股本0.59%,较上期增加0.22万股 [2] - 中邮科技创新精选混合A、金鹰红利价值混合A、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前十大股东 [2] - Barclays Bank PLC、孙冬梅、王发清、金鹰核心资源混合A、南京盛泉恒元投资有限公司旗下基金退出前十大股东 [3] 分红送配方案情况 - 分红方案为10转4股派4元(含税) [4]
豪森智能2024年四季度经营性现金流环比改善 拓展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4-18 12:43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净利润-8791.98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53元 [1] - 营业收入下滑因2023年新签订单集中在下半年且多为海外订单,验收周期长导致未完成验收 [1] - 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下滑因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前期项目毛利低、回款周期延长、实施成本增加 [1] - 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已扭正,环比大幅改善因海外项目陆续出厂 [1] 订单情况 - 报告期内500万元以上(不含税)新签订单15.41亿元 [2] - 新签订单下滑因欧洲新能源补贴退坡、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导致欧美车企转型放缓,国内价格战持续 [2] - 欧盟2025年碳排放考核趋严及公司欧美市场开拓能力提升将利好未来订单表现 [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新增电控智能装配线产品并获头部客户订单,实现新能源电池、电机、电控智能装备全领域覆盖 [2] - 新增电池测试业务,拓展延伸产品领域 [2] - 进行固态电池、轴向电机技术储备,并向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赛道拓展 [2] 国际市场应对策略 - 美国订单中客户承担清关及匈牙利子公司协助,关税增加对经营影响有限 [3] - 通过多区域市场开拓、加强美国本土化团队建设提升交付能力应对贸易环境变化 [3] 具身智能业务进展 - 与智元机器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等合作开发汽车行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方案 [3] - 开发拧紧、涂胶、测漏等工艺专用人形机器人,推动具身智能导入工业生产 [3] - 搭建工业专用模型,预期未来以具身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工作站将取代传统流水线 [3] 行业地位与标准制定 - 公司是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4] - 参与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具身智能系列评估规范》编制,把握先发机遇 [4]
华昌达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10:00
公司业务概述 - 公司是全球工业自动化领域领先的工业技术型公司,专注于提供工业4.0自动化技术产品与服务,核心业务包括工业4.0自动化技术整体解决方案、机器人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物流仓储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以及新能源自动化技术解决方案 [2] - 公司在设备工艺研发、智能立库、AMR移动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复合机器人、柔性机器人、工业AI、工业VR、工业互联网数字化技术、自研聚合算法及视觉质量检测技术等方面拥有深厚的技术经验 [2] - 公司下设三个业务事业部:机器人自动化事业部、物流仓储自动化事业部、工业4.0新能源事业部,分别由不同子公司组成 [3] 客户与行业覆盖 - 公司长期服务于汽车行业、工程机械行业、新能源汽车、仓储物流行业、光伏行业、锂电行业等领域 [3] - 客户包括宝马、通用、大众、VOLVO、福特、克莱斯勒、日产、本田、丰田、戴姆勒、特斯拉、比亚迪、吉利、小鹏、赛力斯、理想汽车等知名企业 [4] - 在光伏行业,公司为隆基绿能、晶澳太阳能等提供智能装备产品和服务 [4] 新能源自动化装备技术 - 新能源电驱装配业务覆盖55KW的小电机到300KW的乘用车电机、商用车电机以及城轨电机,提供全品类工艺路线解决方案 [5] - 动力系统清洗机业务采用机器人高压去毛刺技术,具有低成本、速度快、清净率高等优点 [5] - 新能源光伏自动化设备业务已实现硅棒生产过程的物料流转、输送、检测、包装和数据追溯,以及光伏组件生产过程中的多项工序设备配置 [6] 智能自动化焊装生产线 - 公司提供智能自动化焊装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工艺研发、仿真设计、生产制造到安装调试等全流程服务 [7] - 白车身智能自动化焊装生产线生产节拍可达65JPH,自动化率高达95%以上 [7] - 主要产品包括柔性主线焊装系统、柔性侧围焊装系统、柔性地板焊接系统、柔性门盖焊接系统以及新能源电池模组装配焊接生产线 [7] 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 - 公司持续拓展机器人先进制造技术,产品包括机器人自攻螺丝FDS、机器人自充铆接SPR、机器人激光焊、机器人滚边技术、机器人视觉检测系统等 [8] - 这些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及汽车行业 [8] 智能物流仓储系统 - 公司提供AGV+立体库成套解决方案,涵盖牵引式AGV、承载式AGV、装配型AGV、机器人AGV以及AGV调度系统等产品 [9] - 自动化立体仓库(AS/RS系统)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机系统、穿梭车、机器人拆码垛系统等组成 [9] - 公司拥有indaGO仓库执行系统、SAIL分拣解决方案、STEPS码垛解决方案和SURF点胶解决方案,助力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实施 [10] 智能输送系统 - 公司提供智能输送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包括风车柔性台车高速滚床输送系统、柔性滑台系统、EMS输送系统、积放链、悬挂链式输送系统等 [11] - 这些系统具备智能化、信息化功能,可实现装配、搬运、上下料、升降、翻转、分拣、积放存储等 [11] 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 - 公司提供覆盖全项目生命周期的数字化工厂解决方案,包括工艺规划及工厂虚拟仿真、虚拟调试、制造执行系统(MES)、数字孪生等 [12] - 虚拟调试技术已在多个项目实施,大幅缩短现场调试时间,提高项目实施的可靠性 [13] - MES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数据分析、设备监控、数据或图形反馈 [14] 装配线智能中控系统 - 装配线智能中控系统(AALCS)通过物联网、工业大数据、AI算法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装配线全流程的设备集成、实时监控、工艺优化与智能决策 [15] - 系统支持多协议兼容,与MES、ERP、SCADA等系统数据互通,打破信息孤岛 [15] - 3D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映射设备运行状态与工艺参数,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模拟新产品导入的装配流程,降低试产风险 [16]
信披不准确收监管函,东杰智能需完善内部治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8 02:47
公司财务与监管问题 - 公司因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收到深交所监管函,涉及部分客户应收款项减值损失计提不充分,导致相关年度报告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 [1] - 时任管理层未能履行诚信勤勉义务,暴露出公司在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方面的短板 [1] - 公司对2022年和2023年的财报进行了会计差错更正调整,但长期经营困境难以掩盖 [1] 子公司商誉减值与财务表现 - 子公司东杰海登的持续商誉减值对利润表现造成重大影响,截至2024年末商誉仍余1.61亿元,未来仍可能影响利润 [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1%,净亏损2.57亿元,亏损额相较去年同期的2.43亿元进一步扩大 [1] 公司整改与战略调整 - 公司通过子公司在美国和德国设立境外孙公司,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 [1] - 公司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加强了实控人对公司的管控力度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1] 市场态度与行业挑战 - 市场对公司未来持观望态度,尽管在海外市场布局和管理层调整方面取得进展,但在行业竞争加剧和市场需求波动的背景下,公司能否持续保持盈利态势仍需时间检验 [2] - 公司应全面审视财务管理和信息披露机制,加强内部监督,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2] - 公司应继续推进海外市场布局和业务拓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实际行动重建市场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