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零售

搜索文档
会员店也学胖东来,麦德龙全国首家“胖改店”北京四季青店开业
贝壳财经· 2025-08-15 08:24
门店改造与商品策略 - 麦德龙全国首家学习胖东来模式的门店在北京四季青店完成调改并重装开业 成为公司本土化创新的重要举措 [1] - 门店商品数量精简至约8000支 全场商品汰换率达到55% 烘焙和熟食品类商品数量增加近6倍 [1] - 潮玩品类全面升级 新增盲盒 起泡胶 潮流IP手办等年轻人热衷商品 以及智能机械狗和拼装模型等儿童益智玩具 [1] 自有品牌与商品结构 - 公司自有品牌商品渗透率长期维持在70%以上 其中零食 个洗 饮料类目表现最佳 [1] - 麦臻选和宜客两大自有品牌连续5年保持双位数销售增长 每年推出200-300款新品 [1] - 门店保留宜客和麦臻选明星自有品牌 同时引入部分胖东来同源商品 自有品牌及独家和进口商品占比超40% [1] 供应链与品控体系 - 门店贯彻全国统一品控体系 严格遵循HACCP国际认证标准 深度融合麦咨达全程追溯系统从源头把控食品安全 [2] - 新设食品安全检测室进行商品自检 应用多点AI技术按小时出清生鲜现制商品 实时监控冷链提升运营效率与商品新鲜度 [2] 消费体验与服务升级 - 推出免打扰购物模式 不再推销商品 购物卡或会员卡等 成为服务亮点 [2] - 增设休息区与便民服务设施 提供免费茶饮 加热和冰块服务 以及常用药箱 血压测量仪 宠物寄存 童车和轮椅租借等便捷服务 [2] 战略定位与本土化 - 公司学习胖东来供应链及服务优势 与会员店模式不冲突 通过商品结构调整为会员提供更丰富品类 [2] - 在保持国际化质量管控标准的同时 通过本土化和烟火气满足顾客需求 并强调年轻化战略方向 [2]
京东正式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收购
新浪财经· 2025-08-15 07:23
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1] - 双方将深化合作并依托京东供应链优势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1] - 京东集团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并委任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出任负责人 [1] 市场拓展计划 - 通过收购进一步丰富香港零售消费市场的优质商品供给 [1] - 促进京东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1] - 加速拓展京东在香港本地零售市场 [1]
京东加速出海,收购香港佳宝超市,进军香港实体零售市场
南方都市报· 2025-08-15 06:36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于8月15日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1] - 公司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并委任佳宝创始人林晓毅为负责人 [1] 佳宝超市背景 - 佳宝是香港知名连锁商超 自1991年成立以来以价廉物美为宗旨 [3] - 佳宝在香港拥有逾90家门店 员工总数超1000名 [3] - 主营业务涵盖急冻家禽肉类 海产 粮油杂货及新鲜蔬菜水果等商品 [3] 战略协同效应 - 收购将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丰富香港零售市场商品供给 [1] - 公司供应链优势将优化佳宝供应链成本与效率 [3] - 通过全面整合佳宝线下门店网络提升香港零售市场商品丰富度和价格竞争力 [3] - 收购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香港实体零售领域 [3] 香港市场布局 - 公司去年9月宣布加码香港市场布局 初期投入人民币15亿元用于商品价格补贴 物流补贴及服务优化 [4] - 今年3月面向全港消费者推出买贵就赔服务 覆盖自营全品类商品 [4] - 提供自营家电30天包退 180天有坏换新及一件包邮服务 [4] - 面向香港本地商家推出零佣金 免年费招商政策 [4] - 2025年第一季度京东快递港岛运营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4] 业务发展计划 - 收购将促进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1] - 公司通过产地直采 源头直发和高效物流能力为香港市场提供更丰富优质实惠的商品 [3] - 佳宝超市将于8月16日至18日开启全场8折大促活动 涵盖首批数十款供应链商品 [5] - 未来将持续通过供应链商品为香港市民提供又好又便宜的购物体验 [5]
京东完成收购香港佳宝超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4:25
收购交易 - 公司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1] - 收购金额此前市场消息称低于40亿港元 但未披露具体金额 [1] 业务整合 - 双方将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1] - 进一步丰富香港零售消费市场优质商品供给 [1] - 促进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1] - 加速拓展香港本地零售市场 [1] 组织架构 - 公司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 [1] - 委任香港佳宝创始人林晓毅出任业务部负责人 [1]
京东收购香港佳宝超市,布局粤港澳大湾区零售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5 04:00
京东收购佳宝超市 - 公司于8月15日宣布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1] - 此次收购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香港实体零售领域 [1] - 公司将依托自身供应链优势与佳宝深化合作 [1] 战略合作方向 - 合作将推动佳宝完善全渠道业务拓展 [1] - 进一步丰富香港零售消费市场的优质商品供给 [1] - 促进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的生鲜供应链布局 [1] 市场拓展计划 - 加速拓展香港本地零售市场 [1]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1]
京东完成收购香港佳宝超市,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
新浪财经· 2025-08-15 02:28
公司战略布局 - 京东集团完成对香港佳宝食品超级市场的收购 [1] - 公司正式成立创新零售-佳宝业务部并委任佳宝创始人林晓毅担任负责人 [1] 业务整合进展 - 京东佳宝超市将于8月16日至18日在香港启动全场8折大促活动 [1] - 活动将涵盖首批数十款京东供应链商品 [1]
步步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
中证网· 2025-08-15 02:0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9亿元 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2.01亿元 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 [1] - 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重整举措确认大额重整收益及经营策略深化 [1] 门店运营优化 - 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与调改潜力门店提升整体经营质量 [2] - 19家完成调改的门店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其中春节旺季期间销售额同比激增3-6倍 [2] - 调改门店客流量提升超300% 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2] 供应链体系升级 - 深化源头直采并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2] - 供应链优化带来商品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 使公司在区域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2] - 生鲜品类有效拉动全品类销售增长 [2] 自有品牌发展 - 2025年3月推出自有品牌BL 覆盖50余支单品跨足一次性用品、纸品、食品饮料等多元品类 [3] - 自有品牌4月销售额突破百万元 环比增速超66% [3] - 7月单月销售额达3月的6倍 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3] - 规模效应下采购成本摊薄 毛利率呈现逐月进阶趋势 [3] 战略转型成效 - 公司通过门店优化、商品管理与供应链效率提升实现营收高增长 [1][2] - 深入学习胖东来模式 聚焦核心优势区域提升门店效能与盈利能力 [2][4] - 以高性价比+差异化定位重塑商品力 为构建长期竞争壁垒提供清晰增长路径 [3][4]
引入“胖永辉”、社区餐饮,旧宫社区商业再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8-14 12:15
门店改造升级 - 公司对北京旧宫店进行49天深度调改后以"胖永辉"新形象重新开业 成为北京第11家学习胖东来模式的门店[1] - 超市经营面积从两层缩减为一层 优化动线设计使区域分布更清晰 过道更宽敞并增加收银台数量以减少高峰时段排队[1] - 外立面改造同步进行 停车场实现扩建增加停车位 外租区引入小吃和快餐等新业态[7][8] 商品结构调整 - 下架大量百货商品 显著提升烘焙和熟食等鲜食类商品占比[3] - 建立鲜活海鲜矩阵 包括开海季24小时内直达的梭子蟹 以及帝王蟹和乳山生蚝[3] - 通过产地直采实现新疆哈密瓜 西梅和吊干杏等产品72小时直达门店[3] - 与伊利合作推出定制化鲜牛奶产品 950毫升装售价7.9元 包装同时印有两品牌标识[3] 服务体系创新 - 果切区执行"468鲜度管理"标准:切好超4小时八折 6小时六折 8小时下架[5] - 肉禽水产区提供免费切配服务 水产技工现场演示沥水称重确保公平交易[5] - 新增直饮水 微波炉 顾客休息区和宠物临时安置点等便民设施[5] - 推行管家式服务 服务人员统一着装并提供车辆引导 帮提重物和推送购物车等主动服务[5] 商业生态升级 - 所在商业体更名为"宣颐海棠社区MALL" 持续引入咖啡 西餐 亲子互动和市集等多元业态[1][8] - 保留电影院和KTV现有业态 通过全面焕新升级提升社区便民服务能力[8]
步步高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超2亿元,同比增长357%
长沙晚报· 2025-08-14 11:4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1.29亿元 同比增长24.4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57.71% [1] - 调改后19家门店成为业绩增长引擎 春节旺季销售额同比激增3倍以上 [1] 门店运营优化 - 超市业态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与调改潜力门店提升经营质量 [1] - 客流量提升超300% 客单价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 - 永州舜德店恢复营业 19家完成调改门店带动整体营收规模与质量双升 [1] 供应链与商品策略 - 深化源头直采 与超200家优质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 [1] - 生鲜品类通过价格优势与新鲜度提升有效拉动全品类销售增长 [1] - 自有品牌BL覆盖50余支单品 包括一次性用品/纸品/食品/日用品等多元品类 [2] 自有品牌发展 - BL品牌凭借直链原产地与工厂策略实现国标认证专业检测 [2] - 4月环比增速超66% 5月环比增30% 6月环比增11.75% [2] - 7月单月增长达3月的6倍 为利润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2] 商业模式创新 - 坚持购物中心与超市双业态灵活组合 构建高频加高质商业生态闭环 [3] - 通过一店一策场景化改造稳固本土市场份额 [3] - 以扭亏为盈业绩突破为基础 通过调改门店与自有品牌创新重塑增长曲线 [3]
苏宁与家乐福债务和解,入华30年的家乐福也将谢幕
36氪· 2025-08-14 11:32
债务和解方案 - ST易购以货币资金方式支付2.2亿元与家乐福方达成债务和解 双方债权债务关系彻底结清 [1][4] - 家乐福中国及咨询公司需在和解协议签署后一个月内停止使用相关知识产权 [4] - 和解完成后 ST易购将间接持有家乐福中国100%股权 [4] 股权收购历程 - 2019年6月苏宁国际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 协议约定剩余20%股权可按固定价格转让 [4] - 2022年CNBV行使剩余20%股权售股权 苏宁国际支付2.04亿元后持股比例达83.33% [5] - 双方就剩余16.67%股权收购产生争议 涉及收购款10亿元及仲裁费用87.57万欧元和80.32万港元 [5] 家乐福中国市场表现 - 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 大卖场模式迅速吸引消费者 1996-2006年间快速扩张 [8] - 2009年国内销售额被大润发超越 2010年门店数被沃尔玛反超 [8] - 2012至2017年大陆地区销售额从55.83亿欧元降至46.19亿欧元 降幅17.27% [8] - 2018年市场份额降至3% 被永辉集团反超 [8] - 2024年营业收入从2020年峰值255.74亿元缩减至6.48亿元 全年亏损5.46亿元 [14] 衰落原因分析 - 电商崛起冲击传统零售 阿里、京东等改变消费习惯分流客源 [9] - 便利店等小型业态凭借贴近社区优势满足即时需求 [9] - 电商布局严重滞后 2013年才建网上商城 2015年才自建配送中心 [9] - 长期依赖"通道费"模式盈利 忽视供应链和仓储体系发展 [9] - 商品经营能力和品类管理落后 缺乏爆款和高性价比自有品牌 [9] - 本土化能力不足 选品促销与市场需求存在偏差 [9] 苏宁收购后的经营变化 - 2019年苏宁收购后 家乐福2019年双十一销售额达31.2亿元同比增长43% [13] - 2020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亿元以上 为八年来首次税前盈利 [13] - 因苏宁自身流动性债务危机 难以为家乐福持续输血 [13] - 2021年关闭26家卖场 2021-2023年闭店速度加快 [13] - 2023年退出北京市场 关闭深圳所有门店和广州最后一家门店 [13] - 2023年末在中国仅存4家门店 [13] 当前经营状况 - 目前仅剩上海万里店仍在营业且处于清仓处理阶段 [1] - 广州家广超市、东莞家乐福商业、成都家乐福超市等相继被债权人申请破产 [14] - 部分门店对购物卡消费设限 影响消费者信任与品牌形象 [14] - 2025年4月13日上海古北店闭店 5月29日上海川沙店闭店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