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水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盛夏桂果抢“鲜”来!6月14日,广西三大“明星果”将组团进京
南方农村报· 2025-06-12 08:34
广西夏季水果产销对接活动 - 广西将于6月14日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举办夏季水果产销对接活动,主打荔枝、芒果、龙眼三大水果 [1][2][3][4][5][6][7][8][9] - 活动由广西农业农村厅主办,旨在深化与全国采购商合作,拓展"桂字号"农产品销路 [13][14][15] - 钦州、百色、玉林、平南等核心产区的企业代表将现场推介产品,架起产销桥梁 [37][38][39][40] 广西水果产业概况 - 广西园林水果总面积超2100万亩,总产量3300万吨,占全国七分之一,连续七年居全国首位 [10][11][12] - 荔枝、芒果、龙眼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水果品种 [12] 荔枝产业 - 广西是中国第二大荔枝主产区,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238万亩,产量100万吨 [17] - 钦州灵山县为"中国荔枝之乡",拥有800年以上古荔树1500多株,百年以上超3万株 [18][19] - "灵山荔枝"、"钦北荔枝"、"浦北妃子笑荔枝"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灵山荔枝"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1] 芒果产业 - 百色市田阳区是中国首个"芒果之乡",2025年预计种植面积125万亩,产量128万吨 [23][24][25] - 主要品种包括高端品种"桂七芒"、市场热销的"台农芒"和外观出众的"贵妃芒" [26][27][28] 龙眼产业 - 广西龙眼以贵港平南县"平南石硖龙眼"为代表,具有肉厚核小、味甜清香的特点 [31][32] - 平南县石硖龙眼种植面积超20万亩,丰年产量20万吨,202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定 [33][34]
海南:实施高度自由便利开放的运输政策,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海南日报· 2025-06-12 02:59
海南自贸港航线扩张 - 海南外贸商频繁国际商务出行 月均飞行5次 累计超30次 [1] - 洋浦港至阿布扎比直达航线使航行用时减半 单趟节省20万元 [2] - 洋浦港已开通60条内外贸航线 三大机场恢复开通近70条境外航线 [2] 航空网络建设 - 海口⇌吉隆坡航线增至每周8班 海口⇌香港航线增至每周35班 [4] - 海南首条直飞伦敦客运航线开通 单程飞行时间减少4.5小时 [4] - 海南航空已开通海口至西雅图 伦敦 莫斯科等国际航线 覆盖四大洲 [5] 区位优势分析 - 海南4小时航程覆盖亚洲21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球47%人口和30%GDP [6] - 8小时航程覆盖59个国家和地区 占全球67%人口和41%GDP [6] 航运政策创新 - "中国洋浦港"登记船舶达60艘 总运力583.65万载重吨 [10] - 船舶出口退税政策降低航运企业购船成本11%以上 [8] - 海南实施交通工具"零关税"政策 境内船舶可享受出口退税 [8] 农产品出口增长 - 海口火山荔枝首次批量出口加拿大 海关监管出口荔枝货值超5300万元 [12] - 前4月海南水产品出口11.2亿元 同比增长7% [13] - 对欧盟 日本 加拿大 英国出口分别增长56.2% 7.4% 75.9% 90.6% [13] 对外开放成果 - 海南经济外向度从2018年17.3%提升至2024年35% [13] - 实际使用外资年均增速36% 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年均增长21.9%和20.8% [13] - 2024年实际使用外资规模排名全国前列 [13]
华润万家焕乡计划之百家基地建设,蒙阴蜜桃基地正式授牌
华润万家蒙阴蜜桃基地授牌 - 华润万家"百家基地建设"蒙阴蜜桃基地正式授牌[1] - 基地由华润万家与山东金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3][12] - 金葵农业是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出"金珠1号"等优质蜜桃品种[3] 蒙阴蜜桃产业优势 - 蒙阴有2000多年桃类种植历史,位于北纬35°黄金水果带[5] - 独特"七山一水二分田"地貌和沙壤土造就国家地理标志产品[5] - 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生态条件形成蜜桃独特甘甜[5] 产品与供应链 - 推出四款特色产品:黄毛蟠桃、彩虹黄油蟠桃、黄油桃、黄毛桃[14] - 从选苗到采摘全程科学管理,确保品质优良[7][9] - 通过"润家"自有品牌实现从枝头到餐桌的供应链[12] 乡村振兴项目 - 沂蒙华润希望小镇项目惠及182户748位村民[10] - "小镇有礼"助农品牌推动蜜桃销售,助力乡村振兴[10][12] - 带动近千户桃农参与托管服务,拓展国际市场[9] 市场营销 - 产品将在华润万家全国门店和线上平台同步上市[14] - 强调"一年一度黄金赏味期"的稀缺性[14] - 突出"来自小镇的礼物"品牌概念传递质朴心意[12]
施足“金融肥” 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金融时报· 2025-06-12 01:44
特色农业产业链发展 - 金融机构通过信贷支持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升级,如建设银行提供60万元信用贷款帮助岚皋县宏大猕猴桃园缓解资金周转困难[2] - 金融支持带动农户增收,宏大猕猴桃园向宏大村提供土地流转金约40万元,带动60余户农户增收,年发放工资约30万元[2] - 科技赋能提升生产效率,建行捐赠90万元援建智慧农业系统使猕猴桃每亩生产成本降低100多元,商品果率增长约10%[3] 牡丹产业价值链延伸 - 菏泽牡丹产业2024年总产值突破130亿元,带动就业超50万人,农行向种植户刘玉坤发放160万元贷款支持其基地扩展至700余亩[4] - 农行累计向龙池牡丹实业发放1400万元贷款,企业实现1000亩自有油用牡丹基地稳定经营,与农户签订10万亩种植协议[5][6] - 农行菏泽分行特色产业贷款余额达16.2亿元,有效带动当地农户增收[6] 桑椹产业深加工转型 - 邮储银行向盐边县桑椹种植户明祖辉提供16万元信用贷款,使其种植规模从5亩扩大至15亩,产量翻两番[7] - 邮储银行前4个月投入1500余万元支持当地桑椹种植,建成40余座冷冻库集群构建冷链保护网[7] - 鼎锋家庭农场通过邮储银行200万元"产业贷"建成完整深加工体系,年消化鲜果2万吨,带动60多个就业岗位[8] 产业融合与循环经济 - 金融机构推动猕猴桃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促成宏大猕猴桃园与澳大利亚农业集团合作意向[3] - 桑产业形成循环经济模式,桑果加工为干品、酒饮、浓缩汁,桑叶制茶,桑枝培育食用菌,实现"一桑多用"[8] - 桑蚕丝加工为蚕丝被,废弃桑枝培育食用菌,桑叶转化为医用级可降解缝合线,提升全产业链价值[8]
烟台福山 大樱桃映红致富路
经济日报· 2025-06-11 22:19
产业规模与产量 -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大樱桃种植面积达11万亩,总产量约9万吨,拥有40余个早中晚熟品种构成完整产品体系 [1] - 2024年福山区大樱桃产值突破18亿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28亿元以上 [8] - 福山大樱桃市场年交易量达3000万斤,高峰日交易量突破150万斤 [2] 销售渠道与供应链 - 构建"立体销售矩阵":30多个专业批发市场线下流通网、覆盖200个城市的供应链条、300余家线上直营店 [2] - 创新打造大樱桃市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价格、天气、竞品等关键信息实时监控 [2] - "村花直播团"全网视频播放量超过200万,帮助村民售出3000余斤樱桃 [3] 品牌建设与市场认可 - "福山大樱桃"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8.13亿元,连续9年居中国县域大樱桃品牌价值榜首 [8] - 2021-2022年连续入选中国最受市场欢迎的樱桃区域公用品牌20强 [8] - 品牌传播口号"福山大樱桃,个个不用挑"形成完整品牌识别体系 [8] 产业融合发展 - 大樱桃节开幕首日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周边民宿入住率同比提升70% [5] - 推出"樱桃园采摘+水库避暑+文化体验"三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7] - "魅力南庄"田园综合体项目包含32个智能暖棚、5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10万立方米垂钓乐园 [6] 数字化转型 - 通过直播带货实现"云采摘",冷链物流沿高速干线覆盖全国 [3] - 村民参加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学习电商课程,带动成立专业直播团队 [3] - 数字化大屏幕实时显示市场行情,成为政府决策和商户交易的智能工具 [2] 产业升级路径 - 从零星栽植发展为规模生产,从单一鲜果销售到全产业链升级 [8] - 合作社串联三村资源流转400余亩土地,形成"四季有果"生态链条 [6] - 大樱桃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提升产业附加值,实现"买樱桃"向"游福山"转变 [6][7]
知名品种妃子笑携广西“荔枝天团”抢“鲜”海内外
中国新闻网· 2025-06-11 15:03
广西荔枝产业概况 - 广西年产荔枝近百万吨,是中国第二大荔枝主产区,供货期从每年5月至8月上旬,持续时间最长[1] - 主要品种包括三月红、妃子笑、桂味、鸡嘴荔、黑叶荔等,形成"荔枝天团"[1] - 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亚热带与热带季风气候交汇)和土壤矿物质含量为荔枝生长提供优越环境[1] 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 - 运用现代灯光驱虫技术保护荔枝免受害虫侵袭[1] - 与阿里巴巴合作建设"未来果园",推动荔枝种植标准化[1] - 开发"气微保鲜"技术,使荔枝保鲜期延长至15天[1] 重点产品与市场拓展 - 浦北"妃子笑"荔枝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4年种植面积31万亩,总产量17.1万吨(其中"妃子笑"10.5万吨)[2] - 通过跨境电商和国际商超渠道拓展至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等新市场,继2024年首次出口马来西亚后继续扩大海外布局[2] 物流与产业链延伸 - 建立"陆运+航空"无缝衔接的专线直达邮路,利用高铁网络打造"绿色通道",实现当天采摘当天发运[2] - 开发荔枝酒、荔枝醋、荔枝咖啡等深加工产品,探索荔枝肉/壳药用价值,延伸产业链[2]
首创“三华村”小程序上线!广东省林业局帮镇扶村显成效
南方农村报· 2025-06-11 14:45
三华李产业发展 - 韶关市翁源县是"中国三华李之乡",截至2024年底种植面积达3.6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2万亩,年产量3.5万吨,亩产1100公斤,年产值7亿元 [3] - 三华村通过引进良种和科研力量(省农科院果树所、华南农业大学等)提升三华李品质,并探索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 [6] -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通过盘活富村公司推动林农产品销售,销售额超30万元,带动村集体实现超6万元销售额 [8] 数字化乡村振兴举措 - "三华村"微信小程序是全省首个以三华李为主题的数字化平台,整合绿美三华、三维溯源、古树认养、优株认购、民俗美食和特产集市等服务 [1][3] - 小程序首创古树名木"数字三维认养"、果树优株"数字三维认购"及三华李"数字三维溯源"互动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3][5] - 通过云端三维渲染引擎实现云游三华村,对39个果园、20棵三华李和2棵百年木棉古树进行高精度建模,开放2株百年古树认养和20株优株认购服务 [4][5] 产业帮扶成效 - 小程序上线拓宽销售渠道,解决三华李销路问题,农户反馈产量高、品质好 [3] - 工作队通过培训提升种植户管理水平,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意识 [6] - 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发展乡村产业等多举措使村民收入显著提升 [8] 未来规划 - 下一步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村容村貌,扎实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8]
阳江荔枝,名品荟萃!去天津赴一场荔枝之约
南方农村报· 2025-06-11 09:33
阳江荔枝产业概况 - 阳江是广东荔枝核心产区,拥有32万亩荔枝林,以天然富硒土壤培育的"富硒荔枝"闻名全国 [3][4] - 阳江获得"中国幸福宜居之城""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具备优质农产品生长的地理优势 [2] 天津推介会活动亮点 - 6月14日将在天津津卫大酒店举办"山海阳江 荔香津门"主题推介会,推动阳江荔枝拓展京津冀市场 [7][8][32] - 设置荔枝名品展示区,包括"巨美人""仙进奉""红蜜荔""双肩玉荷包""桂味"等特色品种 [12][13] - 特邀"广东十大荔枝种植匠"补建华现场分享品种培育与冷链锁鲜技术 [17][18] - 通过沉浸式场景和纪录片展现阳江荔枝从皇家贡品到百姓佳果的千年历史 [21][22] - 联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直播带货,提供定制荔枝文创包(含盲盒兑换卡、品鉴手册) [24][25] 品种与技术优势 - 双肩玉荷包:千年历史品种,肉厚果大,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46][47] - 巨美人:华南农业大学培育新品种,单果重达一两,果皮鲜红肉质爽脆 [49][50] - 仙进奉:市场新秀,果肩耸起鲜红夺目,果肉莹白清香甜蜜 [54][55] - 应用现代科技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构建"枝头到柜台"的稳定供应链 [30][38] 市场拓展战略 - 通过"订单农业"模式替代传统运输方式,建立高效供应体系 [37][38] - 组织十余家阳江企业代表现场推介,联合知名采购商开拓北方市场 [36][37] - 结合天津作为古代漕运枢纽和现代经济中心的地位,打造跨地域品牌联动 [33][34]
苹果产业日报-20250611
瑞达期货· 2025-06-11 08: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需求疲软走货速度放缓,去库存进度变慢,且减产幅度或小于预期,支撑作用减弱,导致苹果价格承压,但库存较低对价格有一定支撑,短期震荡运行,后续需继续关注套袋情况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苹果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7551元/吨,环比涨28;主力合约持仓量为101481手;10月合约收盘价为7551元/吨,环比涨28;仓单数量为0张;期货前20名持仓净买单量为1780手,环比增1801 [2] 现货市场 - 山东烟台栖霞纸袋80以上二级果农货现货价格为4.1元/斤;甘肃静宁纸袋75以上苹果现货价格为4.5元/斤;山东沂源纸袋75以上苹果现货价格为2.8元/斤;陕西洛川纸袋70以上半商品苹果现货价格为4.2元/斤,环比均无变化 [2] 上游情况 - 全国苹果园面积为1955.77千公顷;全国苹果产量为4960.17万吨;苹果批发价为9.47元/公斤,环比降19.58;富士苹果平均批发价为9.47元/公斤,环比增0.16;全国苹果冷库总库存为138.2万吨,环比降13.76;山东苹果库容比为0.17,环比降0.01;陕西苹果库容比为0.1,环比降0.01;苹果当月出口数量为70000吨,环比降30000 [2] 产业情况 - 苹果当月出口金额为7705.4万美元,环比降1995.6;鲜、干水果及坚果当月进口金额为1136680万美元,环比增268476;一二级纸袋苹果80存储商周利润为0.9元/斤,环比无变化 [2] 下游情况 - 蜜桔批发平均价为8.04元/公斤,环比增0.15;鸭梨水果批发价为6.7元/公斤,环比增0.07;香蕉水果批发价为6.76元/公斤,环比降0.24;西瓜水果批发价为4.24元/公斤,环比降0.18;广东江门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9.75辆,环比降3.5;广东下桥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16.75辆,环比降5;广东槎龙批发市场早间日均到车量为26.75辆,环比降3.25 [2] 期权市场 - 苹果平值看涨期权隐含波动率为16.42%;平值看跌期权隐含波动率为16.45%,环比增0.21 [2] 行业消息 - 2025年6月11日库存苹果交易清淡,冷库询价看货客商不多,急于出售的清库货源有让价成交现象,质量好的货源价格稳定,持货商观望;新季苹果套袋推进,前期预期减产区域减产预期减弱,陕西今年坐果套袋情况较去年同期减产幅度预计在5%-10% [2] 观点总结 - 截至2025年6月4日全国主产区苹果冷库库存为138.20万吨,环比减13.77万吨;本周山东产区库容比为17.29%,较上周减0.93%,去库速度减慢,处于套袋农忙阶段,客商少,走货放缓,库内包装发货减少;本周陕西产区库容比为9.66%,较上周减1.16%,走货略慢,周内以客商发前期自存货源为主,库内交易有限,部分合适货源难寻,存货商要价未明显松动 [2]
“虫口夺果”显身手 绿色技术护“甜”园
科技日报· 2025-06-11 08:18
水果科技小院技术创新 - 水果科技小院展出苹果、梨、苹果脆片等特色有机产品,苹果脆片保留天然风味得益于虫害防控技术突破[1] - 虫害防控技术减少污染、改善水果品质,成为果农致富实用科技[1] - 水果科技小院位于北纬36度黄金果品产出带,依托蒲县被子垣生态有机果园,由中国农业大学刘小侠教授创建[1] - 研究团队将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摸索适合蒲县水果生产的绿色模式,不用化学农药[1] 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成果 - 研究团队发现茸喙丽金龟是主要害虫,采用诱虫灯诱捕、人工捕捉、生物制剂等绿色技术综合治理[2] - 团队发现未腐熟有机肥是金龟子泛滥原因,建议果农腐熟粪肥并均匀施用[2][3] - 三年攻关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0%以上,虫果率降至5%以内,果实糖度与贮藏性显著提升[3] - 推广蚯蚓改良土壤、发酵酵素叶面肥技术,提升土壤有机质,优化果品糖度与口感[3] - "蒲香红"苹果与"玉露香"梨在全国水果口感大赛中斩获金奖[3] 农技服务与推广成效 - 研究生向果农宣传病虫害识别技巧和绿色综合治理技术,提供"零门槛、零费用、零距离"服务[4] - 采用"行间生草、生物天敌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管理模式,实现"零化肥、零农药"[4] - 栽植120余个新品种,构建"人、草、树、果、虫、鸟"和谐共生的生态体系[4] - 绿色技术已在蒲县大面积示范推广,带动300余户果农增收,亩均年增收近2000元[4] 未来发展前景 - "虫害可控、果园增值、农民增收"的良性模式有望走出黄土高原,惠及更多果园[5] - 乡村振兴需要青年人才用科技赋能,服务农民增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