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文化中国行 | 非遗遇上“四新”,老技艺又青春
科技日报· 2025-09-19 02:45
先用底漆绘出纹样,再往上面撒上漆粉;待干燥之后,罩漆将粉状固定,再打磨、推光……8月19 日,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国家级非遗产品门店里,葫芦雕刻工艺"堂邑葫芦"的第六代传承人 郝洪燃正在制作铂金大漆工艺葫芦。这一系列动作,他每天都要重复很多遍。 用手机打开"葫芦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于凤刚向记者展示了 另一个世界。"该平台汇聚了众多工艺美术大师和雕刻艺术大师,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葫芦设计选 择;同时,将每件产品都打上非遗标签,通过数字标识进行溯源,不仅保护了非遗,还赢得了年轻人的 心。"于凤刚表示,该平台由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团队打造,与葫芦物联网种植示范基地相连 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路庄村的道路竟出现了堵车现象。就连道路两旁,也停放着不少外地牌照的私家 车。河北文玩经销商蔺宁波刚刚挑选了45枚"草里金"葫芦,这种小葫芦如同两粒花生米一般大小,却精 致非凡,有的价格可达千元,被默认为好品种。 好品种不愁卖,但好品种也来之不易,一个葫芦新品种的提纯,至少需要3年时间。为了尽早以新品种 抢占市场,东昌府区联合山东省、聊城市专家,组建了东昌府区葫芦种植专家团队,通 ...
【铜川】科技赋能结硕果
陕西日报· 2025-08-21 00:18
公司运营与技术应用 - 陕西高塬农业有限公司推广红思尼克苹果新品种 实现20亩地果子刚熟即被客商包圆销售[1] - 红思尼克品种种植无需套袋和铺反光膜 每亩节省成本1400元[1] - 铜川绿岭果业有限公司计划通过电商渠道销售200亩华硕苹果 实现从田间直达消费者餐桌[1] - 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采用防雹网、滴灌系统和语音驱鸟器等科技手段 提升果园管理效率和果实品质[1] - 技术员证实三新果园模式实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丰产 果子好卖价高[1] 行业规模与政策支持 - 铜川市早中熟苹果种植面积达10.3万亩 预计总产量11.4万吨 其中早熟品种产量4.3万吨[2] - 市级财政每年设立果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500万元以上 支持种苗繁育、生态基地建设、科技赋能和品牌建设等领域[2] - 政策以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引领 出台《关于支持特色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动产业升级[2] 产品优势与市场反馈 - 咸阳客商评价铜川苹果甜度够、硬度好、颜色正 长期采购且满载而归[1] - 红思尼克苹果颜色鲜艳 成熟后立即被包圆收购[1] - 示范园通过科技手段保障果实品质 如果实防雹保护、精准灌溉和鸟类防护[1]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人民日报· 2025-08-16 21:38
经营主体总体增长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多种经营主体均呈现稳定增长势头 [1] 所有制结构发展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多种所有制企业发展态势良好 显示市场预期持续改善和企业投资信心提升 [1] 产业分布特征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截至6月底全国登记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行业增长亮点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文化产业成为上半年消费增长亮点 [1]
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超1300万户
经济日报· 2025-08-13 06:12
经营主体增长态势 - 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其中企业462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1]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 新设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四新"经济企业总量达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占企业总量40.2% [1] - 消费领域文化产业成为增长亮点 国产IP全球化推动行业发展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部门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着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2] - 激发各类经营主体发展活力 [2]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文化产业新设企业增速较快
上海证券报· 2025-08-13 00:20
新设经营主体总体情况 - 全国上半年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 涵盖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农民专业合作社 [1] - 新设企业462.0万户 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万户 均呈现稳定增长 [1] 文化产业发展态势 -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设企业数量同比增速达17.5% 居国民经济行业首位 [1] - 国产IP如"哪吒""悟空""泡泡玛特"全球火爆推动文化产业企业快速增长 [1] 所有制结构表现 - 新设民营企业434.6万户 同比增长4.6% [1] - 新设外资企业3.3万户 同比增长4.1% [1] 产业结构分布 - 第一产业新设经营主体60.1万户 第二产业96.5万户 第三产业1171.2万户 [1] - 第三产业新设数量占比达88.2% 体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1] 四新经济发展 - 全国在册四新经济企业2536.1万户 同比增长6.6% [1] - 四新经济企业占企业总量比例达40.2% [1] 政策支持方向 - 市场监管总局将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制度 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2] - 持续优化涉企政务服务 重点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