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出
icon
搜索文档
现场直击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拉动这些消费
第一财经· 2025-08-21 09:09
演唱会经济拉动消费 - 演唱会拉动了上海演出、住宿、餐饮和购物领域的消费 [5] - 商家以"票根经济"联动演唱会与其他消费 [5] 明星热潮背后的商业模式 - 经纪公司资本打造"偶像养成系"商业模式 [5] - 依靠数据和流量获取更多商机 [5]
游客脚步慢下来 服务业态多起来 消费链条长起来
杭州日报· 2025-08-20 10:05
ITSHA 25 The Bear C- 故事 傍晚的奥体中心体育馆,热浪未消,人潮已至。"孩子买的票,我们也来赶赶时髦。"两位"妈妈 级"观众正在互相拍照留念,言语间流露出兴奋之情。她们看的是伍佰演唱会,这场演出吸引了从"60 后"到"00后"的各年龄段观众。 场外,海宁的李女士带着孩子,指着手机直播画面说:"看,这就是伍佰。"顺路而来的她,觉得在 场馆外感受氛围也是特别的体验,"地铁2小时就到了杭州市区,我们常来玩。" 另一边,两位从温州专程赶来的"90后"姑娘静静守候,虽未抢到票,但她们说,"就想在场外听听 歌声,感受这份情怀。"她们的行程并未结束,"明天逛逛西湖,也算不虚此行。" 一张演出票,无形中延长了游客的驻足时间,链接着城市更广阔的风景。 对杭州大学生陶陶而言,追随偶像的巡演足迹,是青春珍贵的注脚。"去年追了11场,每次演唱会 前都很期待,很有盼头,感觉特别开心。"当演出落地陌生城市,她便开启"观演+旅行"模式,"让行程 更充实,也体验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这是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演唱会的辐射力,远不止于场馆。社交媒体上,粉丝团应援妆容教程刷屏,美甲店"偶像同款"档期 爆满;应援扇、明星专辑小 ...
文化执法护航演出市场繁荣
搜狐财经· 2025-08-18 14:06
演出市场繁荣 - 大连市通过海来阿木演唱会、开心麻花剧场演出及《老酒馆》沉浸式戏剧等活动推动夏季演出市场繁荣,形成"文化味"与"烟火气"交织的消费生态 [4] - 刀郎、时代少年团、孙楠等艺人演唱会密集举办,朗朗钢琴演奏会、话剧、马戏及脱口秀等多样化演出为市民提供视听盛宴 [9] - 啤酒节演出活动丰富多彩,进一步强化文旅消费新生态的构建 [9] 监管与服务措施 - 文化执法队通过召开旅游旺季部署会议提前研判演出活动安全与秩序,实施"事前指导、事中监管、事后总结"全链条监管模式 [6][9] - 对大型演出场次派遣执法人员全程护航,对小型剧场演出加强抽查力度,重点检查违规内容及演出报批一致性 [9] - 开展网络巡查491次,出动执法人员348人次,累计监管91场演出活动,保障意识形态安全 [12] 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 以大型演唱会带动中小型演出活动,打造"跟着演唱会游大连"城市IP,通过"票根福利"促进游客留驻体验 [6] - 执法队协助演出举办单位对接行政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并通过现场政策讲解与风险提示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12] - 通过监管服务吸引更多演艺项目落地,推动"以演带游、以游促消"的文旅消费生态持续发展 [4][6]
曾经日落而息 如今彻夜狂欢!我国夜经济正在崛起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6 02:35
夜间经济发展概况 - 夜间消费涵盖餐饮、购物、文旅、体育等多个领域,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1] - 2023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近2万亿元[1] - 2024年全国暑期文旅消费季举办约3.9万场次活动[1] - 夜游搜索量和评论量环比增长100%,周末出现搜索高峰[8] 区域夜间经济表现 - 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暑期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万人次[2] - 广西南宁埌西夜市改造后入驻180多家商户,上半年重点监测街区营业额同比增长12.65%[3] - 福建泉州7月接待游客超141万人次,同比增长14.8%[4] - 江苏苏州金鸡湖上半年演出吸引超40万人次[5] - 海南海口自在湾夜游项目首周营收突破百万元[5] - 重庆暑期夜间消费占比超60%[6] - 长沙五一商圈7月夜间客流超805万人次[6] - 上海6月以来夜间消费总额超880亿元[9] 夜间业态创新 - 上海西岸梦中心将工业遗存改造为艺术中心、美术馆和剧场[8] - 静安大悦城打造"餐饮+摩天轮+演出"的露台经济复合业态,营业至凌晨2点[9] - 豫园首次开放夜游,采用动态投影和互动装置展现24景[10][11] - 上海博物馆推出24小时不闭馆模式,深夜场半价票售罄[14] - 重庆开展5000架无人机常态化灯光秀表演[17] - 上海推出首条15.2公里夜公交专线串联五大热门地标[15] - 浦东美术馆推出艺术主题游船,上海中心大厦推出高空沉浸式光影展[15] 基础设施与服务升级 - 上海商务委推出10项举措支持夜间经济发展,包括外摆经济、特色市集和夜间演艺活动[15] - 上海博物馆24小时开放茶室休息区[14] - 上海商圈延长营业时间、优化停车方案及配套夜间通道[9] - 上海中心大厦延长营业时间接待境外游客[16] 消费群体特征 - 夜游人群30岁以下用户占比最高[15] - 18时至22时为夜间经济"黄金4小时"[15] - 上海博物馆观众70%以上来自外地,主要群体为年轻人[14] - 境外游客因免签政策显著增加[16] 文化融合与科技应用 - 泉州将百年骑楼与传统木偶戏结合现代声光电技术呈现[4] - 豫园携手国漫IP打造"夏日奇幻夜"活动[11] - 无人机表演通过电子指令控制5000架无人机进行三维动画表演[17] - 采用数字艺术光影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15]
场景上新“加速跑”!“夜”态万千“不打烊” 揭开炫彩“面纱”感受夜经济蓬勃活力
央视网· 2025-08-15 06:55
央视网消息:夜幕降临,从喧嚣热闹的夜市小吃到光影璀璨的夜游景区,从创意十足的夜展场所到活力四射的夜秀表演,各地夜间业态如 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 这股涌动的"夜活力"不仅点亮了城市的夜晚,更成为拉动消费的强劲新引擎。相关数据显示,夜间消费涵盖餐饮、购物、文旅、体育等多个领 域,正以多元化的业态组合和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2025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7月—8月),各地将举办约 3.9万场次文旅消费活动,2024年国内夜间旅游总花费将近2万亿元。 聚人气 消费旺 激活夏夜城市澎湃活力 当夜幕降临,城市并未沉睡,而是开启了另一番热闹景象。人潮涌动、霓虹闪烁、美食飘香,一幅充满活力的消费图景点亮了城市的夜空。 西双版纳风情独特 灯火璀璨客似潮 华灯初上,云南西双版纳告庄西双景的星光夜市正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作为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这里的夜晚流光溢 彩,织锦的斑斓、银饰的流光,混合着热带水果的甜蜜,在万千灯火下交织成独特风情。2025年暑期,这里日均接待游客量近4万人次。 旧巷变市集 南宁街市热闹非凡 最是烟火抚人心。广西南宁埌西夜市的街头熙熙攘攘,酸嘢的酸爽、老友粉的热辣撩 ...
文体旅破壁共生,“小票根”成激活市场“金钥匙”
新华网· 2025-08-14 23:51
文体旅融合市场趋势 - 暑期赛事经济与演艺经济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带动多领域、长链条消费需求 [1][2] - 文体旅融合使旅游体验从单一观演观赛升级为"解锁多元玩法",推动经济发展活力 [1][3] - 演出赛事市场呈现"高温火热"状态,关键词包括"一票难求""爆满""跨城奔赴" [2] 演出市场消费结构变化 - 上半年演出消费呈现多维度结构变化,以演出产品为核心带动城市深度游 [3] - 成都通过剧院联动推出"演艺+文旅"品牌,如"周末剧开心""一站式文旅体验" [3] - 二三线城市演唱会市场扩张,刀郎临沂演唱会吸引12万人,拉动直接消费3.2亿元、综合消费4.6亿元 [3] - 音乐节打造"小而美"消费场景,如海边音乐会、露营音乐会,激活短途游 [4] 体育赛事带动文旅增长 - "苏超""村超"等赛事将赛场转化为文旅项目,带动游客跨城消费 [5] - 美团数据显示,"苏超"带动江苏暑期景区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0%,"村超"推动黔东南州文旅增速达30% [5] - 文体旅融合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如酒店入住率超90%、景区游客量增长25% [3][5] 票根经济与新消费业态 - 票根经济撬动出行、住宿、周边游等传统消费,并催热旅拍、化妆编发、特色小吃等新业态 [6] - "演出产品+社交+热门景区"成为年轻消费者青睐的出游组合 [6] - 跨城观演从演唱会延伸至精品舞台剧目,沉浸式演出票房、人次持续增长 [7] 供给侧提质与差异化发展 - 消费者对演出品质要求提升,高品质剧目带动市场发展 [7] - 文体旅消费市场呈现破壁共生格局,需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化服务 [7] - 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成为激发消费活力的关键,如小众演唱会吸引旅行者"开盲盒"式体验 [6][7]
暑期演出单月34.23亿票房,年轻人为何偏爱“情绪消费”?
搜狐财经· 2025-08-14 21:12
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演出总票房达34.23亿元,其中演唱会贡献29.41亿元占比超90% [1] - 同比2024年7月22.19亿元增长近60%,与暑期档电影票房40.67亿元的差距显著缩小 [1] 头部艺人市场表现 - 五月天25周年鸟巢演唱会连开12场仍一票难求,粉丝需设闹钟抢票 [3] - 易烊千玺"礐嶨"巡演780元票价在二级市场炒至万元以上 [3] - 王心凌五棵松3场、张艺兴/蒲熠星北京2场演唱会均秒速售罄 [4] 新兴演出形态与参与者 - 那艺娜通过修图/跨界表演及"退票"互动形成垂直圈层效应 [3] - 刀郎演唱会抢票难度比肩周杰伦,反映"孝子孝女"经济现象 [3] - 岳云鹏以"唱别人的歌"模式探索演唱会市场,首演最高票价1580元 [4][5] 演出形式创新趋势 - 网红玩梗(如那艺娜"退票"应援)成为内容出圈新路径 [5] - 五月天设置城市地标打卡点,打造参与式互动体验 [5] - 易烊千玺"泥土塑山计划"融合艺术与粉丝情感表达 [5] 用户行为与消费逻辑 - 演出消费从"爆发式"转向娱乐常态化主动选择 [4] - 年轻人更追求沉浸式互动,演唱会成为情感基建载体 [7][9] - 跨代际参与现象显著(90后"山竹"与50+群体共存) [8] 行业升级方向 - 体验经济崛起推动演出向"心流"式互动场景进化 [9] - 需精准捕捉分龄需求,构建多元化沉浸体验 [11][12]
“乐赏上海”消费券明起发放 在沪观演的全国观众可在云闪付支付宝微信三个平台“抢券”
解放日报· 2025-08-14 02:01
活动时间安排 - 第一轮发放时间为2025年8月15日至9月13日 第二轮发放时间为9月19日至10月11日 [1] - 可预订演出时间覆盖2025年8月15日至12月31日 [1] 适用范围与类型 - 适用演出类型包含话剧 歌剧 舞剧 木偶剧 杂技剧 音乐会 音乐剧 戏曲 live house 脱口秀 沉浸式演出及电竞比赛 [1] - 明确排除演唱会及体育消费券适用赛事 [1] 消费券面额设置 - 设置5档券面额度:满100减30元 满300减100元 满500减200元 满800减300元 满1000减400元 [1] 领取规则与平台 - 采用先到先得抢券形式 每周五周六12:00至20:00开放领取 [1] - 支持云闪付App"本地精彩"专区 支付宝App首页搜索及微信小程序三大平台入口 [1] - 第一轮每平台限领一张券 使用有效期为领取后7个自然日 [2]
服务业增势良好
新华网· 2025-08-12 06:22
服务业整体增长态势 -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390314亿元 同比增长5.5% 占GDP比重59.1% 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1] - 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2% 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 拉动GDP增长3.2个百分点 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2] - 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195172亿元 同比增长5.7% 较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 贡献率提升至61.2%[2] 细分领域表现 -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9.6% 合计拉动服务业增长1.7个百分点[4] - 二季度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提升至11.8% 商务服务业增长9.0% 6月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6%和8.4%[4] - 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1% 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利润总额快速增长[2] 新兴服务业动能 - 1-5月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9% 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增长9.5%[5] - 电子商务服务同比增长13.4% 信息服务增长11.1% 研发与设计服务增长10.4%[5] - 数字技术应用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 信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7.4%[5] 服务消费与文旅表现 - 上半年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高于商品零售0.2个百分点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5.5%[2] - 旅游游览服务交易额增长31.9% 文化体育服务平台增长7.4% 全国电影票房超292亿元增长20%[3] - 演唱会票房同比增长约40% 网上零售额增长8.5%[2][3] 对外开放与投资 - 1-5月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32543.6亿元 同比增长7.7%[7] - 维修维护服务执行额增长46.5% 业务运营服务增长20.7%[7] - 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596.4亿元 占全部外资比重超70%[7] - 高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6% 占服务业投资比重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5] 市场预期与景气度 - 上半年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50.2% 持续位于扩张区间 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值56.7%[6][7] - 服务业景气指数连续数月保持在50%以上扩张区间[7]
暑期演出单月34.23亿票房,这届年轻人更爱“情绪产品”了?
36氪· 2025-08-08 00:10
2025年暑期的演出市场,从内容到市场都称得上热闹。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7月,全国上演总票房为34.23亿,其中演唱会占比高于九成,票房为29.41亿。对比2024年7月22.19亿的成绩,几乎 是翻了近六成。若是对标暑期档电影7月总票房40.67亿的成绩,会发现,演出市场与电影票房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除了鸟巢演唱会连开12场的五月天、780元票价在二级市场飙涨至万元的易烊千玺"礐嶨"巡回演唱会,在这些足够让乐迷为情怀和喜好买单的内容之余, 大量新鲜势力的加入,也为演出市场带来润色。 让观众一边高喊"退票"应援词、一边为"前苏联最后的玫瑰"精修现场图的那艺娜,代表着另辟蹊径的垂直圈层;与周杰伦演唱会抢票难度"平起平坐"的刀 郎背后,是"孝子孝女"经济;主打"唱别人的歌,开自己的演唱会的"岳云鹏勇闯演唱会市场,包容度与观演受众的逐渐深化。 相较于观影等保留节目,年轻人在演出这类实体消费上投入的热情不减反增。当小品、相声、脱口秀等业态跨界演唱会市场,2025热闹的暑期档,或许并 非一场单纯的娱乐产品的较量,更像是在比拼"情绪基建哪家强"。 当差异化"入侵"演出市场 相较于前几年,以演唱会为主的演出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