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垃圾处理
icon
搜索文档
永兴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20.65亿元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证券日报· 2025-08-27 07:1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5亿元,同比增长12.60%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同比增长9.32% [2] - 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5.4亿元,分红比例65.81% [3] 运营数据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535.83万吨 [2] - 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上网电量22.05亿度 [2] - 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80万吨 [2] - 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8.83万吨 [2] 产能扩张 - 完成忻州洁晋公司控股股权收购 [3] - 新增垃圾焚烧发电产能2600吨/日 [3] - 新增生物质处理产能300吨/日 [3] 技术研发 - 在智慧电厂多场景应用、SNCR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设备等技术持续投入 [3] - 取得多项技术和应用成果 [3] 业务发展 - 推动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 [2] - 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多个项目投入运营 [2] - 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绿色电能综合应用的载体优势 [2]
永兴股份: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中证网· 2025-08-26 14:3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5亿元 同比增长12.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 同比增长9.32% [1] - 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 派发现金红利5.4亿元 每10股派现6.0元(税前) 分红比例65.81% [2] 运营数据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535.83万吨 [1] - 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 上网电量22.05亿度 [1] - 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80万吨 [1] - 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8.83万吨 [1] 产能扩张 - 完成忻州洁晋公司控股股权收购 [1] - 新增垃圾焚烧发电产能2600吨/日 [1] - 新增生物质处理产能300吨/日 [1] 技术研发 - 在智慧电厂多场景应用 SNCR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 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设备等技术研发及实践上持续投入 [2] - 取得多项技术和应用成果 [2] 业务发展 - 推动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 [1] - 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多个项目投入运营 [1] - 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绿色电能综合应用的载体优势 [1] - 与新产业 新业态战略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1]
永兴股份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增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12:4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65亿元 同比增长12.60%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亿元 同比增长9.32% [1] - 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 派发现金红利5.4亿元 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0元(税前) 分红比例65.81% [2] 运营数据 -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进厂总量535.83万吨 [1] - 垃圾焚烧发电量25.76亿度 上网电量22.05亿度 [1] - 累计掺烧存量垃圾超80万吨 [1] - 为周边工业企业提供蒸汽合计8.83万吨 [1] 产能扩张 - 完成忻州洁晋公司控股股权收购 新增垃圾焚烧发电产能2600吨/日 [1] - 新增生物质处理产能300吨/日 [1] 技术研发 - 在智慧电厂多场景应用 SNCR液态高分子脱硝工艺 新一代移动储能供热设备等技术研发实践取得多项成果 [2] - 技术研发结合精细化管理有效提升核心业务运行效率 [2] 业务发展 - 推动供热管网向周边工业片区延伸覆盖 [1] - 移动储能供热项目在多个项目投入运营 [1] - 循环经济产业园具备绿色电能综合应用载体优势 与新产业新业态战略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1]
中金:升光大环境(00257)目标价至5.2港元 上调股息预测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 [1] - 纯利同比下降10% [1] - 派息同比增长7%至0.15港元 [1] - 派息比率达42% [1] 资本开支与业务拓展 - 今明两年资本开支保持稳健 [1] - 海外业务资本开支占比可能提升 [1] - 中亚和东南亚地区垃圾焚化项目正在拓展 [1] 评级与预测调整 -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上调今年股息预测至0.25港元(同比增长10%) [1] - 目标价提升8%至5.2港元 [1] 现金流状况 - 中期盈利下滑但自由现金流保持稳健 [1]
中金:升光大环境目标价至5.2港元 上调股息预测
智通财经· 2025-08-26 09:0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 [1] - 纯利同比下跌10% [1] - 派息同比增长7%至0.15港元 [1] - 派息比率达42% [1] 资本开支与业务拓展 - 今明两年资本开支保持稳健 [1] - 海外业务资本开支占比可能提升 [1] - 中亚及东南亚地区垃圾焚化项目正在拓展 [1] 投资评级与预测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 自由现金流表现稳健 [1] - 上调今年股息预测至0.25港元(同比增长10%) [1] - 目标价提升8%至5.2港元 [1]
皖能电力:8月22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13:33
公司治理 - 第十一届第十一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22日以现场结合通讯方式召开 [1] - 会议审议《关于公司各经理层成员2025年度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和目标建议值的议案》等文件 [1] 财务表现 - 2025年1至6月营业收入构成:发电行业占比79.28% 煤炭行业占比17.97% 运输行业占比1.52% 垃圾处理占比1.09% 其他业务占比0.14% [1]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165亿元 [1] 行业背景 - A股市场成交额连续8天突破2万亿元 [1] - 证券行业启动秋季招聘 行业巨头开放25个岗位 [1]
大件垃圾免费回收,深圳把民生痛点变为治理亮点
南方都市报· 2025-08-23 04:10
大件垃圾处理行业现状 - 大件垃圾如床垫 沙发 家电处理难题日益凸显 居民常需付费请人上门处理 费用达数百元[1] - 质量尚可或较新家具常面临白送无人要困境 仅全实木等材质可能被付费回收[1] - 低值回收物缺乏市场吸引力 迫使居民承担高额清运费[3] 深圳模式创新 - 深圳将大件垃圾处理纳入各区财政预算 通过政府采购第三方服务实现免费收运 例如坪山区2025年投入51.36万元专项经费[1][2] - 全市设立4500个专项垃圾暂存点 覆盖住宅区 城中村及学校 居民仅需搬至暂存点或联系物管即可免费清运[1] - 采用"深分类"微信预约平台 物管可通过系统一键预约免费上门回收 清运企业通过GPS优化路线避免空载浪费[1] 资源化处理技术 - 大件垃圾通过专业拆解实现95%以上回收率 处理中心使用破碎机 除铁器等设备分拣木材和金属用于再生材料生产 剩余部分焚烧发电[2] - 2024年深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8.5% 日均回收量超1.1万吨 大件垃圾资源化显著降低填埋场负荷[2] - 形成"变废为宝"闭环处理 契合"无废城市"低碳目标并减轻末端处理压力[2] 模式比较与优势 - 深圳采用"政府买单 全民共享"模式 相比德国 日本等付费预约 购买"垃圾票"流程更高效[2] - 通过财政托底与全域覆盖公共服务 智慧化预约与集约化收运实现资源化利用与低碳处置[2] - 从根本上消除"代扔费"乱象 体现公共服务普惠性[2] 行业治理方向 - 大件垃圾治理需转向"政府主导+技术赋能+全民参与"综合治理模式[3] - 管理需注重可行性和居民参与性 避免要求居民自行运送至指定处理点的不合理方案[3] - 城市公共服务兜底是解决低值垃圾问题的核心 能提升市民获得感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与碳中和目标实现[3] 未来发展空间 - 当前"深分类"平台仅限物管预约 个人用户需依赖物管中转 未来需开放个人服务渠道[3] - 针对流动人口如搬家频繁租户群体 临时投放点或应急热线服务需加强[3] - 强化数据驱动可进一步提升市民体验感[3]
公用事业领域反垄断指南公开征求意见 哪些方面涉及你我生活?一文了解↓
央视网· 2025-08-22 02:16
公用事业反垄断指南制定背景 - 市场监管总局起草《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公用事业涵盖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广播电视、公共交通等行业 多数具有自然垄断环节 [3] - 公用事业因公共性、地域性、政策性等特点 其垄断行为类型、表现和损害具有特殊性 需制定专门指南增强执法科学性 [4] 垄断协议行为规范 - 指南细化公用事业领域垄断协议行为具体表现 帮助经营者识别法律风险 [6] - 横向垄断协议为主要类型 常见于瓶装燃气行业 表现为固定价格、划分销售区域或市场份额等行为 [8] - 指南针对横向垄断协议的口头约定、会议、自律公约及联合经营等形式作出针对性规定 [8]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规范 - 滥用行为多发生于供水、供气、供电、供热等行业 [9] - 指南细化不公平高价、拒绝交易、限定交易、搭售、附加不合理条件和差别待遇等行为的认定因素 [9] - 无正当理由行为将认定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指南列举正当理由考量因素如法律法规规定、行业惯例等 [10] - 以保障安全为由实施滥用行为且无法规依据的 通常不认定为正当理由 除非经营者证明必要性 [14] 正当理由认定标准 - 指南专条规定正当理由的认定因素 包括符合法律法规及行业惯例等 [10] - 结合执法实践 指南明确一般不能认定为正当理由的具体情形 [12]
事关水气电热等民生领域,怎样为公用事业经营画红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1 23:39
指南核心内容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公用事业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征求意见稿)》共七章45条 构建公用事业领域体系化反垄断监管制度 [1][3] - 指南针对供水 供电 供气 供热 污水处理 垃圾处理 广播电视 公共交通等具有自然垄断环节的行业 [1] - 指南明确垄断协议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分析框架和认定标准 以及经营者集中审查重点 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规则体系 [3] 垄断协议监管重点 - 公用事业领域垄断协议以横向垄断协议为主 多出现在瓶装燃气行业 [3] - 横向垄断协议具体表现形式包括:通过口头约定 会议 自律公约固定价格或利润水平 通过合作经营 联合体划分销售地域或对象 [4] - 指南对纵向垄断协议 组织与实质性帮助行为的具体表现进行细化 [3]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认定 - 经营者以保障安全为由实施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需证明必要性 否则不能认定为正当理由 [6] - 指南专门规定各类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正当理由及一般不能认定的情形 [6] - 公用事业经营者可行使"正当理由"抗辩权证明行为合理性 [6] 执法原则与协同机制 - 反垄断执法遵循维护公平竞争 依法科学监管 增进民生福祉 服务高质量发展原则 [6] - 执法机构发现违反行业监管法律法规时 将线索移交行业监管部门 发现违法违纪和犯罪问题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和公安机关 [7] - 需协调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部门 司法部门的关系 实现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7]
中国天楹: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1 12:19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5.77亿元,同比下降2.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2亿元,同比下降41.25% [2] - 基本每股收益0.09元/股,同比下降40%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55亿元,同比下降34.48% [2] - 总资产318.7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8.7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08.5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91% [2] 业务板块表现 - 环保业务收入占比79.39%,其中供电及垃圾处理服务收入13.14亿元(占比50.98%),城市环境服务收入5.11亿元(占比19.85%)[13] - 分地区收入:中国地区17.85亿元(占比69.28%),欧洲地区5.16亿元(占比20.03%),亚洲其他地区2.75亿元(占比10.69%)[13] - 供电及垃圾处理服务毛利率48.27%,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 [13] - 城市环境服务毛利率24.59%,同比微降0.18个百分点 [13] 环保业务运营 - 境内外20个运营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稳定运行 [8] - 生活垃圾入库量约417万吨,上网电量约10.65亿度 [8] - 10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通过"焚烧+供热"模式开展供汽供热,蒸汽销售量达116万吨,同比增长59.6% [8] - 越南富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于近期进入调试阶段 [8] 新能源业务布局 - 重点推进吉林辽源和黑龙江安达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建设 [9] - 辽源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514.8兆瓦上网风电项目、214.5兆瓦离网风电项目、生物质绿碳制备项目以及年产10万吨绿色甲醇项目 [9] - 安达项目一期工程涵盖400兆瓦上网风电项目、400兆瓦离网风电项目、生物质绿碳制备项目以及年产1.95万吨绿氢和10万吨绿醇的制氢制醇化工项目 [9] - 与国际认证机构法国必维集团合作推进绿色认证 [11]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截至报告期末获得授权专利735项,其中发明专利138项,实用新型564项,外观33项 [3] - 获得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22项 [3] - 主编和参编国家标准10项,行业标准8项,地方标准10项,团体标准42项,发布企业标准92项 [3] - 深度参与国家能源局《风光生物质制绿色氢氨醇系统规划设计导则》编制工作 [12] 人才队伍建设 - 拥有技术人才超500名 [6] -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科技部创新创业人才1名,国家启明计划1名 [6] - 江苏省"双创计划"引进人才8名,双创博士1名 [6] -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4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名 [6] 投资与项目建设 - 吉林辽源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项目累计投入11.66亿元 [15] - 黑龙江安达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化工一期)项目累计投入1.07亿元 [15] - 越南富寿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投入4.80亿元 [15] - 越南清化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累计投入5.01亿元 [15] 资本运作与融资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47亿元,同比增长717.32% [12] - 货币资金27.2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8.61% [14] - 短期借款31.91亿元,长期借款57.39亿元 [14] - 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报告期内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92.83万元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