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产品加工
icon
搜索文档
老字号邂逅新消费 “江津好物”焕新进京拓市场
搜狐财经· 2025-09-25 06:07
9月23日,"老字号焕新·新爆品进京"江津好物神州行北京推介会暨江津电商节在京成功举办。活动旨在推动江津名优特产品,特别是"老字号"品牌,深度融 入国内大循环,借助电子商务链动三产、数字赋能发展,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百余名企业家、行业嘉宾及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合作新机 遇。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光平在致辞中介绍了江津富集的文旅资源与发展成果,并代表江津人民向北京市民发出热情邀请。重庆 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刘晟表示,驻京办将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支持江津用好首都资源,让更多"江津造""重庆造"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人民 日报数字传播公司董事长吴绮敏提出,将依托其电子阅报栏等屏媒矩阵的传播优势,助力"江津好物"实现从"流量"到"销量"的转化。 重庆市江津区委副书记、区长赵光平致辞 重庆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刘晟致辞 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公司董事长吴绮敏致辞 品牌引领:发布区域公用品牌"一江津彩" 推介会上一大亮点是江津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一江津彩"的正式发布,为地方经济发展再添一张亮丽名片。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赵桂慎就"富硒功能农业发展 方向与策略"作了专题分享,为 ...
“沃野粮仓”科技大显身手 金秋多彩“丰”景有“智”又有“质”
央视网· 2025-09-25 04:35
粮食仓储与技术创新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粮食仓储基地采用智慧粮库综合管理平台 集成智能出入库 粮情监测和智能通风系统 确保粮库温度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下并持续通风 [3] - 秋粮收获期间粮库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 运粮车排队卸粮 传输带持续运转保障稻谷安全入库 [3] - 多部门协同通过技术指导 稳定供电与科学储粮管理守护粮库稳定高效运行 [1][3] 特色农产品种植与产销模式 - 湖南宁乡市大成桥镇3000多亩香芋进入采收期 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 食品公司与合作社签协议保底收购 [4][8] - 种植大户高薪香芋种植面积从200亩扩至2025年1500亩 亩产超3500斤 较2024年增产30%以上 [6] - 该模式带动12家合作社和500多名农民灵活就业 预计2025年总产值超1500万元 [8] 农产品流通与消费促进 - 江苏盐城阜宁县开展农家土特产惠民直通车活动 40多个摊位展销无公害农产品 [8] - 采用即采即卖模式 最快3小时将农产品送达消费者餐桌 部分产品快速售罄 [10] - 计划持续开展直通车活动以扩大农产品消费并让消费者享受实惠 [12] 高价值作物产业化发展 - 山西静乐县5万亩藜麦进入收获期 藜麦原粮经济收益较传统小杂粮增加50%以上 [13][16] - 精深加工后藜麦米售价达每斤70-80元 全县12家加工企业年加工量约1000万斤 [16] - 开发藜麦酒 藜麦醋 藜麦片等50余种衍生产品 全产业链年产值超5.3亿元 [16][18] - 累计带动3500余户农户就业 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18] 高标准农田与产业融合 - 四川蓬安县建成高标准农田49.69万亩 通过土地平整 土壤改良和灌溉配套措施使亩均粮食产能提升15%以上 [21] - 采用即收即烘模式 稻谷离田后经传送带直送烘干中心 当天加工成优质大米发往全国 [18][21] - 将优质农产品与乡村旅游 体验式旅游及文创产品结合 2025年全县第三产业收入近1亿元 [21]
四川雅安:讲好乡村振兴故事 看生态富民的生动演绎
第一财经· 2025-09-25 03:55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活力在融合。在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9月23日至24日,"讲好乡村振兴故事,览生态富美雅安"媒体采风活动在雅安举 行。来自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深入雅安多地,共同见证了一条从传统农业到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从生态保护到经济共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此 次活动不仅是对雅安乡村振兴实践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 在以"中国最美桢楠林"著称荥经县云峰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当地通过村集体联合成立文旅公司,打造集露营、素食餐吧、亲子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景 点,并推出"桢楠认养"活动,盘活闲置土地,促进生态与文化协同发展。未来荥经还将推出"一书一刊"与"桢楠+"系列文创,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通过此次采风,大家深刻感受到雅安在乡村振兴中的创新魄力和实干成效。从茶苗良种、冷水鱼养殖,到短视频助农、中药材种植与生态旅游,雅安正以多 元业态融合走出了一条"生态富民"的新路径。 本次活动积极响应雅安市委五届七次全会提出的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加强特色农产品开发等决策部署,通过媒体视角呈现雅安在乡村 振兴中的创新实践。当地正持续探索以文塑旅 ...
(走进中国乡村)“温饱薯”变“金疙瘩” 马铃薯产业大县深加工引客来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03:36
凌晨4点,张殿武和几位老伙伴开始一天的忙碌。他先将马铃薯淀粉舀入大盆,倒温水稀释后再冲沸 水,待淀粉成为糊状后又用木棍在盆中反复揉搅。软硬合适后,下方有孔的葫芦瓢才正式登场,开始了 关键的"漏粉"工序。只见左手握瓢的张殿武先将已熟的淀粉从盆中舀出,然后移至正烧着热水的大锅上 方。随着他用右手一次次对左手腕的拍打,一条条晶莹状的粉条从瓢中漏出,落入锅中…… 秋日新马铃薯收获后,当地农户就开始新粉条的制作。张殿武说,过去由于马铃薯售价较低且运输不方 便,附近村民就将其制作成粉条售卖,但销售范围很小。 如今,这里很多年轻人正将马铃薯相关产品卖得更远,张殿武儿子张振就是其中之一。数年前,大学毕 业后的张振去了外地工作,后在父亲劝说下回到农村创业。"父亲希望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我就回来 了。" 现在的张振早已子承父业,并经营了一家马铃薯粉条深加工企业。和爷爷挑着粉条在附近村庄沿街叫 卖、父辈骑自行车到县城卖粉条不同,熟悉网络销售的张振在家中通过直播等形式,将企业生产的马铃 薯产品卖向全国,甚至还吸引了国外客商慕名而来。看到网友喜欢传统手艺制作的粉条,当初不愿意回 农村的张振说,他现在喜欢上了自己的"事业"。 (走进中国 ...
好食榜上的卓越品质,十月稻田玉米助推健康新食尚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9-25 03:28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食材消费市场规模达10.56万亿元 同比增长12.7% [2] - 健康饮食意识普及推动行业从"吃饱"向"吃好""吃健康"转型 [2] - 全谷物食品快速发展 玉米凭借天然健康属性成为热销品类 [2] 公司荣誉 - 十月稻田获智通财经2025"好食榜"年度玉米品牌称号 [1][2] - 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连续两年玉米品类中国销量领先 [2] - 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玉米专家"形象 [1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业绩显示玉米品类营收达4.33亿元 [2] - 玉米品类已成为公司第二大核心业务 [2] - 抖音平台玉米单品链接累计销量超1480万单 [7] 产品创新 - 突破传统粗粮限制 推出玉米棒/玉米段/玉米粒等多形态产品 [2] - 创新开发烧烤味/麻辣味及即食玉米段等方便产品 [2] - 即食玉米段和水果玉米粒成功拓展休闲食品和一人食赛道 [9] 供应链布局 - 在辽宁沈阳/黑龙江五常/广西南宁建立三大玉米产业基地 [7] - 实现从采购到销售的全链路一体化运营 [7] - 全产业链布局保障高品质产品稳定供应 [7] 营销策略 - 覆盖机场/高铁等高势能线下场景 [11] - 与治愈系游戏《猫咪和汤》IP联名 触达全球7000万年轻玩家 [11] - 通过ChinaJoy展会派发产品 打造沉浸式体验 [13] - 联动《新白娘子传奇》创造话题 赞助吉林马拉松传递健康理念 [13] 渠道战略 - 依托全渠道布局高效响应消费需求 [7] - 线上渠道表现突出 抖音平台销量显著 [7] - 线下线上结合实现全方位市场覆盖 [7][11][13]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5:11
2025年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行。时值"十 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届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现出特殊的历史意义。 此时中国农业交出了一份丰收的答卷。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9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 五"时期,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202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 产了740亿斤。如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 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充分保障。 本届丰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新农人、地方特色农产品经营者、农业合作社、农业相关企业和电商 平台等。他们参会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想推广自主研发的农业新品种与深加工产品,有的想借助全 国性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对接上下游资源,有的想展示智慧农业技术与数字化管理成果,还有的想 通过交流学习先进的农业模式推动本地产业升级。 但他们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 丰收的平台,更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促 进产销对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契机,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协作,共同助力中国农业迈向高质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平台,更是推动农业全 ...
2025达州丰收节开幕,“水产美食消费季” 同日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24
9月24日,四川省达州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开幕式暨水产美食消费季活动在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举行,全面展示农业发展新成就,彰显农村新气 象,展现农民新风采。 封面新闻记者 曾业 摄影报道 开幕式活动现场。 作为四川省的农业大市,达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1.1万亩,规模稳居全省第二;率先打造"全国首家、西南唯 一"的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用全省8.2%的耕地面积,贡献了全省9.1%的粮食产量,总产连续12年居全省第一。 "水产美食消费季"活动启动后,欢乐摸鱼、抓鸭子、钓虾等趣味活动精彩纷呈。垂钓者们享受着宁静与期待交织的乐趣,欢乐摸鱼、抓鸭子现场则是一片 欢声笑语。钓虾活动也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大家期待着收获满满的虾篓。农民运动会同样热闹非凡,接力运南瓜、稻田拔河、水上运虾……花样繁多的比 赛项目,全面展示农民朋友的拼搏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力量。活动现场还设置了水产美食展示区,来自全市的各种鲜美水产品被端上餐桌展示,让人垂涎欲 滴。 抓鸭子活动现场。 稻田拔河比赛现场。 达州还积极培育壮大"达字号"区域标志品牌,做强做优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达州农业的发 ...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丰收新图景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12:12
秋分时节,中国大地五谷丰登。 如今的丰收节,已然成为展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 种业新根基 种子是农业的起点,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在丰收节的种业振兴成果展区,一场关乎自主可控的"芯片"之战成果初显。 记者在展区看到,华蜜、中梨玉翠、中矮红梨、五九香等不同品种的中国梨整齐摆放。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员赵德英对记者介绍,通过传统杂交 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中国梨育种技术不断升级,早熟、优质、抗逆新品种不断涌现。 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自主育成的华蜜梨为例,其母本为八月红、父本为红香酥,不仅树势较强、树姿半直立,成枝力与萌芽率也处于适中水平,且 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同时具备抗梨黑星病、耐寒冷的特性。 赵德英指出,目前,中国梨的种质资源利用从"依赖引进"转向"本土创新+引进改良"并行,遗传基础持续拓宽。然而,中国梨产业虽然规模庞大,但主栽品 种结构较为单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占比较低,市场选择有限。突破的关键在于高效育种理论、关键技术创新和种质资源的深度保护与利用。 2025年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行。时值"十四五"规 ...
产业链串起“致富经” 山东让乡村“土特产”闯进全球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11:54
产业链串起"致富经" 山东让乡村"土特产"闯进全球 中新网济南9月24日电(周艺伟)猪小肠经过提取"变身"高附加值生物医药原料,手工卷饼凭借标准工艺 飘香海外餐桌,传承百年的木工手艺现身国际市场……在山东,从乡村田野到企业车间,越来越多曾囿 于地域的"土特产",正沿着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稳步走向全球市场。 "老资源"变"新引擎",科技赋能链全球 位于菏泽市郓城县的山东绅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从肠衣加工作坊起步,曾将肠衣产品远销20多个 国家和地区。"仅靠肠衣产品,企业发展有局限性,必须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公司董事长刘建洋回忆 说,一次国际展会中,他了解到猪小肠黏膜可提取出用于抗凝血治疗的肝素,市场前景广阔。 此后,该公司联合高校科研力量,成功突破肝素提纯技术。其低分子量肝素钠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据领先 地位,并进一步延伸出眼科药产品线,涵盖眼科检查、散瞳、麻醉等全系列滴眼液,实现相关药品的进 口替代。 据刘建洋介绍,公司每年消耗猪小肠约500万根,这一需求不仅拉动当地生猪养殖产业发展,还带动周 边2000多名农户实现稳定就业。如今,一根从郓城出发的猪小肠,经过肝素提取、药品研发,最终化作 畅销全球的低分子量肝 ...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11:52
秋分时节,中国大地五谷丰登。 2025年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行。时值"十四 五"规划收官之年,本届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现出特殊的历史意义。 此时中国农业交出了一份丰收的答卷。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9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时 期,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202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了740亿 斤。如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 安全充分保障。 本届丰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新农人、地方特色农产品经营者、农业合作社、农业相关企业和电商平台 等。他们参会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想推广自主研发的农业新品种与深加工产品,有的想借助全国性平台 拓宽销售渠道、对接上下游资源,有的想展示智慧农业技术与数字化管理成果,还有的想通过交流学习 先进的农业模式推动本地产业升级。 种子是农业的起点,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被称为农业的"芯片"。在丰收节的种业振兴成果展区,一 场关乎自主可控的"芯片"之战成果初显。 记者在展区看到,华蜜、中梨玉翠、中矮红梨、五九香等不同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