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旅

搜索文档
儋州发出首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
海南日报· 2025-06-05 01:36
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颁发 - 儋州市首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颁发给海南裕华和美乡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曹振 [1][2] - 该证书为企业土地使用、投入等长远规划提供保障 [2] - 证书可作为抵押凭证向银行贷款 [2] 项目背景与需求 - 项目为儋州市和庆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 [2] - 项目核心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升土地使用效益 [2] - 项目内容包括建设"沉香+咖啡"立体种植示范园、种植沙姜及大黄姜、打造乡村文旅等 [2] - 项目投资金额较大、建设周期较长 [2] 政府举措与成效 - 儋州市资规局成立攻坚专班,主动对接农业部门 [3] - 通过明确职责、制定标准化操作指引、优化不动产登记系统等举措打通登记业务堵点 [3] - 建立"全流程跟踪、全要素保障"工作机制 [3] - 证书颁发标志着儋州土地权益管理迈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3] - 涉农企业、合作社和承包户可申办不动产登记 [3] 未来计划 - 儋州市资规局将加强与农业农村部门、属地镇政府等部门的协作 [3] - 共同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从合同签订、确定权属到登记颁证等系列工作 [3]
佛山南海以艺术为媒激发乡村文旅新活力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5-16 08:30
文旅融合与艺术节效应 - 佛山南海区通过连续举办两届大地艺术节,以艺术为媒介盘活乡村资源,吸引游客277万人次,培育30余家咖啡店、甜品店、民宿和茶楼餐厅,并落地多个艺术设计工作室 [1] - 第二届大地艺术节以"水係南海"为主题,覆盖西樵镇和九江镇,194位全球艺术家创作超200件作品,形成全域性文旅消费场景 [2] - 艺术节带动乡村基础设施和创新氛围改善,如儒溪村集聚5间茶啡饮品店,平沙岛吸引艺术家设立工作室并长期定居 [4] 商业机会与创业案例 - 咖啡店主苏敬谊在烟桥古村的店铺日均销售500杯咖啡,营业额达8000元,新开西樵山分店客流量超预期,春节假期单日销量激增至1000杯,3个月回本 [1][2] - 返乡青年吴恺宁创办"鹭舍"主题民宿,因艺术节流量经常爆满,拓展私房菜、咖啡等服务,形成多元消费场景 [3] - 罗行艺术墟通过百年建筑改造火爆出圈,"五一"期间北江吾舞国际舞蹈节吸引游客15万人次,实现艺术与在地文化深度交融 [5] 文化赋能与可持续发展 - 大地艺术节强调在地性,村民深度参与创作与运营,如儒溪村成立文旅公司,推动返乡致富 [4] - 艺术节唤醒历史文化印记,如"水上南海"游线重现桑园围船运场景,串联10个艺术片区 [4] - 本土文化商业化案例涌现,如苏敬谊将龙舟文化转化为钥匙扣、模型等文创产品,提升品牌附加值 [5] 区域经济联动 - 佛山市提出建设环西江—北江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艺术乡建"成为片区发展新叙事方式 [5] - 九江烟南社区通过艺术节盘活闲置资源,带动文旅产业破圈升级,形成"艺术+青年+村民"协同模式 [2][4]
小村新事:小村里的“分红经济学”
新华网· 2025-05-14 07:26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效 - 天津市武清区南任庄村通过整合1167亩村集体承包地成立合作社 耕地规模化经营扩大实际种植面积约200亩 提升耕地利用率并降低经营成本 [2] - 南任庄村500多位村民成为合作社股东 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权、村民变股东 2024年村集体年增收200多万元 村民可支配收入显著增加 [2][4] - 天津建立数字化股权管理平台 实现股权登记、流转、质押、分红全流程监管 确保集体资产家底清、账目明、流转活 [3][4] 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 西青区西闫庄村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 2018年实现家家有资本、户户是股东、年年有分红 2023年成立文旅产业发展公司打造农旅综合体 [4][5] - 西闫庄村2024年集体增收800多万元 村民每人分红8000多元 通过政府主导、集体所有、市场运作模式开发特色产业 [7] - 天津市363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完成产权制度改革 形成家家是股东、户户可分红的乡村振兴格局 [7] 产业融合与资源盘活 - 南任庄村通过集中采购农资和引入大型农机具 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 未来计划推进农旅融合盘活闲置资源 [2][4] - 西闫庄村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开发稻蟹混养、垂钓、露营等多功能都市农旅综合体 进一步带动集体经济发展 [5][7]
这位较真的上海“80后”,如何重塑成都乡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7 14:09
核心观点 - 唐利利从广告、金融行业跨界到乡村振兴领域,带领团队在成都彭州实施"蔬香理想村"项目,通过文旅融合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1][5][6] - 项目采用O+EPC模式,涵盖高端民宿、亲子乐园、主题餐厅等业态,以蔬菜为核心打造年轻化品牌形象 [12][13][22] - 团队注重在地化运营,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培养本地人才、引入数字游民等策略实现可持续乡村发展 [13][15][18] 跨界转型 - 唐利利早期从事广告营销,服务外资企业客户,后转行金融并考取基金证券从业资格 [5] - 受乡伴集团董事长启发进入乡村振兴领域,从浙江衢州基层项目起步,参与改造闲置农房为民宿 [6][10] - 在"树蛙部落"项目中验证"高端民宿带动整村发展"模式,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并培训运营技能 [10] 项目运营 - 蔬香理想村为西南首个农业产业升级文旅示范项目,包含原舍蔬香民宿、蔬菜绿乐园等场景 [12][13] - 团队60%时间驻扎当地,解决快递物流、外卖服务等基础问题,已吸引十余名外地年轻管理者 [13][15] - 采用"60分开业80分迭代"策略,在未完工状态下提前开放部分业态以测试市场反应 [19] 商业模式 - 与安踏合作改造停车场为品牌店,平衡商业回报与乡村特色,实现盈亏平衡 [22] - 引入Linefriends等国际品牌,规划甜品站等互动体验提升乡村生活品质 [22] - 开发蔬菜巧克力、主题婚礼等衍生品,重构农业价值链而非依赖自然景观 [24][26] 人才策略 - 硕士学历管理者在火锅店端盘子,通过"陪伴式成长"培养本地员工 [13] - 计划引入数字游民和主理人制度,招募"懂乡村又懂潮流"的复合型人才 [18][24] - 强调设计师需创造优质公共空间,才能吸引年轻人长期扎根而非短暂停留 [13] 发展计划 - 加速二期项目收尾以迎接蔬博会,筹备蔬菜艺术展、节气工坊等IP活动 [24] - 三期规划将强化"农业+"模式,通过艺术街区等场景持续激活乡村生态 [16][25] - 目标实现"每年不一样"的渐进式改善,包括卫生、服务、场景等细节提升 [2][18]
600万旅居客,云南何以成为“第二故乡”?
新华财经· 2025-05-06 08:34
云南旅居产业发展战略 - 云南省政府计划在2025年做实打响"旅居云南"新品牌 力争旅居人数达600万 [1] - 到2027年全省将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 引培旅居龙头企业 打造全国知名样板 [3] 旅居消费结构变化 - 2024年云南旅游总花费达1.14万亿元 旅居人数389万同比增长20.7% 平均旅居天数80天 [2] - 传统观光旅游消费结构:交通占比40% 住宿30% 餐饮10% 景区10% 其他10% [2] - 旅居模式消费结构优化:餐饮占比提升至40% 住宿30% 交通降至10% 其他消费20% 本地花费大幅提升 [2] 旅居人口特征与资源注入 - 旅居者中约60%年龄在20-40岁 13%选择乡村作为旅居地 带来发达地区人才和智力资源 [3] - 旅居者具备一定收入和知识储备 为目的地社会发展注入信息资源和"候鸟"人才 [3] 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 曲靖红瓦房村通过旅居改造 2023年入选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 村级直接增收近200万元 [4] - 该村发展花卉产业、文化艺术、民宿旅居等业态 每年带动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村民户均增收约1100元 [4] - 项目吸引28户农户注册开展经营活动 推动外出务工年轻人返乡创业 [4] 企业参与与投资回报 - 若谷文旅参与多个乡村文旅项目 政府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企业自筹资金进行老房结构性改造 [5] - 马龙土瓜冲村项目企业投入400万元 因丰富商业业态预计3年可收回成本 [5] - 企业计划2025年底在云南交付19个精品旅居村 未来3-5年完成100个旅居村点位打造 [6] 曲靖旅居产业优势 - 夏季平均气温19.7℃ 森林蓄积量6983万立方米 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 吸引川渝湘鄂客群 [7] - 每年夏季接待50多万游客 平均旅居时间10天以上 最长超过3个月 [7] - 住宿成本占比约30% 已形成租赁自建房、旅居宾馆等多业态 价格低且稳定 [7] 教育资源配置优势 - 曲靖成立基础教育集团108个 学区53个 城乡共同体14个 辐射学校2134所 覆盖学生超84万人 [8] - 通过优质学校带动新模式 教育质量多年保持全省头部地位 满足旅居者代际抚育需求 [8]
传统文化碰撞现代创意 浙江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
中国新闻网· 2025-05-03 00:29
文章核心观点 浙江乡村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深度融合探索乡村文旅融合新路径,构建可持续文化生态系统推动乡村振兴 [1][7] 分组1:浙江乡村文旅融合案例 - 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大运河畔船拳表演焕发新姿,00后传承者王梓轩视频获3.2万点赞,微电影上线3天全网播放量突破10万,船拳成“国潮符号” [1][5] - 练市镇大运河历史街区形成“文化传承 - 青年创业 - 商业消费”生态闭环,2024年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幅达18%,非遗展演带动上千万元消费 [5] - 嘉善姚庄横港村稻田中10米高粉色泡泡火山装置艺术成“出片胜地”,“五一”假期有“专业live秀”“全民K歌”及野米饭烹饪体验 [5][6] - 台州天台赭溪老街有高空实景飞天表演,还有西洋音乐沙龙,传统与时尚、东方与西方交融 [6] 分组2:浙江乡村文旅融合逻辑 - 非遗通过场景再造、技术赋能和商业转化构建可持续文化生态系统 [7] - 传统文化成Z世代“社交货币”,绿水青山成创意经济试验场推动文化自信与乡村振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