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文旅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福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成功举办“海之味・海韵臻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17
活动概况 - 福鼎市政府于9月19日至21日主办"海之味・海韵臻品"线上线下促销活动 整合品海味、购臻品、赏山海体验[1] - 活动通过线下展销与线上直播联动 实现现场体验与云采购结合[3] - 现场设置1元拍卖环节 福鼎品品香白茶酒以200元成交[3] 产品展示 - 展销区集中呈现福鼎工业名企特色产品 包括鲈鱼、大黄鱼等鲜活水产及海蜇、海苔即食海产[3] - 深加工产品覆盖福鼎白茶、白茶饮品、白茶酒及福鼎蜜翅 体现传统与创新结合[3] - 预制菜、即食海产通过直播间直观展示食材来源与加工工艺 吸引线上用户下单[3] 产业背景 - 福鼎作为福建省十大海洋经济强县 拥有1.49万平方公里海域 超6万人参与海洋经济[5] - 市政府实施"海洋强市"战略 推进"鼎鱼计划" 重点推动鲈鱼和大黄鱼为核心的水产加工业转型升级[5] - 构建现代化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 巩固全国渔业产业标杆地位[5] 战略转型 - 水产加工业从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转型 通过线下体验+线上传播模式拓展市场[9] - 活动助力工业龙头企业品牌升级与产业链延伸 促进渔民和企业共享产业红利[9] - 未来将探索产业+文旅融合模式 推动福鼎鲜味进入更广阔市场[9]
30.76亿元助力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
新华日报· 2025-06-23 21:09
乡村振兴财政投入 - 省财政厅2024年安排30 76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升级和产业发展环境改善 [1] - 2024-2025年共安排58亿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用于村庄建设 公共服务改善和环境整治等 [5] 乡村环境整治成效 - 沿湖村成立"渔美"物业公司 聘用20名退渔渔民开展河道清理等环境保洁工作 [1] - 利用荒坑荒片 废旧池塘等空间打造湿地景观 停车场等特色设施 使用船只 木桨等废旧物品进行艺术化改造 [2] 特色产业发展 - 海门小窝头家庭农场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甘蔗 亩产2500-3000根 亩收入约1 5万元 [2] - 海门区片区拥有127个家庭农场 9家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12家500亩以上现代农业基地 [3] - 采用物联网 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慧化种植 培育"绿羊谷""淘米记"等知名农业品牌 [3] 村集体经济数据 - 海门区16个村2024年集体总收入2468 29万元 村均收入154万元 可持续性收入占比54 08% [3] - 冯庄村计划2025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比2021年翻两番 突破200万元 [4] 文旅融合发展 - 冯庄村将打造"簖蟹文化科普"体验中心 构建科普互动 美食文化和消费转化三位一体空间 [4] - 联动成熟文旅项目发展渔事主题乡村研学产业 促进渔业一二三产融合 [4] - 现代渔业产业园实现从种苗生产到销售的全产业链规模化发展 [4]
桐庐小乡村打造杨梅产业集群
杭州日报· 2025-06-05 02:16
杨梅酒心巧克力创新产品 - 杭州天赞食品有限公司创新推出杨梅酒心巧克力 将浸泡一年的杨梅果肉调制成酒精浓度适宜的液体酒心 形成独特风味[2] - 该产品属于手工巧克力 日产量70-80盒 市场反响良好[2] - 公司现有26名工人 其中24名为本村及周边村民 生产旺季还会吸纳十余名"银发族"灵活就业[2] 杨梅产业多元化发展 - 贤福家庭农场推出杨梅仔排 杨梅红烧肉等创意菜 实现"产业+文旅"深度融合[4] - 吉木丘林农场每年收购至少1万公斤杨梅 加工成杨梅汁延长销售周期[4] - 梅蓉村已开发杨梅饮品 蛋糕 蜜饯等多种衍生产品[4] 梅蓉村杨梅产业规模 - 梅蓉村杨梅种植历史超500年 现有种植面积2000余亩[5] - 全村1100户农户中杨梅种植户超900户 年产量25万公斤 总产值超1000万元[5] - 计划通过农科院专家指导提升品质 并借助多种业态延伸产业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