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业

搜索文档
“苏超”热潮叠加毕业游旺季 华住集团暑期接待量已突破2300万人次
证券时报网· 2025-07-25 10:47
暑期旅游市场升温 - 7月1日至7月21日公司旗下品牌酒店接待总量超过2300万人次,同比增长24%,整体入住率达84% [1] - 一线城市中深圳以91%入住率领跑,北京、上海紧随其后 [1] - 二线城市中沈阳、昆明、福州、南宁、大连等凉爽城市整体入住率超过90% [1] - 三线城市漯河入住率接近100%,梧州和吉林市分别达95%和94% [1] - 四线城市鸡西市和双鸭山市入住率双双突破100% [1] 营销策略与区域表现 - 公司通过多元化营销活动和会员权益升级挖掘国内文旅市场潜力 [1] - 江苏省因"苏超"赛事叠加暑期旺季,整体入住率超80% [1] - 南京、徐州、淮安、镇江、扬州等主场城市住宿需求显著提升 [1] 入境旅游市场增长 - 7月1日至7月21日累计接待外国游客超18万人次,同比增加51% [2] - 旗下高端品牌成为入境游客首选 [2] - 上海外滩东方美仑美奂酒店推出多语言服务和特色旅游套餐 [2]
重塑酒店直订信任,华住会升级“贵即赔”,打造会员专属价格标尺
北京商报· 2025-07-25 09:21
公司动态 - 华住会升级"贵即赔"会员价格保障功能,推出"订贵可赔,降价可退"双重机制,直击消费者痛点 [1][4] - 华住会会员规模已超2.8亿,近期跨行业联动拓展权益场景,如与吉祥航空、滴滴出行联名会员合作 [10] - 会员通过华住会官方渠道下单后,若发现合作平台价格更低,可获至少差价2倍价值的积分赔付(铂金会员3倍) [7] - 华住会会员权益包含贵即赔保障、房费折扣、积分兑房、免费早餐等,精准契合出行者核心需求 [9] 行业影响 - 华住此举旨在以透明价格体系重塑直订渠道信任,试图打破消费者比价焦虑 [1][12] - "贵即赔"功能的公开比价机制将倒逼全渠道价格展示更规范透明,减少价格水分和欺诈空间 [12] - 第三方平台低价竞争挤压酒店利润,消费者和酒店均受价格混乱困扰 [12] - 华住会示范效应可能推动酒店业加速直销体系建设,促进行业价格秩序优化 [1][14] 消费者反馈 - 消费者反映第三方平台存在价格差异大、退改不便等问题,华住会"贵即赔"功能提供价格保障 [3][6] - 资深会员表示华住会App会员价格更具竞争力,积分体系可降低住宿成本 [7][9] - 消费者认为华住会直销渠道保障最优价格,同时享受会员权益,比第三方平台更划算 [6][9]
汉庭登顶全球客房数榜首,把4.0发布会开成了一场游园会
消费日报网· 2025-07-25 05:54
公司表现与市场地位 - 华住集团旗下汉庭酒店以359,475间客房规模荣登2024年度"全球TOP50酒店品牌"榜首,成为全球客房规模最大的酒店品牌[1] - 汉庭酒店覆盖全国1000多个城市,拥有4200家门店,每年服务超1.5亿人次,是国内体量最大的单一酒店品牌[24][27] - 汉庭4.0南京首店开业三天即满房,出租率达103%,会员间夜占比71.5%,部分门店综合RevPAR突破360元[27] 产品升级与用户体验 - 汉庭4.0采用低饱和粉蓝配色设计,大堂配备云朵灯、小马自助站(10秒入住)、多功能卡座、自助咖啡与充电站[11][12] - 客房升级包括万元级家用床垫、0压记忆枕、高星级白鸭绒被、智能加热马桶及天然精油配方洗护用品[13][19] - 早餐引入"明档现做"模式和"一城一味"地域特色,并联合米其林必比登推荐美食打造"国民小馆"[13][17] 商业模式与运营效率 - 汉庭4.0实现100%模组化施工,通过工厂预制部件降低造价波动,施工周期缩短50%[28] - 人房比优化至0.17,借助华住GOP数字化管理工具提升单店盈利能力[29] - 依托华住会2.8亿会员流量,构建"低成本、快回报"模型,成为连锁酒店投资首选[27][28] 品牌定位与社会价值 - 汉庭开创酒店大堂免费开放先河,提供自习室、避雨间、充电站等公共服务,成为城市基础设施[24] - 定位"国民酒店",在高考、春节等场景提供静音楼层、免费热水等支持,年服务1.5亿人次[24][26] - 以200元左右价格提供体面住宿体验,形成"选汉庭不会错"的国民共识[27][29] 行业影响与创新 - 汉庭4.0重新定义经济型酒店标准,从舶来品模仿转向满足中国人本土化需求[18][20] - 通过供应链规模效应和数字化运营,建立行业新标杆,RevPAR表现超越同赛道竞品[27][28] - 20年持续迭代产品(1.0至4.0),聚焦中国旅人真实痛点,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20][26]
“烟火气”里,藏着五星级酒店的生存密码
36氪· 2025-07-25 00:10
行业趋势 - 五星级酒店业务模式转型,通过外摆摊等亲民措施吸引客流,商务和团旅订单减少导致销售策略调整[1][2] - 2024年全国超过1000家中高端酒店关门,涉及客房约10万间,其中高端酒店占比27%[3] - 中高端连锁酒店品牌崛起,2024年全国新开业酒店4.9万家,同比增长27.3%,中高端酒店占比47.7%[11] 市场需求变化 - 北京市五星级酒店2024年前十个月接待人次393万,同比下滑8.7%,收入75亿元,同比下滑8.2%[4] - 自由行用户预订五星酒店比例从50%跌至30%,90%年轻家庭优先选择300-500元价格区间[7] - 87%商旅员工受差旅成本管控影响,五星级酒店依赖的商务活动需求萎缩[6] 竞争格局 - 全季、亚朵等中高端品牌通过价格优势和服务创新分流客群,华住集团推出自助入住机提升效率[12] - 亚朵2023年家居周边销售额达25.92亿元,全季2023-2024年在华南新开145家门店[14] - 五星级酒店仍保有地理位置和布草清洗等硬件优势,但需学习新兴品牌的免费洗衣等增值服务[16][18] 转型策略 - 五星级酒店尝试推出亲子托管、情侣套餐等特色服务,瞄准年轻消费群体需求[19] - 通过"场景创新+价格适配"过渡,目标是将"五星级"从价格标签转化为价值标杆[19] - 部分消费者重新关注五星级酒店行政房等高价高价值产品,显示潜在市场机会[20] 消费者行为 - 消费者从追求"星级"转向注重实用性与性价比,新兴品牌更契合"刚需+效率"需求[14] - 网友批评部分五星级酒店设施老旧、服务僵化,导致客源流失[8] - 年轻消费者偏好"体验后扫码购买"模式,亚朵等品牌将酒店转化为销售场景[14]
希尔顿集团升级宠物友好服务,酒店业加速布局宠物友好赛道成趋势
财经网· 2025-07-24 03:15
宠物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宠物市场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其中宠物住宿市场规模约1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高速增长 [1] - 中国养宠家庭整体市场规模突破7000亿元,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宠物视为家人,"携宠入住和同游"成为刚性需求 [4] 希尔顿集团的宠物友好服务升级 - 希尔顿集团旗下近160家酒店全面升级宠物友好服务,构建"住宿+出行"全链条服务体系,包括定制萌宠主题活动、与滴滴出行合作推出定向优惠券、配备宠物旅行箱设计的"宠物游好礼包" [1] - 通过差异化设计打造沉浸式宠物友好场景,如上海松江广富林希尔顿酒店配备独立户外庭院和专属草坪,杭州鸬鸟希尔顿花园酒店设计宠物奔跑空间,青岛金沙滩希尔顿酒店推出"爪爪下午茶"人宠共享套餐 [1] - 中高端品牌希尔顿惠庭酒店实现全品牌宠物入住支持,与皇家宠物食品合作推出"乐宠由你"联名房,配备宠物小屋、智能喂食器等设施 [1] - 今年五一假期希尔顿惠庭酒店接待的携宠宾客数量是去年的2.5倍,接待好评率100%,截至6月累计接待携宠宾客超3000组 [1] - 与滴滴出行深化战略合作,宾客可领取定向行程快车优惠券,选择滴滴宠物出行服务 [2] 其他酒店品牌的宠物友好举措 - 苏州金普顿竹辉酒店组建由养宠员工构成的服务团队,为宠物定制舒缓音乐卡片和酒店内出行地图,每月2次调查探索苏州宠物友好目的地并发布攻略 [3] - 杭州开元天域酒店为携宠住客提供宠物食品及用品的专属房间和户外草坪,未来计划推出宠物用餐区等专属空间 [3] - 华住集团旗下花间堂酒店推出系列宠物友好服务,包括设置专属IP图标、配备大片草地和公区宠物安置区、准备宠物礼包和清洁袋,截至2025年4月带宠房客订单量占总订单量的20% [3] 行业趋势与需求 - 携宠出行需求推动酒店行业迎来服务升级新趋势,促使头部品牌加速布局 [1] - "人宠社交"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于交通,远程旅游仍不够友好 [2] - 商家发现宠物友好赛道带来的客流增量,顺势而为推出相关服务 [4]
这个指标“北方第二城”:西安,被低估的“五星级酒店之城”
搜狐财经· 2025-07-23 12:30
行业格局 - 五星级酒店数量分布呈现"南强北弱"格局 南方城市占比75% 北方仅25% 其中北京61家 上海56家形成断崖式领先 [5] - 西安逆势上扬成为"北方第二城" 备案五星级酒店数量超过天津、青岛等北方主要城市 [4][5] - 全国五星级酒店数量从2020年820家下滑至2024年736家 但西安实际达到五星级标准酒店已超40家 远超备案数据 [13][16] 城市经济关联性 - 五星级酒店高度聚集地需具备两大特征:经济发达或极具活力 以及文化旅游资源独一无二 [8] - 前20名五星级酒店城市中16座GDP位列全国前20强 包括京沪蓉渝穗杭宁等经济强市 [11] - 西安GDP排名全国第21位 但五星级酒店数量表现优于经济排名 显示其特殊文旅吸引力 [12] 市场变化趋势 - 全国星级酒店数量从2010年1.39万家持续下滑至2024年7716家 反映行业整体收缩态势 [17] - 消费者偏好转向国际酒店品牌(万豪、洲际等)和在线平台评价 传统星级评定体系影响力下降 [18] - 大量特色酒店和民宿崛起 分流了传统星级酒店市场份额 [18] 西安酒店业发展 - 西安五星级酒店发展可追溯至1980年代 早期引进香格里拉、凯悦等国际品牌 [21] - 部分老牌酒店经历转型 如凯悦酒店改造为妇产医院 香格里拉金花饭店终止合作 [21] - 标志性改造案例包括人民大厦索菲特传奇酒店和唐华华邑酒店 均入选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4] 未来发展 - 西安酒店业发展受文旅和经济双重推动 虽面临房地产调整影响 但仍有陕北资金等新投资渠道 [27] - 预计未来将形成新的五星级酒店格局 具体变化将在后续专题中详细分析 [27]
经济型酒店赛道又热了?
36氪· 2025-07-23 02:16
行业趋势 - 经济型酒店行业在2025年出现明显复苏迹象,中国企业占据全球酒店集团前十名中的四席[3] - 中高端酒店仍在涨价,但经济型酒店入住率更稳定且连锁化率加快,反映市场"底部需求"回归[5] - 疫情后消费者更谨慎,追求干净、便捷、有品质保障但价格适中的住宿选择[5] - 加盟商偏好转向经济型酒店,因其选址灵活、建造成本低、标准化高、现金流稳定且回本周期清晰[6][7][8] 头部品牌表现 - 汉庭酒店以4139家门店成为中国经济型酒店规模第一品牌,母公司华住集团全球门店数超3300家[3][10] - 尚客优酒店以2410家门店成为中国市场第二,90%以上门店分布在非一线城市,定位"下沉市场专家"[3][13] - 格林豪泰(2340家)、七天(1922家)、如家(1593家)分列榜单第三至第五名[4] 商业模式创新 - 汉庭实施"去总包"策略,通过自建管理系统降低成本并控制质量[11] - 汉庭按城市等级差异化定价:一线城市精致版房价250元,三四线城市基础款控制在180元以下[11] - 尚客优单房建造成本控制在4-6万元,比中高端品牌低50%,平均回本周期3.5年[14][15] - 尚客优依托自有供应链实现高效装修,平均房价约170元,覆盖230个城市[13][14] 行业竞争格局 - 经济型酒店核心竞争力转向效率竞争,包括拿房效率、建造效率和运营效率[19][20] - 老牌经济型酒店如锦江之星、如家等增速放缓,新品牌缺乏规模或数字化能力难以突围[23] - 行业门槛提高,需要资金、组织、模型三重配套才能实现有效扩张[24] 行业本质变化 - 经济型酒店从单纯价格竞争转向效率驱动的商业模式重构[19][20] - 行业呈现制造业特征,注重坪效、房效等精细化运营指标[21] - 市场认可度取决于"价值感知"而非绝对低价,加盟商更关注清晰的投资回报模型[27][28]
文旅商体多维度融合,公明老城区释放消费新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7-22 17:18
文旅商体融合创新模式 - 公明街道创新推出"赛事经济+票根经济+周末经济"三维驱动模式,通过大型赛事(如省男篮联赛、百县拔河赛)带动周边50余家商户参与"凭票根享优惠减免"促销活动,形成"观赛+住宿+餐饮+购物"一站式消费链条 [2] - 该模式直接拉动周边商圈客流提升25%以上,酒店入住率显著增长,米阁酒店红花山店、康铂酒店等多次出现满房现象 [2] - 配套推出美食地图、文旅宣传视频及"赛事一日游"攻略,红花山体育中心周末双日客流达8.4万人次,红花山公园人流超20万人次,周边餐饮/零售销售额普遍翻倍 [4] 夜间经济与消费场景升级 - 打造夜色烟火步行街、25小区等特色夜间消费集聚区,结合体育消费需求推出夜经济配套服务,实现"乐享慢生活+点亮夜经济"的双向联动 [5] - 餐饮门店(如长记猪肚鸡、重庆老火锅)周末单日营业额达3-5万元,夜间消费呈现高活跃度 [5] - 市民对烟火气浓厚的消费场景接受度高,人均消费亲民且活动频繁,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6] 数字化转型与云端经济 - 商家加速线上化转型,强叔猪杂粥等老字号线上订单占比已超过线下堂食,反映消费方式向云端迁移的趋势 [6] - 外卖订单激增推动商户改变传统经营思维,数字化供需共振成为行业新常态 [6] 运动地标与文旅联动效应 - 红花山体育中心与红木古镇形成文旅联动,古建筑实景演艺(如巡街、坐花轿)带动周边餐饮消费增长 [4] - 运动场景(田径场、游泳馆)与休闲场景(公园漫步)结合,拉动全天候消费热潮,重塑老城区活力 [1][7]
深圳“最大”酒店寻买家:2折甩卖是误读!实地探访运营现状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11:25
深圳湾区会展国际酒店资产出让事件 核心观点 - 深圳湾区会展国际酒店以34亿元整体出让起始价挂牌,包含6.21亿元土地使用权起始价和28.05亿元建筑物评估价,此前"2.2折甩卖"为误读[1][2][3] - 酒店为疫情防控特殊项目先行建设,现通过"招拍挂"完善用地手续,采用"带建筑物出让"形式[3][4] - 酒店拥有4000间客房,当前正常运营,但庞大体量对运营管理和潜在买家实力提出挑战[2][4][6] 资产出让细节 - 出让总价构成:土地使用权6.21亿元+建筑物28.05亿元=34.26亿元,可分四期无息支付[2][3] - 竞得人需签订《会展北国际酒店建筑物出让合同书》和《"平急两用"监管责任书》[3][4] - 允许在保障总建筑面积不变前提下对已建建筑进行拆改建[4] 酒店运营现状 - 2023年开业,定位集群型城市商务园林式酒店,总投资超30亿元[2] - 当前房价336元/晚(大床房),展会期间可达900元/晚且一房难求[5] - 园区分A(长租公寓)、B(酒店主体)、C(宿舍区)三部分,配套设施完善[4][5] 区位发展潜力 - 紧邻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与华发冰雪世界项目仅一路之隔[4][5] - 华发冰雪世界预计2023年四季度开业,或显著提升区域人流聚集效应[5][6] - 所在会展新城片区尚属新兴开发区域,日常人流量较少[4][6] 市场关注焦点 - 资本对酒店资产态度分化,区位和规模优势与"平急两用"责任形成博弈[6] - 出让结果将于8月22日揭晓,运营方表示易主不影响当前经营[5][7]
真是被酒店的欢迎水果给气笑了
36氪· 2025-07-22 01:05
酒店欢迎水果现状分析 - 高端酒店房价过千元但欢迎水果配置简陋 仅提供苹果香蕉橙子等"红绿灯"组合 被消费者吐槽缺乏诚意 [1][25] - 社交平台集中反映果盘问题 包括数量不足(连住三天仅一个果盘) 质量差(蔫苹果) 摆盘敷衍(两片叶子/仨荔枝) [1][8][20] - 国际连锁品牌同样存在服务缩水现象 续住客户仅首日获赠果盘 引发消费者不满并威胁列入黑名单 [7][8] 消费者核心诉求 - 重视情绪价值而非水果本身 消费者更关注酒店通过果盘传递的尊重感和仪式感 [32][35] - 要求差异化服务 房价千元以上的酒店应提供更精致摆盘和稀缺水果品种 [28][30] - 连住客户期望持续获得礼遇 维护老客户成本低于开发新客 [30] 行业运营困境 - 降本增效背景下生鲜水果供应链存在天然短板 难以实现标准化统一采购 导致品质参差不齐 [31][32] - 人工成本居高不下 复杂雕花工艺不可持续 但简单"红绿灯"配置又难以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9][35] - 行业处于供大于求阶段 基础服务已成标配 需通过创意(如融入属地文化的三炮台甜品)实现差异化 [35][37] 优化方向建议 - 用脑力劳动替代体力劳动 通过创意摆盘(如地图产区陈列)提升附加值而不增加过多成本 [35][37] - 走真诚路线 在无法创新时至少保证水果新鲜度和赠送频次 [32] - 平衡标准化与个性化 选择易储存/低过敏/高性价比水果同时注重属地特色 [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