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科技
icon
搜索文档
ST凯利: 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实施结果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8 16:24
股东增持计划实施结果 核心观点 - 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上海欣诚意投资有限公司和袁征先生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于2025年1月20日至7月17日期间累计增持公司股份11,357,810股,占总股本比例从5.6556%提升至7.2396% [1][2][3][4] - 一致行动人上海仲翼投资有限公司在增持期间额外购入1,000,000股,成交总额4,319,000元 [2][3] 增持主体及一致行动人持股结构 - **欣诚意与袁征先生**:增持前合计持股5.6556%,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增持8,626,100股(占比1.2031%),增持后持股6.8587% [4] - **一致行动人**:包括王正民(持股0.0265%)、莱艾福投资(袁征控股60.89%)、仲翼投资(严航全资控股),增持后合计持股比例达7.2396% [2][4] 增持计划执行细节 - **初始计划**:2025年1月宣布6个月内增持不低于10,357,781股,实际完成11,357,810股,超额执行 [1][3] - **交易方式**:全部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实施,欣诚意与袁征累计投入未披露总金额,仲翼投资单笔投入4,319,000元 [2][3] - **时间节点**:首两日(1月20-21日)快速增持3,120,710股,触发1%持股变动披露 [1] 股权结构变动 - **增持前后对比**: - 袁征个人持股从0%增至1.2031%(8,626,100股) [4] - 一致行动人仲翼投资持股从0.4454%增至未披露具体比例(新增1,000,000股) [2][4] - 总股本占比提升1.5840个百分点至7.2396% [4] 合规性说明 - 增持行为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及股份变动管理相关规定,未导致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变更 [4][5]
骗享税费优惠难逃法网
经济日报· 2025-07-17 22:08
税务违规案件曝光 - 陕西永明煤矿有限公司通过违规扩大研发人员范围、虚列研发工时、将部分生产经营用材料违规列入研发费用等手段,少缴企业所得税184.94万元,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23.41万元 [1] - 宁波红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将经营费用、非研发人员人工费用违规计入研发费用等手段,少缴企业所得税79.94万元,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48.96万元 [1] - 龙岩亿懿生辉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通过在账簿多列支出减少应纳税所得额,少缴企业所得税333.67万元,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472.33万元 [1] - 四川仁远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借用他人身份证设立个体工商户,通过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虚列工资薪金支出等手段,少缴企业所得税123.35万元,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21.3万元 [1] 专家观点 - 这些行为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案件查处表明任何企图钻政策空子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 [2] - 税务部门通过"信用+风险"动态监管体系对企业异常成本占比、个体工商户集中注册等风险指标实施精准识别 [2] - 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比对第三方平台销售数据、银行流水等信息,让虚开发票、隐匿收入等违法行为无所遁形 [2] - 随着税收大数据深入应用和纳税信用体系不断完善,税收监管与纳税信用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2] 税务部门创新举措 - 云南税务部门搭建"银税互动"桥梁,将企业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资本",构建"守信者受益"的税收营商新生态 [3] - 青岛税务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为智能装备企业量身定制"体检清单",就税费政策适用情况开展"税务体检"并提出合规建议 [3] - 税务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推动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 [3] - 今年1月至5月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 [3]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诊疗资源扩容 AI儿科医生上岗记(探访)
人民日报· 2025-07-17 21:41
政策支持与行业动态 - 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断、临床专病智能辅助决策等多个AI医疗服务场景 [1] - 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福棠·百川"于2023年3月在北京儿童医院发布,4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推出"重儿·小乙"儿科AI家庭医生 [1] AI儿科医生技术能力 - "福棠·百川"整合300名以上权威儿科专家临床经验,构建覆盖儿童常见病与疑难病症的知识体系 [3] - 该模型吸纳4万多份指南和专家共识,3800多万份科研文献 [3] - "重儿·小乙"知识库包含5000份临床指南、800万篇高质量论文、7万份药品说明书、1000万例优质医患对话 [3] - 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测试中诊断60个门诊病历,准确率堪比12名主治医师及住院医师 [2] 临床应用效果 - "重儿·小乙"上线后完成3.2万轮次咨询,其中50%处于非工作时间段,临床专家评估95%答复严谨完善 [6] - 在10名患儿疑难病会诊中,AI治疗方案与专家组意见高度吻合 [2] - AI能通过单项指标给出针对性建议,如早期识别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5] 基层医疗应用 - 基层版AI儿科医生引入北京房山区北儿窦店儿童医院,包含诊疗、转诊、培训、科普四大模块 [7][8] - 诊疗模块覆盖问诊、检查、诊断、治疗全流程,可提供标准化诊疗指导 [7] - 系统集成高清触控屏、高拍仪、语音交互等技术,支持自然语言问诊和自动生成病历 [8] - 计划在12家北京市儿科医联体成员单位推广,未来将通过云端或本地化部署促进资源下沉 [8] 运营模式与安全保障 - 医院内AI定位为医生助手,诊疗方案最终由真人医生把关 [6] - 线上AI家庭医生主要解答常见问题,用户需阅读声明并勾选同意,页面提示"AI回答仅供参考" [6] - 对疑似严重情况,AI在提供建议后会提醒用户及时就医 [6] - "重儿·小乙"已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备案,持续组织专家跟踪评估服务质量 [6]
链链相系 共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
证券日报· 2025-07-17 16:41
行业趋势与创新 - 健康生活链展区展示了大健康产业各关键环节的前沿产品与技术,涵盖医疗健康、品质生活、中华精品等核心板块 [1] - 数字科技与生物科技的融合创新成为行业焦点,推动从出生到养老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链条发展 [1] - 多家企业展示供应链协同与本土化创新成果,强调中国在全球医疗产业链中日益重要的角色 [2][4] 企业动态与展示 - 欧莱雅首次参展,展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慧供应链、生态圈协同及中国创新驱动的全球机遇链接 [2] - 美敦力首次亮相,推出"五大支柱"战略,展示本土创新成果如LBBP心脏导管,强调中国作为全球医疗创新策源地的潜力 [2] - 星巴克作为"全勤生"展示垂直产业链,与远景合作构建可持续供应链网络,推动咖啡行业绿色发展 [3] - 赛诺菲展示端到端医疗健康生态链,突出本土化制造30周年成果及流感疫苗全流程追溯系统 [4] - 稳健集团聚焦棉花产业链创新,通过数字技术展示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条实践 [4] - GE医疗强调30年国产化实践,与超千家供应商构建"研、产、销、服"体系,增强高端医械供应链韧性 [5] 合作与协同发展 - 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协同发展共识,通过链博会平台推动跨行业合作与本土化创新成果转化 [2][4] - 企业普遍强调"共赢链"理念,如欧莱雅希望将全球与本土协同效应转化为服务消费者的实际成果 [2] - 赛诺菲、稳健集团等企业通过链博会寻求更多合作伙伴,推动健康产业链全球化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4][5] 技术应用与案例 - 美敦力展示医工结合的LBBP心脏导管技术,体现本土创新反哺全球的路径 [2] - 星巴克通过绿色种植、烘焙、物流及门店全链条实践,树立咖啡行业可持续标杆 [3] - 赛诺菲利用沙盘与互动屏幕联动展示流感疫苗全流程追溯系统,强化供应链透明度 [4] - 稳健集团通过"Cotton Tech"全棉科技与实时生产连线,展示棉花产业链技术创新 [4]
圆心科技智能体集群落地 实现三大领域系统性突破
中证网· 2025-07-17 13:11
医药险领域系统性突破 - 公司智能体集群在医药险三大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打通院内患者服务、院外患者管理与健康保障全链条 [1] - 创新实践让超百万患者直接受益,标志AI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从单点应用迈向集群化智能协同新阶段 [1] - 旗下圆心药房构建覆盖全周期的院外智能患者管理系统,解决传统随访中信息断层问题 [1] 智能患者管理系统成效 - 源泉伙伴智能体集群实现用药指导、疾病知识推送和复购提醒自动化,并启动脱落召回机制 [1] - 系统生成患者个性化画像,针对性推送服药提醒、副作用应对方案和康复建议 [1] - 智能体群组通过中央协调器联动,实现随访任务智能分发 [1] 技术创新成果数据 - 胃癌治疗产品用药周期从7.6个月延长至7.9个月,PD-1药物复购达成率提升7.6% [2] - 卵巢癌治疗药品患者用药周期最长延长1.3个月,复购率提升11.1% [2] - 系统覆盖166个特药及病症,涉及4000+SKU,累计管理超100万特药患者,触达患者900万次 [2] - 特药服务标准化流程覆盖率100%,重点随访跟进品复购达成率提升35%以上 [2] 医院场景效率重塑 - 全流程任务式交互系统整合导诊、预约、报告解读等11项功能,实现"一次咨询、全流程闭环" [2] - 多Agent中台架构支持私有化部署,响应速度达秒级,已在10多家医院应用 [3] AI保险服务链转型 - AI客户管家实现智能引导、自助业务办理等功能,工单流转与质检流程全链路打通 [3] - 健康服务管家结合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健康自检、体检指标解读等个性化服务 [3] - AI客服问题解决率95%(传统人工70%),理赔审核时间从2小时降至1.2小时 [3] - 健康服务响应速度从小时级提升至秒级,准确率超90%,管理保单超7500万份 [3] 医、药、险联动闭环 - 实践打通医、药、险联动壁垒,形成"健康预防-诊疗支持-费用保障"闭环 [4]
7月17日人脑工程概念上涨1.48%,板块个股塞力医疗、博济医药涨幅居前
搜狐财经· 2025-07-17 09:48
人脑工程概念板块表现 - 7月17日收盘时人脑工程概念板块整体上涨1.48%,板块资金净流出38508.33万元 [1] - 板块内上涨个股27只,下跌个股5只 [1] - 涨幅前十个股包括塞力医疗(10.01%)、博济医药(9.5%)、创新医疗(3.23%)等 [1] - 跌幅居前个股包括ST华通(-4.77%)、博拓生物(-1.59%)、汉威科技(-1.49%)等 [1] 领涨个股资金流向 - 塞力医疗涨幅10.01%,主力资金净流入1.99亿元,占比15.64% [1] - 乐普医疗涨幅2.24%,主力资金净流入9357.11万元,占比11.75% [1] - 三博脑科涨幅2.09%,主力资金净流入2219.61万元,占比5.78% [1] - 博济医药涨幅9.5%,主力资金净流出2460.08万元,占比-2.82% [1] 其他表现突出个股 - 创新医疗涨幅3.23%,主力资金净流入1606.74万元,占比2.21% [1] - 爱朋医疗涨幅1.99%,主力资金净流入673.74万元,占比2.8% [1] - 泰和科技涨幅1.99%,主力资金净流入505.78万元,占比2.84% [1] - 盈趣科技涨幅1.6%,主力资金净流入1032.84万元,占比10.05% [1]
国科恒泰: 关于签订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7 08:0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获准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7,06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13.39元,募集资金总额94,533.4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超募资金金额为22,750.41万元 [1] - 募集资金已于2023年7月5日全部到位,并由致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公司对募集资金进行专户管理并与保荐机构、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1] 闲置募集资金使用安排 -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使用不超过9,275万元闲置募集资金(含超募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使用期限不超过12个月,并承诺根据项目进展及时归还至专户 [2] - 公司在中国银行开立专项账户作为闲置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专用账户,专户余额与存储金额未披露具体数值 [2] 三方监管协议核心条款 - 协议方包括公司(甲方)、中国银行北京分行(乙方)、保荐机构长城证券(丙方),专户仅用于闲置募集资金临时补充流动资金 [2][5] - 丙方有权通过现场调查、查询专户资料等方式监督募集资金使用情况,乙方需按月提供对账单并抄送丙方 [5][6] - 专户单次或累计支取超5,000万元或募集资金净额20%时,乙方需立即通知丙方并提供支出清单 [6] - 乙方若三次未履行对账单或大额支取通知义务,公司可单方面终止协议并注销专户 [6] - 协议自三方签署后生效,至专户资金全部支出且丙方督导期结束失效 [6] 争议解决与协议备案 - 争议解决适用中国法律(不含港澳台),协商不成时提交丙方所在地法院诉讼 [7] - 协议一式十份,三方各持两份,并向深交所、证监会北京局报备 [7]
1700亿!业绩超预期!强生最新季报
思宇MedTech· 2025-07-17 06:21
财报表现亮点 - 2025年第二季度总收入23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700亿),同比增长5.8%,超出市场预期的229亿美元 [2][3] - GAAP净利润55亿美元,同比增长18.2%,每股收益(EPS)2.29美元 [2][3] - 调整后EPS达2.77美元,高于华尔街预期的2.68美元 [3] - 自由现金流约62亿美元,同比有所下降 [2] 全年指引上调 - 2025财年全年销售收入目标从910–918亿美元上调至932–936亿美元 [4] - 调整后EPS预期从10.50–10.70美元上调至10.80–10.90美元 [4] 资本市场反应 - 财报发布后股价上涨超过6%,达到每股164.54美元 [1][5] 医疗科技业务增长 - 医疗科技板块营收85亿美元,同比增长7.3%,运营增长6.1% [6] - 2024年收购Shockwave Medical贡献约2个百分点的增长 [6] - 心血管系统业务同比增长23.5%,电生理设备增长11%,Abiomed平台增长18.2% [7] - 普通外科业务增长2.7%,伤口闭合产品表现稳健 [8] - 骨科业务收入23亿美元,同比下降0.3%,膝关节产品面临竞争压力 [8] - 脊柱与运动医学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 [8] - 视力保健业务增长6.5%,眼内晶状体(IOL)产品表现突出 [9] Ottava手术机器人平台进展 - Ottava计划于2026财年提交FDA de novo 510(k)审批 [1][10] - 2024年10月完成IDE申请并获FDA批准,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10] - 2025年4月完成首批病例,进入数据收集与技术优化周期 [11] - 产品设计采用"隐形架构",四个机器人手臂集成于手术台下方 [14] 研发管线与管理层表态 - 研发重点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膀胱癌、重性抑郁障碍、银屑病、外科技术和心血管系统 [15] - 本季度研发费用35.16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14.8%,同比增长2.2% [16] - 公司强调产品组合和研发管线为下半年加速增长奠定基础 [16]
杭州还是太超前了,这些创投青年正在定义产业未来
创业邦· 2025-07-16 09:34
嘉宾名单 - 陈哲乾 一知智能 创始人兼CEO [1] - 哲 领声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 [1] - 方毅 每日互动 创始人、CEO [1] - 郭庆淳 海尔创投产业投资 合伙人 [2] - 韩文 菁渡科技 创始人、董事长、CEO [2] - 韩辉 腾讯云 浙赣区域Al首席架构专家 [2] - 李端祯 达晨财智 董事总经理 [3] - 李天天 丁香园 创始人、董事长 [3] - 李丰 峰瑞资本 创始合伙人 [7] - 李杨 普华资本 合伙人 [7] - 刘瑞 阿奈索三维 创始人&CEO [7] - 刘量 新鼎资本 合伙人 [7] - 刘灏 天鹭科技 联合创始人兼CTO [8] - 卢刚 创东方投资 合伙人 [8] - 林腾宇 弘润清源 创始人兼CEO [8] - 毛圣博 奇绩创坛 合伙人 [9] - 彭壺 闪马智能 创始人&CEO [9] - 钱钟锋 万勋科技 联合创始人 [9] - 宋亚宸 VAST 创始人&CEO [9] - 谭俊 复星光联 创始人&董事长 [9] - 肖立 弘晖基金 董事总经理 [9] - 臧晓羽 N1 Life 创始人及CEO [10] - 王晓栋 世辉律师事务所 合伙人 [10] - 王新宇 美团龙珠 合伙人 [10] - 王锴喆 金浦智能 合伙人 [11] - 王晨晖 火山石投资 董事总经理 [11] - 吴世春 梅花创投 创始合伙人 [11] - 谢 that 耀速科技 创始人 [13] - 闫绪奇 朝希资本 管理合伙人 [15] - 吴慢 越秀产业基金 副总经理、合伙人 [15] - 严俊宏 金舵投资 副总经理 [15] - 张兆东 磅策医疗 创始人 [15] - 张博涵 视感科技 创始人 [15] - 张任奇 基石资本 执行董事 [16] - 朱俊杰 和喧资本 董事总经理 [16] - 郑丁 元禾原点 合伙人 [16] - 更多嘉宾 敬请期待 [17]
1255亿重组!医械巨头拆出核心
思宇MedTech· 2025-07-15 09:19
交易概述 - BD与Waters达成协议,将BD的生物科学与诊断解决方案业务剥离并与Waters合并,交易总估值175亿美元(约1255亿人民币)[1] - 交易采用反向莫里斯信托结构,Waters股东占合并后公司多数股权,BD获得40亿美元现金分配[1] - 交易预计2026年Q1完成,需监管和股东批准[1] - 合并后公司将覆盖分子分析到细胞检测的全产业链,瞄准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市场[1] 战略动因 - BD持续聚焦核心医疗技术领域,如注射器、输液、药物递送系统和智能医疗设备[4] - Waters寻求转型,从依赖单次仪器销售转向诊断与服务领域,市场规模从200亿美元扩大至400亿美元[4] - 行业竞争加剧,Thermo Fisher和Danaher通过并购扩张,Waters需整合技术平台以应对劣势[5] 技术与协同效应 - 技术互补:Waters的LC-MS技术与BD的流式细胞术结合,覆盖分子到细胞的多层次解析[9][10] - 诊断与分析平台整合:BD的分子诊断与Waters的分析能力结合,支持多重诊断和生物分析表征[14] - 数据链一体化:从样本处理到数据分析构建完整解决方案[14] - 预计实现2亿美元成本协同和2.9亿美元收入协同,但产业协同价值更受关注[11] 市场机遇 - 全球生命科学仪器市场预计2030年达850亿美元,CAGR 5-6%,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为增长重点[3] - 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和日本)是重要增长动力,BD的亚洲布局将助力新公司扩张[3] - 合并后可开发多重检测产品,集成LC-MS与流式细胞术,提升生物制药研发效率[15] 公司背景 - BD:专注医疗设备、实验室设备及诊断产品,近年战略聚焦核心医疗技术[7] - 剥离业务包括BD Biosciences(流式细胞术)和BD Diagnostic Solutions(分子诊断)[13] - Waters:全球分析仪器领导者,产品涵盖液相色谱、质谱及热分析,正转型为综合解决方案公司[8] - 核心产品包括ACQUITY UPLC系统、Xevo质谱仪和TA Instruments[14] 未来展望 - 新产品与解决方案预计交易完成后1-2年内发布[6] - 监管审批(尤其反垄断审查)是关键时间节点[6] - 新公司有望成为精准医疗和生物制药的重要推动者[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