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酒类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部公布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终裁,外媒关注
环球时报· 2025-07-04 22:39
反倾销调查结果 - 中国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最终裁定存在倾销 倾销幅度为27 7%-34 9% [1] - 自2025年7月5日起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 实施期限5年 [1] - 对34家欧盟白兰地企业免征反倾销税 其他企业适用不同反倾销税税率 [1] 价格承诺协议 - 欧盟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初裁后提交价格承诺申请 经审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1] - 接受价格承诺的企业按照约定条件出口可不征收反倾销税 [1] - 人头马君度表示该协议比征收反倾销税更有利 对公司财务影响远低于预期 [2] 行业反应 - 法国干邑行业三大集团轩尼诗 保乐力加和人头马君度涉及此次决定 [2] - 法国国家干邑行业管理局认为中方决定是相对"没那么不利"的解决方式 [2] - 欧盟对华白兰地出口自临时关税实施后大幅下滑 终裁缓解公司压力 [2] 中欧经贸关系 - 中国商务部表示接受价格承诺展现通过对话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 [3] - 希望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加强对话沟通化解经贸分歧 [3] - 法国外长称中方举措为"积极举措" 但仍有重要问题未解决 [2]
酒企高管密集调整 行业生态正在重构?
证券日报· 2025-07-04 16:08
行业高管变动趋势 - 近期多家上市酒企密集发布人事调整公告,引发行业战略转向讨论,高管变动频次增加的核心动因是业绩增长压力[1] - 白酒行业案例:金种子酒总经理何秀侠辞职,其在任期间公司未扭亏但渠道突破显著,引入数字化工具改善管理[2] -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辞职,其指出公司过去20年经验可能阻碍发展,需寻找新路径[2] - 啤酒行业华润啤酒董事会主席侯孝海辞职,其掌舵9年主导多项重大战略决策[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5年上半年数据显示,59.7%酒类生产企业利润率下降,50.9%企业营业额下滑,主因客户数与客单价减少[4] - 2025年Q1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3%,行业处于政策调整、消费转型、存量竞争三期叠加阶段[4] - 头部企业优势持续扩大,消费场景与价格体系面临重构,行业整体承压[4] 高管变动深层原因 - 高管密集调整是为应对新周期和更激烈竞争,新管理层可能带来新思路提升执行效率[4] - 行业从高速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需通过管理团队更迭应对政策调整、消费代际更替等压力[4] - 新团队或通过优化市场布局、调整定价策略、迭代产品线等措施解决市场痛点[5] 战略调整方向 - 新管理团队正对经营策略、管理模式、发展理念进行系统性调整与创新[1] - 组织层面引入新团队可打破圈层壁垒推动产业生态升级,运营层面针对性解决市场痛点[5] - 行业将在"收缩与聚焦"中完成生态重构,调整后有望形成更健康生态和清晰竞争格局[5]
商务部裁定欧盟白兰地存倾销将征反倾销税,马爹利、轩尼诗等因价格承诺免征
搜狐财经· 2025-07-04 11:43
商务部对欧盟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 - 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27 7%-34 9%,国内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倾销与损害威胁存在因果关系 [2] - 自2025年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2] - 欧盟部分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初裁后提交价格承诺申请,经审查符合规定的可免于征收反倾销税 [2] 价格承诺机制及适用企业 - 价格承诺机制允许出口商通过提高出口价格或停止倾销价格出口,以中止或终止反倾销调查程序 [3] - 商务部公布的适用价格承诺公司名单包括34家欧盟企业,涵盖马爹利、轩尼诗、埃·雷米马丹等知名品牌 [3] - 上述企业按承诺条件执行出口即可免于反倾销税,市场人士认为此举将降低不确定性并稳定干邑价格 [3] 中欧贸易关系展望 - 商务部强调中方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接受价格承诺体现通过对话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 [3] - 中方呼吁欧方加强对话沟通,共同化解分歧以巩固中欧经贸合作 [3]
欧盟进口白兰地将被征收反倾销税,已作价格承诺的公司不征收
搜狐财经· 2025-07-04 10:17
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 - 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27.7%至34.9%,国内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与倾销存在因果关系 [1] - 自2025年7月5日起对涉案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五年,税则号为22082000(200升以下容器蒸馏葡萄酒烈性酒)[3][4] - 调查始于2023年11月30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张裕、威龙等企业申请,2024年1月5日立案,8月29日初裁确认倾销并实施临时保证金措施 [4] 价格承诺机制及豁免企业 - 马爹利、轩尼诗、人头马等34家欧盟企业提交价格承诺申请并经商务部接受,承诺不低于最低进口限价(MIP)的公司可免征反倾销税 [5][8][9] - 价格承诺企业包括法国卡慕、馥华诗、太师龙等主要品牌,覆盖干邑和雅文邑产区 [8][9] - 商务部强调通过价格承诺展现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呼吁欧方加强对话化解分歧 [5] 调查范围及程序细节 - 调查产品明确排除200升及以上容器的蒸馏葡萄酒烈性酒 [4] - 案件两度延长调查期(2024年12月25日、2025年4月5日),最终于2025年7月4日公布裁定 [4] - 初裁后临时措施包括保证金及保函形式(2024年11月15日新增)[4]
商务部:明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证券时报· 2025-07-04 08:11
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 - 商务部认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27.7%—34.9% [1] - 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倾销与损害威胁存在因果关系 [1][5] - 调查范围限定于装入200升以下容器的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税则号22082000) [3][12] 反倾销措施实施 - 自2025年7月5日起对欧盟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2][17] - 接受欧盟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符合承诺条件的进口产品不征税 [1][13] - 反倾销税计算公式为:海关计税价格×反倾销税税率,并叠加进口环节消费税和增值税 [14] 调查程序与豁免条款 - 调查始于2024年1月5日,2024年8月29日公布肯定性初裁,2025年7月4日终裁 [2][5] - 2024年10月11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间进口的欧盟白兰地不追溯征税 [15][16] - 新出口商和利害关系方可申请复审或提出行政复议/诉讼 [18][19][20]
刚刚宣布:存在倾销,征收反倾销税!
中国基金报· 2025-07-04 07:49
商务部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裁定 - 商务部最终裁定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27 7%-34 9% [2] - 国内相关白兰地产业受到实质损害威胁,且倾销与损害威胁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 - 商务部接受了欧盟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提出的价格承诺,对符合承诺条件的相关进口产品不征收反倾销税 [2] 调查过程 - 商务部于2024年1月5日应国内产业申请决定对欧盟进口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 [2] - 2024年8月29日公布肯定性初裁裁定,经过进一步调查后作出最终裁定 [2] - 调查严格按照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相关规则进行 [2] 产品范围 - 涉案产品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2082000 [2] - 装入200升及以上容器的蒸馏葡萄酒制得的烈性酒不在本次调查范围之内 [2]
人头马君度和保乐力加股价下跌 中国将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快讯· 2025-07-04 07:41
核心事件 - 中国自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征收最高34.9%反倾销税 [1] 公司股价表现 - 人头马君度股价下跌7.2% 创2月3日以来最大跌幅 [1] - 保乐力加股价下跌4.7% [1] 行业影响 - 欧盟白兰地出口中国市场面临最高34.9%附加关税 [1]
中方:明起,对原产于欧盟白兰地征反倾销税
财联社· 2025-07-04 07:20
反倾销税政策 - 商务部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建议 [1]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5年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1] - 反倾销税以海关确定进口货物的计税价格从价计征 计算公式为反倾销税税额=海关确定进口货物的计税价格×反倾销税税率 [1] 实施时间范围 - 2024年10月11日至2025年7月4日期间进口的原产于欧盟相关白兰地不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1] - 临时反倾销措施实施之日前进口的原产于欧盟相关白兰地不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1] - 反倾销税和价格承诺实施期限自2025年7月5日起为期5年 [1] 海关执行细则 - 进口经营者需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缴纳相应反倾销税 [1] - 依据商务部2024年第42号公告和2024年第50号公告提供的保证金或保函将由海关按规定退还或解除担保 [1]
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自2025年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快讯· 2025-07-04 07:02
反倾销税政策 - 商务部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 [1] -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5年7月5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1]
屡罚不改!浙江双眼井酒业再遭重罚,食品安全问题引担忧
齐鲁晚报· 2025-07-04 06:57
行政处罚事件 - 浙江双眼井酒业有限公司因使用无证白色塑料瓶包装黄酒,违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五条,被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处以6万元罚款[1] - 公司在24天前(2025年6月3日)刚因三项违法行为被罚没124655元,包括:1)黄酒中添加香精未标注被罚没84142元 2)销售不合格黄酒被罚没20513元 3)未建立进货查验等记录被罚款2万元[2][3] - 一个月内累计罚款金额超过18万元,暴露公司生产合规性和食品安全管控存在严重问题[3] 违法事实详情 - 包装安全问题:2025年4月9日被发现使用未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塑料瓶包装黄酒[1] - 食品安全问题:2022年7月至2023年8月期间在黄酒中添加香精等物质但未在包装标注[2][3] - 产品质量问题:同期生产销售的黄酒经检验为不合格产品[2][3] - 管理缺失问题:未依法建立进货查验记录、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2][3] 公司影响 - 连续触碰"非法添加"、"使用无证包材"、"产品不合格"、"记录缺失"等多条红线[3] - 管理漏洞与合规意识薄弱引发市场强烈关注[1] - 事件直接威胁消费者健康权益[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