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

搜索文档
苏州文化企业 组团闪耀文博会
苏州日报· 2025-05-22 22:23
文化产业展示与创新 - 苏州5家文化企业在深圳文博会江苏展区构建传统与科技共生的文化展示矩阵,展示从苏城到鹏城的文化对话 [1] - 江苏展区采用四组4米高裸眼3D屏幕展示"西周·青铜环带纹壶"数字光影秀,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付健以苏绣技艺复刻青铜肌理 [1] - 苏绣产业经过长期传承和培育,已汇聚近万名从业者 [1] - 海菲曼展示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以百万级声场还原度引发专业观众热议,自主研发的喜马拉雅DAC芯片打破美日欧技术垄断 [1] - 若态科技的国潮路径通过囡茜盲盒在Z世代消费者中掀起收藏热潮,国风妆造搭配治愈系设计吸引年轻观众 [1] 文化产业规模与发展 - 2024年苏州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1694家,全年营收近4000亿元 [2] - 苏州文化企业展示"苏作"技艺走向生活场景的产业转型,通过海菲曼芯片、若态IP等案例诠释文化"走出去"的多维可能 [2] - 江南文化通过裸眼3D光影、非遗盘扣等可感知的方式,在科技与传统的交汇处焕发新生 [2] 区域合作与市场拓展 - 苏州与深圳的文化产业合作将迎来更深层次对接,2025苏州(深圳)文创产业创新引擎对接会将于5月26日在深圳开启 [2] - 对接会旨在助力苏州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企业加强合作、拓展市场 [2]
做强“文博+” 拓宽产业路
广州日报· 2025-05-22 21:17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于5月22日~26日举办 主题为"创新引领潮流 创意点亮生活" [1] - 展会展示12万件文化产品 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1] - 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国际化占比达20% [1] - 展陈空间达16万平方米 设有8大展馆 [1] 文化产业现状 - 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既"富口袋"又"富脑袋" [2] - 广东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 [2] - "文化+"持续释放经济效益 广州入围"五一"音乐节热门城市前十 [2] 政策支持 - 广东推出六大"政策包" 包含87条务实举措 [2] - 重点支持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领域 [2] - 构建广州、深圳动漫影视"双核"高地 实现强强联合 [3] 发展机遇 - 文博会推动文化与市场、科技、世界的深度融合 [1] - 广州需抓住文博会机遇 擦亮文化名片 提升城市显示度 [3] - 通过政策红利优化营商环境 吸引文化企业和人才 [3] 未来展望 - 文博会正从"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转型 [1] - 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3]
一批全国头部企业与广东合作
广州日报· 2025-05-22 19:24
文博会概况 - 文博会正式开幕,吸引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 [1] - 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 [1] 重点项目签约 - 广东文化产业重点项目签约仪式上18个重点项目顺利签约,总成交额超16亿元 [2] -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将在国际影视创制人才联合培养方面开展战略合作 [2] - 猫眼(广州)文化娱乐有限公司将在黄埔成立 [2] - 《雄狮少年》创作班底将推出"广东非遗三部曲"之《龙舟少年》 [2] - 国民IP"猪猪侠"将与京东、名创优品等开展合作 [2] - 《外来媳妇本地郎》宣布将推出精品短剧 [2] 广汽集团合作与产品发布 - 广汽集团携手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2] - 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上市,融合华为科技、广汽智造、东方文化等创新力量 [2][3] - 传祺向往M8乾崑通过智能终端构建生活场景闭环,让工业产品升维为文化载体 [3] 机器人格斗赛事 - 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竞技主体的赛事"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之'机甲拳王'"将在深圳举办 [4] - 赛事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深圳众擎机器人公司、英雄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官宣 [4] - 赛事预计于今年年底上演首秀,旨在展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前沿突破 [4]
文博会观察:“科技+文化”AI应用场景吸睛
中国新闻网· 2025-05-22 18:18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突出"科技+文化"创新呈现,吸引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展商参展 [1]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企业参展,通过AI全应用场景呈现、AI科技演出、AI共创互动展示新质生产力与文产新业态 [3] - 广东展团推出"文化与机器人""文化与AR/MR/VR"等六大板块,其中搭载华为鸿蒙系统的广汽智能座舱可一键畅享高雅艺术资源 [4] 文化科技融合产品 - 深圳市火狗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展示"醒狮"机器人,融合岭南醒狮元素与卡通化犬类造型,通过多关节模块和内置传感器实现高难度互动动作,已获中东客户关注 [3] - 北京展区打造裸眼3D"人"字装置、藻井数字艺术空间等五大板块,山东展团展出仅79克的雷神AURA智能眼镜AR轻享版,将《名侦探柯南》科幻技术实体化 [5] - 文博会推出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升级强化"文化深水港"与"经济新蓝海"对接,提升文化产品交易力 [5] 国际文化贸易动态 -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科技产品如醒狮机器人受到境外采购商青睐,企业正积极拓展中东等国际市场 [3] - 文博会作为全球性平台,通过科技赋能的文化产品展示,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国际交易规模扩容 [5]
“新文博”系列评论② | 打造超级服务平台 促成文化产业要素资源合理流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7:15
广东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 广东省发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体现文博会作为文化产业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的功能 [1] - 广东省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达9150亿元,同比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1] - 文博会作为最强文化产业连接器,助力广东文化产业领跑全国 [1] 文博会平台功能与成果 - 文博会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2] - 文博会坚持市场运作方向,为文化产业项目提供资金、信息、人才等合作要素,促进文化产品内销和外销 [2] - 历届文博会累计成功链接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超7万个,成为国内外文化企业展示、招商、投融资服务的重要载体 [2] 文博会作为国家平台的作用 - 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的"最强风向标",发挥高端引领作用,为行业提供权威导向和前沿理念 [3] - 文博会期间发布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头部企业集聚体现其投融资超级服务平台功能 [3] - 本届文博会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通过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实现交易环节全面扩容、全链赋能 [3]
直击文博会:文化顶流“恋上”科创新势力
证券日报· 2025-05-22 15:41
文博会核心亮点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聚焦文化与科技融合,首次推出AI会展助手"文小博"并设立人工智能专区,6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1] - 展会共组织6280家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包括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近300家国内外头部品牌企业,首次参展头部企业超60家[1] - 通过AI大模型、MR体验、数字化非遗活化等技术手段实现文化创新体验,如齐鲁文化大模型实现与历史名人交互,MR设备还原3D文物影像[2][3] 科技赋能文化创新 - 山东展区推出齐鲁文化大模型,整合历史名人、典籍等资源,支持多模态交互,实现与"孔子"语音对话等场景[2] - 玩出梦想公司MR设备采用SLAM算法,实现3D图像空间还原及手势交互,应用于文旅领域[3] - 体验科技公司开发大视觉图像计算工具,动态化古画人物,正在建设"元宇宙数字实体馆"和数字孪生博物馆,目标三年打造百亿元交易平台[3] 新产品与技术首发 - 展会举办超120场新品发布会,包括合肥合翼航空的载人无人驾驶航空器模型、云洲数字的国内首个对话式开发者AI大模型CloudasisAI[4] - 文博会联合亿家亿伴首发AI吉祥物"AI小水滴",融合生成式AI与情感计算技术,支持自然语言对话和NFC场景互动,内置文化基因库[5] 文化出海新路径 - 蓝色光标推出"华夏漫游"沉浸式体验产品,通过AI/VR技术复刻文物建筑,已进入多国巡展,计划与驻外文化中心合作推广[6] - 酷看文化海外全媒体矩阵覆盖1.85亿用户,年发行20部影视作品,累计发行超200部,未来重点布局文旅微短剧出海[6] - 展会策划22项促交易措施,从场景、通路、服务三方面升级,助力文化贸易全链赋能[7]
城市24小时 | 万亿城市大手笔“抢人”,这次有点不一样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28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福建日报消息,5月20日,以"泉州爱人才 人才爱泉州"为主题的第三届"泉州人才节"开幕。开幕式上,泉州正式发布《泉州市人才人口"双增"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力争用5年时间推动人才、人口年净增量"双倍增"。 根据《方案》,泉州将每年动态储备5万个优质就业岗位,依托"海丝泉州·人才港湾""泉就业"等信息平台提供"一张图"索引导航。每年举办300场线上线下招 聘,对参与赴外招聘的企业给予一次性补助。 与此同时,为毕业5年内留泉返泉就业创业的优秀泉籍学子发放连续3年、每年1万元家庭奖励。青年人才可享最高10万元生活补贴、8万元购房补助,新赛道 产业、未来产业青年人才奖补标准再上浮50%,给予最高27万补助。对依托第三方引进年薪100万元以上人才的,按年薪的5%给予企业每人最高10万元、每 家最高30万元的补助。 解读:泉州是GDP万亿俱乐部城市,也是传统工业大市,工业增加值长期位居全国前十。不止如此,泉州纺织服装产量约占全国10%,运动鞋产量约占全国 40%、全球20%,糖果出口值约占全国25%,石材出口量约占全国35%,工艺陶瓷出口量约占全国65%,炼油、乙烯产能均 ...
龙岗引入“黄逗菌”IP “AI+IP”重构文化创意版图
南方都市报· 2025-05-22 14:05
黄逗菌IP发展现状 - 黄逗菌是演员黄渤2017年创建的二次元IP形象 以头顶小花的乐观角色定位 旨在突破次元壁传递快乐 [3] - IP已发展至动画 艺术 公益 文旅等多领域 2024年3月与深圳龙岗区家具品牌建立合作 [3] - 目前担任深圳市龙岗区IP推广大使 并与区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1][7] 龙岗区文化产业布局 - 龙岗区作为深圳工业强区和文化产业大区 正打造数字创意产业走廊 重点发展影视动漫及IP内容创意产业 [8] - 2023年引入上影IP湾区总部 目标构建千亿级内容生产生态 贯通大湾区IP产业链 [10] - 2024年文博会期间 深圳市IP产业转化中心落地龙岗 提供从创意孵化到全球显能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 [10] 战略合作具体内容 - 合作将推动黄逗菌IP与潮玩 眼镜 珠宝 家居等龙岗传统制造业结合 开发文化IP衍生产品 [7] - 计划融入AI与科技元素 探索动画之外的IP发展可能性 未来可能加入深圳本地文化特征 [7][10] - 龙岗区实施"All in AI"战略 文化产业以"AI+IP"双核驱动 打造数字创意新范式 [10] 行业生态与资源 - 龙岗展区汇聚上影集团经典IP(黑猫警长 葫芦娃等) 显示区域IP产业集群效应 [8] - IP产业转化中心设立四大服务板块和七大资源赋能体系 形成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10] - 区域具备IP二创 供应链和应用场景优势基础 为IP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8][10]
机器人打咏春拳、弹钢琴……厉害的不仅是中国功夫 还有中国科技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2 13:55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深圳开幕 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 涉及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 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 落地22项促交易措施 [1] - 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 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 国际范围内有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线上线下方式参展 [1] - 吸引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参展 首发首秀产品密集 包括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新品 展会期间将举办120场新品发布会 [1] -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和产品品类创历史之最 [1] 人工智能与文化融合 - 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 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 展示文化产业前沿发展和未来生活场景 [1] - 机器人展示多项技能 包括弹钢琴 打咏春拳 写书法 体现"文化+科技"融合趋势 [2] - 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开发的钢琴机器人依托AI技术 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水准 可自动识别乐谱并执行指令 [2] - 咏春拳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 分解直拳 侧踢等力学模型 优化发力角度 模拟学习任意动作 [2] 文创与非遗展示 - 文创中国展区展示全国知名文创产品和优秀非遗技艺 体现文化消费新空间 [2] - AI和现代科技已深度融入文化产业各领域 机器人矩阵成为"文化+科技"的典型代表 [2] 产业创新潜力 -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文化产业 创造更多消费场景 本届文博会预计将展示更多创新可能性和产业发展潜力 [3]
AI焕活文化 “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激起跨洋涟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11:22
文博会概况 - 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于5月22日开幕,为期5天,共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24家,展出文化产品超12万件,并有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现场展示与交易 [3] - 本届文博会国际化占比提升至20%,共有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创历史之最 [3][13] AI与智能机器人 - 本届文博会首设人工智能展区,邀请60多家AI领域知名企业参展,包括深度求索DeepSeek、腾讯混元大模型等,现场呈现"百模大战" [3] - 宇树、众擎、乐聚等具身智能机器人亮相,具备弹奏乐器、互动等功能,广东机器人"七剑客"、深圳机器人"八大金刚"等企业参展 [9] - 数字华夏的明星机器人产品"夏澜"拥有仿真人脸,已广泛服务政务大厅、银行网点等场景,2024年完成数十台商业交付 [9] 文化科技融合 - 中国国家博物馆带来"衣见如故"AI换装互动装置和"中华文明云展"小程序,通过数字采集技术和AI换脸算法实现文物活化 [5] - 腾讯与安阳市合作研发"了不起的甲骨文"微信小程序,普及甲骨文知识,并开发了143万字的甲骨文单字数据库 [7] - "达芬奇秘境·天才之境"主题展融合达芬奇IP与AI交互技术,如全球首款"可聆听、可对话"的智能永生花艺术装置Da Flora [12] 国际文化交流 - 埃及品牌PYRUS展出纸莎草相关文创产品,并推出可将名字翻译成埃及象形文字的装置 [13] - 中意达芬奇国际文化艺术中心通过裸眼3D、AI、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达芬奇手稿的数字永生,构建文明对话场景 [12] 文化出海 - 本届文博会增设文化出海展区,集中展示出口型文化企业,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 [15] - 深圳雅文信息传播有限公司在海外主流平台拥有超2.1亿订阅用户,其中约60%为非华语用户,覆盖近20个语种和200多个国家 [15] - 中国微短剧海外应用突破300款,全球累计下载量逾4.7亿次,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中国游戏厂商海外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