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unds
icon
搜索文档
刚刚,大曝光!银华基金,恢复正增长
中国基金报· 2025-08-14 15:46
银华基金经营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0.81%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增长11.74% [2] - 结束连续三年经营下滑趋势,净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2] 历史经营表现 - 2021年营收39.86亿元,净利润9.22亿元,创历史新高 [3][4] - 2022-2024年营收累计下滑超10亿元,净利润连续三年两位数下滑 [4] - 2022年营收36.8亿元(同比-7.67%),净利润8.17亿元(同比-11.37%) [3] - 2023年营收32.07亿元(同比-12.85%),净利润6.36亿元(同比-22.15%) [3] - 2024年营收28.57亿元(同比-10.92%),净利润5.58亿元(同比-12.25%) [3] 业务结构变化 - 非货管理规模2422.57亿元(2025年6月末) [6] - 权益类基金规模1139亿元,较2021年1609亿元下降29.2% [6][7] - 债券型基金规模从2021年832亿元增至2025年1133亿元,增幅36.2% [8] - 非货币ETF规模从2021年157.76亿元增至2025年410.56亿元,增幅160.3% [7][8] 行业对比分析 - 华夏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42.58亿元(同比+16.05%),净利润11.23亿元(同比+5.74%) [10] - 东海基金2025年上半年营收3269万元,净利润亏损93万元(合并口径) [10] - 债券型基金占比较高的公司经营波动较小 [11] - 东海基金非货规模284.2亿元,其中债券型基金占比98.88% [12] 行业经营特征 - 基金公司收入与管理规模及业务结构强相关 [6] - 主动权益类基金管理费显著高于债基与ETF产品 [8] - 近三年权益类占比较高的公司经营压力较大 [8] - ETF与债基规模增长为行业贡献新增量 [8][10]
竞争加剧、烧钱换规模:ETF破局之路在哪?丨ETF风云录②
搜狐财经· 2025-08-14 13:51
中国ETF市场发展现状 - 中国ETF市场自2005年启动以来规模持续扩张,当前总规模达4.65万亿元[1][7] - 2025年1月至8月全市场有212只ETF提交申请,产品数量和增速均处于高位[1] 同质化竞争格局 - 同类产品频出导致竞争加剧,例如中证A500ETF数量达32只[2] - 多数产品面临“上市即高峰”困境,首批10只中证A500ETF规模最大缩水超过100亿元[2] - 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和热门板块(如光伏、机器人)均存在大量同质化ETF产品[5] - 同一主题ETF在不同交易所上市造成市场分割,同质化问题凸显[5] 费率竞争与成本压力 - 行业经历多轮降费,宽基ETF费率降幅超七成,管理费+托管费低至0.15%+0.05%[7] - 对比成熟市场,港股盈富基金费率仅0.08%,美股先锋标普500ETF管理费低至0.02%[7] - 国内头部集中现象明显,前3家基金公司合计占比43.51%,前10家份额接近80%[7] - 200亿元被视为ETF盈亏线,但过半基金公司管理规模未达此门槛[8] 行业盈利模式与战略挑战 - 基金公司需承担做市、营销、系统等多项成本,3000万元收入难以支撑生态建设[8] - 头部公司凭借规模和品牌优势更容易发展ETF,中小公司需差异化定位[9] - 行业降费短期压缩利润,但长期有助于吸引养老金、保险等长期资金[10] 市场增长潜力与政策导向 - 政策引导下调大规模指数基金管理费率,宽基ETF或成下一波降费主力[10] -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金融资产可能承接“存款搬家”需求[10] - 年轻一代(90后、00后)成为投资主力,场外指数基金空间巨大[12] 差异化发展路径 - 挖掘优质指数(如红利低波策略)可实现规模增长,案例中两只独特ETF规模超百亿元[12] - 头部公司通过风控和投资管理系统创造超额收益,降低跟踪误差[12] - 投资者教育需求迫切,40%基民不清楚投资时机和标的选择[12] - 行业推进资产运维、内容运维、生态运维和投顾运维以提升投资体验[13]
VVR: Distributions May Be Reduced When Rates Are Cut
Seeking Alpha· 2025-08-14 06:29
基金产品定位 - Invesco Senior Income Trust为封闭式基金 专注于通过浮动利率债务证券投资组合提供有吸引力的总回报 [1] 投资策略组合 - 采用混合增长与收入策略 结合传统股息增长型股票 商业发展公司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及封闭式基金构建投资组合 [1] - 策略在保持与标普500指数相当的总回报同时 显著提升投资收入能力 [1] 投资效率特征 - 该类型基金可作为对冲利率风险的有效工具 具备提升投资收入效率的特性 [1] - 投资组合构建注重长期增长潜力与即期收益能力的平衡 [1]
年内基金分红超1400亿元:权益类积极参与,多产品强化分红可持续
环球网· 2025-08-14 05:37
基金分红总额增长 - 今年以来基金分红总额达1415亿元 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近40% [1] - 权益类基金分红金额达348.84亿元 2024年同期仅有102亿元 [1] 沪深300ETF分红表现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分红83.94亿元 [1] - 华夏沪深300ETF分红55.54亿元 [1] - 易方达沪深300ETF分红40.84亿元 [1] - 嘉实沪深300ETF分红24.35亿元 [1] 主动权益类基金分红情况 - 华泰柏瑞鼎利混合基金分红11.59亿元 [1] - 大成策略回报混合基金分红5.85亿元 [1] - 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分红5.3亿元 [1] - 易方达价值精选混合基金分红4.38亿元 [1] 基金业绩与分红关联 - 易方达科讯混合基金今年以来收益达43.47% [1] - 交银施罗德医药创新股票基金收益超过31% [1] - 华商优势行业混合基金收益超过31% [1] - 权益类基金整体表现出色 为分红提供充足资金 [1] 基金分红条款修改 - 海富通基金调整海富通红利优选混合基金收益分配原则 每季度进行分红评估 [2] - 修改后条款规定每份基金份额可供分配利润高于0.01元时可提出分红方案 [2][4] - 中欧核心智选混合基金设置"达标季季分红"条款 每季度评估可供分配利润 [6]
明星基金经理被斥“赌狗风格”,申万菱信追求长期价值
搜狐财经· 2025-08-14 01:56
该名网友斥责贾成东为"赌狗风格",频繁调仓追高导致亏损,基金刚成立高位追了新消费,在新消费高位接盘回撤后又砍仓追高银行股, 结果在牛市里面一直亏损。 天天基金网显示,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混合A规模8.13亿元,成立至今71天,回报为-8.23%,申万菱信行业精选混合C规模4.06亿元,回 报-8.29%。 按照此前披露的产品资料,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综合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布局投资机会,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 方法构建投资组合—— 根据经济周期的阶段,进行大类资产配置;根据行业景气趋势的比较,选择重点配置的行业;根据上市公司基本面、财务和估值指标, 筛选具备性价比的优质标的;根据市场流动性的状态,适当调整持股的风格。 该基金运作相关费用,包括管理费年费率1.2%,托管费0.2%,审计费用5.5万元,信息披露费7万元。 文/瑞财经 许淑敏 这几天,金融圈广泛流传一张关于申万菱信爆料的截图。 而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是6月初新成立的基金,基金经理为申万菱信基金副总经理贾成东。 根据一财报道,申万菱信基金回应称,关于市场上出现的"强迫员工买基金"相关传言不属实。 但不可否认,申万菱信行业精选基金自成立 ...
【读财报】FOF基金7月表现:平均收益率2.69% 国泰基金、易方达基金产品收益率居前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4 00:13
FOF基金2025年7月业绩表现 - 2025年7月500余只FOF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69%,中位数收益率为2.34%,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为3.54% [1] - 大部分FOF基金实现正收益,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国泰行业轮动A、易方达优势回报A收益率分别为16.01%、15.62%、12.2%,表现突出 [1][3] - 国投瑞银基金、国泰海通资管等机构旗下部分FOF基金业绩相对靠后,多为成立不足半年的新基金 [1][5] 表现优异的FOF基金详情 - 国泰优选领航一年持有2025年7月净值上涨16.84%,1-7月累计上涨29.81%,二季度末规模约1.32亿元,基金投资比例达78.78% [3][4] - 易方达优势回报A 2025年7月净值上涨12.2%,1-7月上涨18.85%,二季度末基金投资比例达92.31% [4] - 易方达基金旗下多只产品7月净值上涨超过10%,包括易方达优势领航六个月持有A、易方达优势驱动一年持有A等 [4] 业绩相对落后的FOF基金 - 国投瑞银兴润6个月定开A 7月净值下降0.17%,该基金成立时间不足1个月 [5] - 国泰君安善怡稳健六个月持有A 7月净值下跌0.07%,年内累计上涨0.44% [7] - 业绩靠后的FOF基金中多只为成立不久的新基金,最大回撤幅度不足0.3% [5][7]
连续三周新基金发行不低于30只,热度持续背后有何玄机?
环球网· 2025-08-13 05:18
基金发行市场热度 - 全市场新基金计划发行数量连续第三周不低于30只 本周达33只 [1] - 近三周权益类基金发行总数达85只 占比超八成 [1] - 本周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达28只 包括24只股票型基金和4只混合型基金 [3] 权益类基金产品结构 - 股票型基金均为指数型基金 其中被动指数型18只 增强指数型6只 [3] - 权益类基金净值增长率持续回升 成为驱动基金发行升温的关键因素 [3] FOF基金发行情况 - 本周计划发行2只混合型FOF基金 连续第二周有计划发行 [3] - 今年以来新发FOF基金数量达37只 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3] 公募机构参与情况 - 本周共有27家公募机构参与新基金发行 [3] - 其中21家机构有1只基金计划发行 6家机构有不少于2只基金计划发行 [3]
公奔私升温!明星基金经理频出走,继任者面临业绩“保鲜”难题
搜狐财经· 2025-08-13 01:41
基金经理离任趋势 - 截至8月12日,年内基金经理离任人数达240人,较去年同期212人增加28人,增幅13.21% [2] - 多家基金公司出现多位基金经理离任,包括招商基金5人、中信证券资管7人、申万菱信基金5人、永赢基金5人及信达澳亚基金5人 [8][9] - 部分资深基金经理任职年限较长,如招商基金马龙任职超11年、申万菱信基金唐俊杰任职超6年、永赢基金李永兴和乔嘉麒任职均超7年 [8][9] 明星基金经理案例 - 招商基金翟相栋因个人原因离任,其管理的招商优势企业混合规模达81.32亿元,年内A/C份额回报分别为23.88%和23.44%,任职总回报124.59%,年化回报27.96% [2] - 安信基金张翼飞离职前管理9只基金,代表作安信稳健增值A任职回报82.81%,排名行业前20% [14][16] - 景顺长城基金鲍无可、安信基金张翼飞及招商基金翟相栋等明星基金经理均于二季度后离职 [3] 公募行业生态变化 - 公募行业面临费率改革与薪酬调整,浮动费率机制使收入与业绩挂钩更紧密,考核标准细化严格 [5] - 行业传统"旱涝保收"模式被打破,部分基金经理因职业发展考量流动加剧 [5] - 多家基金公司如中庚基金在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规模显著缩水,截至二季度末资产从189.72亿元降至116.07亿元,同比缩水近四成 [17][18] 继任者业绩挑战 - 明星基金经理离任后继任者面临业绩保鲜难题,如招商优势企业由陆文凯接任,其管理6只基金合计规模124.41亿元,但任职回报差异较大 [10] - 圆信永丰基金范妍离任后,继任者陈臣管理的圆信永丰优加生活任职回报仅4.98%,年化回报3.64%,同类排名786/915,落后业绩基准8.13% [11][12] - 陆文凯管理的招商产业升级1年持有A和招商康益任职回报均为负值,分别为-3.60%和-0.52%,同类排名落后 [11] 公奔私现象升温 -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转战私募趋势加剧,私募因投资策略弹性、高业绩分成及监管约束少更具吸引力 [13] - 截至6月底,私募行业共有863位公募背景基金经理管理320只产品,其中36位在百亿私募任职 [13] - 翟相栋、鲍无可大概率加盟高瓴旗下私募,张翼飞也可能转战私募领域 [3][16][17] 基金产品及规模变动 - 招商优势企业混合为招商基金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基金,去年末和今年一季度末规模曾突破百亿元,分别达100.17亿元和101.46亿元 [2] - 马龙在招商基金离任前在管规模峰值达876.18亿元(2024年二季度末) [8] - 范妍在圆信永丰基金离任前管理规模超170亿元,占公司总规模超四成 [11]
7月国内ESG基金表现超过基准指数,深交所引入ESG负面筛选机制
环球网· 2025-08-13 01:20
国内ESG基金发行与表现 - 2025年7月国内新发行主动型ESG基金12只 累计发行份额23.83亿元 无新被动型ESG基金发行 [1] - 截至2025年7月31日 771只存续超一月主动型ESG基金中713只近一月实现正收益 占比92.5% [1] - 530只主动型ESG基金本月收益率超越基准指数 占总数68.7% [1] 海外ESG基金规模与收益 - 截至2025年7月30日 海外存续超一月主动型ESG基金3355只 总规模18767.1亿美元 7月平均收益率2.22% [3] - 海外存续超一月被动型ESG基金1303只 总规模9985.56亿美元 7月表现优于主动型基金 [3] - 被动型泛ESG主题基金7月表现突出 [3] 指数编制规则更新 - 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编制方案 新增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及ESG负面筛选机制 [3] - 指数机构推动ESG理念纳入主流资本市场工具 通过ESG负面筛选提升指数质量与可持续性特征 [3] - ESG负面筛选机制为投资者提供更具责任导向的投资标的 [3]
【直播预告】A股创年内新高,指数投资策略解读!
天天基金网· 2025-08-12 11:24
直播活动预告 - 华夏基金、东方基金、北信瑞丰基金将于8月13日带来三场主题直播 [4] - 第一场直播主题为《A股年内新高,投资策略解读》,时间8月13日10:00 [4][6] - 第二场直播主题为《专特精新小巨人,科创板下半年有哪些投资机会?》,时间8月13日14:00 [7][8] - 第三场直播主题为《AI浪潮加速,半导体机会在哪?》,时间8月13日15:00 [9][11] 直播内容概要 - 指数基金投资策略将作为重点讲解内容 [4] - 科创板投资机会将围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展开分析 [7] - 半导体行业投资机会将结合AI技术发展趋势进行解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