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

搜索文档
“硬核劳模”陈健:让中国大盾构技术在世界舞台扬名
齐鲁晚报· 2025-05-16 03:52
公司技术成就 - 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健带领团队实现中国大盾构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参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如南京长江隧道、济南济泺路穿黄隧道等[4] - 在南京长江隧道项目中攻克六项世界级难题,包括大直径、高水压、强透水等,并首创原位劈裂试验公式,被中国工程院院士称为"国家级公式"[5] - 扬州瘦西湖隧道项目中研发硬塑黏土层高效环流及出渣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工程入选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7] - 武汉地铁8号线越江隧道实现常压下滚刀齿刀互换世界首创技术,创造月掘进686米世界纪录[7] - 国产超大直径盾构机"京华号"成功研发应用,标志公司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4] 行业影响力 - 公司牵头编写7项行业技术标准,出版专著10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研发成果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0.16亿元,新增营收380亿元[7] - 建立1900人大盾构团队,掌握十大核心技术,完成"穿越江河湖海城"五大类复杂地质条件施工任务[13] - 技术成果应用于黄河、钱塘江、珠江口等重大基建项目,如济南济泺路穿黄隧道破解"悬河"地质难题[8] 未来发展方向 - 团队正开展江域海峡高水压大直径跨江海盾构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为"穿越海峡"目标提供技术储备[14] - 持续聚焦盾构机"超大直径、超高水压、超长距离、超大埋深、多复合地层"等前沿技术难题攻关[14]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刀盘下井,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加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09:10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沉,重达482吨、相当100头非洲象总重量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 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国产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重大部件基 本组装完成,并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 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特 点,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 阵",能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掘进效 率大幅提升。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 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对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 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 ...
起步区到机场10分钟!济南这条穿黄隧道“启航号”盾构机始发
齐鲁晚报· 2025-05-09 12:12
项目概况 - 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南线盾构正式始发 采用开挖直径15 06米的"启航号"盾构机 标志着项目进入盾构掘进施工阶段 [1] - 隧道全长3888米 采用双向6车道城市主干路技术标准 设计时速60公里 中铁十四局负责的盾构段长3252米 [3] - 项目位于济南高新区和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 是连接遥墙国际机场与起步区的重要通道 [3] 工程难点 - 需穿越黄河及两岸大堤 区间地层主要为粉质黏土(占比近60%) 黏土 粉细砂及粉土 局部含钙质结核 河床最大淤积高度达4米 [3] - 黄河济南段为地上悬河 常水位高于城市地表4-5米 防洪水位高出10 12米 施工沉降控制要求严格 [3] - "启航号"盾构机开挖面积达178平方米 每掘进1环产生800方废浆 废浆处理难度大 [3] 技术创新 - 定制"启航号"盾构机 通过增大刀盘开口率 减少固定式刮刀 增加先行刀和切砼刀等措施提高排渣效率 [5] - 配置两级筛分 浓缩絮凝 板式压滤等泥浆处理设备 提升废浆处理能力至配置需求 [5] 战略意义 - 建成后济南机场至崔寨核心区域通行距离从18公里(绕行)缩短至9公里 时间从半小时压缩至十分钟 [5] - 项目响应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战略 将完善黄河两岸路网体系 加强快速路与高速路 交通枢纽衔接 [5]
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获评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给盾构机装上“智能掘进脑”
河南日报· 2025-05-03 23:36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在隧道智能建造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其“智能掘进脑”系统助力盾构机创造世界纪录,团队入选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1][2] 团队成果 - 自主研制的“领航号”盾构机搭载“智能掘进脑”系统,以“有人值守、无人操作”姿态自主掘进,创造超大直径盾构机月掘进718米世界纪录 [1] - 建成行业首个盾构TBM工程大数据平台,已服务国内外各类盾构TBM施工线路700余条 [2] - 围绕崇太长江隧道项目难题开展科技攻关,研发出行业首个盾构隧道智能管控平台,形成盾构隧道智能建造2.0技术体系 [2] 实验室情况 - 由中铁隧道局、中铁工程装备集团及郑州大学共建,是隧道掘进机领域唯一国家公共研究平台 [1] - 围绕解决极限工况下隧道掘进机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三大方向研究,创造多个国家和行业纪录 [1] - 自主研制的首台国产盾构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64项 [1] 团队构成与目标 - 研发团队共47人,35周岁以下33人,实验室成立多个青年突击队 [3] - 青年突击队将牢记嘱托,以科技创新赋能隧道智能建造高质量发展 [3]
工程建设假期“不打烊” “穿江作业”正在进行中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3 02:21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 - 项目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区域,连接南通海门与苏州太仓,隧道全长11.185公里,其中盾构隧道段长9315米,为目前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1] - 工程采用"江海号"盾构机,直径达16.64米(约五层楼高),搭载多项国内外领先技术,目前以每天10米速度推进,已累计掘进200米 [1] - 盾构机刀盘装有274把刀具,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可实时传输刀盘运作数据,保障作业安全性和效率 [2] - 隧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设计时速100公里,建成后过江仅需10分钟,从海门到上海市中心仅需半小时 [2] - 隧道创新设计国内首创救援车专用通道,分为烟道层、行车道、逃生通道等多层结构,预计2028年建成 [2] 昌江航道提升工程 - 工程位于江西景德镇,为水运"十四五"规划Ⅲ级航道,起点鄱阳县姚公渡,终点景德镇吕蒙大桥,预计2028年底完工 [3] - 丽阳枢纽一期围堰已完成,船闸基础全面完工,正在进行船闸和泄水闸主体施工 [4] - 工程采用44个水平位移监测点进行围堰安全监控,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确保施工安全 [4] - 运用数字模型信息技术实现工程数字化管理,累计节约投资超1亿元,优化工期3个月 [4] - 现场部署22路4K高清摄像头构建智能防控体系,实现"预警-广播干预-人员追溯"全流程安全管理 [4] - 工程建成后年货运通过能力将达1500万吨,将为江西及周边区域水运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3][5]
全长11.15千米 青海第一长隧全线贯通
快讯· 2025-04-28 05:37
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 - 青海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于4月27日全线贯通 [1] - 隧道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 起点为元甫沟 终点至柏木峡口 [1] - 隧道全长11 15千米 左线长11177米 右线长11126米 [1] - 该项目是青海加西公路控制性工程 也是青海省目前最长的隧道 [1] 工程建设主体 - 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参与该隧道项目建设 [1] 项目意义 - 互助北山特长隧道作为青海第一长隧 其贯通标志着青海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