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蔬菜种植
icon
搜索文档
种植面积超三十一万亩 青海海东打造高原冷凉蔬菜输出地
经济日报· 2025-09-14 22:35
行业概况 - 海东市高原冷凉蔬菜总面积达31.17万亩 占青海省蔬菜总面积约50% [1] - 蔬菜品种达284种 涵盖叶菜类 茄果类 葱蒜类等主要品类 [1] - 形成规模化种植基地 包括1个万亩基地 4个千亩基地 57个百亩基地 [1] 产业发展 - 出口蔬菜基地达29个 备案面积5.7万亩 出口量占青海省54.3% [1] - 打造"黄河彩篮""河湟彩园"区域公用品牌 获国家有机认证9个 绿色产品认证105个 [1] - 从事蔬菜经营农户2.69万户 种植大户480户 专业合作社1536家 企业12家 [2] 特色产品 - 乐都区重点发展紫皮大蒜 蒜苗和长辣椒三大优势产业 [1] - 乐都紫皮大蒜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1] - 海东市为全国三大富硒资源富集区 依托高原特色发展冷凉蔬菜 [1]
镇书记东奔西走学习忙,省农科院专家为其支实招
南方农村报· 2025-09-13 15:29
农业科技合作 - 连南瑶族自治县香坪镇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开展农业产业合作交流 旨在提升当地蔬菜和水稻产业发展水平 [1][3] - 香坪镇蔬菜产业寻求食用菌种植技术及终端销售领域的专家团队精准对接和科技支撑 [1] - 水稻产业方面就水稻制种开展交流探讨 专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专业建议 [3] 产业发展需求 - 香坪镇根据蔬菜产业发展需求 重点对接食用菌当前走俏市场品种及栽培技术 [1] - 当地水稻产业发展涉及土地资源分布情况 农作物主要种植现状及产业发展计划 [3] - 合作聚焦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推动省农科院科研成果在香坪镇应用 [3] 后续推进计划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清远分院将发挥桥梁作用 组织专家开展现场调研活动 [3] - 产研对接工作将进一步落实本次交流意见 助力连南县百千万工程高质量推进 [3]
青海“社零”增速首超全国的背后
搜狐财经· 2025-09-13 04:55
核心观点 - 青海省2025年1至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577.25亿元 同比增长4.9% 高于全国增速0.1个百分点 为2024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增速 其中7月单月增速15.8% 创近19个月新高 体现消费市场质与量同步升级的结构性突破 [2] - 增长动力源于政策精准制导、特色资源变现和市场活力释放的三力协同体系 形成"资源—产业—消费"闭环 为高原省份消费升级提供可复制的"青海经验" [5][6][7][8] 消费表现与结构特征 - 升级类消费领跑:限额以上单位汽车零售额年内首次转正 同比增长18% 高能效等级家电音像器材、智能家电和音像器材、可穿戴智能设备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62.4%、69.4%、179.3% [3] - 重点商品与企业发力:限额以上单位9类商品零售额实现增长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45.8% 汽车类增长18%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7.8% 高于全国5.1个百分点 [4] - 内外联动激活市场:限上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10.6% 连续两个月两位数增长 FAVO国际品牌授权集合店落户 麦当劳、小米汽车等品牌首店年内落地开业 [4] 政策驱动机制 - 建立358家重点商贸企业调度服务机制 累计下达促消费资金5757.1万元 向488家企业拨付稳增长和入限纳统奖励6431.6万元 [6] - 政策组合拳成效显著:限额以上零售业零售额增长12.5% 今年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 [6] 产业资源转化 - 文旅赋能生态优势:青海文化旅游节签约项目8个1.1亿元 青海湖同宝山露营基地连续6天满房 莫家街小吃街旺季日均客流破万 上半年住宿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25.6% [6] - 冷凉产业突破:完成3800多栋蔬菜温棚智能化改造 建成154个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41座恒温保鲜库 新增冷库库容10万吨 [7] - 品牌国际化:57个产品获香港优质"正"印认证 三文鱼通过ASC、BAP国际认证 龙羊峡三文鱼基地产品远销新加坡、西班牙 [7] 特色资源价值实现 - 羽衣甘蓝通过STC认证后 经属地查检绿色通道72小时直达香港 售价从0.7元/斤升至1元/斤 亩收入提高1000元以上 [7]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推动12家LNG民营企业入限纳统 带动LNG类零售额同比增长273.9% [4] - 青海家宴品牌在香港首发 并在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系列活动 [4] 发展模式启示 - 形成"种得好—卖得好—挣得多—花得旺"的闭环 产业增值让农牧民户均增收 反哺消费 破解"增收难—消费弱"恶性循环 [7][8] - 通过政策引导延伸"资源—开发—市场"价值链 聚焦企业调度机制、以旧换新、招商引资三个"小切口"实现精准施策 [8]
山西大同发布“阳高红”西红柿产业支持措施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0:41
山西大同发布"阳高红"西红柿产业支持措施 中新网大同9月11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省大同市政府新闻办10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支持"阳 高红"西红柿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试行)》,旨在从科技、保险、资金、销售等多方面推动这一特 色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大同市阳高县迎春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学斌表示,"阳高红"依托自然优势实现口感差异化,针 对京津冀、长三角等不同市场需求定向育种,并通过试吃体验、透明溯源等方式建立消费者信任,逐步 扩大市场占有率。 据悉,此次推出的十条措施将通过科技赋能、风险保障、资金支持等组合政策,推动"阳高红"西红柿产 业向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王永乐 广告等商务合作,请点击这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大同市阳高县副县长马斌介绍,"阳高红"西红柿因当地独特的火山熔岩土壤、充足日照和昼夜温差,富 含硒等微量元素,番茄红素、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显著高于普通品种,目前已发展成为阳高农业主导产 业。2025年种植面积已突破1.6万亩,预计产量8万吨,产值5亿元,带动1.35万户农户增收。 在科技方面,当地将组建专家库,开展绿色防控 ...
投资超4000万!嘉鱼潘家湾1.6万亩蔬菜长廊农田将迎水利新保障
中国发展网· 2025-09-05 03:09
项目概况 - 嘉鱼县潘家湾镇蔬菜长廊提档升级项目总投资4022万元 覆盖潘家湾镇四邑村、肖家湾村、潘家湾村三个行政村 总面积达1.6万亩 其中核心示范区面积1188亩 [1] - 项目核心任务聚焦农业灌溉与排水系统优化 计划对201条沟渠进行清淤、修复与硬化 总长度达55996米 [1] - 项目采用分段推进策略 目前已完成21条沟渠改造 51条沟渠正在施工 整体工程预计10月底完工 [2] 工程实施 - 施工包含放线挖沟、铺设预制板、勾缝处理、浇筑商混及压顶作业等严格工序 施工过程兼顾农户生产节奏 [1] - 通过硬化沟渠和完善水利设施 将提升农田输水效率与抗灾能力 显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1][2] 产业影响 - 项目将解决原有沟渠年久失修导致的淤积和灌溉效率低下问题 为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扫清硬件障碍 [1][2] - 项目建成后可为1.6万亩蔬菜种植区提供水利新保障 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稳定增收 [2]
(乡村行·看振兴)山西高平:闲置资源再“生金” 特色产业促振兴
中国新闻网· 2025-09-02 09:46
核心观点 - 山西高平市通过盘活闲置农业资源并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高良村将闲置大棚改造为丝瓜种植基地 北诗午村引进火锅底料厂创造就业机会[1][3][6] 高良村大棚种植项目 - 村集体将100余栋闲置农业大棚整体出租给盐来科技丝瓜种植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经营[3] - 合作社引入专业团队进行科学种植 每亩丝瓜收益近万元[3] - 村集体通过出租获得稳定租金收入 同时优先聘用本地村民参与采摘分拣工作[3] 北诗午村火锅底料产业 - 村庄引进火锅底料厂 产品供应全国400多家门店[6] - 工厂采用自动化生产线 结合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保证品质[7] - 为村民提供就近就业机会 员工可兼顾家庭与工作[6] 资源盘活模式 - 两村均通过出租闲置资源给专业运营方实现资产增值[3][6] - 政府协助办理手续并协调水电等基础设施支持[3] - 计划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并探索更多闲置资源利用模式[4][7]
蔬菜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经济日报· 2025-08-28 22:15
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8月26日,"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16.59,比7月31日上涨 3.64%。 8月1日至24日,受暴雨天气影响,全国蔬菜价格快速上涨,均价由月初的4.43元/千克涨至4.84元/千 克,涨幅达9.3%。从月度价格变化看,截至24日,农业农村部重点监测的28种蔬菜8月份平均价格为 4.67元/千克,环比上涨6.9%。从蔬菜品种看,8月份涨幅超30%的有菠菜、菜花、黄瓜3种,涨幅超20% 的有油菜、西葫芦、莴笋3种。 实际上,近日一些地方菜价已经开始松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告诉记者,上周 北京地区菜价稳中有落。这主要得益于冷凉地区晚茬蔬菜相继开始上市,蔬菜供应能力逐渐得到恢复。 比如上周,河北廊坊、保定新一茬豇豆开始上市,北京市场豇豆价格降幅明显。 专家分析,暴雨及强对流天气导致蔬菜生长周期延长,上市时间推迟,市场供应偏紧或跨区域调运抬高 蔬菜市场价格。暴雨后的高温高湿环境易诱发根腐病、霜霉病、软腐病等蔬菜病虫害,也降低了蔬菜的 品质及产量。暴雨还导致田间道路泥泞、采摘等农事操作困难,不利于成熟蔬菜的及时采收和上市销 售。 "北京市场今年夏季菜价高点出现的 ...
安徽和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新华网· 2025-08-28 01:56
立秋过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菜农们忙着进行蔬菜育苗、栽种和田间管理,田间地头一派繁忙。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蔬菜规模化生产,成为 长三角地区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 8月26日,工作人员在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管护辣椒秧苗。 8月26日,在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国网马鞍山供电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检修电力设施保障企业用电需求。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26日,在和县历阳镇太平村,菜农给辣椒秧苗浇水。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8月26日,工作人员在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培育蔬菜秧苗。 8月26日,在和县绿缘温室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搬运蔬菜秧苗。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
Okra Enters Peak Harvest Season in Jiangyi Village, Jiangsu Province
Globenewswire· 2025-08-27 04:57
核心观点 - 江苏南通江一村秋葵产业进入收获高峰 种植面积达4.93公顷 日产量超1000公斤 主要供应上海及江苏批发市场[1] - 秋葵产业通过规模化种植和精细化运营 有效带动当地就业与农户收入增长 成为区域特色农业项目[3][4] 生产运营 - 秋葵采收自6月持续进行 每日凌晨开始采摘 严格把控12厘米果荚标准以保证最佳品质和市价[2] - 采用当日采收、分拣、包装、发货的高效供应链模式 确保产品新鲜度与市场及时供应[2] 产业规模与市场 - 种植基地面积达4.93公顷(约73.95亩) 日产量稳定超过1000公斤[1] - 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及江苏省内多个蔬菜批发市场 形成稳定的省际农产品供销渠道[1] 产业发展模式 - 通过引进种植大户开展温室大棚规模化种植 四年发展期形成区域特色农业项目[3] - 村集体主动招商引入专业种植户 依托当地气候土壤优势发展特色农产品[3] 社会经济影响 - 创造临时就业岗位 周边村民参与分拣包装环节 实行日结工资制[4] - 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形成稳定收入来源[4]
焦点访谈|东西协作“种”出了致富菜 这个“棚”友圈不一般
央视网· 2025-08-22 13:28
行业合作模式 - 山东寿光向甘肃漳县输出蔬菜种植技术和经营模式 通过技术专家和产业带头人进行帮扶[3][5] - 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方式 由双方共同成立公司负责品质控制和市场对接[9] - 土地流转面积达774亩 建成69个现代化蔬菜大棚和温室设施[7][9] 产业发展成效 - 漳县蔬菜种植面积达13万亩 其中大棚面积1.52万亩 年产量超50万吨[19] - 实现年产值3400万元 纯利润1240万元 培育优质种苗1100万株[23] - 为当地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3万元 土地流转年收益69.66万元[11] 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 - 引进"青甜"西红柿品种 糖度达16-17度 较寿光本地提升约30%[15] - 采用机器狗进行大棚巡检 效率相当于两个技术员[21] - 打造高端蔬菜品牌 产品进入水果店销售渠道[17] 人才培养体系 - 每周开展两次技术培训 涵盖课堂教学和大棚实操[14] - 常年稳定务工100余人 培养当地技术人员实现自主"造血"[11] - 寿光常年有8000多名技术人员在全国各地指导蔬菜生产[23] 产业扩展影响 - 寿光模式已推广至全国100多个园区 包括雄安新区 重庆开州 新疆喀什等地[23] - 全国蔬菜大棚一半以上采用寿光技术元素[23] - 形成涵盖育种育苗 物流运输 观光旅游的蔬菜产业集群[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