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产业

搜索文档
“武夷竹立方”亮相斯德哥尔摩推动中欧绿色合作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9 08:13
活动背景与主题 - 活动为庆祝中瑞建交75周年,主题为"武夷竹韵,绿动瑞典——中国·南平'武夷竹立方'推介会",聚焦竹产业发展、绿色创新与文化交流 [1][4] - 活动由南平市人民政府、邵武市人民政府、欧盟亚洲中心联合主办,福建"武夷竹立方"作为全国首个竹产区区域公共品牌亮相 [4] 竹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 论坛以"以竹为媒"探索可持续发展新路径,展现竹业在生态保护与循环经济中的潜力 [4] - 南平市副市长何明星推介"以竹代塑"理念,强调南平作为"中国竹乡"的资源优势及产业布局 [4] - 邵武市市长郭绯红介绍"武夷竹立方"品牌在科技、设计、市场等方面的创新成效,提出加强国际合作的倡议 [4] 国际合作与绿色金融 - 欧盟亚洲中心主席埃里克·索尔海姆呼吁中欧加强绿色发展协作,应对全球气候挑战 [4] - 专家学者认为竹产业是推动可持续发展与中欧合作的重要抓手,涉及循环经济、设计创新与绿色金融 [5] - 中瑞企业代表、设计师与研究机构就竹产业国际化合作、生态材料推广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5] 文化交流与品牌推广 - 丹尼尔·奥斯特竹艺展以艺术语言诠释"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拉开活动序幕 [4] - 中瑞艺术家以传统乐器演绎中西合璧之美,强化文化纽带 [5] - 欧盟亚洲中心秘书长颜瑞强调竹子是文化桥梁,连接中国可持续生活理念与瑞典气候行动精神 [4] 活动成果与未来展望 - 活动为中瑞绿色领域搭建对话平台,推动竹文化、竹产业、竹科技全球化 [6] - 与会人士倡议以活动为起点,构建更可持续、包容的未来合作格局 [5]
“以竹代塑” 让生活多一个“竹选项”(说道)
人民日报· 2025-07-17 21:38
行业趋势 - "以竹代塑"成为治理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竹制品因其可再生、可降解特性逐渐替代塑料制品 [1] - 国家林草局联合发改委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系统优化竹产品分类并拓展农林业替代塑料的应用范围 [1] 区域发展案例 - 浙江安吉县通过生产竹吸管、竹餐具等产品减少塑料使用量并降低碳排放 [2] - 四川眉山市开发竹纤维环保包装材料,利用其高硬度和耐磨性替代塑料包装 [2] - 贵州赤水市2024年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通过竹建材、竹工艺品和竹浆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2] 产品应用场景 - 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柄牙刷等日常用品加速渗透消费场景 [1] - 竹篮等传统制品重返菜市场,推动消费习惯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2] 发展挑战 - 需持续创新生产工艺、优化产品体验并加强市场推广以培育消费习惯 [2]
福建省首家林业产业研究院在侨乡永春成立
中国新闻网· 2025-07-17 16:22
永春林业产业研究院成立 - 永春林业产业研究院由永春县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建,是福建省首家林业产业研究院,定位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整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与市场用户等多方资源 [1] - 研究院同步揭牌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青年博士工作站,创新推行"三转模式":转变身份定位、教学模式和服务重心,让青年博士深入林业生产一线 [2] 永春县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 永春县是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已形成竹产业、香产业、林下经济三大支柱产业 [1] - 具体数据:竹林面积1 8万公顷,年产竹材50万吨;香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35亿元,带动就业3万余人;林下经济规模10万亩,年产值超5亿元 [1] 研讨会成果与未来方向 - 研讨会聚焦科技创新驱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价值链提升、绿色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取得建设性成果 [2] - 研究院成立被定位为永春县林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向绿色未来的战略迈进 [1]
四川宜宾:从造纸到烘焙,打造“以竹代塑”产业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1 00:12
竹产业发展现状 - 四川省宜宾市作为全国竹资源富集区之一,已聚集51家"以竹代塑"企业,年竹浆纸(塑)生产能力达91万吨 [1] - 宜宾市拥有334万亩竹林,2022年竹产业综合产值达428亿元,持续保持全省第1位 [1] - 通过规模化经营和合理采伐,每亩竹林竹材产量从2015年0.8吨增长至2023年超过1吨 [2] 产能与产品结构 - 宜宾市竹浆板产能43万吨、纸制品37万吨、竹浆模塑产能11万吨,2022年实现产值近70亿元 [2] - 产业发展聚焦两大方向:竹浆模塑制品开发以及以笋粉/笋浆为原料的烘焙、面食等新产品 [2] - 已实施竹林规模经营60万亩,建设现代竹产业基地120万亩 [1] 技术创新与研发 - 组建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成科研实验大楼并投入运营 [2] - 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等专家组建核心技术团队,重点攻关竹浆制备工艺和产品开发 [2] - 联合宜宾纸业(600793)、裕同环保等企业推进技术转化 [2] 政策支持与市场推广 - 宜宾市将"以竹代塑"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党政机关优先选用 [3] - 出台《宜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等系列政策文件 [3] - 开展"五进"活动推动产品在酒店餐饮、快递物流等行业应用 [3] 行业背景与战略意义 - 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2022年发起"以竹代塑"倡议,2023年发布《全球行动计划(2023-2030)》 [1] - 竹材具有绿色、低碳、可降解特性,是应对塑料污染和气候变化的理想替代品 [1] - 竹林合理采伐可促进良性生长,相比木材具有速生优势 [1]
精深加工助力贵州特色竹笋产业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29 22:34
贵州省竹产业发展政策与规划 - 贵州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构建食物多元化供给体系与节约长效机制,重点发展竹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优势产业 [1] - 贵州省笋用竹林面积达300万亩,鲜竹笋年产量超58万吨,其中方竹笋28万吨、毛竹笋30万吨 [1] - 竹产业被纳入"森林粮库"开发战略,成为落实大食物观理念的重要实践 [1] 竹资源分布与品种优势 - 贵州省竹林总面积506万亩,实现全域化覆盖,形成"山山有竹、四季产笋"生态格局 [2] - 方竹笋蛋白质含量12%、脂肪仅0.4%,具有高营养低热量特性,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500米的大娄山地区 [2] - 桐梓县拥有全球最大原生方竹资源(超100万亩),赤水市主产楠竹笋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2] - 形成大娄山、赤水河、武陵山、清水江四大竹产业带,覆盖桐梓、赤水、习水等核心产区 [3] 竹笋加工产业现状 - 桐梓县建成中国最大方竹笋加工枢纽,年加工能力1.2万吨,年产值1.28亿元,配备12条现代化生产线 [4] - 赤水市2024年竹笋全产业链产值10.76亿元,加工销售14万吨,全市竹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90亿元 [4] - 采用液氮速冻工艺使水煮笋保鲜期达24个月,赤水市引入压榨技术解决鲜笋储存难题 [4] - 红赤水集团开发调味笋等深加工产品,年加工量超3万吨,建成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 [4] 市场拓展与销售网络 - 销售市场从川渝扩展至京津冀、长三角及粤港澳大湾区,赤水合作社2024年向上海销售竹笋收入3484万元 [5] - 赤水合作社在北上广深等城市建立分拣加工中心,成为珠海菜篮子稳供企业,与上海蔬菜集团等建立直供合作 [5] - 通过价格联动机制将赤水冬笋收购价与上海杭州市场接轨,带动数万户竹农增收 [5]
清风为伴产业兴 | 竹笋破土成金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6-24 00:43
产业发展转型 - 三角村从试种苹果、核桃失败后转型发展竹产业,通过调研学习笋用竹种植经验找到新方向 [1] - 初期部分村民对竹产业前景信心不足,当地纪委监委通过监督推动可行性论证和解决土地流转、技术培训等问题 [1] - 试种500亩方竹和300亩筇竹成功,竹子长势良好增强村民信心,随后打造"万亩方竹示范基地"覆盖7个村民小组130户农户 [2] 监督保障机制 - 纪委监委全程监督产业资金使用和政策落实,严格核查补助资金发放和合作社运营,防止截留挪用等腐败问题 [2] - 针对问题突出的村开展"巡乡带村"和巡察"回头看",2024年发现27件违纪违法线索,立案13件,竹产业领域立案3件 [2] - 推动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和"就业+分红"双收益模式,设立阳光公示栏公开财务信息 [3] 产业支持措施 - 督促农业部门邀请专家驻村解决技术短板,推动商务部门搭建电商平台拓宽销路 [3] - 压实林业部门主体责任开展林地使用检查,查处毁林开荒等违法行为 [3] - 当前竹产业带动70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其中60余人人均增收超3000元,采笋季收入可达1万多元 [3] 未来发展策略 - 纪委监委将持续聚焦政策落实、干部作风和群众获得感,以精准监督推动竹产业规模化发展 [4]
湖南:合规经营助力税企“双向奔赴”
搜狐财经· 2025-06-17 06:42
湖南企业经营主体概况 - 截至2024年3月底湖南实有经营主体达761.32万户同比增长6.04%总量进入全国前十其中"四上"企业突破6万家涉税主体增长6.20% [1] - 税务部门通过"强基工程"推动税企共治生态引导企业从"被动遵从"转向"主动规范" [1] 衡阳华菱钢管有限公司案例 - 公司为全球无缝钢管行业标杆生产工艺自动数采率达95%以上参与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 [2] - 近三年累计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费减免近6亿元形成研发投入与税收优惠的良性循环 [3] - 建立数字化科研管理平台实现研发项目全周期管理接入数电票管理系统提升税务管理精度 [3] - 自2015年起连续10年获评A级纳税人通过ERP系统及第三方审计强化风险防控 [3] 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案例 - 公司研发的竹质集成材抗压强度超70兆帕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场馆等建筑近三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额逾1900万元 [4] - 2024年益阳市竹产业综合产值超210亿元公司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前海外订单排至8月 [5] - 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分析纠正楠竹收购发票价格异常并专项辅导农产品税收政策 [5] 补天药业案例 - 公司年营收破亿元近五年纳税总额超9000万元凭借A级纳税信用获银税互动贷款2400余万元 [6] - 茯苓多糖口服液等产品进入40多家省级医院处方用药体系 [6] 湖南省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 2024年全省6万余户企业获评A级纳税人4万余户通过信用修复实现提档升级 [7] - 税务部门开展"亮码服务"优化信用管理机制推动企业内控合规水平提升 [7]
方竹撬动大产业 四川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绿色转型
中国新闻网· 2025-06-16 08:36
仙峰苗族乡是中国林学会认定的"中国方竹之乡"。近年来,四川瞄准民族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方向,探 索建立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基金,推进民族村寨产业振兴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致富。在仙峰苗族乡,竹 林是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促进当地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多年前,仙峰苗族乡以煤硫矿山经济为主,土地石漠化严重。陈文富回忆,2010年前后,当地意识 到"黑色"经济不可持续,遂向"绿色"转型。 中新网宜宾6月16日电(单鹏)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仙峰苗族乡,连绵的山峦间翠竹如海。近日,村民 陈文富带着工具走进竹林深处。他仔细观察每一棵竹子的状态,用锋利的砍刀将老弱病残的竹子逐一清 理,只留下茁壮的竹子。与竹子打了多年交道的陈文富知道,合理的密度能让竹林更好地生长。 当时,仙峰山顶有2万多亩野生原生方竹林,但无人管护,产量很低。当地发现方竹的经济潜力后,鼓 励民众移栽野生方竹,同时以"造竹"推动生态建设,重点在石漠化地区、工矿废弃地、荒山等开展大规 模绿化造林。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仙峰苗族乡方竹种植面积扩大到10万余亩,年产笋约8300吨,产值 6600万元,实现一、二、三产综合产值超4亿元,带动全乡人均增收3200余元。 为 ...
投资6.9亿元!广东仁化全链发展竹特色产业
南方农村报· 2025-05-31 09:01
竹特色产业投资与规划 - 广东省仁化县获得3000万元省级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竹特色产业发展奖补项目 [10] - 运营企业自筹6.6亿元,总投资达6.9亿元用于全链条提升竹产业竞争力 [11] - 项目规划6个建设内容,涵盖竹林培育、竹笋加工、科技服务等 [12] 竹林经营与示范林建设 - 仁化县在五个乡镇建设1500亩笋材两用示范林,推动竹林边界扩展新增面积约2万亩 [27][28] - 示范林带动全县竹农抚育面积10万多亩,提升竹林经营水平 [28][30] - 科学抚育使竹笋胸径超过20厘米,显著提高竹材和竹笋产量与质量 [16][18] 竹笋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建设四个竹笋初级加工厂和一个万吨竹食品精深加工综合项目,打造粤北最大规模竹笋智慧精深加工厂 [45][46][47] - 竹笋精深加工技术使资源利用率从30%提高到50%,经济收益率从20%提高到100% [53] - 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1.5亿元,辐射竹林面积5万亩,带动农户超1800户 [54] 科技创新与产品开发 - 仁化县竹加工企业57家,其中国家重点林业龙头企业2家,2024年竹产业总产值15.79亿元,同比增长36.71% [58][59][60] - 累计研发竹加工专利31项,新开发竹相关产品72个 [68] - 与科研院校合作打造生物基(竹基)新材料产业园和竹重组竹生产线 [65][66] 政策支持与市场机制 - 出台竹笋收购和初加工奖补政策,对年收购量大于100吨的每吨给予100元奖补,对年加工鲜竹笋100吨以上的每吨给予200元奖补 [33][34] - 建立"订单"机制,以高于市场的保护价格收购林农种植的笋材,保障林农积极性 [49][50] - 联合推广"小馋仙"品牌,全面提升竹笋产品附加值 [48]
河源崛起“绿色粮仓” ——九竺科技开启“以竹代粮”产业化新征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1 03:34
技术突破 - 九竺科技研发团队通过五年攻关成功破解竹纤维高效降解难题,利用生物发酵工艺将竹子废弃部分转化为优质饲料原料,可取代40-80%传统主饲料 [3] - 竹代粮饲料粗蛋白含量达18%,氨基酸组成优于传统玉米饲料,在测试试点中显著提升生猪抗病毒能力、抗应激能力、肠道健康和免疫力 [3] 产业联动 - 公司构建"科研+加工+就业"全链条产业生态,竹产业基地直接吸纳800名村民就业,并通过"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参与竹子种植、运输及初加工 [5] - 村民年收入从不足3万元跃升至10万元,东源县竹材收购价上涨40%,惠及2万余户竹农 [5] 绿色转型 - 竹基水产饲料可使养殖水体COD降低28%,氨氮含量减少35%,同时改善鱼虾肉质,在高端市场供不应求 [7] - 研发团队正在攻克竹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纳米竹粉技术预计将竹材综合利用率提升30个百分点,应用范围拓展至食品、医药等领域 [7] 经济赋能 - 预计年产50万吨合成竹粮,实现年产值10亿元,创造税收8000多万元 [9] - 公司计划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并通过"竹产业技能培训计划"培养100余名技术骨干 [9] 行业前景 - 九竺科技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路径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