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

搜索文档
机构:种业行业格局有望重塑
证券时报网· 2025-09-26 01:26
国盛证券认为,种业振兴是推进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也是破除内卷的根本。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要 种业振兴。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技术逐步突破,2023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 2024年提出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三年试点工作成效显著,2025年有望继续提速扩面。转基因 等生物技术有望使得行业天花板上移,优势公司有望通过兼并重组弯道超车,助力集中度提升,种业行 业格局有望重塑。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二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于9月26日至28日举办。 ...
国投丰乐控股股东自愿延期解禁 坚定种业发展信心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5:41
公司股份锁定延期 - 国投种业自愿延长持有的122,802,996股公司股份锁定期至2028年10月25日 [1] - 此次延期基于对公司发展前景的信心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 旨在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1] 控股股东战略定位 - 国投种业自2024年4月起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在国投集团战略引领下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大局 [1] - 公司将国投丰乐作为种业发展产业运营平台 资本运作和资源集聚平台 聚焦前沿性战略性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 [1] 种业经营业绩表现 - 公司种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商业化育种能力持续增强 品种结构不断改善 实现逆势增长 [2] - 近三个种业经营年度玉米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5.68% 41.56% 26.46% 水稻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8.72% 12.21% 18.5% 小麦种子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45.57% 38.91% 23.02% [2] - 2024年种业板块制种面积 平均单产 总产量 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种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 [2] 玉米产业发展 - 玉米产业完成全国主要生态区域品种布局 转基因品种铁391K成为东北地区家喻户晓的良种并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 [2] - 高品质抗逆优势大单品丰乐520通过国家审定 抢占玉米黄金粮新赛道 [2] 水稻产业创新 - 水稻产业形成以祥两优 乐优 籼粳交系列为代表的重点新品系 [2] - 中科发早粳品种弥补双季早稻无粳稻空白 南陵早2号作为特早熟早稻品种成为全国救灾备荒理想品种 [2] 小麦品种成就 - 小麦品种烟农1212连续三年入选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被农业农村部评为成长型小麦品种 [2] 战略发展承诺 - 国投种业通过本次自愿延期解禁彰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战略的坚定决心 [3] - 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 强化科技创新 完善产业布局 提升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种业科技企业 [3]
从“靠天吃饭”到筑牢“齐鲁粮仓” 山东用“芯”端稳饭碗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1:02
藏粮于地:盐碱地破"碱"重生 盐碱地既是亟待唤醒的耕地后备资源,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潜在粮仓"。山东拥有的近900万亩盐碱 地,使其成为探索盐碱地治理路径的"天然试验场"。 从"靠天吃饭"到筑牢"齐鲁粮仓" 山东用"芯"端稳饭碗 中新网济南9月25日电(李欣 李明芮 孙婷婷)从与黄河三角洲盐碱荒滩艰苦博弈,到在一粒种子间寻求关 键突破,再到向产业链全程要效益、挖掘"无形良田",山东保障粮食安全的步履沉稳而有力,系统性筑 牢"齐鲁粮仓"。这条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扎实路径,彰显了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担当。 "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黄河入海口流传的这句顺口溜,曾是农民与盐 碱地抗争的苦涩注脚,也凸显了盐碱地治理的困境。 如今,盐碱地的命运正被改写。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敬东介绍,山东将盐碱地综合利用纳入黄河 重大国家战略,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种地相适、多元利用、科技支撑"的盐碱地综合利用 新路径。 2025年6月,在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唐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盐碱地麦田,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抢收 小麦。刘智峰 摄 循着分区分类的治理思路,山东为不同区域量身定制土壤改良、地力 ...
从河西走廊到“一带一路”,种业振兴的“芯”征程
新浪财经· 2025-09-25 03:37
核心观点 - 中国种业通过技术赋能、资源整合与海外拓展 推动产业升级和全球影响力提升 实现从传统育种向现代化、国际化转型 [3][5][22] 行业整合与战略布局 - 中国种业从8000多家"多小散弱"企业通过重组整合形成合力 农发种业通过重组五大连池富民种业补大豆短板 并购甘肃兴达种业强化玉米优势 联合安徽华成种业增强小麦实力 [5] - 农发种业2023年种子经营规模国内排名第四 油菜、小麦、大豆种子销售额分列全国第一、第二和第七 玉米和水稻业务处于行业领先 [6] - 提出"五个发展"理念:创新发展、重组发展、延链发展、海外发展和服务发展 通过央企平台优势打破地域壁垒 [3][5] 育种研发与技术创新 - 育种周期长达10-15年 水稻需5-6年性状稳定期 通过杂交回交聚合株高、叶型、抗病、耐热等多性状 [9][10] - 近五年研发投入超4.5亿元 应用双单倍体、基因编辑技术 "十四五"期间审定新品种162个 获得植物新品种权103件 经营品种自给率超60% [11] - 突破性成果包括抗赤霉病小麦"天益科麦10号" 首个转基因玉米"泛玉298D" 高蛋白大豆"天益科豆19"(蛋白质含量45.5%) [10][11] - 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协同创新 定位产业转化平台 将实验室材料转化为田间成果 [12] 制种生产与基地建设 - 甘肃张掖占全国玉米制种面积42%和产种量45% 年降水量112.3-354毫米 蒸发量1672-2358毫米 依托祁连山雪水灌溉形成黄金制种带 [15] - 安徽华成创新"523良繁工程"模式 通过整村流转等五种模式掌控8万亩基地 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利益捆绑 [18] - 应用无人机植保、水肥一体化、北斗导航单粒点播技术 建立全自动生产线并实现"一袋一码"溯源 [19] 市场拓展与产业链延伸 - 从卖种子转向提供种植解决方案 组织田间会销和技术指导 通过社交媒体普及种植技术 [19] - 发展订单农业:高蛋白玉米替代大豆蛋白(每提高1%蛋白含量替代700万吨大豆进口) 与新希望、牧原等饲料集团合作 强筋弱筋小麦以高于市价回收 [20][21] - 构建"品种研发-种植-加工-终端应用"产业闭环 掌握优质粮源并创造新利润增长点 [21] 海外市场拓展 - 庆发禾盛在巴基斯坦注册首个杂交水稻品种 使该国从稻米净进口国转变为世界第四大出口国 年创汇超30亿美元 创造百万就业 [22] - 在乌干达历时13年选育抗黄斑驳病水稻品种TM93 在巴基斯坦推广双低油菜HC-021C(累计150万亩) 含油率高改善食用油依赖 [22][23] - 建立ISTA国际认证实验室 实现检测结果全球互认 推动"中国标准"国际化 [23]
科技兴农结满喜人“致富果”
科技日报· 2025-09-25 01:25
金秋时节,粮满仓、果满枝,各地丰收节庆典描绘出农业增收喜人画卷。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深海牧场到数字云端,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见证了科技创新如何重塑传 统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利器在科技。"正如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所言,"我国坚持把农业科技创 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狠抓重点任务落实。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现在已经进入世 界第一方阵。"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科技创新结满"致富果",书写着乡村振兴新篇章。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年丰收节期间,种业创新成果展示成为重要板块。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新 都基地举办的丰收节活动现场,"川蒜3号"蒜薹、"黑亮59"茄子、"旌黑甜糯1号"玉米等院地合作新品种 整齐陈列。 "截至目前,我们的1474个新品种、1124项新技术已扎根新都田间,为农业现代化注入科技动 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牟锦毅介绍,该院自2008年起与新都共建西南最大农业科研实验基地,到 如今已成功培育"川蒜""川薯"等系列品种,建成3700亩"五良融合"智慧示范农场。 数字技术正在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的面貌。在今年的丰收节上,智慧农业成果颇为吸睛。在举办上海 主会场活动的金山廊下生态园, ...
康农种业(837403)深度: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品种制胜,扩大全国销售版图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00:55
市场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报3854点,单日涨幅0.83% [1] - 深证综指报2506点,单日涨幅1.56% [1] - 大盘指数近6个月累计涨幅16.93%,中盘指数同期涨幅22.64%,小盘指数同期涨幅18.87% [1] - 电子化学品行业近6个月涨幅达46.02%,游戏行业同期涨幅65.53% [1] - 元件行业近6个月涨幅82.01%,但单日下跌2.12% [1] 康农种业(837403)核心分析 - 公司主营杂交玉米种子,采用育繁推一体化模式,2022-2024年营收CAGR达30.5%,利润CAGR达42.1% [2][10] - 主导品种康农玉8009为密植小棒型高产品种,上市首年销量超300万亩,次年销量超760万亩 [2][10] - 2025年预计通过自繁制种模式提升毛利率1.2-5.0个百分点(以2024年毛利率35.8%为基准) [2][10] - 西南市场通过品种迭代巩固优势,黄淮海市场由康农玉8009引领,东北市场计划2027年起规模销售 [2][10] - 转基因品种布局呈"西南领跑-黄淮海跟进-东北提升"格局 [10] - 2025-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0.96/1.23/1.50亿元,对应PE 25/19/16倍,较可比公司47倍PE低估 [2][10] 建材行业动态 - 2025年上半年样本企业营收2775.7亿元(同比-4.1%),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38.9%) [11] - 水泥行业营收1188亿元(同比-7.5%),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1110.5%),受益于价格改善及煤炭成本下降 [11][12] - 玻纤行业8家公司营收311.0亿元(同比+20.9%),归母净利润32.9亿元(同比+127.0%) [14] - 消费建材板块营收687.6亿元(同比-2.7%),归母净利润43.5亿元(同比-13.2%) [14] - 玻璃行业营收246亿元(同比-17.0%),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60.3%) [14] - 政策推动水泥产能收缩,超产产能处置预计使熟料年产能从22亿吨降至18亿吨以下 [15] AI应用与Token经济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模型公有云Tokens调用量达537万亿,2024年全年为114万亿Tokens [21] - OpenAI年化收入(ARR)达120亿美元,AI编程企业Anysphere(Cursor母公司)ARR达5亿美元 [18] - AI视频工具(如快手可灵、Synthesia)迈入1亿美元ARR台阶 [18] - 生成式推荐系统在META业绩中体现,国内字节、快手同步推进 [18] - 企业级AI软件在数据分析、ITSM、ERP三大方向具潜力,大规模收入落地预计在2026年后 [18] 光伏行业政策导向 - 国家能源局提出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重点推动风光制氢及绿氢产业链 [21]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4.7%(同比-2.4个百分点) [21] - 反内卷政策聚焦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专项整治"内卷式"竞争 [21] - 政策支持硅料环节及新技术企业,如协鑫科技、大全能源、爱旭股份等 [21]
申万宏源研究晨会报告-202509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9-25 00:43
核心观点 - 康农种业作为育繁推一体化玉米种子企业,凭借品种优势实现快速增长,2022-2024年营收CAGR达30.5%,利润CAGR达42.1%,核心品种康农玉8009推动全国市场扩张,目标市值45亿元对应90%上涨空间 [2][3][5][8][11] - 玉米种子行业供需失衡,24/25年供需比达175%,但高产优质品种仍享有溢价,同质化品种竞争激烈 [11] - 建材行业2025H1营收同比下降4.1%至2775.7亿元,但利润同比增长38.9%至148.2亿元,水泥和玻纤板块表现亮眼 [12][15] - 新版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强调盈利提升,水泥产能预计收缩4亿吨以上,玻璃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加速 [16][18] - AI应用商业化加速,2025H1中国大模型Tokens调用量达537万亿,编程、视频、企业软件等细分领域实现亿美元级ARR [17][19][22] - 光伏行业政策转向反内卷和多能综合利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绿氢制储等方向延伸 [22] 指数表现 - 上证指数收盘3854点,单日涨0.83%,近5日涨0.73%,近1月跌0.59% [1] - 深证综指收盘2506点,单日涨1.56%,近5日涨4.69%,近1月跌0.2% [1] - 中盘指数单日涨1.9%,近1月涨8.66%,近6月涨22.64%,表现优于大盘和小盘指数 [1] - 电子化学品行业涨幅居前,单日涨5.48%,近6月涨46.02% [1] - 游戏Ⅱ行业近6月涨65.53%,表现突出 [1] - 元件Ⅱ行业单日跌2.12%,但近6月仍涨82.01% [1] - 股份制银行Ⅱ行业近1月跌8.6%,近6月跌4.1% [1] 康农种业业务与增长 - 公司主营杂交玉米种子,2017年打通育种、扩繁、推广环节,2021年开拓黄淮海和北方春播新市场 [11] - 短期增长由康农玉8009驱动,该品种为密植小棒型,上市首年销量超300万亩,次年超760万亩,预售火热 [11] - 通过自繁制种降本,以2024年毛利率35.8%为基准,2025年毛利率预计提升1.2-5.0个百分点 [11] - 西南市场通过品种迭代巩固优势,黄淮海市场由8009领航,东北市场预计2027年起规模销售 [11] - 转基因品种储备充足,布局西南领跑、黄淮海跟进、东北提升的格局 [11] 行业供需与价格 - 2025/2026年国内玉米供需紧平衡,价格预计稳定,种植积极性较好 [11] - 种子市场高库存需2-3年改善,高产优质品种享有溢价,同质化品种价格承压 [11]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6亿元、1.23亿元、1.50亿元 [11] - 最新市值对应PE分别为25倍、19倍、16倍,可比公司2025年PE均值47倍 [11] - 给予2025年47倍PE,目标市值45亿元,较当前有90%涨幅空间 [11] 建材行业表现 - 2025H1样本企业营收2775.7亿元,同比下降4.1%,但降幅较2024年收窄10.7个百分点 [12] - 归母净利润148.2亿元,同比增长38.9% [12] - 水泥行业营收1188亿元,同比下降7.5%,利润54亿元,同比增长1110.5%,受益于价格改善和成本下降 [12][13] - 玻纤行业营收311.0亿元,同比增长20.9%,利润32.9亿元,同比增长127.0%,复价和特种布布局贡献增长 [15] - 消费建材营收687.6亿元,同比下降2.7%,利润43.5亿元,同比下降13.2%,但三棵树、科达制造等个股表现突出 [15] - 玻璃行业营收246亿元,同比下降17.0%,利润10亿元,同比下降60.3%,仍处于周期底部 [15] 政策与行业动向 - 新版建材工作方案重点提升盈利,水泥产能需在2025年底前统一备案与实际产能,预计收缩4亿吨以上 [16] - 玻璃行业依法淘汰落后产能,推动环保绩效低企业退出,加快煤改气 [18] - 政策支持发展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如人工晶体、高性能纤维等,推动"人工智能+建材"行动 [18] AI应用商业化 - 2025H1中国大模型Tokens调用量达537万亿,2024年全年为114万亿 [22] - OpenAI的ARR达120亿美元,AI编程公司Anysphere的ARR达5亿美元 [19] - AI视频、编程、企业软件等领域多家公司迈入1亿美元ARR门槛 [19] - 生成式推荐系统在META、字节、快手等公司落地 [19] - 企业级AI软件在数据分析、ITSM、ERP方向落地周期约6-18个月 [19] 光伏政策导向 - 政策推动从单一电力消纳向多能综合利用转变,重点发展绿氢制储、绿色合成氨等方向 [22] - 2025年1-7月全国光伏发电利用率94.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22] - 行业反内卷政策密集落地,支持技术创新驱动降本增效 [22]
我国抗虫水稻育种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22
行业突破 - 抗虫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重要突破 破解水稻稳产难题 [1] - 稻飞虱为水稻生产头号害虫 年均发生面积超3亿亩次 造成稻谷减产30亿斤 [1] - 抗稻飞虱品种覆盖率不足1% [1] 技术成果 -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精准聚合抗褐飞虱 抗稻瘟病及氮高效等关键基因 [1] - 培育出玮两优2268 扬籼优4278等系列新品种 [1] - 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稻瘟病均有显著抗性 区试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以上 [1] 产量表现 - 玮两优2268在湖南隆回百亩示范片亩产达1174.5公斤 创长江中下游稻区一季稻高产新纪录 [1] - 成功破解抗虫 抗病和产量难协同提升的行业难题 [1] 推广应用 - 玮两优2268 扬籼优4278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 [1] - 新品种加速推广应用将为水稻大面积高产稳产注入强劲动力 [1] 研发主体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优势科研团队构建企科协同攻关模式 [1] - 研发获得农业生物育种重大专项支持 [1]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我国抗虫水稻育种实现重要突破
人民日报· 2025-09-24 23:02
行业技术突破 - 抗虫水稻新品种培育取得重要突破 破解水稻稳产难题 [2] - 稻飞虱作为水稻生产头号害虫 年均发生面积超3亿亩次 造成稻谷减产30亿斤 [2] - 抗稻飞虱品种覆盖率不足1% 新品种成功破解抗虫抗病和产量协同提升难题 [2] 品种表现与特性 - 新品种对褐飞虱和稻瘟病有显著抗性 区试产量比对照组增产5%以上 [2] - 玮两优2268在湖南隆回百亩示范片亩产达1174.5公斤 创长江中下游一季稻高产纪录 [2] - 玮两优2268和扬籼优4278入选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苗头型品种 [2] 研发主体与技术创新 -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科研团队采用企科协同攻关模式 [2] - 创新应用分子设计育种技术 精准聚合抗褐飞虱 抗稻瘟病及氮高效等关键基因 [2] - 构建系列新品种包括玮两优2268和扬籼优4278等 [2]
从丰收节看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经济观察报· 2025-09-24 15:11
2025年9月23日,第八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在山东省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行。时值"十 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本届丰收节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现出特殊的历史意义。 此时中国农业交出了一份丰收的答卷。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9月16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 五"时期,14亿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202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 产了740亿斤。如今,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已经达到了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 安全,国家粮食安全充分保障。 本届丰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新农人、地方特色农产品经营者、农业合作社、农业相关企业和电商 平台等。他们参会目的各有不同:有的想推广自主研发的农业新品种与深加工产品,有的想借助全 国性平台拓宽销售渠道、对接上下游资源,有的想展示智慧农业技术与数字化管理成果,还有的想 通过交流学习先进的农业模式推动本地产业升级。 但他们普遍形成了这样的共识: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 丰收的平台,更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促 进产销对接、激发乡村活力的重要契机,通过资源共享与技术协作,共同助力中国农业迈向高质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平台,更是推动农业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