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

搜索文档
@新能源产业,这里有一份税惠大礼包待领取!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08-30 01:12
新能源产业增值税优惠政策 - 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新能源产业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3] - 适用3%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减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税 [3] - 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项目减按1%预征率预缴增值税 [3] - 政策执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3] - 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相关技术咨询与服务免征增值税 [3] 新能源产业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 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 超过500万元部分减半征收 [4] - 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部分减按25%计入 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5] - 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5] - 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部分按100%加计扣除 形成无形资产部分按200%税前摊销 [6] -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起实施 [6] 新能源产业其他税收优惠 - 小微企业减半征收资源税 城市维护建设税 房产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印花税 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 地方教育附加 [7] - "六税两费"减免可与其他优惠政策叠加享受 [7] - 政策执行期为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7] 税收征管服务措施 - 支持企业通过电子税务局查询下载财务报表 [16] - 提供财务报表申报信息查询功能 [18] - 支持申报表导出下载打印服务 [19]
“新能源”并联“苏超”,常州踏上“双IP”破圈征途
新华日报· 2025-08-25 08:42
产业规模与地位 - 2024年常州新能源产业产值突破8500亿元 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近50% [1][2] - 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第三 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2] - 形成全国领先的"发、储、送、用、网"产业闭环体系 [2] 龙头企业与技术优势 - 天合光能先后30次刷新世界效率纪录 在发电领域具有全球技术领先性 [2] - 江苏时代被评为锂电行业"灯塔工厂" 储能技术冠绝全球 [2] - 西电常变打造"大国重器" 保障新能源安全输送 [2] - 理想汽车和比亚迪等整车企业引领新能源应用发展 [2] 产业融合创新模式 - 创新"能博会+苏超"双IP联动模式 通过嘉年华形式推动产业从工厂走向街巷 [1][3] - 采用"展、会、赛、娱"一体化模式 实现赛事流量向产业能量转化 [3] - 建立线上全景展平台 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企业直联功能 [4] 产品应用与体验升级 - 展示智能光伏瓦、户用储能系统、智能电动车及光储充一体化站等前沿产品 [3] - 推出"碳护照"打卡系统 将观赛热情延伸至展区体验 [3] - 提供看球、逛展、体验、消费的一站式服务模式 [3] 城市品牌与发展战略 - 通过双IP联动展示产业链硬实力和城市创新思维 [4] - 实现产业实力集中检阅和城市品牌立体输出 [4] - 探索体育脉搏转化为产业律动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4]
滨州荣登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大众日报· 2025-08-25 01:43
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 滨州位列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84位 [1] - 排行榜综合考量硬经济指标(GDP、储蓄、财政)和软经济要素(环境、科教、文化、卫生)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建设 - 2024年签约实体产业项目460个 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7.5% [1] - 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首位 其中16项登顶全球细分市场 [1] - 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包括京博化工新材料、滨华碳三碳四、华能滨州新能源等项目 [3] - 产业集群朝"新"与"绿"方向迈进 涵盖低空经济、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3] 科技创新能力 - 凭借"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首次跻身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市 [1] - 连续3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 2024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位列全国第9 [2] - 山东省唯一在"鲁通码"和"电子签章"两个领域均入选试点的城市 [2] 城市治理与社会建设 - 入选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考核连续多年列全省第一档 [2] - 采用"网格化+智慧化"管理模式 显著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 -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统筹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等多类城市建设 [2]
悦达投资上半年减收增利,新能源转型收益难抵债务高压
凤凰网财经· 2025-08-24 12:51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长但营收下滑 财务费用激增吞噬利润 新能源业务尚未形成规模盈利 战略转型面临资金与盈利能力双重考验 [1][2][7][8] - 公司短期债务缺口超8亿元 偿债压力明显 资产负债率攀升至2013年同期以来高点 [1][8][9] - 机构投资者数量从14家减少至9家 反映市场对公司前景担忧 [5]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13.58亿元同比下降22.01% 归母净利润1402.47万元同比增长27.62% 扣非净利润1193.92万元同比增长120.92% [2] - 第二季度营收6.75亿元同比下滑30.15% 归母净利润亏损180.32万元 环比下滑111.39% [3][4]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4.5%至4525.19万元 利息费用5203.94万元是归母净利润的3.7倍 [1][2] - 研发费用1116.95万元同比增长36.77% [2] - 2022-2024年上半年营收分别为15.38亿元/14.01亿元/17.41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89.69万元/7019.74万元/1098.98万元 [4] 债务与资金状况 - 货币资金12.1亿元 短期借款19.06亿元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1.55亿元 短期债务缺口超8亿元 [1][8] - 长期借款15.11亿元同比增长62.69% [8] - 资产负债率49.11% 较2023年同期41.15%持续攀升 [8][9] - 流动比率1.049 速动比率0.907 现金流量比率0.002 [9] 新能源业务布局 - 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投资2.6亿元 银行融资比例70% [7] - 响水70MW渔光互补项目投资2.72亿元 银行融资比例80% [7] - 响水150MW渔光互补项目投资5.55亿元 [7] - 旗下新能源子公司净利润规模较小:悦达新能源公司1798.93万元 江苏悦达储能科技225.74万元 其他子公司净利润均低于400万元 [8][10] 历史背景 - 2017-2024年扣非净利润连续8年亏损超36亿元 主要受东风悦达起亚拖累 [6] - 2021年放弃对东风悦达起亚增资 其股权被大幅稀释 [6]
滨州|滨州荣登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
大众日报· 2025-08-22 01:44
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 滨州位列2025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第84位 [1][2] - 排行榜综合考量硬经济指标(GDP、储蓄、财政)和软经济要素(环境、科教、文化、卫生) [2] 经济发展与产业成就 - 2024年签约实体产业项目460个 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7.5% [2] - 67项产品产量或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其中16项登顶全球细分市场 [2] - 形成"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 首次跻身中国科技创新百强市 [2] - "5210N"产业集群向绿色新兴方向转型 低空经济/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稳健开局 [4] 城市治理与数字化建设 - 入选全国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平安建设考核连续多年列山东省第一档 [3] - 网格化+智慧化管理模式提升治理水平 入选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案例 [3] - 2024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位列全国第9 连续3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市 [3] - 山东省唯一在"鲁通码"和"电子签章"两个领域均入选试点城市 [3] 民生建设与社会发展 - 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统筹推进儿童友好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康养城市/体育公园城市建设 [3] - 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京博化工新材料/滨华碳三碳四/华能滨州新能源等项目 [4] - 2025年上半年主要经济和民生指标增速持续位居山东省前列 [4]
牛市思维下的A股逻辑:加速行驶的火车正在鸣笛
搜狐财经· 2025-08-18 09:32
经济与股市背离现象 - 宏观经济承压背景下A股走出强劲上涨行情 显示股市与经济周期非完全同步 [1] - 经济低迷时期政策宽松推动资金寻求高回报机会 股市可能提前反映复苏预期 [2] - 中国宏观经济处于结构调整阶段 资本市场呈现"逆经济周期"特征 [2] 资金流动逻辑 - 国内存款利率持续下调降低储蓄收益率 倒逼资金寻找更高回报出口 [3][4] - 利率下行推动资金向股市迁移 形成正反馈机制:资金推动上涨 上涨吸引更多资金 [5] - 股市发挥资金蓄水池效应 散户、机构和海外资金加速涌入 [5] 国际资金环境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极高 将导致全球货币环境宽松和风险偏好提升 [6][7] - 美元走弱促使资金流向新兴市场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重要目的地 [7] - 外资注重中国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和制造业升级等领域的长期成长空间 [8] 市场趋势特征 - 牛市阶段需要切换投资思维 从熊市快进快出转为顺势而为和耐心持有 [9] - 生命线逻辑显示股价关键支撑位未被破坏时应持续持有享受趋势红利 [10] - 新能源、科技和人工智能成为中长期主线 金融和避险概念为短期热点 [11] 投资策略方向 - 精选行业龙头标的往往能跑赢大盘获得超额收益 [17] - 避免被短期震荡影响 趋势延续期间应保持持仓 [18] - 合理分配仓位而非满仓操作 才能在波动中稳健前行 [19] 市场驱动因素 - 国内利率下行与国际货币宽松形成双轮驱动 使上涨具备现实支撑和持续性 [8] - 赚钱效应显现吸引各类资金涌入 推动指数持续走高 [5] - 政策环境变化而非短期经济复苏成为股市上涨核心动力 [2]
侧记|国际智慧赋能天衢新能源新材料赛道跑出“中试加速度”
搜狐财经· 2025-08-17 06:54
国际合作与技术转化 - 来自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等国家的12位顶尖专家与8位国内领军学者齐聚德州,共商新能源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化 [3] - 乌克兰院士安德烈·别拉金斯基提出"共享再生材料技术、共建绿色交通平台、共推标准体系互鉴"三点倡议,其研究方向与德州新能源产业和循环经济实践高度契合 [3] - 齐鲁工业大学与天衢新区共建的德州研究院中试基地提供"基础研究-中试孵化-产业转化"全链条服务,旨在缩短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周期 [4] 平台建设与机制创新 - "齐鲁工业大学德州研究院外国专家工作室"与"德州学院外国专家工作室"正式揭牌,标志着国际智力合作进入常态化、机制化新阶段 [4] - 新平台将建立需求导向的协同攻关机制,整合高校科研力量和国际专家资源,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并探索知识产权共享机制 [4] - 建立常态化国际人才交流机制,实施"双导师"联合培养项目,培养兼具国际视野与产业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4] 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 - 国际合作对接着眼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未来发展,通过跨国联合攻关项目推动前沿技术在天衢新区落地转化 [5] - 天衢新区产业链展现出对接创新成果的积极姿态,国际智慧与本土实践交汇融合为德州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5] - 该活动为区域抢占产业制高点提供科技支撑,并为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德州力量 [5]
新华全媒+丨宏观政策发力显效 国民经济稳中有进——透视7月我国经济运行态势
新华网· 2025-08-15 13:49
经济运行态势 - 7月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 [2] - 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其中出口额同比增长8%,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 [2] - 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2%,与上年同期持平,核心CPI同比上涨0.8%,连续三个月涨幅扩大 [3] 新动能成长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 [4] - 规模以上集成电路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6.9%和21.7% [4] - 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4]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9.4%,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 [4] - 网上零售、即时零售、银发经济、首发经济等消费新增长点不断涌现 [4] 政策效应与市场活力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4%和22.9% [6]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水利、电力投资快速增长 [6]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传统行业企业引入新工艺、新技术和新理念,确立核心竞争力 [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0.8个百分点,多家国际投行加码中国资产 [7] 经济展望 - 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 [6] -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国内国际双循环将进一步畅通 [6] - 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 [7]
中国经济7月报重磅出炉 “稳”“多”“强”……多维度看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央视网· 2025-08-15 13:16
国民经济运行总体态势 - 7月份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 [1] - 主要指标累计增速保持总体平稳,经济平稳运行态势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4] - 下半年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将支撑平稳运行 [9]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 - 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加8.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3% [3][23] - 分产品看,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24.2%、24%、17.1% [25] - 集成电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9%,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21.7% [20][22] 服务业发展 - 7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5.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9%和8% [3][26] - 暑期旅游出行增多,铁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28] 消费与零售 - 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商品零售额增长4%,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3][5] - 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和通信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8.7%、13.8%、20.6%、14.9% [5] - 线上消费、新兴消费发展向好,网上零售、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受到消费者欢迎 [6] 投资与外贸 - 1—7月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3][11] - 7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7%,1—7月份对东盟、欧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额分别增长14.8%、8.2%和11.7% [16][18] - 1—7月份机电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9.3%,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1.8%,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增长7.2% [19] 新质生产力与数字经济 - 7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0.8%和21% [20][22] -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提升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工业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24%和18.9% [9][22] - 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7.1%和29.4%,碳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等绿色材料产量分别增长43.8%和19.8% [22] 价格指数 - 7月份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能源价格环比上涨1.6% [12][13] - 暑期出游带动交通出行相关服务价格上涨,提振消费政策显效推动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回升 [13]
长三角41城半年考,“成绩单”来了
搜狐财经· 2025-08-14 12:13
长三角GDP格局 - 长三角9座万亿GDP城市阵营基本稳定 南通从第8位升至第7位超过合肥[2] - 舟山GDP达1109.1亿元 同比增长6.9%增速居长三角首位[2] - 温州GDP 4831.9亿元增速6% 徐州GDP 4509.3亿元增速6.2% 两市年内有望突破万亿[4] 工业增长动力 - 舟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 高出浙江全省3.9个百分点[2] - 电力生产供应业增长28.7% 船舶修造业增长24.0% 石油化工业增长8.2% 三大行业合计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0.8个百分点[2] 区域发展分化 - 安徽淮南GDP增速4.0% 淮北增速3.4% 低于区域平均水平[4] - 传统煤炭资源型城市面临煤电行业下行压力 正朝新能源产业转型探索[4] 消费市场表现 - 江苏社零总额2.39万亿元 增量1137.2亿元 总量与净增额均居全国首位[5] - 上海社零总额8260.41亿元同比增长1.7% 汽车类零售下降13.7% 金银珠宝类下降1.1%[5] - 宁波社零总额2697.7亿元增长2.2% 低于其5.1%的GDP增速[6] 低线城市消费活力 - 台州社零总额1539.18亿元增长9.5% 商品零售增长10.6%[8] - 盐城社零增速7.1% 家用电器类限上销售额增长17.2% 通讯器材类增长21.2%[8] - 阜阳社零总额1263.5亿元增长6.3% 连续17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方阵[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