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创

搜索文档
华如科技上半年实现营收1.03亿元 同比增长3.85%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26 06:3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3.85% [1] 业务发展 - 公司成立于2011年,最初以军事仿真为主业,致力于打造中国军事仿真自主品牌 [1] - 自2025年起专注于军事智能相关产品研发和应用,围绕XSim®军事智能体系开展业务 [1] - 以军事大模型为底座,利用自研智能仿真平台、数字战场、智能体等系列工具 [1] - 面向智能决策、虚拟训练、数智试验、模训器材、智能装备五大应用领域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 [1] - 在作战实验、模拟训练、装备论证、试验鉴定、综合保障等领域提供仿真产品及技术开发服务 [1] 品牌拓展 - 积极培育"小如文化"子品牌,围绕数字文创领域发展业务 [1] - 致力于传递文化价值、创新娱乐空间,推进线上游戏研发与运营 [1] - 开展线下数字空间打造及IP衍生品开发等业务 [1]
蜀道新歌
人民日报· 2025-08-24 22:2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四川综合交通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投资3.5万亿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 [4] - 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达350公里,较70多年前成渝铁路40公里时速大幅提升 [12] - 川藏铁路桥隧比达55%,雅西高速首创双螺旋隧道实现10分钟通行10公里并攀升数百米 [12] - 铁路和高速公路在建里程全国第一,进出川大通道总数达50条 [12] - 四川省农村公路规模达37.5万公里,规模全国第一,82%的县城实现15分钟上高速 [17]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总量从2019年6.3万亿元增至2024年8.7万亿元 [24] - 川渝高竹新区实现税费征管统一,一家新材料企业年节省税费200万元 [21] - 全国首张跨省域货车通行证于2024年4月发放,川渝货车享受同等待遇 [21] - 成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集聚超2000家规上企业,产值占全国1/7 [24] - "川渝通办"覆盖355项政务服务事项,935家医院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24] 国际物流与开放合作 - 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超3.6万列,四川通过铁路港构建向西开放枢纽 [4][27] - 泰国榴莲通过中老班列72小时直达成都,物流成本降50%且损耗近乎为零 [31] - 成都空港鲜榴莲实现不到1天从果树到果盘,2024年夏季进口量显著增长 [31][32] - 四川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规模从2013年1535.3亿元跃升至2024年4616.8亿元 [36] - 空客成都项目一期投资60亿元,14个月完成建设,飞机拆解回收率达91% [34][35] 产业创新与科技应用 - 成兰铁路研发100多项新型实用专利,首创141.7米超长桩基施工工艺 [11] - 成都数字文创产业核心规模达3819亿元,集聚690家规上企业 [46] - 空客成都项目补全航空产业链空白,带动飞机改装、航材贸易等衍生市场 [34] - 宜宾港与上港集团合作推动"川-渝-沪"外贸班轮快线,2023年开启后港口吞吐量增长28.5% [25] - 四川建成18个机场总量全国第三,空中走廊通达全球 [4]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成兰铁路为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取消黄胜关至哈达铺段,体现生态优先理念 [14][15] - 翠云廊实施古柏保护离任交接制度,覆盖九级责任人并纳入审计考核 [42] - 长江经济带协同发展,宜宾港通过资源整合实现物流提速30%和降本40% [25] - 西电东送特高压工程(如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直流)平稳投运 [25] - 川渝共建千亿立方米级天然气产能基地,支撑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 [25]
成都自贸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热力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1 23:20
制度创新成果 - 四川自贸试验区累计探索形成740余项改革实践案例 其中十项制度创新成果面向全国复制推广[4] - 成都天府新区片区形成170余项改革创新案例 七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27项在全省复制推广[3] - 成都海关累计推出55项自贸创新成果 两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9] 贸易便利化措施 - 实施同企跨片通关模式 使企业年通关成本从800万元降至80万元 降幅超90% 通关时间从4.5小时缩短至25分钟内[3] - 铁路港片区采用铁路快通+提前申报+车边直提等多场景应用 场站整体作业效率提升40%左右[2] - 通过1210保税出口模式实现入区即退税 提升口岸效率并降低出口成本[7] 产业发展成效 - 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全年整车进出口预计达4.3万辆以上 同比增长53.98% 新增二手车出口备案企业九家[7] - 数字文创全产业链创新高地建设成效显著 腾讯新文创总部等龙头企业汇聚形成完整生态体系[6] - 成功落地TCL雷鸟电竞显示器全球智能制造基地 DPD青白江全球跨境电商货物集散平台等重大项目[6] 通道建设与物流优化 - 依托两场两港通道优势 在全国率先开行中欧班列新能源汽车专列[6] - 完成全国首单区内直转业务 西南首票综保区一票多车出境业务[2] - 获批西南综保区首个整车检测线CNAS资质[2] 金融与法务配套 - 深化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 探索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应用及数字人民币场景[9] - 高标准建成天府中央法务区 集成国际仲裁 商事调解 外国法查明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0]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连续四年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绩效评估第一[10]
【投融资动态】博物文化股权转让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8-20 11:43
公司融资历史 - 2025年8月17日完成股权转让融资 投资方为藕舫天使 交易金额未披露[1][2] - 2022年6月12日完成A轮融资 投资方为安恒信息 交易金额未披露[2] - 2020年9月9日完成Pre-A轮融资 投资方为藕舫天使 交易金额未披露[2] - 2018年12月16日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六和桥创投 交易金额未披露[2] - 2018年1月25日完成天使轮融资 投资方为景裕盗产 交易金额未披露[2] 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使命为"科技弘扬文化 数字赋能文创"[2] - 通过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技术在博物馆产业实现全方位高效应用[2] - 采用软件服务+物联网硬件+内容(SAAS+IOT+IP)的商业变现模式[2] - 致力于成为全球博物馆数字经济产业领航者[2]
青绿不只此 “两山”韵悠长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8-15 03:53
生态修复投资与项目 - 2018年至2025年6月海南共启动13个中央资金支持和16个省级资金支持海洋保护修复项目 总投资26.397亿元[4] - 完成海岸带修复152.33公里 新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225.94公顷 新增修复珊瑚礁27.8公顷[4] - 2021年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推进六大修复工程 改善周边19500亩区域生态环境[8] 水质与环境改善成效 - 黎安潟湖98%以上水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 新村潟湖90%以上水域达到二类水质标准[6] - 恢复区鱼类和贝类资源量比未修复区高出50%以上 沙虫重现潟湖标志底栖生境改善[6] - 儋州湾大型底栖动物物种数由17种跃升至50种 候鸟种群规模突破7万只[8] 红树林生态修复进展 - 儋州湾红树林面积从746公顷增至1016公顷 科学选择4025亩宜林区域开展生态修复[8] - 海南红树林面积约占全国近三分之一 计划到2035年全省红树林面积稳定在7948公顷以上[17] - 红榄李人工繁育取得突破 种子萌发率从天然3‰提升至50% 成功回归种植2000多株[15][17] 文旅与经济价值转化 - 陵水新村及黎安潟湖2024年接待游客165.57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9.56亿元[20] - 疍家渔排民宿单间房每晚收费1000多元 暑期旺季全部订满[3] - 儋州市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89.2亿元[22] 社区转型与收入增长 - 黎安潟湖渔民人均年收入从2019年3.62万元增长至2022年4.33万元[20] - 创建生态入股制度 村民每年可获得红树林土地租金及1300元/亩产业项目分红[20] - 政府推出"海上护林员""生态导游"等转产方案 百余户渔民实现转型[22] 碳汇交易与防灾效益 - 2022年海口三江农场红树林修复项目完成碳汇交易3000余吨 交易额30余万元[24] - 2023年万宁市以110元/吨价格出售220吨红树林碳汇量给中国石油南方公司[24] - 儋州红树林防风消浪功能使沿海社区台风损失降低15% 年节省防灾成本超千万元[22] 生物多样性提升 - 海南野生鸟类名目达482种 2024年新增短耳鸮等8种鸟类新记录[12] - 三亚首次记录到世界最小鸭子棉凫 该物种在海南消失近百年后重新出现[12] - 三亚河红树林成为白鹭栖息地 秋末冬初形成成群飞翔的景观[9] 科技与创新治理 - 采用三维打印制作仿生珊瑚礁体 海草床覆盖率从30%提升至50%以上[13] - 建立智能生态监测系统 对水质水文、生态实景、鸟类信息实现一站式管理[14] - 文昌清澜获批228亩红树林省级林木种质资源库 保存75份种质资源涵盖14种红树植物[17]
番禺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将亮相2025年服贸会
广州日报· 2025-08-13 02:30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年服贸会ICT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首钢园区举办 规模约1万平方米 [1] - 吸引线下参展企业100余家 线上参展企业近300家 [1] - 专题展采用"2+5+N"布局 包括两大特色主题展 五大数字赋能服务贸易论坛和N场国际经贸洽谈对接活动 [1] 展会内容特色 - 聚焦数字服务贸易和高精尖产业 展现数字服务贸易扩大开放和集聚全球优质要素的成果 [1] - 广州市番禺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将展示数字文创 游戏动漫 短视频等内容出海案例 [2] - 展现文化企业借助数字技术突破地域限制的能力 擦亮"番禺制造"金字招牌 [2] 参展企业表现 - 基地充分发挥文化出口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链条延伸和产业集聚发展 [2] - 体现数字服务贸易赋能本土企业走向世界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坚定决心 [1]
“成都高新造”闪耀世运舞台
四川日报· 2025-08-06 22:26
显示技术产业 - 京东方为成都世运会开幕式提供总面积1.1万平方米的全球最长连续LED巨幕 总长408.5米 宽26.7米 融合超4万米定制LED显示单元 可视距离达6公里[2] - 天府双塔外立面采用京东方显示技术 灯条总长16.2万米 屏幕面积5.2万平方米 实现800万像素高清显示[3] - 成都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链完善 拥有国内首条全球首批8.6代AMOLED生产线和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 柔性显示产能规模全国第一 全球超50% iPad在此生产[4] - 区域聚集新型显示企业40余家 京东方和辰显光电入选工信部链主企业名单 2024年上半年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9%[4] 智能科技应用 - 越凡创新在世运村部署10余台机器人 覆盖配送零售巡逻三大场景 首次在国际综合赛事规模化部署末端配送机器人集群[5] - 高新公安与高新移动联合推出新一代无人警务巡防车 配备5G布控球实现360度环境动态捕捉和实时回传[5] - 考拉悠然研发的智能导览机器狗提供中英双语导航服务 支持自动避障和自由对话交互[6] - 光耀恒拓推出AIOT驱动的数字体育产品"耀动魔方" 可生成运动数据报告[6] - 场馆部署激光雷达AI巡检机器狗和智能扫地机器人 后者每日清扫2.2万平方米 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6] 科技创新生态 - 成都高新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4869家 科技型中小企业3800家 独角兽和潜在独角兽企业47家 数量居中西部第一[7] - 2024年高新技术产业营收达7113.4亿元 增速5.61% 全社会研发投入249.45亿元 同比增长6.8% 连续三年高速增长[7] 数字文创产业 - 可可豆动画制作世运会宣传片《哪吒之三宝闯世运》 由《哪吒之魔童降世》原班团队打造[9] - 区域聚集数字文创企业超6000家 诞生《王者荣耀》《那年那兔那些事》《哪吒》系列电影《十万个冷笑话》《遮天》等头部IP[9] - 2024年数字文创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 形成全链条千亿级产业集群[9] - 潜在人工智能运用AI音乐技术创作世运会主题歌 龙渊网络作为特许经营企业参与衍生品开发[10]
杭州高水平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鲜活样本
中国环境报· 2025-08-06 01:35
城市生态建设成就 - 市区PM2 5年均浓度从70微克/立方米降至30微克/立方米 市控以上断面Ⅰ类—Ⅲ类水质比例从80 9%提升至100% 森林覆盖率达65 74% 湿地率为8% [8] - 记录物种超16000种 含陆生高等植物4868种 陆生脊椎动物689种 昆虫6967种 大型真菌1428种 淡水水生生物2055种 发现5个新物种和11个中国新记录物种 [9] - 建成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网络 市域绿道总长5000公里 主城区实现5分钟可达绿道网 公园绿化活动场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0 44% [18] 绿色经济发展 - 单位GDP能耗强度全省最低 2024年以占全省14%能耗贡献24%GDP 用煤总量较2020年减少21% 相当于减排150万吨标准煤 单位GDP用水量累计下降27 6% [14] - 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73 1%和46 2% 高新技术企业超1 6万家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 92% [15][16] - 淳安县水饮产业销售额突破160亿元 游客人次达1100万 入驻水饮料企业80余家 3个EOD项目总投资近300亿元 [16][17] 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 - 月亮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7万元增至183 78万元 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614元跃升至52910元 2024年接待游客32万人次 实现营收1225万元 [19][20] - 建成132个共富风貌驿 推出18条省级共富风貌游线 完成30个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和314个省级未来社区建设 美丽乡村全覆盖 和美乡村覆盖率达50 1% [19][20] - 十大公众开放精品线路年接待超80万人次 开展万余场志愿活动 联动3万余名绿色志愿者 非遗保护发展指数连续6年全省第一 [24]
祥源文旅在合肥成立新公司,含数字文创软件开发业务
企查查· 2025-08-05 05:50
公司动态 - 祥源文旅通过间接全资持股方式成立合肥源轻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1] - 新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陈绍龙 [1] - 经营范围涵盖数字创意产品展览展示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及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 [1] 业务布局 - 新公司业务聚焦数字文创领域软件开发与内容服务 [1] - 通过股权穿透显示祥源文旅实现业务版图扩展 [1] - 注册地选择合肥体现区域战略布局意图 [1]
“赶首发”成为消费新潮流 成都近年落户海内外首店超4000家(大数据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7-31 21:54
体验新、亮点多 首发活动快速"涨粉" 超清巨幕上,巨大的抹香鲸缓缓游过,鱼群跟随起舞。在成都东郊记忆园区浪美术馆,一场极地生灵数 字影像大展正在举办,这也是自然纪录片品牌"BBC地球"在成都的首展。 "屏幕上,动物穿梭的身影十分灵动,甚至能近距离观察植物的生长。"前来看展的市民王先生感叹,看 数字美术展的体验很新奇、很震撼。 新体验,正是首发经济吸引力的重要来源。"在5000平方米的全沉浸式数字展厅中,我们通过超清数字 影像、沉浸式声场、VR交互体验及环境香氛等多维感官技术,对纪录片的内容进行全新表达。"浪美术 馆负责人陈昱介绍。 红砖厂房,管道延伸,东郊记忆由原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建而来。这里保留了工业遗址的建筑风貌,同 时充满时尚、艺术、潮流元素。目前东郊记忆引入首店超80家,形成音乐展演、数字文创、国潮时尚等 多元业态,成为成都首发经济的名片之一。 大型工业无人机、全植入式脑机接口微系统、高空焊接机器人……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春熙路广 场,"首发春熙"锦江经开区高成长企业科技产品首发活动上,集中展示40余项前沿科技成果,吸引市 民、游客驻足,"零距离"感受科技魅力。 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