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

搜索文档
正版书商与盗版书贩正展开一场悬殊对抗
36氪· 2025-06-16 12:23
行业现状 - 网购儿童读物盗版率高达35.8% [1] - 考研英语黄皮书真题解析因盗版泛滥导致公司经营困难 编辑团队从70人缩减至6人 办公区退租一半 库存积压400余万册 账面负债500多万元 [1] - 盗版电子书价格仅为正版的十分之一 正版售价159.8元 盗版仅售8.88元 [3] - 考研黄皮书近五年销量每年下滑40-60% 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45% [8] - 2022年处理3604个侵权店铺链接 侵权销售额745.65万元 判赔金额356.98万元 判赔率47.87% [4][6] 公司经营 - 公司陷入债务危机 个人借款6600万元维持运营 销售中心全部裁员 [8] - 目前主要任务是清库存 剩余库存400余万册 部分版本已清库完毕 部分拆分销售价格35.8-45.8元 [8] - 2025年6月销售量17万套 仅为2019年巅峰时期的十分之一 [9] - 经销商一季度销售9879套 毛利29.6万元 扣除投流费用后仅剩4.2万元 加上物流费用则亏损 [9] - 已启动闭店程序 名下6家公司有2家正在注销 [12] 盗版问题 - 盗版制作门槛降低 通过简单扫描即可将实体书转为电子版 通过网盘快速传播 [3] - 维权难度大 锁定侵权行为人困难 电商平台审查不严 网站未备案 网盘分发难追溯 [14] - 著作权维权成本高 流程耗时1年以上 判赔金额可能低于维权成本 [13] - 平台存在滥用"避风港原则"现象 缺乏对低价盗版热销书的主动监测义务 [14] - 防盗技术落后 特殊工艺和内容加密措施效果有限 配套课程上传40分钟即被盗版 [7] 产品策略 - 因考生英语基础不同 曾细分版本 包括零基础勤学版 过四级版和过六级版 [9] - 精简版本合并为通用版后 销量仍未改善 [9] - 尝试高额提价策略 希望从10%的正版用户收回成本 同时降低盗版销量门槛便于维权 [11] - 部分出版方尝试将内容授权技术公司开发软件 提高盗版门槛 [16] 行业挑战 - 出版行业经营策略落后 实体书防盗困难 电子版同样面临复制传播风险 [15] - 著作权意识薄弱 部分消费者主动寻求低价盗版 侵权者包括在校大学生 [16] - 技术发展带来新挑战 AI可能催生更多形态的优秀作品 传统出版模式面临转型 [16]
对话果麦路金波:从榕树下到抖音,作家、读者与出版业的二十年变迁
乱翻书· 2025-05-14 13:10
行业变迁与媒介影响 - 媒介环境从树状结构转向网状结构 需求权重上升 出版业从"供给决定需求"转向"需求影响供给" [1] - 短视频平台改变图书销售模式 从"人找书"变为"书找人" 实现更高效供需匹配 [1] - 文学在媒介技术发展下持续衰退 现代小说兴盛仅160年 正被其他媒介形式取代 [2] - 内容市场趋向多元平等 素人写作者和平民声音获得更多机会 超级畅销书时代终结 [2] 作家成名路径演变 - 电视时代顶尖作家由央视推出 如白岩松《漫步人生路》销量数百万 易中天《品三国》年销700万套 [5] - 互联网时代涌现网络作家 如痞子蔡、安妮宝贝等 [7] - 微博时代出现"四大天王"作家 单本销量达百万级 如大冰、张嘉佳等 [11] - 短视频时代文字媒介不再直接推出作家 但催生学者明星如戴建业、罗翔 [12] 短视频对图书行业重塑 - 社科类书籍在短视频平台表现强劲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从日销3000册起步 《刑法学讲义》单日销量数万本 [14] - 图书成为电商平台拉新首选品类 因退货率仅百万分之一 标准化程度高且具文化属性 [16] - 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至小时级 实现零库存开播 72小时内完成加印交付 [36][37] - 短视频推动"需求确定供给"模式 用户反馈直接指导内容生产 如倒逼余华扩大作品供给 [21] 市场结构与品类趋势 - 童书行业经历黄金十五年后陷入价格战 因产品同质化严重 功能性替代性强 [41] - 文学类图书市场份额持续下降 当前占比8% 预计将降至4%-2% [45] - 心理学、法学等社科品类强势增长 教辅类因实用性强维持高折扣销售 [42] - 细分市场需求分散化 畅销书标准从单本2000万册降至年销36500册 [23][24] 出版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果麦经典"产品线 覆盖三四线城市人群 年码洋超4亿 如《了凡四训》累计销量200万册 [25] - 发掘素人作者价值 如矿工诗人陈年喜、外卖诗人王计兵等 作品销量达20万册级 [26][27] - 采用差异化定价策略 高附加值书籍如《安娜·卡列尼娜》限量版溢价2-3倍销售 [19] - 布局动画电影等新形态内容 如联合易中天开发《三国的星空》系列 [57] AI技术应用与行业未来 - AI工具提升生产效率 "AI校对王"可替代三审三校中2个岗位 日均出书量翻倍 [61] - 生成式AI作为创作辅助工具 但最终价值仍依赖人类创作者的判断与加工 [1][61] - 书籍功能转向提供结构化解决方案 与AI提供的碎片信息形成差异化 [63] - 出版人角色定位为"科技手段+文化判断"的商业实践者 需平衡需求响应与价值引导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