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种植与销售

搜索文档
富硒荔枝走俏!阳西优品挺进京津冀
南方农村报· 2025-06-13 01:30
行业动态 - 阳西县举办名特优农副产品推介会,向全国100多名采购商、经销商、企业代表宣传推介阳西投资环境和农副产品,推动产销对接和合作签约 [2][3] - 阳西县人民政府与首衡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推动阳西名特优农副产品走进京津冀市场 [7][20] - 推介会上举行了产销对接签约仪式,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和阳西的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开展了深度洽谈 [30][32] 市场拓展 - 阳西以北方最大的农副产品集散枢纽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为引擎,打通南北农副产品流通渠道 [4][20] - 首衡集团将搭建"阳西优品"专属展销平台,构建冷链物流专线,打造产销数据平台,将高碑店打造成为阳西农产品挺进京津冀的"桥头堡" [22][23][24] - 河北匠心鸿福商贸有限公司计划以200万斤采购量为起点,与阳西联手打造富硒荔枝标杆 [34][35] 产品优势 - 阳西农副产品品类丰富、品质卓越,全县天然富硒土壤占县域面积37.3%,谷类富硒比例达87.5% [10][54][55] - 阳西全县荔枝、东水山茶、毛豆、圣女果等富硒农产品年产量11.6万吨,年产值8亿元 [56] - 阳西拥有2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创建了荔枝、程村蚝2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南药、丝苗米、海水种苗3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58][60] 合作成果 - 今年以来,阳西与首衡集团深度合作,截至当前,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交易中心的采购商已累计采购阳西荔枝260多万斤 [64][65][66] - 广东海珠子蚝业有限公司拥有50余亩现代化蚝苗繁育基地,配套5500亩标准化养殖海域,形成年产值超5亿元的产业集群 [36][37] - 阳西县西荔王果蔬专业合作社通过电商直采、社区团购、商超专供等新兴渠道,让农副产品更快走向全国市场 [44][45][46]
南农晨读丨游龙舟
南方农村报· 2025-06-02 02:03
广东荔枝营销 - 广东荔枝京津冀推介活动在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开幕 多个主产市县干部及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推介 [5]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首衡集团签署合作协议 并同步发起"我在广东有棵荔枝树"远程线上订购活动 [5] -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带队考察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了解荔枝销售和冷链物流情况 [5] 新会陈皮产业 - 新会区举办"村歌唱响百千万新篇"主题活动 将陈皮文化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7][8] - 活动以音乐党课、村歌展演和非遗互动为载体 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7][8] - 该活动是新会区深化"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实践 [8] 信宜三华李产业 - 信宜市举办"530享李季"文旅品牌活动 吸引游客参与农旅体验 [10] - 信宜是中国三华李生产龙头县 产品具有果大肉厚核小等特点 是"岭南十大佳果"之一 [11] - 2024年信宜三华李挂果面积超35万亩 预计总产量约35万吨 [11] 龙舟赛事 - 2025新兴龙舟公开赛将于6月21-22日举行 由广东省龙舟协会指导 新兴县人民政府主办 [13][14] - 赛事将邀请国内外及港澳地区高水平队伍参赛 包括18支男子队、9支女子队和16支本土大众队 [14][15] - 比赛将为各组别前六名颁发奖金、奖杯和证书 [16]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助力帮扶村“线上售蒜”
齐鲁晚报网· 2025-05-30 14:23
电商助农模式创新 - 济南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协调中国邮政济南分公司开展"电商助农"直播带货活动 为曲堤大蒜开辟线上销售新渠道 [1] - 采用"党总支+党支部+合作社+种蒜大户+农户"五级合作社模式 2024年启动大蒜种植项目 但受市场波动影响面临销售压力 [5] - 整合邮政物流 电商运营 品牌推广等全链条服务资源 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 [5] 直播带货成效 - 第一书记与邮政专业团队合作直播 通过现场剥蒜 讲解等互动环节展示产品 首日吸引超2万观看人次 [6] - 首日成交400余单 销售大蒜1500余斤 销售额突破4500元 [6] - 邮政开通"绿色通道" 依托全国物流网络实现48小时内新鲜直达 [6] 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 活动推动电商助农常态化 品牌化发展 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7] - 第一书记已组织重修村文化广场 硬化生产道路 开展文化活动 此次助农平台激发村民发展特色产业信心 [7] - 村支书表示将以党建为引领 联合党建融合村 发展"五级合作社"农业种植项目 [7]
“鲜” 行一步!广东荔枝北上京津冀,探索“产区直供+枢纽中转”新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2:45
广东荔枝产业概况 - 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50%和全球33% 具有产量多、品种全、品质优的特点 [2] - 2023年广东荔枝开花坐果情况良好 预计迎来丰产 [2] - 传统优质品种(白糖罂/妃子笑等)占比超60% 优新品种(岭丰糯/仙进奉等)占比约15% 整体优质率达75% [2] 市场拓展战略 - 采用"走出去+迎进来"双轨模式 重点开发北方农批市场枢纽 [2] - 深化与北京新发地、首衡高碑店等北方集散中心合作 拓展北运通道 [2] - 首衡高碑店作为北方最大农产品集散地 承担南北枢纽功能 [3] 产销对接创新 - 建立"产区直供+枢纽中转"新型流通模式 实现南北农产品双向联动 [3] - 主产市县(从化/增城/廉江等)联合农业企业(中荔/东荔等)开展品牌推介 [3] - 全冷链运输技术保障 空运24小时直达京津冀 品质接近采摘状态 [3] 供应链技术升级 - 新建1700余个产地冷藏设施 解决"最先一公里"保鲜难题 [3] - 研发荔枝超低温冷冻锁鲜技术 科技赋能品质保鲜 [3]
广东青年在镇村:青春赴乡野,平凡见极致
南方农村报· 2025-05-04 08:02
乡村振兴青年实践案例 - 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营销总监曾发超通过电商模式推广从化荔枝,2021年助农直播带来100多万元销售额,2024年策划的赠予哈尔滨荔枝树事件全网流量突破10亿[19][21][23] - 高州市深山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辉亮打造完整荔枝产业链,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带货,每年稳定销售鲜荔枝500多吨,桂圆肉100多吨[27][29][30] - 连州市东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邓家豪专注连州菜心产业,实现年收入翻数十倍增长,带动千余户农民就业,公司被认定为清远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9][57][62] 农业创新营销模式 - 华隆公司农产品线上销售额逐年增加,2016年开始专攻电商平台店铺搭建、团队打造和产品推广[19] - 深山人生态农业拥有数十名主播带货团队,形成成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28][29] - 零一环境科技揭西分公司蔡思仪通过视频号构建"公域+私域"流量运营体系,记录家乡美景并推广揭西优质农产品[77][78][80] 特色农产品发展 - 从化作为全国荔枝重要产区,通过事件营销提升"广东荔枝"品牌知名度[17][23] - 连州菜心作为清远五大百亿级农业产业之一,通过"12221"市场体系建设实现出山入湾、走向全国[52][53][54] - 揭西县特色农产品面临销售难题与低端价格竞争,正通过新媒体营销提升品牌价值[74][75][76] 产业带动效应 - 华隆公司电商模式为荔农带来实际收益,实现"为荔农做实事"[21] - 东青农业带动千余户农民就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62] - 深山人生态农业进一步擦亮茂名荔枝"土特产"招牌[30]
中国之声一线调研丨数商兴农科技小院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优质农产品如何在田野“种得好”、在电商“卖得俏”?
央广网· 2025-04-29 02:20
科技小院发展现状 - 全国已建成1800多个科技小院,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1] - 2024年、2025年科技小院连续两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1] - 科技小院间互通共享不足,与产业、市场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规模化应用难 [1] 数商兴农科技小院创新模式 - 全国首个聚焦"数字商业+新农人培养"的科技小院在云南大理古生村揭牌 [1] - 由高校、政府和电商平台联合建设,旨在织密全国科技小院协作网 [1] - 通过协作网"打捞"全国180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进行统筹和产销对接 [1] 电商平台与科技小院协作 - 通过协作网严选优质农产品,如四川峨边笋用竹科技小院的冷笋和广西北海海岸带生态农业科技小院的虾干在电商平台直播间迅速售罄 [2] - 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透露,数商兴农科技小院近期上线了100余个SKU,覆盖全国20余个科技小院的优质农产品 [4] - 电商平台直接采购科技小院产品,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消费者能以合理价格购买高品质农产品 [4] 科技小院对农业生产的提升 - 古生村科技小院在南庄推广鲜食玉米种植技术,单根重量从300-400克提升至500克以上,价格从几毛钱提升至近5元 [10] - 科技小院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减少肥料和农药用量,同时解决销售问题 [7] - 通过市场刺激农户采用绿色、标准化种植技术,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效益双赢 [7] 未来农业模式展望 -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提出未来农业模式:80%土地用于粮食生产,20%土地用于高品质农产品 [11] - 科技小院通过"产学研用商"结合,推动绿色种植和精准产销对接 [11] - 优质农产品形成良性供需循环,满足消费者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11]
平安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三农”
全景网· 2025-04-28 07:52
三农金融政策支持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扎实做好2025年"三农"金融工作的通知》,要求提升金融服务"三农"质效并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1] - 平安银行积极响应政策,涉农贷款余额达1181亿元,较年初增长38.86亿元,增速3.28% [1] - 公司计划持续加大金融投入,落实国家政策并践行"五篇大文章"以促进乡村振兴 [1] 农业科技金融创新 - 平安银行通过"科创贷"为重庆珍西农业科技集团提供200万元贷款,支持其采购智能农机设备 [2] - 珍西农业拥有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及16项注册商标,科技含量显著 [2] - 该合作被当地政府评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提升春耕效率并带动1600名村民种植7000亩梨园 [2] 特色农业产业链金融 - 平安银行昆明分行为云南"云菜"企业提供200万元5年期授信,推动蔬菜全链条发展 [3] - 同期为嵩明县花卉企业提供109万元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难题并促进鲜花产业升级 [3] - 两类小微企业均创造就业岗位,直接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3] 普惠金融服务下沉 - 平安银行在珠海设立第9个"普惠金融党建宣传站",强化县域及乡村服务能力 [4] - 广州分行首创乡村普惠站点模式,首站于增城区实现300万元"科创贷"现场放款 [5] - 计划未来一年新增10个站点,覆盖汕头、佛山等6地,深化城乡金融融合 [5] 区域战略落地 - 平安集团成立"百千万工程"小组,从金融支持等四大板块服务广东省乡村振兴 [4] - 广州分行通过党建宣传站破解乡村服务距离难题,已复制至深圳等5个分行 [5]
连云港市连云区:打造“共富联合体”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新华日报· 2025-04-16 22:33
连云区乡村振兴举措 - 连云区通过组织村书记直播带货推销农产品,年均增收10余万元,其中白果树'牛心柿'和夏庄'葛根粉'成为网红爆款 [1] - 2024年底全区培育7个村社"共富联合体",推动21个村集体收入全部超150万元,5个村过千万元,村集体平均经营性收入突破459万元,带动村民就业超3000人 [1] - 实施"党建+共富"专项行动,以"强组织、帮产业、促共富"为抓手,探索打造"共富联合体",形成"强村带弱村、产业带农户"的共富格局 [1] 跨村联建模式创新 - 打破传统"单村作战"模式,探索"跨村联建"路径,成立"共富公司"整合村社优势资源 [2] - 云山街道8个村社以资源入股成立云山物业集团,采用"统一运营、分类利用、收益共享"模式,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10%以上 [2] - 板桥街道5个村社成立"桥见幸福"投资公司,集中承揽工程项目并定期按股分红,带动村均增收40万元以上 [2] 多方资源整合策略 - 建立"共富合伙人"机制吸引企业、能人和科技力量参与,如宁波大学与宝山村、西墅村联创项目,虾蟹、贝类新品种增收140余万元 [3] - 组建"一叶富民"产业联盟,吸纳18家企事业单位和113个茶产业个体,构建茶叶统购统销新格局,带动村集体增收超300万元 [3] - 引进致富能手和返乡大学生担任"乡村主理人",打造"宿园""山屿海"等农文旅品牌,吸引流量并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3] 未来发展规划 - 连云区将持续强化资源整合,培优做强"共富联合体",探索引领村集体共富的路径 [3] - 通过"党建+共富"模式推动产业发展、带动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