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石油与天然气
icon
搜索文档
帮主郑重:美国5万亿法案落地!20年财经老炮带你看透这三个机会与风险
搜狐财经· 2025-06-29 07:23
债务上限与财政政策 - 美国国债上限提高5万亿美元至41万亿美元 相当于给信用卡提额到41万亿 [3] - 法案包含3.8万亿美元财政赤字窟窿 投资者预期美联储下半年降息救市 [3] - 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可能提前到来 黄金和新兴市场资产值得关注 [3] 减税政策与社会影响 - 特朗普2017年减税措施延长至所有收入群体 最高税率维持37% [3] - 遗产税免税额涨至每人1500万美元 相当于给美国富人发红包 [3] - 削减医疗补助和食品券支出 要求受益人每月工作80小时才能领取福利 [3] - "小费免税"和"加班收入免税"抵扣门槛高 年收入低于20万美元才能享受 [3] 国防与能源板块 - 法案批准1570亿美元军费 其中250亿用于"金穹顶"导弹防御系统 290亿用于造船 [4] - 军工企业如雷神技术、通用动力可能受益于弹药储备和导弹防御系统订单 [4] - 取消清洁能源抵免 电动汽车购车补贴9月底终止 太阳能项目税收优惠缩水 [4] - 美国太阳能产业协会预测将导致30万个工作岗位消失 家庭能源成本上涨7% [5] - 传统能源企业如埃克森美孚可能受益于油气钻探审批加速 [5] AI监管与科技行业 - AI监管条款与5亿美元联邦宽带基金挂钩 州政府需配合联邦监管AI才能获得资金 [5] - 可能影响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的全球布局 [5] 经济影响与投资建议 - 美国国债将突破41万亿美元 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12万美元债务 [5] - 短期刺激经济 长期推高通胀和利率 [5] - 建议重点关注军工、传统能源和消费板块 警惕新能源和科技股政策风险 [5]
ESG热点周聚焦(6月第5期):企业可持续披露再迎新进展
国信证券· 2025-06-29 05:09
核心观点 - 海外ESG热点事件展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追求可持续发展积极态势和多样化实践,涉及信息披露、碳中和、公司治理、绿色金融和政府政策等方面[2] - 国内ESG领域涵盖政策发布、金融合作、企业行动和技术创新等,体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和进展[2] - 学术前沿研究涉及气候风险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绿色溢价影响、机构投资者实地考察对企业ESG披露影响以及ESG碳漂绿现象[2] 01 ESG重要事件梳理 海外ESG热点事件(2025年6月21 - 27日) - 信息披露: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新指南;英国政府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征求意见稿;欧盟理事会缩减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和尽职调查规则;新加坡工商联合联合会呼吁延长小型企业强制性气候相关披露[6][7][8] - 碳中和:摩根大通、微软等签署碳去除信用额度协议;英国、肯尼亚和新加坡发起政府联盟促进碳市场;纽约州将建造新型核电站;欧盟通过清洁工业协议框架等[6][7][8] - 公司治理:意大利能源巨头出售股份;维珍净零目标获批准;Gap等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乐高实现零废弃物填埋等[6][7][8] - 绿色金融:亚投行与多方合作筹集资金;斯洛文尼亚发行可持续发展相关债券等[6][7][8] 国内ESG热点事件(2025年6月24 - 27日) - 信息披露: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17][18][19] - 碳中和:字节跳动购买碳信用额度;全国首艘氢电拖轮入列;举办相关活动和会议等[17][18] - 公司治理:中广核成立新能源投资公司[17][18] - 绿色金融:亚投行与多方联手推进自然金融;中国华能发行首单熊猫债[17][18] - 环境保护:生态环境部发布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江河保护治理意见[17][18] - 企业ESG实际行动:“供应链ESG管理倡议”扩容升级[17][18] 02 ESG学术前沿 气候风险关注度对股票市场绿色溢价的影响 - 研究分析2017 - 2023年中国A股市场数据,发现气候风险关注度增加显著提升绿色溢价,投资者更倾向投资绿色股票[28] 机构投资者实地考察对企业ESG披露的影响 - 研究分析2012 - 202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发现机构投资者实地考察显著促进企业ESG披露,通过增加环境合法性压力实现[31] ESG碳漂绿现象 - 研究分析2018 - 2022年59家高碳排放企业数据,发现企业过度强调碳责任忽视其他ESG维度,钢铁和航空行业碳漂绿水平最高[35]
中国海油携手中国援乌干达医疗队开展大型义诊活动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6-28 03:2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 - 中国海洋石油乌干达有限公司在翠鸟油田周边社区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为700余名患者提供免费诊治,并向1.2万居民提供卫生健康培训与妇幼保健指导 [1] - 公司向当地社区捐赠医疗设备和常备药品,并通过社区沟通会、广播、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卫生健康宣传 [1] - 中国海油连续多年在布胡卡地区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定期捐赠医疗用品并常态化宣传卫生健康理念 [13] 中乌双边关系 - 义诊活动是中乌两国深厚友谊的见证,中国海油通过一系列社会责任项目为乌干达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 - 中国政府从1983年开始向乌干达派驻医疗队,至今已有24批227名医疗专业人员在该国服务 [5] - 项目所在基库贝地区副区长感谢中国海油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长期支持,认为这使中乌友谊提升到新高度 [7] 当地社区影响 - 义诊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多名受益者分享了接受中国医疗服务的积极体验 [11] - 中国海油通过修建跨崖公路、饮水工程、安置房等项目极大改善了当地生产生活水平 [13] - 公司还开展绩优奖学金、本地化培训、生计恢复计划等项目,在建设油田的同时深耕"民生田" [13] 企业发展战略 - 义诊活动是中国海油长期致力于企地融合、改善民生和共同发展的缩影,也是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的重要举措 [9] - 公司在推动油田建设的同时,始终将当地民众健康安全摆在突出位置,将持续加大投入、巩固合作 [9] - 中国海油希望"翠鸟"油田早日投产,为深化中乌能源及各领域合作贡献力量 [9]
中石化换帅
新浪财经· 2025-06-28 01:07
智通财经记者 | 田鹤琪 石油央企一把手迎来调整。 据"中国石化"微信公众号消息,6月27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化)召开中层以上管理 人员大会,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宣布,侯启军任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免去马永生的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职 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2013年11月-2019年10月这六年期间,他在中石油任副总经理、规划计划部总经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 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油,601857.SH)董事、总裁等职务。 2019年,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刚刚成立,侯启军又被调至该公司,陆续担任董事、总经 理、党组副书记。2021年7月,他回归中石油,担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中石化与中石油之间的高管调动并非个例。例如,现任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的戴厚良,曾长期在中 石化任职的经历。 此次卸任中石化董事长的马永生,已到退休年龄。其出生于1961年9月,即将满64周岁。按照中组部和 国资委的相关规定,大型央企一把手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可视情况放宽至63周岁。 他最后一次公开 ...
整理:每日美股市场要闻速递(6月26日 周四)
快讯· 2025-06-26 13:09
重要新闻 - 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23.6万人,前值由24.5万人修正为24.6万人 [2] - 美国第一季度实际GDP年化终值环比降0.5%,修正值降0.2% [2] - 美国第一季度核心PCE物价指数年化季率终值3.5%,预期3.4%,前值3.40% [2] - 美国5月商品出口环比下降5.2%,创2020年以来最大降幅 [2] 个股新闻 - Meta Platforms挖角三名OpenAI研究人员 [1] -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及其他蓝色起源高管已向白宫官员呼吁争取更多政府合同 [1] - 微软和OpenAI在涉及人工智能的两项合同条款上存在分歧 [2] - 谷歌在官网开源了AI Agent框架Gemini CLI [2] - 美光科技2025财年Q3营收93.01亿美元,净利润18.85亿美元,EPS为1.68美元 [2] - 壳牌表示尚未积极考虑对英国石油提出收购要约 [2] - 礼来宣布印度药品监管机构已批准其替尔泊肽(Mounjaro)预填充注射笔上市 [2]
能源日报-20250626
国投期货· 2025-06-26 12: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原油操作评级为★☆☆,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 - 燃料油操作评级为★☆☆,代表偏多,判断趋势有上涨驱动,但盘面可操作性不强 [1] - 低硫燃料油未明确给出星级评级 [1] - 沥青操作评级为☆☆☆,代表短期多空趋势处在相对均衡状态,盘面可操作性差,以观望为主 [1] - 液化石油气操作评级为☆☆☆,代表短期多空趋势处在相对均衡状态,盘面可操作性差,以观望为主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隔夜国际油价小幅回落,三季度全球石油累库幅度收窄,但OPEC+增产压力下宽松形势难改,原油短期震荡偏弱运行 [1] - 近期SC下跌,燃油系期货偏弱,FU相较LU表现偏弱,FU裂解震荡偏弱,LU裂解自低位反弹 [2] - 今日SC领跌下BU维持坚挺,供应或压缩,出货量同比增幅可观,终端需求有望提振,BU在油品中表现偏强 [3] - 地缘缓和后中东市场回落,国内化工需求回升,PG短期需求获支撑,供给压力下行驱动相对偏强,基本面整体宽松,盘面震荡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原油 - 隔夜国际油价小幅回落,SC08合约日内跌1.12% [1] - 上周美国EIA原油库存超预期下降583.6万桶,成品油表需四周均值低于去年同期1.6% [1] - 三季度旺季全球石油累库幅度收窄,OPEC+增产压力下宽松形势难根本改观,伊以冲突降温后原油重回宏观与供需面主导,短期震荡偏弱运行,关注美伊核谈及中东局势风险 [1] 燃料油&低硫燃料油 - 近期SC下跌,燃油系期货偏弱运行 [2] - 伊以冲突对高硫燃料油地缘溢价提振消退,FU相较LU表现偏弱 [2] - 船加注及深加工需求低迷,中东、北非夏季发电对高硫燃油需求提振因高硫裂解估值偏高而打折,FU裂解震荡偏弱 [2] - 低硫船燃低迷,国内焦化利润强势预计分流低硫燃油供应,LU前期地缘价涨幅落后,原油回吐地缘溢价后其裂解自低位反弹 [2] 沥青 - 今日SC领跌下BU维持坚挺 [3] - 7月炼厂计划排产247万吨,东明、岚桥检修推迟,无棣鑫岳复产沥青,中石化预计提高深加工装置开工致沥青供应压缩 [3] - 市场消息称山东几家试点炼厂燃料油抵扣比例上调,若落地可缓解地炼原料端紧张 [3] - 54家样本炼厂出货量累计同比增幅可观,压路机销量同比大增,终端需求实质提振可期,BU在油品中表现偏强 [3] 液化石油气 - 地缘缓和后中东市场明显回落 [4] - 国内化工需求回升,石脑油偏强使PG化工成本优势增强,短期需求获支撑 [4] - 月中到岸量和炼厂气外放均增长,地缘风险缓释,供给压力下行驱动相对偏强,基本面整体宽松,盘面接近冲击前价位后维持震荡 [4]
分析师:壳牌可能难获股东对收购英国石油的支持
快讯· 2025-06-26 09:20
壳牌收购英国石油的潜在挑战 - 壳牌可能面临大股东对收购英国石油的反对 部分投资者认为收购一家混乱的公司会增加投资风险[1] - 分析师指出大规模交易可能导致壳牌管理层分心 需专注于业务整合和非核心资产处置[1] - 壳牌已公开否认收购意向 在《华尔街日报》报道谈判消息后声明无意收购英国石油[1] - 英国石油公司对相关报道不予置评 未证实或否认交易谈判的存在[1]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潜在交易规模未披露 但分析师强调此类并购会显著改变能源行业竞争格局[1] - 投资者担忧焦点集中在目标公司英国石油的运营状况 认为其当前状态可能拖累收购方[1]
据华尔街日报:据消息人士透露,壳牌正在就收购竞争对手英国石油进行早期谈判。
快讯· 2025-06-25 15:41
行业并购动态 - 壳牌正在就收购竞争对手英国石油进行早期谈判 [1]
中国石油股价连续4天下跌累计跌幅6.05%,泓德基金旗下1只基金持1.12万股,浮亏损失6272元
新浪财经· 2025-06-25 07:19
中国石油股价表现 - 6月25日收盘价8 69元/股 成交额12 73亿元 换手率0 09% 总市值15904 52亿元 [1] - 股价连续4天下跌 区间累计跌幅6 05% [1] 公司主营业务结构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炼油产品73 89% 原油45 28% 天然气39 06% 化工产品10 48% 其他5 75% 加油站非油品销售0 90% 其他收入0 05% 管输业务0 04% [1] - 业务范围涵盖原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炼化销售、化工产品生产、新能源及新材料业务 [1] 基金持仓情况 - 泓德慧享混合A(011781)一季度持有中国石油1 12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 11% 为第十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亏224元 4日累计浮亏6272元 [2] - 基金规模4974 11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4 12% 近一年收益11 45% 成立以来亏损1 75%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姚学康任职3年178天 管理规模8 51亿元 最佳回报17 7% 最差回报-12 1% [3] - 基金经理赵端端任职6年276天 管理规模16 57亿元 最佳回报35 09% 最差回报-2 13% [3]
一站两油,分储分销
齐鲁晚报· 2025-06-24 21:41
行业动态 - 胜利油田永一联合站页岩油分储分销改造工程投产,标志胜利页岩油开发销售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打破"多种油品混合销售"传统模式,实现"一站两油"、分储分销、优质优价 [1] - 该工程填补胜利油田页岩油分质销售空白,为"油转化、油转特"转型升级提供资源保障,采用"负压闪蒸"工艺,设计处理能力45万吨/年 [1] - 项目形成可复制的页岩油地面建设"五化"模式,每年预计增加油品销售效益上亿元 [1] 技术应用 - 总承包团队采用"三维模块化设计"高效完成134册1072张图纸交付,针对页岩油低硫、低酸、低密度特性实现"分储分销分炼" [1] - 通过模块化、数字化、一体化深度融合及精细化风险管控,施工人员仅用176天完成建设目标,实现"不停产、零事故" [2] 项目管理 - 项目遵循"不耽误油气生产、新建设施高效推进"原则,采用"一个团队、一套标准、一抓到底"全流程管控,四方联动倒排工期 [2] - 团队高质量统筹处理"拆与建、建与改、生产与建设、进度与安全、设计引领与工序优化"五方面突出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