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网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朗玛信息:聚焦医学人工智能战略持续投入研发资源
搜狐财经· 2025-08-11 04:04
公司战略与人才建设 - 公司高度重视核心研发团队建设,聚焦医学人工智能战略方向 [1] -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为技术人才提供创新平台 [1] - 调整优化薪酬福利、绩效考评制度以激发团队潜力 [1] 技术研发与业务创新 - 公司确保技术迭代与产品创新能力,遵循医疗本质 [1] - 持续深化技术研发与业务创新,具体进展将通过定期报告披露 [1]
中证互联网医疗主题指数下跌1.42%,前十大权重包含爱尔眼科等
搜狐财经· 2025-08-08 11:21
中证互联网医疗主题指数表现 - 8月8日中证互联网医疗主题指数下跌1.42%报2752.06点成交额102.9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6.19%近三个月上涨6.77%年至今上涨18.05% [1] 指数编制规则 - 选取为医疗信息化、智能化提供硬件、软件或服务的代表性公司为样本基日为2012年06月29日基点为1000.0点 [1] - 样本每季度调整一次实施时间为每年3月、6月、9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权重因子同步调整 [2]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样本退市时剔除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2] 指数持仓结构 十大权重股 - 乐普医疗(6.48%)、嘉和美康(6.01%)、久远银海(5.63%)、药易购(5.31%)、海尔生物(5.23%) [1] - 卫宁健康(5.14%)、思创医惠(5.02%)、大参林(5.01%)、爱尔眼科(4.96%)、润达医疗(4.93%) [1] 市场板块分布 - 深圳证券交易所占比55.79%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44.21% [1] 行业分布 - 医药卫生占比63.81%信息技术占比31.17%通信服务占比5.02% [1] 跟踪基金 - 汇添富中证互联网医疗A、汇添富中证互联网医疗C [3]
AI深度渗透互联网医疗,方舟云康以科技创新升级用户体验
江南时报· 2025-08-08 07:54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互联网医疗行业向更智能、更高端方向升级 [1] - AI在提升诊疗效率、重构医学模式中发挥巨大潜力 正从辅助工具加速向医学决策、科研范式乃至临床实践的新引擎演进 [1] -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等领域广泛应用 解放人类生产力 为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提供广阔市场空间 [1]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密切关注市场需求 积极探索新科技在互联网医疗场景中的融合应用 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 [1] - 公司致力于推动互联网医疗服务智能化升级 构建以互联网医院、网上药店、慢病管理服务中心、健康新媒体中心等业务为支撑的互联网医疗服务闭环 [1] - 公司推出H2H智慧医疗新生态服务平台 旨在改善患者就诊体验 增强互联网医疗服务及时性和药品服务可及性 [2] - 2024年实现AI+H2H升级 接入领先AI大模型并与腾讯深化合作 共同探索AI在医药流通、健康管理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技术应用与创新 - 利用AI技术提升用户体验 AI医生助理协助接待线上患者 节省医患双方时间 [2] - 在健康管理阶段为用户持续推送个性化科普知识 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改善生活质量 [2] 运营数据表现 - 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数从2023年底4270万名增长至4920万名 新增650万名 [2] - 平均月活用户数提升至1010万名 同比增长20% [2] - 方舟健客网上药店APP荣登2025年6月AppStore中国免费榜医疗类TOP100榜首 [2]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互联网医疗领域 不断探索AI技术与互联网医疗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路径 [3] - 公司将持续发力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水平 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3]
独家对话辛利军:转型野生投资人,一年看200家企业,对医疗AI不上头
第一财经· 2025-08-06 01:37
辛利军职业现状 - 从京东零售集团CEO离任后转为京东集团顾问 不再参与具体事务 但仍保留人事关系并领取薪酬 [1][4] - 目前主要活动包括个人投资、初创企业顾问、陪伴家人及每周2-3次高尔夫球 [1][5][6] - 以个人投资者身份深度介入医疗健康行业上下游 过去一年半调研200多家企业 [2][6] 投资策略与行业观察 - 投资聚焦生物制药和互联网医疗服务领域 已通过LP方式参与行业头部投资机构 [6] - 区别于机构投资者 提供实操经营建议 从企业战略路径到具体问题处理方案 [7] - 摆脱京东视角后建立全行业观察 重点关注新药研发临床风险与同类最佳概率 [7] 互联网医疗行业判断 - 京东健康年销售额超600亿元 供应链目标基本实现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10] - 医保控费与支付改革推动非标服务外溢 未来3-5年互联网医疗服务将实现盈利 [3][13] - 大公司与创业公司将形成互补格局 前者擅长平台型服务 后者精耕医院关联业务 [14] 医疗AI发展评估 - 严肃医疗领域AI应用受监管限制 主要作为影像识别/科研辅助等决策支持工具 [16][17] - 健康管理领域AI应用广泛但变现困难 C端健康咨询类服务缺乏商业模式 [18][21] - 新药研发和诊后管理是AI较具商业化潜力的细分方向 [16][18] 行业趋势变化 - 五年前认为互联网医疗无法靠服务盈利的观点已被医保改革和院内服务外溢颠覆 [3][13] - 医疗健康商业化路径需5-10年 企业需明确核心业务方向以应对长期发展 [10] - 第三方平台正承接医院DRG/DIP改革后的自费项目服务需求并实现盈利 [13]
京东健康(06618.HK):医药电商增长稳健 供应链+服务生态+AI构筑壁垒
格隆汇· 2025-08-05 02:53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为京东集团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子公司 从医药电商拓展为涵盖健康商品销售和营销 医疗健康服务 企业健康解决方案 智慧医疗解决方案等的综合服务商 [1] - 公司1P自营业务为核心驱动 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488亿元 同比增长6.9% 营收占比84% 品类包括健康及保健品 医疗器械 处方药 非处方药 [1] - 平台和数字化营销收入94亿元 同比增长19% 营收占比16% 包括三方商家佣金 平台使用费 O2O即时零售 数字营销服务费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费 [1] - 平台第三方商家数超10万家 O2O接入国内3000+医保定点药房 互联网医院日均在线咨询量超49万 [1] 行业趋势与竞争 - 非药品类营养保健和家用医疗器械适合线上零售 营养保健处线上渗透中期且2-3年稳定提升 医疗器械处线上零售前中期 两类产品线上零售利润率相对更高 [1] - 药品市场线上零售渗透率约13% 处方药向院外流动趋势叠加线上医保覆盖率提升 OTC和处方药线上化渗透或将加速 [1] - B2C电商在药品市场兼顾品类丰富度和时效性要求 有望在药品线上化趋势中取得竞争优势 [1] - 2021年起互联网医疗竞争激烈 美团买药O2O和抖音快手直播电商带来格局变化 至2025年竞争或趋于平缓 [2] - 公司除供应链优势外 已形成医检诊药闭环服务生态 发布京医千询大模型并开源 构建用户 医生 医院端产品矩阵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636.5亿元 696.5亿元 765.5亿元 [2]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2亿元 50.4亿元 57.9亿元 [2] - 给予公司2025年40倍PE 目标市值1807亿元 [2]
京东健康亮出医疗AI底牌:早布局、深落地、远谋划
第一财经· 2025-08-04 10:18
公司荣誉与行业认可 - 京东健康入选《2025医健可持续创新案例推荐榜》 表彰其在医药大健康领域推动可持续创新的杰出表现[1] - 推荐榜由第一财经 健闻咨询和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医疗服务专业委员会共同发起 国内外30多家知名医健企业入选[3] - 上榜理由为"领先的AI大模型能力 为医疗服务提质增效 驱动普惠医疗加速落地"[3] AI技术架构与研发进展 - 公司推出医疗行业首个全面开源垂类大模型"京医千询" 并基于此发布"AI京医" "京东卓医" "康康"等系列AI医疗产品[3] - 采用"三引擎+四模型"技术架构:三引擎为循证数据引擎 临床病例引擎和医患交互仿真引擎 四模型包括全科医生模型 专科医生模型 健康Agent和影像大模型[10] - "京医千询2.0"整合临床多源信息 构建贴近真实场景的决策支持系统 在恶性肿瘤 心脑血管病等复杂专病领域展现突破性价值[8] 数据优势与技术突破 - 大模型融合京东平台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 每日处理互联网医院数十万次问诊数据 形成核心训练数据闭环[7] - 2024年7月和2025年2月 "京医千询"在MedBench中文医疗大语言模型评测中两次登顶榜首[7] - 医学深度推理模型具备读文献和分析报告能力 多模态大模型实现影像 文本 基因等多组学数据处理[10] 应用场景与规模化落地 - AI产品覆盖toC toB toD toH场景 贯穿院内院外 看病买药 健康管理全流程[3] - 健康智能体"康康"上线半年累计服务用户超3000万人次 实现问诊 医院查找 体检报告解读和医药服务链接[11] - "AI京医"累计服务用户超5000万 上线超500个专家医生智能体 构建AI健康全专业服务矩阵[11] 行业影响与效率提升 - AI成为互联网健康服务新入口 降低用户获取在线诊疗服务门槛 提供免费初步诊疗建议[12] - 数字分身技术使南方医科大学专家每日多接诊3-5个疑难病例 诊疗效率提升50%[12] - "京东卓医"向医院场景延伸 链接线下医疗服务资源 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13] 战略规划与发展方向 - 公司坚持医药零售和医疗健康服务双轮驱动战略 AI成为提升服务效率的核心抓手[3] - 计划2025年底完成"AI千医计划" 扩大专科医生智能体覆盖范围[11] - 持续推动医疗人工智能从全科服务向复杂专病领域纵深拓展[4]
谢方敏:响应“人工智能+”行动,携手共建互联网医疗发展新路径
江南时报· 2025-08-04 07:52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部署人工智能应用以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水平并加快卫生健康智能化数字化升级 [1]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2025年再次强调持续推进该行动并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结合 [2] - 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融入制造医疗等产业领域 深入渗透金融医疗教育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行业 [2] - 全球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2年为人民币1.1万亿元 预计2027年达人民币2.8万亿元 2022至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20.2% [2] 公司战略与创新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 加强与合作伙伴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行业创新发展新生态 [1] - 公司基于用户核心需求和技术底蕴创新构建H2H智慧医疗业务生态体系 实现AI+H2H升级 [3] - 公司通过AI技术赋能患者服务与医生工作场景 创新升级AI应用产品助力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 [3] - 公司与诺和诺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围绕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严重慢性疾病管理展开项目合作 [4] 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诺和诺德合作探索AI技术应用 突破传统健康管理模式痛点为全球控糖管理体重管理领域提供数智化标杆方案 [4] - 公司以合作为契机深化合作内涵 探索医疗行业数智化升级过程中的更多创新合作 [4] - 公司秉持开放共赢合作态度 与行业伙伴共建AI+医疗行业新生态推动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 [4]
里昂:升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07:48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将2025年及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分别上调5%及6%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业绩表现与增长驱动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至348亿元人民币 [1] - 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盈利能力优化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至25亿元人民币 [1] - 毛利率提升改善盈利水平 [1] - 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助力利润增长 [1] 战略定位与竞争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成效显著 [1]
里昂:升京东健康(06618)目标价至56港元 营收稳健增长持续
智通财经· 2025-08-04 07:45
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同比增长23%达到348亿元人民币 其中第二季度同比增长20% 第一季度同比增长26%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同比增长57%达到25亿元人民币 [1] 财务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 [1] - 2026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6% [1] 业务驱动因素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 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 [1] - 毛利率提升及对即时需求投资的严格管控推动利润增长 [1] 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1] 战略优势 - 公司是京东集团大力投资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 - 成本控制措施效果优于预期 [1]
大行评级|里昂:上调京东健康目标价至56港元 预期上半年业绩表现强劲
格隆汇APP· 2025-08-04 05:36
业绩预期 - 京东健康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预计按年增长23%达348亿元,其中第二季增长20%,第一季增长26% [1] - 618购物节表现突出,营养保健品与医疗器械品类销售增长显著 [1] - 经调整息税前利润预计按年增长57%达25亿元,主要受益于毛利率提升及投资管控 [1]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经调整净利润预测上调5%,2026年预测上调6%,反映成本控制优化 [1] - 目标价从45港元上调至56港元 [1] 行业趋势 - 原研药从医院渠道持续外流,支撑药品需求增长 [1] - 公司是京东APP用户增长策略的主要受益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