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obotics
icon
搜索文档
马斯克签订对赌协议,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开启预售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6 01:12
市场表现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在2025年9月7日至9月12日期间上涨3.53%,跑赢沪深300指数2.15个百分点 [1][2] -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年初至今累计上涨73.24%,跑赢沪深300指数54.87个百分点 [1][2] - 三协电机周涨幅达801.81%,兰生股份周跌幅为15.92% [2] 政策动态 - 工信部推动高端算力芯片和工业多模态算法技术攻关 [3] - 杭州提出2027年目标:具身智能机器人整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产业链总产值超300亿元 [3] - 中国已发布30项人工智能国家标准,15项人形机器人国家标准正在研制 [3]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傅利叶人形机器人GR-3开启预售,计划2025年10月上市交付 [3] - 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天工行者上架京东平台 [3] - 特斯拉新版本样机采用金色涂装,手部设计更接近人类形态且操作精细度提升 [5] - 埃斯顿酷卓第二代人形机器人Codroid02在工业场景进行小批量验证 [4] 企业动态与融资 - 自变量机器人完成近10亿元A+轮融资 [3] - 星源智机器人完成2亿元天使轮融资 [3] - 芯动联科研发六轴IMU芯片瞄准机器人及智能驾驶市场 [3] - 雅创电子预计下半年人形机器人产品批量出货 [3] - 宏润建设Matrix-1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订单 [3] - 长华集团行星滚柱丝杠样品与多家机器人团队交流送样,新产线一期规划年产二十万套 [3] - 盛视科技设立全资子公司盛巧机器人推进人形机器人业务 [3] 行业前景与目标 - 特斯拉董事会提出马斯克新薪酬方案,潜在价值约1万亿美元,股权激励解锁要求包括累计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自2025年9月3日起计算) [1][5] - 特斯拉被视为人形机器人最重要主机厂商之一,建议关注产业链企业五洲新春、均胜电子、浙江荣泰 [5]
那些敢于破风的具身技术一号位们......
具身智能之心· 2025-09-16 00:03
全球具身智能行业核心推动者概览 - 具身智能已成为全球商业化核心方向 国内外团队在硬件 算法及场景应用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技术架构革新推动研发资源 人才需求及市场竞争格局重塑[2] - 行业领军人物主导技术路线与战略决策 对抢占转型期先机具有决定性作用 涵盖学术研究 产品开发及商业化落地全链条[2] 国内具身智能企业及技术领袖 宇树科技 - 王兴兴主导四足机器人研发 推出Laikago AlienGo A1 Go1 B1等产品及Z1机械臂 拥有机器人相关专利100余项[4] - 开创低成本高性能足式机器人技术先河 2015年独立开发XDog四足机器人 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认证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4] 星海图 - 赵行提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大模型"快-慢双系统"DriveVLM-Dual 应用于理想汽车 该架构成为Figure机器人Helix系统参考框架[6] - 许华哲系统性研究视觉深度强化学习与模仿学习 解决数据效率低和泛化能力弱问题 发表顶级期刊会议论文60余篇[8][9][10] 银河通用 - 王鹤创立具身感知与交互实验室 提出VLA大模型推动具身智能与大模型融合 自研仿真数据合成管线积累亿级真实场景数据及百亿级合成数据[12][13] - 开发轮式双臂通用机器人Galbot 获CVPR2019 Oral论文奖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青年优秀论文奖[13] 智元机器人 - 罗剑岚主导开发工业级强化学习系统SERL/HIL 实现机器人真机强化学习任务成功率100% 仅需20分钟学会精密装配[16][18] - 联合斯坦福 谷歌等机构构建全球最大跨场景机器人开源数据集Open X-Embodiment 获MIT TR35创新奖[18] 自变量机器人 - 王昊主导开发端到端具身大模型WALL-A 为2024年全球最大参数规模具身智能通用操作模型 构建统一认知与行动框架[20][21] - 开源具身智能大模型Wall-OSS并公开训练代码 支持开发者自有机器人微调与应用[21] 逐际动力 - 张巍聚焦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研发 首款四轮足商用机器人W1已上市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将于2025年下半年公开销售[24] - 推动具身大模型技术研发及IDS生态平台建设 通过仿真数据和互联网视频数据降低数据成本[24] 星尘智能 - 来杰主导研发第一代AI机器人Astribot S1 采用"绳驱"传动方案 实现AI智能与操作能力深度耦合[26] - 拥有16年机器人研发经验 曾牵头百度小度机器人项目及腾讯轮腿式机器人Ollie开发[26] 云深处 - 朱秋国主持四足机器人"赤兔"和"绝影"研制 公司坚持全栈自研 拥有授权专利100多项[28] - 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28] 千寻智能 - 韩峰涛主导研发国内首款高性能全身力控人形机器人Moz1 全身26自由度 负载自重比达1:1[31] - 公司成立1年4个月累计融资超10亿元 强调大模型与机器人控制深度融合[31] 国际具身智能机构与领军者 Physical Intelligence - Sergey Levine参与创立公司 成立1个月获7000万美元融资 2024年11月完成4亿美元新一轮融资 投后估值24亿美元[36] - 开发代表VLA落地最高水平的模型 强调真实世界数据对机器人基础模型发展的关键作用[36] Figure AI - Brett Adcock开发人形机器人Figure 01和Figure 02 搭载OpenAI大模型后实现搬箱子 煮咖啡等任务[37] - 发布Helix模型实现双机器人共脑合作 利用强化学习实现自然人形行走[37] 斯坦福大学 - 李飞飞发起ImageNet数据集成为AI技术基石 研究涵盖认知启发AI 机器学习及计算机视觉[40][41] - 联合创立非营利组织AI4ALL推动AI教育包容性 在《Nature》《PNAS》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41] Skild AI - Deepak Pathak开发机器人"人工好奇心"技术 论文获超4000次引用[44][45] - 构建可扩展机器人基础模型Skild Brain 适应不同硬件平台和环境[45] 技术发展路径与行业趋势 - 技术领袖通过不同路径推进具身智能发展 包括学术算法深耕 产业量产强调 全链路自主研发及大模型与硬件协同[46] - 应用场景覆盖工业精准作业与家庭场景泛化 目标为打造适配本土需求的具身智能系统[46]
Tesla surges after Elon Musk buys $1B worth of shares: Could it go higher?
Youtube· 2025-09-15 20:33
马斯克增持特斯拉股票 - 马斯克以约10亿美元总价增持257万股特斯拉股票 占公司股份的257% 这是自2020年2月购买1000万美元股票后的首次增持 [1] - 此次增持被解读为对公司前景的强烈信心信号 特别是结合董事会提出的包含高目标的大规模薪酬方案 [2] - 增持行为向股东传递了长期承诺信号 缓解了市场对其精力分散的担忧 [6] 特斯拉业务展望 - 市场认为马斯克增持更可能是看好机器人出租车和机器人业务前景 而非传统汽车业务 [3] - 特斯拉被视作长期投资标的 重点在于自动驾驶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未来发展 [4] - 传统汽车业务面临挑战:海外市场表现不佳 美国本土竞争加剧 充电基础设施不足 以及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到期 [5] 技术面分析 - 特斯拉股价突破三角形整理形态 技术面显示中期上涨趋势 目标价位看向500美元 [10][11] - MACD指标出现正面背离 动量指标支持继续上涨 [12] - 关键支撑位:今日缺口下沿396美元 若回补可能预示短期调整 下一支撑位在362美元(5月高点) [14] 市场环境因素 - 标普500指数保持上升趋势 20日移动平均线作为关键风险指标 50日移动平均线支撑位在6400点 [19]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关键支撑位在4% 若跌破将确认收益率周期性下降趋势 下一目标位367% [22][23] - 2年期国债收益率重要支撑位在35% 若失守将指向3%水平 [24] 投资考量 - 特斯拉属于高贝塔成长股 股价波动性较大 投资者需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调整仓位规模 [17] - 当前经济放缓环境下 投资成长股时机仍需谨慎 近期上涨可能只是暂时性反弹 [8]
Crude Oil Rises 1%; Manufacturing Activity in New York Falls In September - Robo.ai (NASDAQ:AIIO), aTyr Pharma (NASDAQ:ATYR)
Benzinga· 2025-09-15 18:57
美股市场表现 - 道琼斯指数上涨0.06%至45,856.77点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75%至22,307.16点 标普500指数上涨0.37%至6,608.41点 [1] - 非必需消费品板块领涨1.9% 医疗保健板块下跌0.5% [1] 个股异动情况 - Check-Cap Ltd股价暴涨261%至2.68美元 公司与MBody AI达成最终合并协议 [9] - Helius Medical Technologies股价飙升161%至19.70美元 公司宣布启动12.5亿美元SOL支持的国库策略 并完成超额认购的PIPE发行 [9] - Robo.ai Inc股价上涨43%至2.0850美元 公司与JW Group及Ferox Investments签署合资协议 在迪拜工业城建立Robo.ai工业城 [9] - aTyr Pharma股价暴跌81%至1.1694美元 公司efzofitimod治疗肺结节病的三期研究未达到主要终点 [9] - Avidity Biosciences股价下跌7%至41.68美元 公司申请发行1500万股普通股 [9] - Hain Celestial Group股价下跌26%至1.5894美元 公司第四季度财务业绩不及预期 [9] 大宗商品表现 - 原油价格上涨1%至63.31美元 黄金价格上涨0.3%至3,698.80美元 [5] - 白银价格下跌0.1%至42.810美元 铜价上涨1%至4.6975美元 [5] 全球市场走势 - 欧洲STOXX 600指数上涨0.47% 西班牙IBEX 35指数上涨0.63% 德国DAX指数上涨0.27% 法国CAC 40指数上涨1.05% 英国富时100指数微跌0.01% [6] - 香港恒生指数上涨0.22% 中国上证综指下跌0.26% 印度BSE Sensex指数下跌0.15% [7] 经济数据 - 纽约联储制造业指数从8月的11.9降至9月的-8.7 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 [2][10]
Consumers Show More TSLA Interest, Long-Term Catalysts in Robotaxi & Robotics
Youtube· 2025-09-15 18:00
核心观点 - 特斯拉股价因马斯克增持约10亿美元股份而获得提振 当日股价上涨6% [1][16] - 消费者数字需求显著复苏 网站访问量同比增长7% 较4月同比下降33%的低点大幅改善 [3][6] - 长期增长动力来自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 Taxi)和人形机器人(Optimus)等非传统汽车业务 后者被暗示未来可能贡献公司80%的价值 [9][10][11] 消费者需求与情绪 - 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政策月底到期产生需求前置效应 消费者抢购推动数字需求增长 [3][4] - 美国市场网站访问量呈现陡峭复苏趋势 蓝色图表线显示前瞻性消费者访问量上升 [4][5] - 品牌情绪和消费者对特斯拉的态度出现明显转变 从低点强势反弹 [2][5][6] 新兴业务发展 - Robo Taxi应用首日推出即获得巨大需求 应用下载量激增显示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功能充满期待 [9][10] - 人形机器人Optimus目前应用于仓库和制造工厂 未来可能进入家庭场景 被多家大型企业(如亚马逊、沃尔玛)视为提升效率的关键工具 [14] - 社交媒体监测显示消费者对机器人技术既好奇又保持合理怀疑 该领域若被市场接受将成为公司重要催化剂 [13][15] 战略定位与投资逻辑 - 特斯拉正从传统汽车制造商向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扩展 这两个领域预计将实现高速增长 [11][12] - 长期投资需评估公司是否仅作为汽车制造商 还是自动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参与者 [11] - 非车辆业务(AI、机器人)的客户参与度成为衡量公司价值的关键指标 [12]
中国科技洞察_机器人领域反馈-China Tech Insight _Feedback from UBS A-share Conference and Tech_Robotics.
UBS· 2025-09-15 13:1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半导体行业持积极态度 看好中国半导体公司受益于AI需求增长和供应链本土化趋势 [4] - 在工业领域看好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和宁波拓普等公司 [4] 核心观点 - 中国科技供应链对AI和本土化驱动的需求持乐观态度 包括AI基础设施、边缘AI和半导体本土化三大领域 [2] - AI基础设施方面 更多中国企业受益于下游快速增长 如杰华特对AIDC电源管理芯片需求前景积极 大族激光预计AI将继续推动PCB设备业务增长 长电科技预计"计算、内存、网络、电源"将刺激先进封装需求 [2] - 边缘AI方面 中国ADAS SoC制造商预计自动驾驶采用率将快速提升 部分头部企业已在国内OEM获得500+ TOPS ADAS SoC设计订单并将开始大规模出货 [2] - 半导体本土化方面 供应链对2026年ADAS SoC、智能手机/汽车高端CIS、汽车SiC MOSFET和SSD控制器(如PCIe5.0)的份额增长保持乐观 [2] - 人形机器人领域 三家未上市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发展 但技术路径和商业化进度存在差异 [3] 具体公司分析 智能手机半导体 - 卓胜微看到2025年季节性需求正常化 下半年采购需求将高于上半年 预计Q425盈利能力改善 [7] - 卓胜微在PAMID领域国内厂商份额仍低但正在提升 是唯一具有内部制造能力的国内厂商 [7] - 思特威对汽车CIS需求增长乐观 主要因3MP和8MP汽车CIS需求显著增加 中国智能手机OEM对200MP CIS产品更加积极 [8] 消费电子半导体 - 恒玄科技是全球非苹果TWS蓝牙SoC领导者 2024年智能手表SoC出货量超4000万片 [9] - 最新BES2800(6nm)可作为协处理器用于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 下一代BES6000(6nm)预计H126采样 ASP将是BES2800的2-3倍 [10] - 得一微专注于SSD控制器IC和AIoT信号处理芯片 H125研发费用率达41% [11] AD/ADAS半导体 - 地平线对出货增长乐观 受中高端ADAS解决方案渗透率提升驱动(从去年20%升至H125 32%) [12] - H125 ASP从2024年33美元升至56美元 主要因产品组合升级 中端解决方案占汽车出货量约50%(2024年为15%) [12] - 黑芝麻智能A1000设计订单在汽车OEM中扩大(包括海外车型) C1236/C1296目标年底或2026年初开始量产 [13] 模拟/功率半导体 - 士兰微看到家电和汽车需求稳固 光伏复苏成为H125主要收入增长驱动 [14] - 所有5寸、6寸、8寸和12寸生产线满载 8寸SiC产能将于年底开始生产 [14] - 杰华特估计中国DrMOS和多相控制器TAM约25-30亿元人民币 其中三分之一与AI基础设施相关 [15] OSAT - 长电科技Q225利用率达约70% 环比上升5个百分点 主要由国内和先进封装业务驱动 [16] - 环旭电子强调AI服务器、SiP和光模块的关键增长机会 正在为北美主要CSP进行AI加速卡组装 [17] 激光设备 - 大族激光看到PCB设备需求持续 受全球AI需求强劲驱动 H125的良好需求已延续至Q325 [18] 显示面板 - TCL科技大尺寸LCD面板价格自8月企稳 预计H225海外客户季节性正常和库存建设 [19] 工业/机器人 - 普渡科技2024年收入5亿元人民币 预计今年将显著增长 主要由工业清扫机器人驱动 [20] - 帕西尼感知三大业务包括硬件产品、数据集收集和软件(AI基础模型) 累计出货电磁触觉传感器达10万个 [21] - 开普勒2023年成立 已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人 预计今年交付数十台人形机器人 明年超100台 [22]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拓新应用场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9-15 13:11
人形机器人技术展示 -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完全由人形机器人组建的"超人乐队" 涵盖钢琴演奏机器人 吉他演奏机器人 架子鼓演奏机器人及主控制器模块 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孤勇者》《童年》等曲目[1] - "超人乐队"依托自研全链条人工智能技术中台及虚实融合异构机器人集群操作系统 融合多项前沿技术 实现精准节奏控制 细腻音色处理与高度协同的多乐器配合[3] - 中联重科展示系列化双足人形机器人和两款轮式人形机器人 已有数十台投入工厂作业 在物料分拣 零部件装配 物流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3] - 湘江实验室与宇树科技合作开发拳击人形机器人 能表演直拳 勾拳 扫腿等动作 体现复杂动作执行和环境适应方面的技术突破[4]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前景 - "超人乐队"具备广泛落地应用潜力 可入驻博物馆 科技馆 文化礼堂 景区舞台 为商圈 音乐厅 学校提供互动演出与音乐教学支持 参与城市庆典 文化节 乡村文旅活动[3] - 中联重科人形机器人可24小时作业 代替人工从事辛苦枯燥工作 在各类真实场景应用成熟后会向客户推广[3] - 湖南比邻星科技轮式人形机器人加入大模型 可理解语音指令生成代码进行决策 已应用到教育 科研 商业服务领域 未来计划进军家居养老[5] -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报告预计 2045年后中国在用人形机器人超1亿台 整机市场规模达约10万亿元人民币级别[5] 技术挑战与发展方向 - 人形机器人大规模商用还需一定时间 关键需解决"大脑"与"小脑"协同发展问题[5] - 人形机器人在应用场景中的泛化能力不足 需通过加强训练适应各种场景[5]
大模型之后看机器人?Sergey Levine谈通用机器人规模化落地的真实瓶颈与破局方案
锦秋集· 2025-09-15 12:37
核心观点 - 机器人技术将在2030年实现家庭全自主管理 核心驱动力是"机器人数据飞轮"机制 即通过真实任务反馈实现持续迭代和自我强化 [1] - 机器人落地速度可能超越自动驾驶和大型语言模型 因物理世界反馈明确、容错率高且数据获取更容易 [2] - 技术路径基于"视觉-语言-动作"一体化基础模型 依托现有AI底座(如Gemma语言模型)快速开发应用 [3][15] - 硬件成本从数十万美元降至数千美元 降低创业门槛并加速市场验证 [7][33] - 通用机器人实现需突破"三难困境":毫秒级反应速度、长上下文记忆和大模型规模 解决方案依赖云端与本地智能结合 [6][27][28][29] 技术架构与能力 - Physical Intelligence的π0模型采用端到端Transformer架构 整合视觉编码器、语言推理和动作专家 实现感知-思考-行动闭环 [16][17] - 动作控制采用流匹配和扩散技术 生成连续高频指令驱动关节运动 精度远超离散文本符号 [17] - 模型展现"组合泛化"能力:例如自主清理障碍物、扶正容器、翻正衣物等未训练过的行为 [23][24] - 预训练语言模型提供先验知识(如物体识别、空间关系) 加速物理技能学习过程 [17][18] 发展路径与时间线 - 优先小范围真实场景应用 而非大规模模拟 通过精准数据反馈提高资源效率 [4] - 垂直领域机器人服务预计1-2年内落地 通用家庭管家级机器人需约5年 [10][11] - 模拟环境需结合真实世界数据基础 仅作为"排练厅"用于技能排演和反事实思考 [30][31][32] - 数据飞轮启动后 机器人能力将呈指数级提升 从单一任务跃迁至通用家务处理 [1][5][10] 行业比较优势 - 对比语言模型:机器人错误结果明确(如叠坏衣服) 易获得有效负反馈 而语言模型错误难以察觉 [12] - 对比自动驾驶:机器人容错空间大(如打碎盘子可接受) 且受益于现代感知系统和常识推理能力 [13][14] - 具身智能赋予目标导向的视觉过滤能力 从海量视频数据中高效提取关键特征 避免信息过载 [19][20][21] 硬件与经济影响 - 硬件成本十年内从40万美元(PR2机器人)降至3000美元 AI闭环控制降低对机械精度的依赖 [33] - 机器人将放大体力劳动者生产力 类似编程助手对软件工程师的增效作用 [11][34] - 地缘政治挑战在于关键硬件供应链集中 但机器人产业具备"自举"特性:用机器人制造机器人可形成正反馈循环 [35] 生态与竞争维度 - 竞争焦点从纯技术转向产业链、生态链和人才链综合布局 [7] - 教育体系需培养持续学习能力 以适应自动化转型带来的社会变革 [34]
云姨夜话丨当“人”喝下机器人调制的一杯科技范儿的鸡尾酒之后
齐鲁晚报· 2025-09-15 10:30
外滩大会盛况 - 外滩大会作为年度科技盛会会期4天 描绘人机共生未来图景 [1] - 大会吸引6.1万人次现场参会 线上直播观看量超2000万人次 [5] - 首次设立机器人小镇展区 汇聚40余家具身智能企业 展出100多款机器人产品 [6]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 - 人类数据红利逼近极限 人工智能正进入以持续学习为核心的经验时代 [5] - 强化学习带领进入经验时代 但需持续学习和元学习技术释放全部潜力 [5] - 92%的高管计划未来三年增加AI投资 AI正赋能所有关键科技趋势 [6] - AI推动组织从规模取胜转向效率取胜 最小单元可能拥有最大能量 [10] 产业应用与融合 - AI与健康 出行 金融 支付 工农业 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 [6] - 创新链与产业链需深度融合 关键是企业为主体 途径是成果转化 [8] - 世界一流企业靠融合科创而成 依赖人才 金融 环境支撑 [8] 人才需求变化 - AGI时代人才角色从执行者转变为与AI协同的创造者 从解决问题转变为定义问题 [6] - 未来更具竞争力的是能破除旧认知框架 拥抱新形态 愿意学习和挑战的人 [6] - 科技人才招聘会提供1500多个岗位 聚焦人工智能 互联网 具身智能 金融等行业 [8] - 招聘岗位数较去年增加50% 超6成企业发布AI岗位需求 [8] 企业参与展示 - 蚂蚁集团具身智能公司灵波科技的R1机器人首次亮相外滩大会 [8] - 摩通机器人现场调制鸡尾酒 宇树机器人进行拳击赛展示 [8] - 张江机器人谷 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等四大机器人展团联合参展 [6]
预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近期相关活动预告
机器人圈· 2025-09-15 10:23
政策与行业趋势 - 机器人产业正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 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1] - 工信部等十六部委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的目标 [1] - 人形机器人被认定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 2025年将实现批量生产 [1] 行业活动与学术会议 - 2025年9月16-19日在北京大学举办全国青年传感会议 由北京大学电子学院等主办 [2] - 2025年9月17-20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天津国际机床展 [2] - 2025年9月19-20日在安徽工程大学举办第三届安徽省机器人大会暨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论坛 [3] - 2025年9月19-21日在青岛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全国机器人精密减速器与创新论坛 [3] - 2025年9月19-21日在广州举办无人系统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由广州市机器人协会主办 [4] - 2025年9月19-21日在武汉工程大学举办第八届机器人系统与应用国际会议 由IEEE等联合主办 [4] - 2025年9月20-22日在江苏南通举办第六届CCF中国智能机器人学术年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等主办 [4] - 2025年9月20-23日在安徽合肥举办世界制造业大会 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 [4] - 2025年9月23-2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 [4] - 2025年9月24-26日在杭州云栖小镇举办云栖大会 由阿里巴巴集团主办 [4] - 2025年9月26日在北京举办"机器人智能感知与人机交互"专题研讨会 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等主办 [5] - 2025年9月26日在上海举办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生态发展高峰论坛 由上海市交通电子行业协会等主办 [5] - 2025年9月26-27日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办湖北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 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 [5] 企业表现与市场动态 - 75家机器人上市公司2025半年报显示总营收达5821亿元 盈利301亿元 [7] - 行业出现传统巨头与AI新锐竞争格局 2024年上半年业绩普遍承压但机器人与AI融合带来新机遇 [7] - 越疆科技在港股市场表现突出 实现市值翻三倍 [7] - 人形机器人领域出现价格战 产业进入量产爆发期 [7] 技术发展与创新 - 微纳感知技术正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 [7] - 人形机器人面临具身智能发展的技术挑战 [7] - 仿生机器人技术取得新突破 通过模仿松鼠运动智慧实现复杂地形跨越 [7] - 机构智能技术推动"变形金刚"从概念走向现实应用 [7] - 出现新型机器人装置包括螳螂虾仿真机器人、可扩展振动式压电机器人和3D打印软机器人手 [7] - 折纸制造技术成功开发出厘米级四足机器人 新型昆虫级变形机器人被研制 [7] 国际合作与市场拓展 - Uber Eats计划在日本推出机器人配送服务 [7] - 五眼联盟推动AI合作法案 国际间加强AI与机器人技术合作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