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

搜索文档
事关金融机构和从业者!金融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
金融时报· 2025-06-07 04:21
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暂行规定 政策背景与制定目的 - 金融监管总局起草《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旨在规范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 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1] -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7月5日 [1] 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的情形 - 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且情节特别严重 受到金融监管总局或其派出机构行政处罚的 包括吊销许可证 取消终身任职资格 终身禁止进入银行业或保险业等 [2] - 未受行政处罚但存在欺骗手段取得行政许可 伪造转让许可证 骗取贷款 股东滥用权利损害利益等行为 并受到从重处罚或强制措施的 [2][3] - 有履行能力但拒不执行行政处罚决定 被法院强制裁定的 [3] 列入名单后的管理措施 - 行政许可 资质审查 政府采购 工程招投标时将严重失信记录作为重要考量因素 [4] - 列为重点监管对象 提高检查频次 [4] - 不适用告知承诺制等基于诚信的管理措施 [4] - 名单信息通过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公示 并与国家信用信息平台共享 [4] - 金融机构可在投融资 授信 贷款 保险等业务中参考使用名单信息 [5] 移出名单的条件与程序 - 列入满三年后自动移出名单并解除管理措施 [6] - 列入满一年后若已履行义务 消除不良影响且未再违规 可申请提前移出 [7] - 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主体纠正行为 [1][7]
瑞士方面表示,瑞士监管机构应拥有追回奖金的权力。瑞士资本规则应在6到8年内逐步实施。
快讯· 2025-06-06 13:06
瑞士方面表示,瑞士监管机构应拥有追回奖金的权力。瑞士资本规则应在6到8年内逐步实施。 ...
金融监管总局公开征求意见,这些情形将被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
北京商报· 2025-06-06 12: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宋亦桐)6月6日,来自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消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健 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的决策部署,规范开展金融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工作,维护金融市场 良好秩序,金融监管总局起草了《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暂行规定》),近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 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暂行规定》对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 作出规范,运用信用监管手段,威慑遏制违法违规行为。 当事人未受到前条所列行政处罚,但因下列行为之一,受到金融监管总局或者其派出机构从重行政处 罚,或者限制市场准入、责令转让股权的监管强制措施,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 的,应当依照本规定列入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具体有六项,一是以欺骗、贿赂等不当手段取得行政许 可;二是伪造、变造、转让金融机构经营或者业务许可证;三是采取欺诈手段骗取贷款;四是金融机构 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滥用股东权利或者不履行股东义务,导致严重损害金融机构、客户或者其他股东利 益;五是金融机 ...
英国考虑解除对加密市场交易所交易产品的零售禁令
快讯· 2025-06-06 11:36
英国加密市场监管政策变化 - 英国金融监管机构提议解除对散户投资者购买加密货币相关交易所交易产品的禁令 [1] - 该政策旨在增强英国加密市场竞争力 以应对美国加密市场复苏的挑战 [1] - 政策变化后 FCA批准的交易所可向零售买家出售与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代币挂钩的交易所交易票据 [1] 英国加密市场现有规则 - 2023年英国已允许加密货币相关交易所交易票据在伦敦证券交易所等场所交易 [1] - 现行政策仅限专业投资者参与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 [1] 政策调整涉及的主要加密货币 - 政策调整明确提及比特币和以太币等主流加密货币 [1] - 交易所交易票据将直接与这些加密货币价格挂钩 [1]
6月6日电,金融监管总局起草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快讯· 2025-06-06 09:26
金融监管政策 - 金融监管总局起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的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1] - 该规定目前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 [1]
财联社6月6日午间新闻精选
快讯· 2025-06-06 04:10
财政政策与法规 - 财政部研究制定修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境内投资管理办法和企业财务通则 [1] - 香港特区政府指定2025年8月1日为《稳定币条例》开始实施日期 [2] 资本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午间收盘跌0.06% 深证成指跌0.18% 创业板指跌0.48% [4] - 恒生指数午间收盘跌0.21% 恒生科技指数跌0.59% [4]
国家外汇管理局李斌:加强科技赋能外汇管理
新华财经· 2025-06-05 14:14
科技赋能外汇管理 - 国家外汇管理局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外汇管理与服务水平,以促进贸易投融资便利化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 -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金融领域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得性和资源配置效率 [1] - 金融监管要求适用于金融科技,并不断提升监管自身的科技化水平 [1] 跨境金融服务平台 - 国家外汇局应用区块链技术搭建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在外汇局、海关、税务、银行间建立信息交换和核验机制 [1] - 截至今年5月末,平台累计协助10多万家企业获得超过4100亿美元融资,便利企业付汇超过2.1万亿美元 [1] - 2024年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入选首批50个"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 [1] 数字化监管与流程优化 - 外汇局运用数字技术优化与银行间的业务流程,增强监管穿透力,为银行"减负"、为监管"提质" [2] - 通过数字化手段简化办事流程,推动外汇便利化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模型,加强非现场监测能力,精准识别和打击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 [2] 防范外汇风险与市场稳定 - 针对加密货币等非法跨境资金转移问题,外汇局会同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合作,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监测、识别和打击能力 [2] - 有效防范外汇资金流动风险,维护外汇市场稳定和安全 [2] 未来发展方向 - 国家外汇局将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促进科技企业跨境贸易、投资和融资便利化 [2] - 扩大外汇领域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注重科技赋能和数据赋能外汇管理 [2] - 深化"数字外管""安全外管"建设,探索构建"智慧外管",提升办事效率和行政效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