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医疗

搜索文档
华厦眼科跨界联名挪瓦咖啡,发布全国首个干眼AI自测工具
南方都市报· 2025-06-14 05:22
公司动态 - 华厦眼科医院集团联合上海大学、挪瓦咖啡、上海新奥光明公益基金会举办"眼健康干眼润目公益活动暨科技创新平台发布仪式" [1] - 公司发布全国首个干眼AI自测工具"智眼守护"小程序,通过智能分析用户上传的图片、视频及症状评估实现便捷初步诊断 [2] - 公司与挪瓦咖啡推出联名产品"好养眼"蓝莓不老莓美式,结合健康饮品与公益筛查 [1][3] - 公司发起"消费即公益"模式,每售出一杯联名咖啡捐赠0.1元公益基金,并提供干眼公益SPA体验 [4] - 公司旗下50余家医院将开展干眼润目关爱活动,覆盖高校及职场高用眼人群 [4] 行业趋势 - 全球超20亿人日均屏幕使用时长超8小时,其中约35%出现干眼症 [3] - 中国干眼症患者数量达3.6亿,并以每年10%速度增长,"视频终端综合征"成为国民健康新痛点 [3] - 20-45岁人群因学习工作忙碌、眼健康意识不足面临较高干眼症风险,传统医疗公益服务对此群体覆盖不足 [3] 技术进展 - "智眼守护"小程序为国内首个干眼AI自测工具,可实现无接触动态跟踪评估 [2][3] -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刘祖国指出AI可自动识别医生能观察的所有指标,推动眼科AI智能筛查技术广泛应用 [2][3] 专家观点 - 刘祖国教授强调干眼症由环境、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引起,科学用眼和定期检查是关键 [2] -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院长郭海科表示干眼症可防可治,需结合预防与治疗并重策略 [5]
一杯咖啡重构眼健康生态 华厦眼科跨界破局书写“向善经济”
财经网· 2025-06-13 10:46
产学研融合与眼科技术转化 - 华厦眼科联合上海大学、苏州上海大学创新中心成立"眼科技术联合转化中心",推动眼科技术转化与应用研究[1][3] - 该中心结合上海大学科研优势与华厦眼科临床经验及全国连锁网络布局,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3]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孙宝玉强调高校应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与产业升级助推器[3] AI眼科筛查工具创新 - 华厦眼科与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推出国内首个干眼AI自测工具"智眼守护"小程序,通过智能分析用户上传数据实现筛查[3][5] - 全球超20亿人日均屏幕使用超8小时,35%出现干眼症,中国患者达3.6亿且年增10%[5] - 该工具填补国内干眼智能筛查空白,延伸传统院内场景至C端,提升行业渗透率[5] 跨界公益与消费医疗融合 - 华厦眼科与挪瓦咖啡推出联名产品"好养眼"蓝莓不老莓美式,并启动跨界公益项目[5][7] - 公司向上海大学师生及校友捐赠10000人次干眼公益服务,结合高用眼人群消费场景[7] - 挪瓦咖啡合伙人路琰提出将公益融入企业日常活动,使其"可触及、易参与"[7] 大健康生态布局与公益扩展 - 华厦眼科副总裁张昊志称此次活动为"医疗+消费"公益模式创新,是对大健康生态的前瞻布局[8] -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提供义诊服务,未来一个月全国逾50家华厦眼科医院参与公益[8] - 上海新奥光明公益基金会将助力中西部防盲公益,延伸服务至医疗资源薄弱地区[7]
全国爱眼月 | 华厦眼科领衔启动首次跨界活动,携手公益伙伴守护3.6亿干眼人群
证券之星· 2025-06-13 06:15
数字化浪潮下的眼健康挑战 - 全球超20亿人日均屏幕使用时长超8小时 其中约35%出现干眼症 [1] - 中国干眼发病率达21%~30% 干眼症已成为常见眼表疾病 [3] - 电子设备普及使干眼症成为现代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5] 科技创新与产品发布 - 华厦眼科联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推出国内首个干眼AI自测工具"智眼守护"小程序 [3] - AI工具通过智能分析用户上传的图片 视频及症状评估实现筛查 [3] - 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与华厦眼科共建"眼科技术联合转化中心" 推动科研创新 [5][7] 跨界公益创新模式 - 华厦眼科与挪瓦咖啡推出联名产品"好养眼"蓝莓不老莓美式 每售出一杯捐赠0.1元公益基金 [7] - 创新"消费即公益"模式 结合干眼公益SPA体验项目构建"向善经济"生态 [7] - 针对20-45岁高频用眼人群 突破传统医疗公益服务边界 [7] 医疗网络与战略布局 - 华厦眼科旗下50余家医院将开展全国性干眼润目关爱活动 [12] - 公司拥有"双三甲"资质 深耕眼科专科领域20余年 [12] - 推动服务从"治病"转向"防病" 从医院场景延伸至生活场景 [12] 行业趋势与政策导向 - 眼健康是国民健康重要组成部分 涉及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3] -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指引下 眼科医疗服务正加速革新升级 [12] - 校企合作模式成为技术创新的策源地与产业升级助推器 [7]
“无序的价格战是歧路” 爱尔眼科屈光业务客单价回升
证券时报网· 2025-06-11 15:30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认为无序价格战不符合医疗行业规律,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患者权益 [1] - 行业呈现逐步出清趋势,需求向实力雄厚、患者信赖的医院集中 [1][2] - 技术强、服务优、口碑好、定价合理的医院比无序低价医院更受患者信任 [2] 业务发展情况 - 屈光手术客单价从2024年3季度开始持续企稳回升 [1] - 2024年推出全光塑、全飞秒4.0等升级术式,2025年推出全飞秒Pro和ICLV5晶体 [1] - 新术式接受程度得到广泛验证,平均客单价稳步提升 [1] - 海外业务收入占比2024年达12.5%,较上年提升1%,未来有望进一步突破 [3] - 已在欧洲、东南亚和美国布局,2024年欧洲子公司收购英国Optimax [3] 市场机遇 - 人口老龄化带动年龄相关性眼病需求持续增长 [2] - 国内老花治疗普及率极低,未来需求空间大,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 - 教育程度高、支付能力强的60后、70后群体将推动老花治疗需求 [2] 财务表现与运营效率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0.26亿元,同比增长15.97% [3]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5.78% [3] - 随着门诊量、手术量增长,规模效应不断增强 [3] - 体内医院逐步成熟,销售费用率逐渐降低,对净利率有正面帮助 [3] 战略规划 - 正在开展新一轮变革与创新,涉及数智化建设、模式创新、组织变革等 [3] - 将把握时机进军其他海外地区 [3]
爱尔眼科:公司屈光手术客单价持续企稳回升
快讯· 2025-06-11 08:34
眼科行业屈光手术价格战现状 - 从2024年三季度开始 屈光手术客单价持续企稳回升 [1] - 客单价回升得益于品牌口碑以及术式迭代升级 [1]
孙兴怀:眼病应当“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人民网· 2025-06-11 08:18
老龄背景下眼健康问题 - 白内障形成与自然年龄衰老和紫外线照射有关 戴墨镜可防治紫外线影响 人工晶状体替换是重要治疗方式 [3] - 青光眼由眼球内压力异常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萎缩 与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焦虑及家族聚集性相关 可通过自我保健、有氧运动及药物/激光/手术控制眼压 [3] - 黄斑性病变可通过摄入胡萝卜、玉米等富含叶黄素食物预防 药物/激光/注射/手术是主流控制手段 [3] - 老花眼属于年龄增长导致的功能性疾病 可通过验配合适眼镜、匹罗卡品药物及手术治疗 [3] 眼病防治策略 - 白内障、青光眼和黄斑变性属于致残致盲眼病 老花眼和干眼症属于功能性眼病 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 - 需通过科普推动民众形成科学认知 坚持"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原则 避免不可逆损伤 [4] 行业活动背景 - 2025年6月6日为第30个全国"爱眼日" 国家卫健委举办"2025国民视觉健康科普行动" [1] - 活动聚焦老龄背景下眼健康问题 针对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等常见眼病进行科普 [1]
Cell子刊:北京协和医院陈有信团队开发AI 模型,可识别诊断25种眼底病,并给出转诊建议
生物世界· 2025-06-11 04:01
眼底病现状与挑战 - 全球有超过22亿人患有视力损害或失明,其中中国患者达5500万,眼底病占失明病例一半以上 [1] - 预计2050年全球失明人数可能增加两倍,主要受人口老龄化和增长驱动 [1] - 视网膜专家数量严重不足,制约大规模眼底病干预能力 [1] 超广角成像技术突破 - 传统眼底相机仅覆盖15%眼底区域,而超广角扫描激光检眼镜可捕捉200°广角视网膜(覆盖82%面积),且无需散瞳 [4] - 该技术可一次性诊断黄斑或周边视网膜及血管病变,显著提升筛查效率 [4] AI模型WARM的创新性 - 基于跨域协同学习(CdCL)算法和超广角图像,可识别25种眼底病并提供转诊建议 [2][9] - 采用三种算法组合:WARM(CdCL+UWF)、BASE(Swin Transformer+UWF)、WARM-PPR(CdCL+PPR) [9] - 内部测试中WARM表现最佳(筛查AUC=0 915,转诊AUC=0 911),外部多中心测试同样领先(筛查AUC=0 912,转诊AUC=0 902) [10] 行业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 现有AI模型多依赖传统眼底图像,无法检测周边视网膜异常 [6] - 已发布的超广角数据集稀缺,此前算法仅能识别8种病变 [6] - 研究团队通过59475张UWF图像建立数据集,CdCL方法降低对标注数据的依赖 [10][12] 应用前景 - AI筛查在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成本效益优势 [5] - WARM模型展现出大规模综合筛查的潜力,可弥补视网膜专家资源缺口 [12]
光正眼科收盘上涨1.15%,最新市净率19.91,总市值22.71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6-09 08:50
股价与估值表现 - 6月9日收盘价4.38元,单日上涨1.15%,总市值22.71亿元 [1] - 市净率19.91,创56天以来新低,显著高于行业中值2.75及行业平均3.52 [1][2] - 市盈率TTM为-14.62,静态市盈率为-13.00,显著低于行业平均41.42及行业中值44.32 [2]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股东户数47,404户,较上次增加4,390户 [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眼科医院投资与管理,核心产品包括屈光项目、白内障项目、视光服务项目 [1] - 历史业务曾涉及钢结构制作与安装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32% [1] - 净利润57.38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3.06% [1] - 销售毛利率达37.61% [1] 行业对比分析 - 总市值22.71亿元,低于行业平均值160.55亿元及中值59.92亿元 [2] - 市净率19.91远超行业中值2.75,在同行11家公司中排名最高(*ST生物11.45次之) [2] - 市盈率指标为负值,与行业中多数正市盈率企业形成对比(如金域医学-36.35、国际医学-45.34) [2]
走进“睛”彩世界,“爱眼杯”第二届全国少儿爱眼护眼绘画作品征集在京启幕
环球网· 2025-06-08 06:52
爱眼杯绘画活动 - 第二届"爱眼杯"全国少年儿童爱眼护眼绘画作品征集活动在京启动 由爱眼公益基金会主办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支持 [1][3] - 首届活动覆盖10余省份 收获逾15.7万幅画作 [3] - 本届活动全面升级 覆盖范围更广 新增科普教育元素 如爱眼主题儿童剧创作 [3] - 活动面向5-18岁青少年 设儿童组、少儿组和青少组3个组别 持续3个多月 [4] 近视防控现状 - 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52.7% 其中小学生35.6% 初中生71.1% 高中生80.5% [5] - 近视防控已纳入国家战略 被列入"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5] - 教育部要求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目标是有效控制近视率 [5] 近视防控措施 - 80%近视源于不良用眼行为习惯 如过早接触电子产品和近距离阅读 [6] - 防控关键在"一增一减":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每日2小时以上) 减少持续性近距离用眼 [6] - 爱尔眼科研发多项近视防控技术 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云夹"和人工智能验配软件等 [6] 爱尔眼科行业布局 - 构建全国超800家医疗机构服务网络 协助完成年度校园眼健康筛查工作 [7] - 打造多元化科普活动 如"超级眼说家"科普直播和"瞳梦国奇旅"儿童剧 [7] - 参与制作眼健康科学纪录片《眼睛的故事》 开播一周收视突破3亿人次 [7]
投资的金典模式:在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
雪球· 2025-06-08 06:28
核心观点 - 提出"二级市场买一级资产"的投资策略,即在二级市场寻找具备一级市场投资逻辑的标的,利用市场定价错配获取超额收益 [2][4] - 该策略的核心在于识别企业正在进行技术研发、并购扩张、赛道开拓等价值创造行为,但股价尚未充分反映长期价值 [5] - 强调用一级市场的长期主义视角看待赛道前景,重点关注硬科技领域 [6] 投资逻辑分析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本质差异 - 一级市场是资本孵化场,投资者支持企业从0到1蜕变,赚取企业内生价值增长的钱 [4] - 二级市场是资本交易所,股价受情绪、资金、政策影响常出现价值失真,如贵州茅台曾因塑化剂事件跌至9倍PE [4] 典型案例 - 爱尔眼科2013年受负面事件影响股价下跌50%,后持续持有至2019年底 [2] - 宁德时代2018年受补贴退坡影响回落,2019年Tesla国产化带来拐点 [2] - 寒武纪IPO后从150亿市值上涨至3000亿,涨幅达20倍 [2] - 沪深300中比亚迪、隆基绿能、阳光电源等公司均有估值极低时刻和3-5年高速成长期 [3] 筛选标准 价值创造行为指标 - 重大资产重组或并购 [7] - 重大研发技术突破 [7] - 新业务或新赛道开拓 [7] 定价错配识别 - PE低于行业均值70%或市值低于重置成本 [8] - 股价因短期利空暴跌但不影响长期逻辑 [8] 管理层评估 - 董事长从业背景体现专业能力 [9] - 管理层持股比例超过30%显示利益绑定紧密 [9] 绩效验证 - 惠城环保2022-2025区间涨幅1729.7% [4] - 万辰集团同期涨幅1311.4% [4] - 新诺威、百利天恒、寒武纪同期涨幅分别为978.2%、949.1%、787.9% [4] 实施要点 - 需区分真价值与伪成长,警惕画饼式扩张 [10] - 重点观察现金流是否流向生产性资产而非炒房、理财等非生产性用途 [10] - 强调将PE机构的深度基本面分析与市场情绪利用相结合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