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con
搜索文档
爱尔眼科CCOS 2025专题会聚焦人才发展与创新
人民网· 2025-09-28 08:01
行业人才发展 - 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生态是培养复合型眼科人才的关键 [2] - 行业面临医生资源分布不均的挑战 [2] 公司战略举措 - 爱尔眼科通过构建"土壤——种子——森林"人才生态圈缓解人才短缺问题 [2] - 公司采用多层次网络化布局推动专家下沉与分级转诊 [2]
湖北松滋:一把吉他 勾响文化产业创新之弦丨活力中国调研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30 05:03
行业背景与市场格局 - 中国为全球最大乐器生产国及第二大乐器消费市场 吉他因入门门槛低且受众广泛成为最受欢迎乐器品类之一 [4] - 国内吉他产业集群主要分布于江苏泰州 广东揭阳 惠州 广州及贵州正安等地 产品类型相对综合 [4] - 全球原声吉他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2029年规模有望达30亿美元 中国作为核心制造国与消费市场潜力尚未完全释放 [9] 松滋吉他产业生态构建 - 国际知名吉他制造企业伊司地曼落户松滋文创园 与龙头企业桐馨乐器形成"双龙聚首"格局 二者分别专注古典吉他和全品类木吉他制造 均属中国高端吉他制造头部企业 [2] - 产业链集聚效应显著 锦鸿乐器 聚鑫乐器 云渡文化等11家吉他生产与销售企业相继入驻 覆盖制造与销售关键环节 [2][7] - 配套政策系统性强 文创园规划总投资5亿元 配套20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及"吉他贷"专项金融服务 同步打造"松滋吉他音乐汇" 吉他小镇与城市IP [8] 龙头企业桐馨乐器发展路径 - 公司年营收突破8000万元 业务模式从为日 德 美等国品牌代工扩展至培育自主品牌"MONTOYA" 成为国内唯一覆盖全品类高端木吉他的制造企业之一 [5] - 顶级产品出厂价达5.8万元/把 订单自2019年起常年饱和 [6] - 与李宗盛合作生产"李吉他" 年产量仅3000把 桐馨乐器为其指定制造商 [5] - 持续投入技术与人才 每年投入30-50万元用于团队全球交流学习及聘请国内外制琴大师培训 [5] 产业模式与区域战略 - 松滋依托返乡创业团队实现人才与技术双轮驱动 以"吉他+"推动产业跨域融合 构建"产 学 研 游 购 娱"一体化生态 [3][7][8] - 突破传统文化产业依赖自然与历史资源的局限 实现"从零到一"的产业培育 为资源禀赋不足地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新路径 [3][9] - 文创园产值2025年预计达8-10亿元 三年内有望突破20亿元 全面满产后规模可冲击50亿元 带动就业近万人 [8] 核心竞争优势 - 人才优势突出 国际制琴大师亚伯拉罕举家迁居松滋 核心制琴师团队全员返乡 形成完整人才链 [7] - 技术壁垒显著 桐馨乐器为全球第三家掌握厂房恒温恒湿仓储与生产环境能力的吉他制造企业(仅次于马丁 泰勒) 保障高端吉他木材储存与产品品质 [8] - 品牌集聚效应强 吸引国际知名品牌进驻并与著名音乐人合作 快速提升国际知名度与美誉度 [7]
“赛事名城·链动全球” 今年服贸会体育服务专题吸引400余企业参展
搜狐财经· 2025-08-27 06:14
展会规模与参与情况 - 展览总面积达7650平方米 设有首钢园12号馆和14号馆两个展区[1] - 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家企业和机构参展 包括线下60家及线上350余家企业[1] - 国际参与度显著 涵盖英国 法国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巴西等国家 含24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1] 核心主题与内容架构 - 以"赛事名城·链动全球"为主题 聚焦赛事资源集聚 科技赋能体育 产业融合创新和全球服务协同四大维度[1] - 构建"资源对接-服务输出-品牌增值"产业生态闭环 突出国际化 专业化 市场化三大特征[1] - 设置1场主论坛 2场分论坛和1场闭门研讨会 其中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将发布《2024中国体育服务贸易发展报告》[3] 科技与产业创新亮点 - 重点展示智能化手段在体育服务贸易中的创新应用 聚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达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3] - 推动体育产业从"产品出口"向"服务增值"转型 通过输出技术标准实现服务出海[3] - 发挥北京科技城市优势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在体育产业的"产 学 研 用"转化[3] 国际交流与赛事建设 - 利用双奥之城优势推动体育文化交流与国际合作 着力引进国际顶级赛事[3] - 培育双奥100精品赛事 助力建设"双奥国际赛事名城"[3] - 闭门研讨会特邀英国专家分享赛事安全管理标准经验[3] 公众参与与体验活动 - 设立9月13日至14日为公众开放日 配套开展五十余场赛事展演及互动体验[4] - 活动涵盖电竞赛车 FIBA篮球赛 福禄球 匹克球 运动捕捉系统及低空飞行模拟器等多样化项目[4] - 设置打卡点位 公众可收集冠军签名徽章并通过"观展护照"获取专属印章增强参与感[4] 参展企业代表 - 重要参展企业包括华体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 橙狮体育有限公司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及亚匹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等[5]
“耐心资本+国际场景”双轮驱动 香港锻造金融科创超级平台
证券时报· 2025-08-10 17:33
香港招商引资引才成果 - 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投资超过100个项目 其中超过10家公司已经或准备递交在港上市申请 [1] - 港投公司管理规模约620亿港元 主要管理"香港增长组合"、"大湾区投资基金"、"策略性创科基金"和"共同投资基金" [1] - 港投公司聚焦硬科技、生命科技以及新能源/绿色科技三大投资主题 [1] - 港投公司每1港元投资带动超过5港元市场长期资金跟投 资金来源包括主权基金、退休基金、企业创投公司和家族办公室 [1] 重点企业引进进展 - 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将公布第五批共10多家重点企业 包括多家国际领先医药企业 [2] - 引进办已引进84家前沿科技企业 预计未来数年带来约500亿港元投资 创造超过20000个职位 使用168万平方呎创科、工业和商业楼面 [2] - 重点引进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科技、金融科技、新能源及先进制造 新增结合创科和文创的企业 [2] 产业与人才协同发展 - 香港特区政府促进"政、产、学、研、投"深度对接 利用国际化应用场景吸引海内外企业测试前沿技术 [3] - 香港联通世界优势助力内地企业"走出去" 推动专业服务和国家标准全球化 [3] - 多元产业发展结合优质就业机会、教育和生活环境 形成"产业+人才"良性循环 [2]
多方共赢!兰山区扩大高层次人才“朋友圈”赋能科技成果转化对接
齐鲁晚报网· 2025-07-25 08:19
校地企合作推进会议 - 会议以"碳中和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为主题 旨在搭建高校 地方政府和企业三方合作平台 促进科研 政策和市场优势深度融合 形成"产 学 研 用"一体化闭环 [1] - 临沂大学与曜灵时代等企业共建碳中和学院 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等平台 联合研发光伏建筑一体化新技术 为临沂市碳中和产业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 [3] - 会议汇聚专家学者围绕材料科学 建筑光伏一体化等前沿领域展开研讨 旨在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转化加速器和合作朋友圈 [5] 临沂大学碳中和领域布局 - 学校落实国家"双碳"战略 开设碳汇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与曜灵时代共建研究与中试生产基地 [3] - 引进刘焕明院士等国家级人才 成立创新团队 校企联合研发多项业内领先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和产品 [3] 曜灵时代新能源发展战略 - 公司深耕新能源领域 聚焦光能技术创新 致力于让光能更高效 智慧地融入生产生活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5] - 通过主办高水平学术会议 搭建思想碰撞场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临沂市科技创新举措 - 实施"百校千企"计划 上半年对接56家高校院所 服务512家科技企业 落地156个合作项目 [8] - 在新能源等领域建成689家省级以上科创平台 包括重点实验室 院士工作站等 [8] - 出台12条校地企融合政策 24条科技成果转化措施 17条"翅膀工程"发展政策 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 [8]
新能源销量全球前三!上汽通用五菱“极速转型”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7-08 03:10
销量表现 - 2025年6月销量126413辆,同比增长32.1%,新能源销量70357辆,同比增73.8% [2] - 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44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累计销量413314辆,连续6个月保持50%以上同比增速 [2] - 上半年新能源销量跃居全球前三,成为转型最快的主流车企 [3] 转型成功因素 - 以用户真实需求为原点,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协同双轮驱动 [5] - 坚持"人民需要什么就造什么"理念,聚焦高频使用场景,避免功能冗余 [7][8] - 针对不同场景开发差异化产品:宏光MINIEV(短途通勤)、五菱缤果(家庭出游)、纯电版扬光轻客(物流运输) [10] 技术体系 - 构建"天·灵·神"自主技术体系,包含六大核心技术:天菱模式、天舆架构、灵犀动力、灵眸智驾、灵语座舱、神炼电池 [12] - 神炼电池3.0通过新国标全部24项安全测试,加码枪击贯穿等极限验证 [12] - 实施"一二五"工程以来新增15款新能源车型,累计产量突破300万辆 [14] 产业链布局 - 在柳州打造五个百亿自主产业集群,本地化配套率从36%提升至63% [16] - 形成电池/电驱/电控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年产值660亿元 [16] - 推动铝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铝水直供—材料创新—零部件智造"一体化生态链 [17] 全球化进展 - 2025年6月新能源出口8448台/套,同比增250.5%,连续3个月保持200%以上增速 [21] - 上半年新能源累计出口35964台/套,同比增147.6% [21] - 印尼市场新能源销量5958辆,占有率超33%,保有量排名第一 [22] - 推进"印马泰"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本地化生产+供应链出海+技术标准输出模式 [22] 行业启示 - 证明传统车企可通过体系优势+用户思维实现转型 [24] - 转型困境非规模问题而是路径选择问题,需精准定位+体系再造+生态协同 [25] - 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转型方法论和实践样本 [5][26]
“杏苑讲堂”培训平台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6-11 00:32
中医药科研联动平台启动 - "杏苑讲堂"科研联动培训平台正式启动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办 旨在构建中医药产、学、研、用新生态 [1] - 平台定位"名家荟萃、智慧共享" 每月邀请两位顶尖专家进行专题授课 首期邀请钟丽丹教授和张维库副主任 [1] - 平台将聚焦中医药优势病种和特色疗法 搭建"临床—科研—转化"全链条交流平台 培育特色专科集群 [2] 苏州中医药发展现状 - 西苑医院苏州医院作为苏州市首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即将启用 采用"学科带头人+骨干团队"建设模式 [2] - "十四五"以来苏州中医药系统累计申报课题2267项 立项855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7项 [2] - 苏州获批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 通过吴门医派验方评价与转化重点实验室推动三个发明项目与企业签约 [2] 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 - 科技成果转化被视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由之路 [2] - 苏州中医药系统将大力培育临床科研人才 推动古籍方剂转化为临床应用 [2] - 通过国际生物医药产业路演等渠道促进中医药成果转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