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集成电路
icon
搜索文档
持续追踪中国核心区域创新增长背后的投资力量——投中榜·2025年度区域榜单评选启幕
投中网· 2025-09-18 06:33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见证中国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丨 投中网 2025年是中国区域经济战略深化实施与成效显现的关键之年。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引下,长 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持续释放政策红利,推动形成多 层次、宽领域、优势互补的区域协同发展体系。三大战略区域依托其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产业定位与 制度创新,正共同构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投中嘉川CVSource数据显示,2025年1-8月,三大区域股权投资市场呈现活跃态势,显示出强劲 的资本吸引力和产业凝聚力。 长三角地区 披露交易总额达1582亿元,虽较去年同期略有回调,但 投资案例数超3200起,同比增长4%,反映出投资活动高频化、早期化的新特征; 粤港澳大湾区 披 露投资案例1070起,交易规模5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0%,彰显开放创新动能加速释放; 西部地 区 表现尤为抢眼,披露投资案例767起,交易规模654亿元,同比激增217%,体现出产业转移与升 级正在资本端获得积极响应。总体来看,三大区域合计贡献了全国股权投资市场近七成的交易规模, 成为资本市场极具活力的增 ...
中昊芯英新设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企查查· 2025-09-18 06:03
(原标题:中昊芯英新设科技公司,含集成电路设计业务)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上海中昊芯英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杨龚轶凡,经营范围包含:集 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计算机系统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等。企查查股 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
均胜电子成立光电子公司,含集成电路业务
企查查· 2025-09-18 06:03
公司业务拓展 - 均胜电子成立全资子公司宁波均胜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1] - 新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 集成电路销售 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制造[1] - 业务布局延伸至物联网设备制造与销售 智能车载设备制造领域[1] 股权结构 - 宁波均胜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由均胜电子(600699)100%全资持股[1]
兆易创新股价涨5.3%,国融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600股浮盈赚取5934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3:19
股价表现 - 9月18日兆易创新股价上涨5.3%至196.49元/股 成交额达58.41亿元 换手率4.55% 总市值1309.24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6日 2016年8月18日上市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存储芯片研发销售和技术支持 [1] - 收入构成:存储芯片68.55% 微控制器23.11% 传感器4.65% 模拟产品3.67% 技术服务及其他0.02% [1] 基金持仓情况 - 国融融兴混合A基金持有600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2.56% 为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5934元 最新规模163.05万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亏损1.52% 近一年收益5.14% 成立以来亏损35.37%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贾雨璇任职3年320天 管理规模5.39亿元 最佳回报5.38% 最差回报-53.2% [3] - 基金经理顾喆彬任职3年270天 管理规模15.59亿元 最佳回报7.71% 最差回报-0.15% [3]
中芯国际股价涨5.04%,太平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9648股浮盈赚取5.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47
股价表现 - 中芯国际9月18日股价上涨5.04%至123.31元/股 成交额达116.64亿元 换手率4.78% 总市值9863.88亿元 [1] - 股价连续3天上涨 区间累计涨幅达8.27% [1] 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0.35微米至14纳米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 [1] -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收入占比93.83%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6.17% [1] 基金持仓 - 太平科创精选混合发起式A(019575)二季度持有中芯国际9648股 持股数量与上期持平 [2] - 该基金持有中芯国际占净值比例6.93% 位列第一大重仓股 [2] - 当日持仓浮盈5.71万元 三日累计浮盈8.65万元 [2] 基金业绩 - 太平科创精选混合发起式A最新规模1136.04万元 今年以来收益率21.77% [2] - 近一年收益率55.28% 成立以来收益率25.56% [2] - 基金经理杨行远任职期间最佳回报24.29% 最差回报-28.99% [3]
乐鑫科技股价涨5.27%,汇添富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44万股浮盈赚取14.5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2:40
股价表现 - 9月18日股价上涨5.27%至201.50元/股 成交额6.76亿元 换手率2.20% 总市值315.7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29日 2019年7月22日上市 总部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设计和销售 收入构成为模组及开发套件60.47% 芯片38.89% 其他0.64% [1] 基金持仓情况 - 汇添富中证1000指数增强A(017953)二季度持有1.44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0.48% 为第八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4.53万元 最新规模2.7亿元 [2] - 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0.14% 近一年收益86.32% 成立以来收益47.12% [2] 基金经理信息 - 基金经理许一尊累计任职9年302天 管理资产规模69.33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97.95% 最差回报-38.51% [2] - 基金经理王星星累计任职2年83天 管理资产规模9.88亿元 任职期间最佳回报64.21% 最差回报27.7% [2]
“十四五”以来央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年均增速超20%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1:59
投资规模与增速 - 中央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年均投资增速超过20% [1] - 2024年该领域投资占比首次突破40% [1] - "十四五"期间累计投资达8.6万亿元人民币 较"十三五"时期大幅提升 [1] 营收贡献与领域分布 - 2024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1万亿元人民币 [2] - 近两年营收贡献度提升8个百分点 [2] -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5个领域收入均超万亿元 [2] 重点产业进展 - 集成电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1] - 人形机器人、超导量子计算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 [1] - 工业母机、新材料领域托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 产业发展格局 - 形成梯次拓展、合力并进的产业新格局 [1] - 聚焦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6个未来产业进行系统化布局 [1] 创新模式发展 - 中央企业创投基金总规模接近千亿元人民币 [2] - 发布供需清单近万项促进产业链融通发展 [2] - AI+专项行动推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模型加速应用 [2]
集成电路ETF(159546)开盘涨0.33%,重仓股中芯国际涨2.21%,海光信息涨3.04%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43
基金表现 - 集成电路ETF(159546)9月18日开盘价1.841元 涨幅0.33% [1] - 基金成立以来回报率达83.45% 近一个月回报率达23.64% [1]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中证全指集成电路指数收益率 管理人为国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为麻绎文 [1] 重仓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涨幅2.21% 海光信息涨幅3.04% 寒武纪涨幅4.58% [1] - 豪威集团微涨0.03% 澜起科技涨0.34% 兆易创新涨1.50% [1] - 长电科技涨0.57% 紫光国微持平 芯原股份涨1.85% 瑞芯微涨1.08% [1]
成都华微9月17日获融资买入8009.01万元,融资余额5.5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8 01:39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7日成都华微股价上涨1.92% 成交额达5.24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009.01万元 融资偿还8324.19万元 融资净流出315.18万元[1] - 融资余额5.50亿元 占流通市值5.11%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总余额5.51亿元 融券余量2.18万股[1] - 融券卖出1505股 按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7.44万元[1] - 融券余额107.81万元 同样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31万户 较上期减少2.53%[2] - 人均流通股16617股 较上期增加2.60%[2] - 机构股东出现显著变动 华夏行业景气混合增持93.29万股至592.45万股[3] 机构持仓动向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大幅增持273.70万股 总持股达452.79万股[3]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ETF联接新进成为第十大股东 持股202.31万股[3] - 公司上市后累计派现8406.38万元[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5亿元 同比增长26.93%[2] - 归母净利润3572.05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51.26%[2] - 收入构成以数字集成电路为主占比50.03% 模拟集成电路占比43.20%[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都华微成立于2000年3月9日 2024年2月7日上市[1] - 公司专注于集成电路研发设计测试与销售[1] - 主营业务为信号处理与控制系统整体解决方案[1]
中央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连续三年超万亿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18 00:48
研发投入与成果 - 中央企业研发经费连续三年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1] - 研发经费年均增长6.5% 基础研究投入占比8.8% [1] - 累计建设474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和8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1] 创新生态与政策支持 -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70%以上资金用于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2] - 累计推动近1000户科技型企业实施股权及分红激励 [2] - 对重大科技成果考核加分 重大技术突破给予"一票晋级" [2] 技术突破与战略布局 - 在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领域布局97个技术策源地 [1] - 承担制造业重点产业链60%标志性产品研发任务 [1] - 牵头或参与22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 重大工程与产业突破 - 打造"深海一号"二期等大国重器 建成深中通道等重大工程 [2] - 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工业软件、基础材料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 - 央企科技成果呈现"顶天立地"特征 兼顾国家战略与产业空白填补 [2] 未来发展方向 - 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 - 提升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