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

搜索文档
省政协举行“文体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远程协商会
辽宁日报· 2025-05-23 01:29
文体旅康产业融合发展 - 省政协召开远程协商会聚焦"文体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多措并举提振消费"议题 省文化和旅游厅 省民政厅通报了促进产业融合及养老服务消费情况 [1] - 政协委员提出8项具体建议 包括推进文体旅精品化 利用历史文化街区刺激消费 打造东戴河为旅游门户 完善智慧服务 发展红色旅游 盘活自然资源 创新区域协同模式 升级银发经济 [1] - 周波强调需把握消费升级趋势 拓展产业融合深度 制定"十五五"规划 发挥历史文化与区位优势 推动"文旅+百业"跨界融合 持续创新业态场景 [1] 政策协同与银发经济 - 会议要求落实中央部署 打造高品质文体旅示范地 研究制定消费刺激政策 形成跨部门协同发展合力 [2] - 重点挖掘银发经济潜力 从供需两端推动康养产业加速发展 省政协将加强调研协商以支持文化 体育 旅游强省建设 [2] - 会议覆盖7个城市分会场 省委宣传部 省政府及省直部门负责人参与座谈 [2]
以融合之力开发展新局——行业人士热议体育经济融合发展
新华社· 2025-05-22 07:19
体育产业融合发展趋势 - 体育产业链上下游及不同业态间的"融合"成为突破消费增长边界、激发产业新动能的重要途径 [1] - "体育+"融合发展是行业新热点,主题涵盖体教融合、业态融合及全面融合 [1][3][4] 体教融合领域 - 体教融合深化推动青少年体育参与率提升,为未来培育庞大体育消费人群 [2] - 青少年体育产业在赛事活动、装备器材、研学游学、健康医疗、科技数字化等领域涌现优秀案例 [2] - 中国青少年体育参与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庞大人口基数为产业提供想象空间 [2] 业态融合与消费潜力 - 体育消费增长需通过"广化"(全民健身推广)和"深化"(技能学习)实现 [3] - 2024年国家政策将"培育文旅体育消费新场景"列为重点,包含冰雪旅游、体育休闲消费等 [3] - 赛事经济溢出效应、体文旅商融合效应及户外场景扩容效应正激发体育新消费潜能 [3] 全面融合发展方向 - 体育产业亮点包括赛事经济蓬勃、户外经济潜能释放、体育用品升级及消费活力持续 [4] - 未来四大融合思路:政策融合(强化产业思维与跨部门协同)、产品融合(多元化需求满足)、场景融合(创新消费场景)、基础建设融合(人才培养与标准化) [5][6] -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体教、体育与健康/科技/金融等跨界融合,挖掘赛事流量价值,培育复合型人才 [5][6]
武汉首设“体创贷”,小微企业最高授信1000万元
长江日报· 2025-05-20 00:37
武汉体育经济发展 - 武汉筹备设立10亿元体育科技产业基金 促进体育制造业转型升级 推动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技术在体育制造领域应用 [1] - 武汉体育产业总规模达958 86亿元 市场主体数量突破1 4万 成为城市转型发展重要引擎 [5] 金融支持措施 -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5年内为武汉体育经济提供200亿元专项授信支持 用于体育基础设施建设 场馆运营 体育服务企业融资 体育用品制造企业研发 生产 销售等环节资金支持 [5] - 武汉推出"中行体创贷"普惠金融产品 为体育行业小微企业 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低利率 长期限 高额度资金贷款支持 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授信额度 [5] -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和武汉市体育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深化金融服务合作 实施体育专项授信等七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建 [6] 企业案例 - 武汉卡尔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建设3000平方米数字体育科创实践中心 联合研发数字体育机器人 有大量资金贷款需求 计划申请"中行体创贷" [5]
菲戈拍卖数字右脚”NFT 虚拟货币用途引热议
搜狐财经· 2025-05-18 16:47
虚拟货币与NFT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 葡萄牙足球传奇路易斯·菲戈拍卖其"数字右脚"NFT 将职业生涯标志性右脚射门动作通过区块链技术转化为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 包含签名 认证 比赛视频和独家回忆录 [1][3] - NFT为体育明星提供全新商业模式 使其能够将个人荣耀和记忆永久保存并与全球粉丝分享 同时为虚拟货币开辟文化 艺术和体育领域的新用途 [3] - 区块链技术确保NFT的唯一性和不可篡改性 为数字资产所有权和版权提供法律保护 防止未经授权的复制和滥用 特别适用于体育明星权益保护 [3] NFT引发的争议与讨论 - 菲戈NFT拍卖引发争议 反对者认为商品化体育明星荣耀可能削弱体育精神价值 支持者则认为其为明星创造新收入来源并为粉丝提供独特收藏体验 [4] - 事件反映了NFT和虚拟货币在现实世界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同时推动关于数字资产所有权和版权的广泛讨论 [4]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NFT与虚拟货币的结合为体育产业带来创新商业模式 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粉丝互动和资产变现 [3][4] - 随着区块链技术发展 NFT和虚拟货币有望在全球体育产业和文化艺术领域发挥更大作用 提供更丰富的互动体验 [4][5] - 菲戈案例展示了体育与科技的融合 探索了数字化时代下虚拟货币和NFT的未来可能性 [5]
力盛体育:拟以2000万元-4000万元回购股份
快讯· 2025-05-14 11:24
股票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 [1] - 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且不超过4000万元 [1] - 回购价格上限为17元/股 [1] 回购规模测算 - 按回购金额上限4000万元和价格上限17元/股测算 预计可回购约235.29万股 [1] - 按回购金额下限2000万元和价格上限17元/股测算 预计可回购约117.65万股 [1] - 回购股份数量约占公司目前已发行总股本的1.44%至0.72% [1] 实施期限 - 回购股份的实施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 [1]
体育消费券赋能“减重经济”助力消费升级
证券日报· 2025-05-12 17:26
减重经济崛起 - 居民减重需求升级推动消费热潮,产业链从运动场景向全领域延伸,成为消费增长新动力[1] - 行业已形成涵盖减肥服务、减肥产品、体育赛事等多领域的消费生态,政策支持与健康意识提升有望将其转化为长期增长引擎[1] 消费场景与产品创新 - 线下24小时健身房、室内攀岩等新型健身场所涌现,线上健身平台通过直播课程、远程指导吸引用户[1] - 减脂餐、轻食代餐在电商平台持续热销,成为消费者饮食新选择[1] - 需求端激发健康饮食、运动服饰、旅游等多领域消费,供给端推动企业研发智能化、高品质产品以提升竞争力[2] 政策刺激与市场扩容 - 五一期间全国多地发放体育消费券:宁波市民节省1.7万元,西安发放20万元体育用品券,长沙两轮活动预计投入380万元[2] - 体育消费券助力场馆引流并培育长期消费群体,推动体育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3] - 消费券刺激下减重经济将持续扩大市场规模并引导消费升级[3]
推动中俄体育事业合作发展
经济日报· 2025-05-08 05:24
对于两国在体育领域的交流合作,杰格佳廖夫表示,开展联合教育和文化活动是有必要的。当前,中俄 联合运动会开展得如火如荼。今年1月份,第四届中俄冬季青少年运动会在俄罗斯南萨哈林斯克举办; 今年2月份,俄中冬季运动节在俄罗斯布拉戈维申斯克和中国黑河两座城市边境的阿穆尔河成功举办; 2026年,第十届俄中夏季运动会计划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举办。杰格佳廖夫特别提到青少年体育运动在 两国交流和经济合作中的作用,他表示,"年轻人是祖国的未来,两国青少年加强交流,对于两国关系 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俄体育院校联盟的指导下,中俄两国顶尖体育高校的交流合作愈加深 化。通过实施联合教育计划,开展实习、运动会、会议和文化活动,包括夏季和冬季大学生运动会等, 中俄体育高校及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有助于推动两国体育事业合作发展。(经济日报驻莫斯科 记者 李春辉采写) 俄罗斯体育部部长米哈伊尔·杰格佳廖夫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俄中两国人民的友谊有着深 厚的历史根基,体育作为文化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强两国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体现在体育领 域相互支持、地方比赛的热烈气氛以及全方位的体育合作等方面。2022年,俄罗斯领导人 ...
新玩法催热“青春经济”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2:36
沉浸式体验经济 - 沉浸式国风剧本游"诗启盛唐·鹳雀寻踪"吸引游客6.6万人次,景区门票同比增长57.69% [2] - 沉浸式体验客单价是传统景区的3倍以上,复购率超40% [2] - 杭州"西湖实景解谜"结合AR技术,重庆"8D魔幻城市探险"融入光影互动,长沙"文和友怀旧电竞馆"融合复古游戏与餐饮 [2] 小众运动与社群经济 - 飞盘、陆冲、腰旗橄榄球等小众运动从一线城市火到县城,成都麓湖生态城"落日陆冲局"日均吸引近百人参与 [2] - 运动社交带动衍生消费,北京某营地假期营收同比翻番,定制滑板、限量运动袜等周边商品销量大幅增长 [2] - "同好经济"重构体育消费模式,具有高黏性和快速传播特性 [3] 青年市集与文创产业 - 绍兴"越青市集"融合非遗与青年文创,金华青年共富市集涵盖原创品牌、在校创业等摊位 [3] - 市集成为文化实验场,年轻设计师通过摊位测试市场反应再决定量产 [4] - 市集覆盖文创手作、非遗体验、科技互动等领域,青年参与度显著提升 [3] 情绪消费与新兴职业 - 年轻人消费决策注重情绪体验,催生城市漫步领队、多巴胺穿搭顾问等新兴职业 [5] - 精神消费成为新蓝海,年轻人愿为治愈、刺激、归属感等无形体验付费 [5] 青春经济政策布局 - 上海共青团发布青春经济实施方案,聚焦青年消费习惯与创业机会,打造"青潮共创"联盟 [5] - 广州、济南、温州等地出台青年发展条例,将青年参与写入地方立法 [5] - 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成为政策导向,城市竞争转向吸引青年创作与社交需求 [6] 商业模式转型 - 消费模式从"打卡式"转向"深度参与",从物质满足转向精神共鸣 [6] - 青春经济激活假期市场,预示未来商业将围绕生活方式共创展开 [6]
杭州举行国际时尚体育周 黄龙会场产生近800万销售额
中国新闻网· 2025-05-04 01:33
文章核心观点 2025中国休闲体育嘉年华暨首届浙江(杭州)国际时尚体育周运动潮流装备"黄龙·榜"发布活动收官,活动成功举办,是体育促消费新路径试水成功案例,为体育企业探索转型发展提供契机,还邀请各方挖掘体育产业万亿新蓝海 [1][2] 活动成果 - 三天内黄龙会场接待10余万消费者,产生近800万销售额 [1] - 东广场"GOGOAL足球嘉年华"为体育周系列活动带来2.55万人流量 [1] 活动内容 - "黄龙·潮"运动潮流装备趋势发布、"黄龙·奕"运动体验场、"黄龙·集"特卖市集等活动吸引众多消费者,超低折扣展位吸引国际友人 [1] - 杭州亚运会水球举办场馆成为"黄龙·潮"发布地,27家体育头部品牌推出18场次发布和9场分享交流 [1] 活动意义 - 体育赛事集结之地成为体育企业展示新平台 [1] - 活动为230家企业(含155家体育类企业、24家外贸企业等)提供接触市场反馈机会 [2] - 活动为企业家搭建交流经验、互相取经平台,共同寻找企业生存发展门道 [2] 后续展望 - 浙江省黄龙体育中心党委书记邀请企业家及投资者与黄龙共同挖掘体育产业万亿新蓝海,赋能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
会展“卖向全球” 企业“迈向世界”
广州日报· 2025-05-02 22:20
文章核心观点 广州会展业以创新为驱动,与多产业深度融合,在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各类型展会展现出强大活力与潜力 [1][2][6] 会展与产业融合 - 会展成为连接各大产业的枢纽,如广发会首日上午意向成交额突破5000万元,涵盖发制品全产业链企业,吸引3万多人次参会,助力产业升级 [2] - 广州发制品产业生态完善,跨境电商假发商家年交易额超60亿美元,线下交易市场年营业额总和达100亿元,产业与展会互相成就 [2] - 光亚法兰克福打造专业展会,为全球买家提供对接平台,带领企业“走出去”,推动展会从“卖全球”到“链全球”跃迁 [3] 会展与文旅融合 - 面向个人消费类的展会是“人气收集器”和推动消费升级的平台,广交会吸引境外采购商,助力广州吸引外国游客消费 [3][4] - 文化消费类展会增长迅猛,2024年近60场专业消费展参展参观人次同比增长33%,动漫游戏类展会带动国潮消费,去年相关衍生品带动消费超2.2亿元 [4] - 2025年广州市商务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扩大展会溢出效应,推动展会与文旅等活动互动 [5] 政策支持会展业 - 2024年底广州市商务局印发“会展业17条”,从多维度提供政策支持,2024年广州展览面积和参展参观人次创历史新高,办展总面积居全国第二 [6] - 广州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一品牌”会展计划,培育引进专业展会 [6] 会展与汽车行业 - “五一”期间广州汽车展会多款新车亮相,吸引逾万人次观展选购,各汽车品牌日均客流量增多 [6][7] - 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品牌福利点燃购车热情,消费者购车成本降低,咨询量显著提升,换购或增购客户占比约三分之二 [7] - 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发力,激发市场活力 [7] 会展与体育产业 - 广交会为体育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搭建通道,广交会行业趋势论坛聚焦体育产业前沿,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8][9] - 十五运会筹备推进赛区信息化和场馆智慧化建设,打造有“科技范”的全民体育盛事 [9] - 体育产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机器狗、外骨骼机器人等应用展示成果,广州体育产业规模大、消费高,入围试点城市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