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设计
icon
搜索文档
半导体公司,各寻出路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3 01:38
半导体行业现状与挑战 - 行业正经历多重压力考验,包括IPO通道收紧、资本退出路径受限、竞争白热化及市场下行,腰部中小企业面临生存挑战 [2] - 2022年下半年起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企业业绩承压、上市难度攀升,一级市场投资不确定性加剧,步入"资本寒冬" [2] - 中低端芯片市场沦为恶性竞争红海,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小型企业逐渐"暴雷" [2] 企业突围策略 - 腰部企业通过开源节流储备资金,并探索"抱团取暖",与上市公司或跨界企业开展资本合作 [3] - 被并购、跨界合作、"借壳上市"成为行业新趋势,矽睿科技、万通发展、绿通科技等案例凸显转型路径 [4][13][22] 矽睿科技借壳上市案例 - 多次IPO未果后,通过收购安车检测6.43%股份并获13.57%表决权委托,以3.22亿元成本控股市值60亿元上市公司 [4][5][7][8] - 公司为MEMS智能传感器企业,产品覆盖智能汽车、消费电子等赛道,但未盈利且两度IPO失败 [9] - 此前以6.83亿元转让子公司股份缓解资金压力,此次借壳旨在解决投资人退出诉求并抢占车规MEMS市场先机 [10][12] - 安车检测2024年营收4.48亿元(同比降3.05%)、净亏2.27亿元(同比降幅超200%),为矽睿科技提供低价入主机会 [10] 万通发展跨界布局芯片 - 拟投资8.54亿元控股数渡科技62.98%,切入高速互联芯片赛道,标的公司PCIe5.0交换芯片填补国内空白 [13][17] - 数渡科技2024年营收3238万元、净亏1.3788亿元,但所处全球PCIe交换芯片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135.3亿美元 [18] - 万通发展2024年净亏4.57亿元,传统地产业务承压,此次交易为其向数字科技转型关键一步 [19][20] 绿通科技收购大摩半导体 - 以5.3亿元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切入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领域,标的2024年营收2.78亿元、净利6491万元 [22][26] - 大摩半导体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等,产品支持14nm制程,契合国产替代需求 [26][27] - 绿通科技2024年营收8.31亿元(同比降23.15%),收购旨在突破主业困局,交易含三年累计净利不低于2.4亿元业绩承诺 [26][28] 行业整合趋势与挑战 - 跨界收购兴起反映半导体技术应用拓展,催生多行业融合创新,但同行整合屡屡失败(如英集芯收购辉芒微等) [31][32] - 同行整合折戟主因估值分歧(如辉芒微高估值要求)、行业周期风险及技术协同难题 [34] - 跨界整合需平衡估值、周期风险与协同价值,技术融合与资源整合成关键挑战 [35][37]
Arm GPU大变,集成神经加速器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8-13 01:38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去 年 , 这 家 芯 片 设 计 公 司 宣 布 了 其 最 新 的 升 级 技 术 ——Arm Accuracy Super Resolution ( Arm ASR)。该技术允许游戏渲染较低分辨率的图像,并应用算法进行升级,从而在保持质量的同时降低 帧的处理成本。 为了改善这一点,Arm 正在利用其加速器硬件驱动的神经超级采样 (NSS),这使得每帧 4ms 内从 540p 分辨率升级到 1080p,与渲染全帧相比,可节省高达 50% 的 GPU 工作量,该公司声称。 "这是实时人工智能驱动的渲染。它速度更快,画面更清晰,功耗更低。因此,NSS 可以用较低质量 的输入产生同等质量的输出,也可以用相同的输入产生更高质量的输出。"诺斯说道。 来源:内容 编译自theregister 。 芯片设计公司 Arm 正在为其手机 GPU 蓝图引入专用神经加速器硬件。该公司希望此举能够提供更 高质量的视觉效果,同时提升 AI 性能。 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科技公司表示,其计划于 2026 年推出的移动图形处理器设计将采用神经技术, 可将 GPU 工作负载减少一半,并在未来支 ...
凯德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软银全力投入ai,能否再造一个奇迹?
搜狐财经· 2025-08-12 12:37
孙正义的AI战略愿景 - 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将公司战略重心转向人工智能领域,目标是打造"超人工智能"(ASI),并预言ASI将在未来十年内实现[1] - 孙正义将实现ASI视为个人使命,这种信念驱动软银近年来的重大投资决策[3] - 软银的AI战略覆盖半导体、软件、基础设施、机器人、云服务等多个维度,目标是构建深度整合的AI生态系统[3] 软银的AI投资布局 - 2016年以320亿美元收购Arm,目前估值已升至1450亿美元,Arm正从智能手机芯片转向AI基础设施领域[3] - 2024年3月以65亿美元收购Ampere Computing,强化AI硬件布局[3] - 计划向OpenAI注资约327亿美元,这是继微软之后对该企业的又一笔重大投资[3] 历史背景与战略调整 - 孙正义对AI的远见可追溯至2010年提出的"脑计算机"概念,2014年推出情感机器人Pepper展现前瞻性思考[5] - 2017年成立的Vision Fund曾因投资Uber、滴滴和WeWork等企业而受争议,当时认为自动驾驶是AI首个落地场景但市场成熟度低于预期[5] - 2019年试图投资OpenAI未果,现Vision Fund已全面转向AI领域投资[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美科技巨头竞逐"通用人工智能"(AGI)制高点,新兴企业不断涌现,如中国企业深度求索推出低成本推理模型[7] - 晨星分析师指出软银投资的AI领军企业技术仍处早期阶段,潜在挑战者可能随时出现[7] - 软银正推动成为"AI时代的核心玩家",从阿里到Arm再到AI全产业链布局的战略延续[7]
半导体板块今日大涨,机构圈出这些机会
第一财经· 2025-08-12 06:09
行业整体展望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延续乐观增长走势 AI驱动下游增长[1] - 政策对供应链中断与重构风险持续升级[1] - 三季度为半导体旺季期 存储/功率/代工/ASIC/SoC领域业绩弹性显著[1] - 半导体供应链本土化加速背景下 需关注中芯国际成熟制程/国产设备材料/芯片设计公司协同效应三条主线[2] 存储板块 - 3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持续高增 企业级产品推进带动龙头公司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明确[1] - 利基型存储25Q3有望开启涨价[1] 功率模拟板块 - 市场复苏信号已现 二季度业绩增速喜人[1] 晶圆代工 - 晶圆代工龙头开启涨价 二到三季度业绩展望乐观[1] - 三季度预期稼动率持续饱满[1] AI芯片相关 - 端侧AI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 一二季度业绩体现高增长[1] - 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AI眼镜密集发布 后续展望乐观[1] - ASIC公司收入增速逐步体现 Deepseek入局助力快速发展[1] CIS板块 - 受益智能车需求及龙头手机新品发布带动需求迭升[1] 设备材料板块 - 头部厂商2025Q1及部分Q2业绩表现亮眼[1] - 行业在新一轮并购重组及资本运作推动下加速资源整合[1] - 助力本土头部企业打造综合技术平台并强化全球竞争力[1] 投资主线 - 聚焦中芯国际在成熟制程和特色工艺领域的持续增长机会[2] - 关注国产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企业的配套发展机遇[2] - 留意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供应链本土化带来的产业链协同效应[2]
万通发展: 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对北京万通新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筹划收购股权事项的问询函》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11 16:25
收购标的财务与经营状况 - 数渡科技主营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研发及ASIC芯片定制设计服务 产品主要用于GPU间数据传输 [2] - 数渡科技2023年、2024年及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581.04万元、3237.55万元及1628.33万元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6256.75万元、-1.38亿元及-3598.27万元 尚未实现盈利 [2] - 万通发展2023年及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30亿元及-4.98亿元 2025年半年度预计亏损2200万元至3300万元 [2] 交易结构与估值安排 - 公司拟以1亿元增资认购数渡科技9.09%股权 增资完成后拟以合计8.54亿元对价款收购标的公司股权 [3][4] - 交易未披露评估方法及评估过程 需补充增资与股权转让分别采用的评估参数、依据及结果 [3][4] - 需量化分析增资与股权转让对应估值差异原因 及与标的公司历史融资估值差异的合理性 [4] 公司资金与支付能力 - 2025年一季报货币资金余额11.68亿元 有息负债余额17.53亿元 [4] - 需披露收购价款8.54亿元的分期支付安排 及自有资金与自筹资金的具体金额与比例 [4] - 需评估交易对现金流的潜在影响 及收购与后续投建对流动性的影响 [4] 股权结构与关联关系 - 控股股东嘉华东方控股及一致行动人万通投资控股合计持股33.99% 其中质押比例97.17% 部分股份处于冻结状态 [4] - 需说明标的公司及交易对方与实际控制人是否存在关联关系、资金往来或利益安排 [4] 信息披露与内幕管理 - 公告披露前1个交易日公司股价涨停 公告披露当日股价涨停 [5] - 需披露收购事项具体过程包括时间节点与参与人员 并自查内幕信息登记管理情况及是否存在信息提前泄露 [5] 董事高管履职要求 - 全体董事及高管需对收购的商业合理性、估值公允性、股东利益维护及决策履职情况逐一发表意见 [5]
万通发展收问询函 收购合理性、内幕交易等方面受关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5:17
收购交易概况 - 万通发展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投资8 54亿元获取数渡科技62 98%股权 交易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拟定8月13日召开董事会审议 [2] - 数渡科技成立于2021年2月 主营高速互连芯片设计与ASIC芯片定制设计服务 产品用于GPU间数据传输 目前尚未盈利 [2] - 交易所要求公司补充披露标的业务模式 客户合同 财务数据 量化分析亏损原因 并说明跨界收购持续亏损企业的商业合理性 [2] 支付安排与资金状况 - 交易采用现金分期支付 万通发展2025年一季报显示货币资金余额11 68亿元 有息负债17 53亿元 [3] - 控股股东嘉华东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33 99% 其中97 17%质押 部分股份冻结 实际控制人流动性高度紧张 [3] - 交易所要求披露自有资金与自筹资金比例 结合现金流 经营需求 负债规模评估交易对流动性的潜在影响 [3] 内幕交易核查 - 公告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盘尾涨停 交易所要求披露筹划过程 自查内幕信息登记与管理情况 核查是否存在信息提前泄露 [4] - 公司提示收购尚需董事会审议 存在不确定性 8月11日收盘价8 39元/股 总市值159亿元 [4]
科创综指年内上涨22%!资本市场“科特估”逻辑逐步深化
中国经营报· 2025-08-11 12:51
中经实习记者 孙汝祥 记者 夏欣 北京报道 2025年以来,A股市场科技股行情表现亮眼,科创板凭借政策扶持与技术突破的双重优势,成为本轮科 技股上涨的核心载体。 截至8月11日,科创综指年内涨幅达22%,大幅领先沪深300、上证50、创业板指数等宽基指数;科创综 指、科创100、科创成长等指数近期更率先创造去年"9・24"以来的新高点。 上市公司及行业的成长性是估值的重要依据。以科创芯片指数重要成分股寒武纪、海光信息为例,凭借 在芯片设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两家公司迎来业绩兑现。 寒武纪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已连续第二个季度实现盈利,库存规模亦攀升至近28亿元。 海光信息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关口,期末合同负债超30亿元,较上年年末增长2.4 倍,对日益旺盛的国内高端芯片市场需求形成了有效供给。 市场分析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科创板相关指数整体的上行行情,是资本市 场对"科特估"逻辑的积极投票,显示市场资金正坚定看好这片"硬科技"的"新蓝海"。 科创板成为本轮科技股行情的中流砥柱 自开板以来,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历经六年磨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市公司数量攀 ...
中星微技术重启上市 已发布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0:16
公司上市进展 - 中星微技术于8月8日在广东证监局完成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银河证券 [1] - 公司曾于2018年申报IPO 2020年7月平移至深交所创业板审核 同年12月主动撤回申请文件 [1] - 撤回原因为拟合并芯片业务后择机申报 [1] 公司技术实力 - 最新一代AI芯片"星光智能五号"于4月30日成功运行DeepSeek7B/8B/16B大模型 成为首款全自主可控单芯片通用语言与视觉双模型嵌入式AI芯片 [2] - 芯片采用自研通用多核异构GP-XPU架构 相比CPU+GPU架构在运行效率 实时性 性价比和安全性方面大幅提升 [2] - 基于国产工艺制程完全自主可控 可构建具备万物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本地化智能体 [2] 业务布局与合作 - 面向公共安全 智慧能源 智慧交通 智慧金融等八大领域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1] - 已与移动云 国机数科建立战略合作 在智慧社区 智能交通等场景落地解决方案 [3] - 参与制定SVAC视频安全国家标准等行业规范 [3]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07年4月3日 注册资本约5.66亿元 [3] - 控股股东为堆龙中星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20.24% [3] - 曾两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承担国家重大战略工程 [1] 技术应用前景 - 芯片可推动端侧 边缘侧智能化升级 减少对云端算力依赖 节省系统建设成本 [2] - 广泛应用于国家战略重要领域及城市感知 智能制造 智慧农业等行业 [2] - 上市后将强化AI芯片 智慧城市等领域研发投入 助力国产替代与数字经济发展 [3]
一桩芯片收购,黄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8-11 10:09
新相微终止收购爱协生 - 新相微终止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购买爱协生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2] - 终止原因是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2] - 该终止不会对公司现有生产经营活动和战略发展造成重大不利影响[2] 新相微公司概况 - 由加州伯克利大学电子工程博士肖宏于2005年归国创办,是国内首批将显示驱动芯片国产化的企业[4] - 产品覆盖智能穿戴、手机、平板、显示器、笔记本、电视等近百款新型显示驱动IC和电源IC[4] - 在TFT-LCD、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研发应用方面具有优势,是国内产品线较齐全的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之一[4] - AMOLED显示产品已开始规模化生产,在实现驱动IC产业链本土化方面取得显著成绩[4] - 研发延伸至MicroLED领域,产品应用于AR眼镜,具有高集成度、低功耗和卓越稳定性等优势[4] 收购爱协生的战略意义 - 收购爱协生是新相微产业生态布局和业务发展战略的一部分[5] - 新相微与爱协生在业务领域具有较高协同性与互补性[5] - 收购有助于加速新相微在TDDI芯片的布局进程并扩充人才队伍[5] - 虽然终止收购失去加快TDDI布局的机会,但不会打断公司在TDDI(LCD/OLED)技术上的布局进程[5] 爱协生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人机交互领域的芯片设计与解决方案[6] - 2022年营业额超8亿元[6] - 计划加大在AMOLED驱动芯片、穿戴TDDI驱动芯片等方向的研发投入[6] - 已完成A轮和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深创投、达泰资本、钧石创投等[6] - 曾筹划A股上市,完成股份制改制和上市辅导备案[6] - 此前英唐智控也曾筹划收购爱协生以提升芯片领域核心竞争力[6]
拟8.5亿元控股数渡科技,万通发展跨界造芯
环球老虎财经· 2025-08-11 06:57
交易概述 - 万通发展计划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组合方式取得数渡科技62.9801%股权,交易总金额约8.5445亿元 [1] - 交易分三步完成:1亿元现金增资取得9.09%股权、6.05亿元受让43.19%股权、1.5亿元收购两家合伙企业间接控制10.7%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万通发展将成为数渡科技控股股东,对应后者注册资本1101.93万元 [1] 市场反应与战略意义 - 消息公布后万通发展股价涨停至8.39元/股,总市值达158.6亿元 [2] - 交易是公司切入高价值数字芯片领域的关键举措,旨在推动向数字科技业务转型并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2] - 数渡科技核心产品为PCIe5.0高速交换芯片,目前已进入客户导入阶段 [2] 技术与行业前景 - PCIe高速交换芯片具备高带宽、低延时特性,是AI服务器中连接CPU/GPU的核心硬件 [3] - 国内加速计算服务器市场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35%,2030年全球PCIe交换芯片市场规模将达135.3亿美元 [3] 财务数据 - 数渡科技尚未盈利:2023-2025H1营收分别为1581万元、3238万元、1628万元,净亏损6257万元、1.38亿元、3598万元 [3] - 截至2025年6月数渡科技总资产3.3亿元,净资产6460万元 [3] - 万通发展2025Q1营收1.15亿元(同比+51.21%),归母净亏损3526.42万元(同比减亏44.76%),总资产77.86亿元 [3] - 万通发展2025上半年扣非预亏6400万-7500万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