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疗器械
icon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渤海明珠新“药”方——天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观察
新华社· 2025-09-28 07:49
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 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实现以乙酸为原料的低碳酵母细胞淀粉合成路线 实现淀粉低碳微生物高效合成[1] - 研究所拥有上千人研发队伍 承担1200多个纵向科研项目[1] - 天津生物医药领域拥有3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 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2] - 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前沿技术中心设有12个分中心 配备高精尖设备[1] 产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天津生物医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突破900亿元[2] - 产业衍生出制药 医疗器械 生物制造 中成药生产和中药饮片加工5个子链条[2] - 苏州艾捷博雅科技新建工业色谱材料生产基地 年产能近百吨 产值达5亿元[2] 产学研协同发展 - 天津恒瑞医药牵头成立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 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3] - 天津大学药学院与恒瑞医药校企共育硕士研究生开展抗癌靶向药物研究[2] - 创新联合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打通产学研用堵点[3] 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天津市印发《全链条支持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全生命周期支持服务体系[3] - 全和诚科技获得邮储银行天津分行"研发贷"首笔200万元支持资金[3] - 政策覆盖技术产业化全流程关键环节资金需求[3] 人才生态建设 - 天津加速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3] - 合源生物在高技术人才支持下实现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中国原研疗法获得国际认可 包括高质量临床研究数据和先进生产工艺[4] 企业创新成果 - 合源生物2023年11月首个自主研发CAR-T细胞治疗产品获准上市[4] - 产品为白血病患者提供CAR-T药物治疗新选择[4] - 企业临床研究数据和生产制造工艺得到国际认可[4]
奥精医疗(688613.SH):公司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批准
格隆汇APP· 2025-09-28 07:48
产品注册获批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并于近日获得批准 [1] 技术升级与产品优势 - 新产品在现有人工骨修复材料(注册证号20193131531)基础上引入可吸收聚酯材料 [1] - 新产品在保持优良生物相容性及骨愈合促进能力前提下显著提升材料强度与降解可控性 [1] - 产品关键技术被认定为骨修复材料领域重大进展与生物材料原始创新 [1] 知识产权与行业地位 - 公司拥有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 该技术开辟自主制备生物材料新途径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奥精医疗:公司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批准
格隆汇· 2025-09-28 07:44
产品注册获批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 近日获得批准 [1] - 新产品在人工骨修复材料(注册证号:20193131531)基础上引入可吸收聚酯材料 [1] - 产品在保持优良生物相容性及骨愈合能力前提下 显著提升材料强度与降解可控性 [1] 技术创新优势 - 产品关键技术被认定为骨修复材料领域的重大进展 属于生物材料原始创新 [1] - 技术开辟自主制备生物材料新途径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 - 公司拥有该产品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临床应用价值 - 增强后的材料性能可更好满足临床不同条件下骨缺损修复需求 [1] - 产品降解可控性提升为临床治疗提供更精准的解决方案 [1]
奥精医疗:公司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医疗器械产品获得注册证
新浪财经· 2025-09-28 07:41
产品注册获批 - 公司于2024年8月向国家药监局递交可吸收复合骨修复材料注册申报资料并于近日获批 [1] - 产品引入可吸收聚酯材料增强材料强度和降解可控性更好满足临床不同条件骨缺损修复需求 [1] - 产品为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1] 产品布局与市场影响 - 新产品获批进一步完善公司在骨修复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 [1] - 有利于公司国内市场的整体拓展 [1] - 实际销售业绩取决于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销售能力目前无法预测对未来经营业绩的影响 [1]
华创医药周观点:2025Q3医药业绩前瞻2025/09/28
证券研究报告 | 医药生物 | 2025年9月28日 www.hczq.com 华创医药投资观点&研究专题周周谈·第145期 2025Q3医药业绩前瞻 | 华创医药团队: | | | --- | --- | | 首席分析师 郑辰 | 执业编号: S0360520110002 邮箱: zhengchen@hcyjs.com | | 联席首席分析师 刘浩 | 执业编号:S0360520120002 邮箱:liuhao@hcyjs.com | | 医疗器械组组长 李婵娟 | 执业编号: S0360520110004 邮箱: lichanjuan@hcyjs.com | | 中药和流通组组长 高初蕾 | 执业编号:S0360524070002 邮箱:gaochulei@hcyjs.com | | 分析师 王宏雨 | 执业编号: S0360523080006 邮箱: wanghongyu@hcyjs.com | | 分析师 朱珂琛 | 执业编号:S0360524070007 邮箱:zhukechen@hcyjs.com | 本报告由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编制 报告仅供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困投收人收到 ...
分享创新实践与有益经验 2025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总结在广州举行
人民网· 2025-09-28 05:00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刘先夺从"建体系、精管理、优服务、谋长远"四个方面分享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天津实践探索。 他介绍说,在"建体系"方面,天津市质控体系、医疗服务评价和指导中心、"1+6"急诊急救体系等领域建设发展的成效与经验;围绕"精管理",天津市在专 项行动落实、人才引领作用发挥、无陪伴护理工作推进、行风建设管理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积极成效;聚焦"优服务",天津市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 迭代升级,聚智解决患者就医咨询难、住院难、个性化需求取药难、罕见病用药难等"十三难"问题;规划"谋长远",天津市将全面加强韧性卫生健康应急能 力,推进强基、筑高、登峰、人才锻造计划,促进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在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大背景下,继续发展特色专科、提升创新转化能 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等,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9月27日,人民健康在广州市开展2025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总结,相关主管部门 负责人、医院管理者代表及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分享创新实践与有益经验,共同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
迈瑞医疗海外业务成绩喜人,甬兴证券首次买入评级
江南时报· 2025-09-28 04:08
国际业务表现 - 国际业务同比增长5.39% 国际收入占比提升至约50% [1] - 国际体外诊断业务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国际收入占比攀升至67% [1] 体外诊断业务 - 体外诊断业务总营收64.24亿元 [1] - 新开拓160余家高端客户 实现50余家存量客户产品横向渗透 [1] - 客户涵盖多国教学医院、大型公立医院及顶级实验室 [1] 医学影像业务 - 超高端超声系列销售额近4亿元 接近2024全年水平 [2] 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本地化平台建设突破海外高端客户群 [1][2] - 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全球市场份额提升 [2] 业绩展望 - 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至2027年保持稳定增长 [2] -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提供强有力业绩支撑 [2]
国家药监局公布采用脑机接口技术医疗器械相关行业标准
证券时报网· 2025-09-28 04:04
人民财讯9月28日电,据国家药监局消息,YY/T1996—2025《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具备闭环功 能的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感知与响应性能测试方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已经审定通过,现予以公布。 ...
第92届CMEF医博会在广交会展馆启幕 万款医疗“黑科技”闪耀湾区
深圳商报· 2025-09-28 03:56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袁静娴 展馆内,外骨骼机器人在跑台上灵活演示步态康复,AI影像诊断平台实时呈现CT扫描解读,智能养老 设备体验区前排起长队……9月26日上午,为期4天的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中国 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广州·广交会展馆)启幕。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风向标"。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 企业同台竞技,万余款新品集中亮相,预计将吸引超12万名专业观众入场。 创新成果汇聚 湾区协同释放产业新势能 走进展馆,扑面而来的是创新与科技的气息。作为"东道主",广州展商先用硬核产品为观众奉上了一场 科技盛宴。 在广东百生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台前,观众们正排队体验高频电刀设备,通过模拟,可以现场直 观还原医生做大血管等手术的场景。除了高频手术设备系列,百生医疗还设置了微创手术器械系列、心 电除颤电极系列、综合区等四大展示区,集中展示最新前沿核心产品。 本届CMEF共设有28大主题展区,聚焦智能技术应用、核心部件国产化、国际化合作、全周期健康管理 等行业趋势,涵盖超声、放射、呼吸、麻醉、重症、消融、医疗机器人、养老、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等 主 ...
最新获奖!9款海外医疗器械
思宇MedTech· 2025-09-28 03:51
2025年9月26日,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医疗器械加速器项目之一,MedTech Innovator(MTI)公布了 2025 年度大奖入围企业。最终入围的五家早期初创公 司,将于 10 月 5–8 日在美国圣迭戈的 The MedTech Conference 大会上角逐 35 万美元无股权奖励。每家企业已获得 2.5 万美元奖金,并将在现场进行路演 和答辩,由专家与现场观众投票选出年度总冠军。 除了大奖总决赛外,MTI 还将颁发"执行力大奖",奖励那些在创新落地和团队执行方面表现突出的初创团队。 自 2013 年设立以来,MTI 每年都会从数千家报名企业中,遴选出最具潜力的初创公司,在世界级医疗器械大会上展示他们的产品与理念。项目 将得到奖 金,以及来自全球领先厂商、投资机构、医院与支付方的指导和网络资源。过去十余年间,不少在 MTI 平台上脱颖而出的企业,已经成长为被收购或上市的 明星公司,这些创新项目成为业内的风向标。 # 大奖总决赛五 强 1. Armor Medical(美国亚特兰大) Maternal aRMOR:产科出血早期监测 2. Luminoah(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 便携式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