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

搜索文档
一周大事,盘前必看
上海证券报· 2025-08-10 14:53
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针对性支持举措,包括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攻关、多渠道引入耐心资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产业链重点企业综合金融服务 [2] - 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化基于"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的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 [2] - 健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授信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向产业集群聚集,推进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2] 央行流动性操作 - 央行于8月8日开展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 [4] - 业内人士预计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调节中短期流动性,保持充裕状态,下半年可能适时降准投放长期流动性 [4] 外汇与黄金储备 - 截至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922亿美元,环比下降252亿美元(降幅0.76%) [5] - 同期黄金储备达7396万盎司,环比增加6万盎司,为连续第9个月增持 [5] 脑机接口产业政策 - 工信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重点支持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研发,加大注册指导力度 [6] 上海市具身智能产业规划 - 上海市提出到2027年实现具身模型、语料等领域20项以上技术突破,建设4个高质量孵化器 [7][8] - 目标集聚百家骨干企业、落地百大应用场景、推广百件国际领先产品,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8]
七部门:对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等加大注册指导给予优先支持
中国经济网· 2025-08-08 07:27
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8日讯(记者郭文培)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 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 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 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 新模式、新业态。 在推动技术成果应用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加快医疗健康应用。面向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类疾病等临 床诊疗场景,探索病理和生理学机制,创新神经调控技术,有效提升疾病诊疗效果。面向肢体运动、语 言、感觉缺陷患者的康复需求,打造运动辅助、交流辅助和感知觉恢复等新方案,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面向脑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场景,通过脑机接口产品实时监测分析大脑活动特征,预防潜在健康问 题,减少患者重症风险。 在政策支持方面,实施意见指出,加强脑机接口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推动布局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强 化协同攻关能力。推动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加大投入,实施"科技产业 金融一体化"专项,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带动更多资 ...
七部门发布重磅文件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突破有了“施工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0:16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产业发展"施工图" [1] - 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电极/芯片/整机达国际先进水平 [2] - 2027年产业规模壮大,打造2-3个集聚区,开拓新场景/模式/业态 [2] - 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实力世界前列 [2] 技术路线与产品方向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开发高密度神经传感器/超低功耗芯片,提升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3] - 完善成熟产品:改进单向/双向深部脑刺激器、人工耳蜗等,增强信号采集和神经刺激功效 [3] - 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发展轻量化/低功耗的额贴式/耳贴式/头盔等消费级产品 [3] - 研发辅助设备:融合多模态信号提升交互精度,开发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亚微米级控制) [3] 政策与资金支持 - 国家制造业转型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将加大投入,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4] - 对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优先注册指导,利用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加速产业化 [4] - 浙江/湖北/江苏等省已明确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80元/次、取出费3150元/次 [4] 技术应用进展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进入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阶段的国家(中科院与华山医院合作) [4] - 行业专家认为医保定价将破冰新技术应用,带来市场增量 [5] - 跨学科合作是产业关键,需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研发投入 [6]
七部门发布重磅文件 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 脑机接口产业发展突破有了“施工图”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8:28
政策规划 - 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产业发展"施工图" [1] - 目标到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 建立技术/产业/标准体系 电极/芯片/整机达国际先进水平 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医疗/消费领域 [2] - 目标到2030年培育2-3家全球领军企业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构建国际竞争力产业生态 [2] 技术路线 -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 探索高密度神经传感器/超低功耗芯片 提升控制精度至亚微米级 [3] - 推动非植入设备量产 开发额贴式/耳贴式等轻量化产品 与消费电子产品融合推广 [3] - 发展辅助设备 融合脑电与多模态信号 研发高精度手术机器人(亚微米级动态调整) [3] 产业支持 - 国家制造业基金/中小企业基金将加大投入 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 [4] - 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获优先注册指导 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加速产业化 [4] - 浙江/湖北/江苏明确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6580元/次 取出费3150元/次 [4] 研发进展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开展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国家(中科院联合华山医院) [4] - 行业专家认为医保定价将破冰新技术应用 创造市场增量 [5] - 跨学科合作需求强烈 需平衡短期生存与长期研发投入 [6]
脑机接口 大利好!
上海证券报· 2025-08-07 14:33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 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加快植 入式设备研发突破。对植入式脑机接口医疗器械等重点产品加大注册指导,给予优先支持。 加快植入式设备研发突破 意见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进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 电极、芯片和整机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脑机接口产品在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消费等加快 应用。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打造2至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开拓一批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到2030 年,脑机接口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体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迈入世界前列。 据介绍,脑机接口通过在脑与机器之间建立信息通道,实现生物智能与机器智能的协同交互,是生命科 学和信息科学融合发展的前沿技术。当前,脑机接口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加速壮大,正孕育颠覆性 突破,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 当前脑机接口主要分为两类:植入式和侵入非 ...